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侠肝义胆的铮铮铁汉、扣人心弦的紧张情节、大气恢宏的精湛制作、自信满怀的爱国情感……人们从2017年夏天燃爆银幕的《战狼2》中,感受到了“现象级”国产大片刷新票房纪录的成功秘诀。近年来,类似的优质文化产品层出不穷,创造力、传播力、影响力大幅提升,我国文化发展呈现出繁荣兴盛的生动景象。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征程中,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实现民族复兴熔铸精神之魂。
坚定文化自信
2000多年前,孔子率领弟子周游列国,成就了一段传播思想文化的千古佳话。往事越千年。如今孔子学院遍布全球,在146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数量达到500多所,学员超过230万人,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打造了一张彰显文化自信的闪亮名片。
文化自信,简而言之,就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持久性、广泛性的关键作用。坚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一个抛弃或者背叛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大放异彩,就在于它经过历史长河的淘洗、艰难困苦的磨砺、辉煌实践的孕育,是最有韧性、最具内涵、最富力量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有理由、最有底气充满自信。
自信从历史中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涌现了孔孟老庄、程朱陆王等一大批思想巨擘,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和遗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既古老又年轻的文明,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基因,历经数千年风雨洗礼依然挺立、生机勃勃,在人类文明的灿烂星空中闪烁着最耀眼的光芒。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
自信从奋斗中来。“梅花香自苦寒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散发出无穷魅力,就在于它源自用鲜血和汗水熔铸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长期艰苦奋斗中不断升华的文化精华。从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塞罕坝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动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
自信从实践中来。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曾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今天,这个预言正在变为现实。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中国道路不断拓展,中国理论不断丰富,中国制度不断完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中国奇迹”,大大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支撑。
文以载道,文以聚力。党的十九大吹响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响亮号角,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发展路径,为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新征途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
牢牢掌握领导权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马克思说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历史和现实都警示我们,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
古今中外的政治家都非常重视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并善于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非凡历程中,始终注重发挥思想舆论的引领和激励作用,凝聚起亿万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人们的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全党全社会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更加巩固。有网友这样感叹:“大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意识形态领域看似平静,背后却暗流涌动。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特别是随着社会环境和现实条件的深刻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意识形态领域的纷争和较量具有长期性复杂性,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这就要求我们增强忧患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以更有力的举措、更有效的手段,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把牢“定盘星”。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坚定不移高举这一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中国人民的精神旗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坚持不懈地用这一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形成步调一致向前进的强大力量。
握稳“方向盘”。导向是风向标,是意识形态的关键所在。导向正确,利党利国利民;导向错误,误党误国误民。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把坚持正确导向摆在首位,讲导向不含糊,抓导向不放松。特别是在当前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深度变革的形势下,要将把好导向的要求,贯通线上线下全领域,体现在理论武装、新闻出版、文艺创作和精神文明创建等各项工作之中。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创造力决定掌控力。把好导向,必须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以媒体融合为重点,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和公信力的旗舰媒体。 种好“责任田”。这几年,意识形态领域之所以呈现出好的局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的责任担当,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在大是大非、政治原则问题上,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当“战士”不当“绅士”,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弘扬核心价值观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从永葆本色的“老阿姨”龚全珍到“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从新时代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到“当代愚公”黄大发,从“最美教师”张丽莉到“最美司机”吴斌,从“良心油条哥”刘洪安到“B超神探”贾立群……从他们身上,人们看到了一种精神、一种品格、一种力量。他们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价值观好比人生的指南针,每个人为人处世,总要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同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也需要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来维系。其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观,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放眼神州,从领导干部勇做先行者,到人民群众争当生力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呈现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需要一以贯之、久久为功。面对新时代新要求,面对新征程新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重要、更为紧迫。
教育引导入人心。古人云:“国无常俗,教则移风。”教育引导是基础性工作。只有依靠持续不断地教育引导和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和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之中。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微时代”传播方式,制作刊播具有传播力感染力的公益广告,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实践养成见行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收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效果。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重要传统节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升国旗、入党入团入队等有庄严感的仪式活动,让人们更好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和要义。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和学雷锋志愿服务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
制度保障强约束。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不只需要循循善诱,更需要制度来保驾护航。为更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2016年年底,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作出专门部署。下一步,最重要的是细化指导意见要求,把核心价值观切实融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过程,贯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使法治建设体现更加鲜明的价值导向,惩恶扬善、扶正祛邪。
文化发展促繁荣
2017年春节前夕,在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佳节来临之际,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印发实施,给这个佳节增添了更多传统文化的意蕴。这是我国第一次以中办、国办的名义,全面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为文化繁荣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在全社会引发了广泛关注。
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呈现出一片繁荣发展的景象,文艺创作由“高原”向“高峰”迈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大幅提升。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08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到4.14%。目前,中国电视剧和图书年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电影产量高居世界第二。文化的繁荣发展,文化的自豪自信,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们的精神力量。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对文化享受层次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
文艺创作出精品。从《三体》到《草房子》,从《琅琊榜》到《大唐荣耀》,从《大圣归来》到《湄公河行动》,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我国文艺作品的创作好戏连台、精彩纷呈,这些文化饕餮盛宴让人们大饱眼福、大快朵颐。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文艺创作大有可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耕生活沃土,书写蓬勃实践,不断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
体制改革添动能。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推出300多项改革举措,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要认真总结这几年积累的新鲜经验,围绕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體制机制,完善改革思路,抓住重点难点,创新改革举措,不断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同时,要推动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国际传播展魅力。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成为文化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使命和任务。在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推动文明互鉴,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让中国故事讲得越来越精彩,让中国声音传播得越来越响亮。
文化凝结着过去,文化连接着未来。背倚5000年文明的厚重积淀,吮吸百年奋斗精神的丰富营养,扎根伟大实践的丰沃土壤,具有最深厚底蕴、最鲜亮底色、最雄浑底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将奏出最响亮的时代强音,书写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文化篇章。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征程中,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实现民族复兴熔铸精神之魂。
坚定文化自信
2000多年前,孔子率领弟子周游列国,成就了一段传播思想文化的千古佳话。往事越千年。如今孔子学院遍布全球,在146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数量达到500多所,学员超过230万人,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打造了一张彰显文化自信的闪亮名片。
文化自信,简而言之,就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持久性、广泛性的关键作用。坚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一个抛弃或者背叛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大放异彩,就在于它经过历史长河的淘洗、艰难困苦的磨砺、辉煌实践的孕育,是最有韧性、最具内涵、最富力量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有理由、最有底气充满自信。
自信从历史中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涌现了孔孟老庄、程朱陆王等一大批思想巨擘,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和遗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既古老又年轻的文明,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基因,历经数千年风雨洗礼依然挺立、生机勃勃,在人类文明的灿烂星空中闪烁着最耀眼的光芒。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
自信从奋斗中来。“梅花香自苦寒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散发出无穷魅力,就在于它源自用鲜血和汗水熔铸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长期艰苦奋斗中不断升华的文化精华。从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塞罕坝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动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
自信从实践中来。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曾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今天,这个预言正在变为现实。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中国道路不断拓展,中国理论不断丰富,中国制度不断完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中国奇迹”,大大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支撑。
文以载道,文以聚力。党的十九大吹响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响亮号角,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发展路径,为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新征途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
牢牢掌握领导权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马克思说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历史和现实都警示我们,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
古今中外的政治家都非常重视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并善于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非凡历程中,始终注重发挥思想舆论的引领和激励作用,凝聚起亿万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人们的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全党全社会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更加巩固。有网友这样感叹:“大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意识形态领域看似平静,背后却暗流涌动。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特别是随着社会环境和现实条件的深刻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意识形态领域的纷争和较量具有长期性复杂性,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这就要求我们增强忧患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以更有力的举措、更有效的手段,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把牢“定盘星”。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坚定不移高举这一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中国人民的精神旗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坚持不懈地用这一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形成步调一致向前进的强大力量。
握稳“方向盘”。导向是风向标,是意识形态的关键所在。导向正确,利党利国利民;导向错误,误党误国误民。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把坚持正确导向摆在首位,讲导向不含糊,抓导向不放松。特别是在当前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深度变革的形势下,要将把好导向的要求,贯通线上线下全领域,体现在理论武装、新闻出版、文艺创作和精神文明创建等各项工作之中。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创造力决定掌控力。把好导向,必须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以媒体融合为重点,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和公信力的旗舰媒体。 种好“责任田”。这几年,意识形态领域之所以呈现出好的局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的责任担当,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在大是大非、政治原则问题上,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当“战士”不当“绅士”,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弘扬核心价值观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从永葆本色的“老阿姨”龚全珍到“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从新时代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到“当代愚公”黄大发,从“最美教师”张丽莉到“最美司机”吴斌,从“良心油条哥”刘洪安到“B超神探”贾立群……从他们身上,人们看到了一种精神、一种品格、一种力量。他们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价值观好比人生的指南针,每个人为人处世,总要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同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也需要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来维系。其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观,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放眼神州,从领导干部勇做先行者,到人民群众争当生力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呈现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需要一以贯之、久久为功。面对新时代新要求,面对新征程新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重要、更为紧迫。
教育引导入人心。古人云:“国无常俗,教则移风。”教育引导是基础性工作。只有依靠持续不断地教育引导和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和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之中。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微时代”传播方式,制作刊播具有传播力感染力的公益广告,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实践养成见行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收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效果。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重要传统节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升国旗、入党入团入队等有庄严感的仪式活动,让人们更好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和要义。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和学雷锋志愿服务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
制度保障强约束。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不只需要循循善诱,更需要制度来保驾护航。为更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2016年年底,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作出专门部署。下一步,最重要的是细化指导意见要求,把核心价值观切实融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过程,贯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使法治建设体现更加鲜明的价值导向,惩恶扬善、扶正祛邪。
文化发展促繁荣
2017年春节前夕,在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佳节来临之际,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印发实施,给这个佳节增添了更多传统文化的意蕴。这是我国第一次以中办、国办的名义,全面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为文化繁荣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在全社会引发了广泛关注。
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呈现出一片繁荣发展的景象,文艺创作由“高原”向“高峰”迈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大幅提升。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08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到4.14%。目前,中国电视剧和图书年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电影产量高居世界第二。文化的繁荣发展,文化的自豪自信,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们的精神力量。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对文化享受层次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
文艺创作出精品。从《三体》到《草房子》,从《琅琊榜》到《大唐荣耀》,从《大圣归来》到《湄公河行动》,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我国文艺作品的创作好戏连台、精彩纷呈,这些文化饕餮盛宴让人们大饱眼福、大快朵颐。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文艺创作大有可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耕生活沃土,书写蓬勃实践,不断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
体制改革添动能。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推出300多项改革举措,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要认真总结这几年积累的新鲜经验,围绕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體制机制,完善改革思路,抓住重点难点,创新改革举措,不断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同时,要推动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国际传播展魅力。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成为文化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使命和任务。在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推动文明互鉴,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让中国故事讲得越来越精彩,让中国声音传播得越来越响亮。
文化凝结着过去,文化连接着未来。背倚5000年文明的厚重积淀,吮吸百年奋斗精神的丰富营养,扎根伟大实践的丰沃土壤,具有最深厚底蕴、最鲜亮底色、最雄浑底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将奏出最响亮的时代强音,书写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文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