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孤儿是高校学生中的弱势群体,现有的高校资助政策主要集中在对高校孤儿经济上的支援,较少关注高校孤儿的精神世界和主体性。对高校孤儿主体性发展的研究着眼于高校孤儿的心理健康、思想教育、专业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以综合性的视野全面关注对高校孤儿的资助体系。
关键词: 高校孤儿 主体性发展 发展途径
高校孤儿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物质匮乏和成长环境不佳,高校孤儿在入校之后往往面临更多难以逾越的障碍。随着高校资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当前各大高校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高校孤儿一定的经济支援。然而,经济支援解决的只是高校孤儿物质上贫乏的问题,精神上的匮乏和能力上的不足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高校孤儿往往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因此,对高校孤儿的关注不能仅仅停留在其物质的充裕与否上,应该更多地关注其主体性的发展。
一、高校孤儿主体性发展的内涵
哲学上认为,主体是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而主体性往往意味着个体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的能力、作用等。在此基础上,主体性教育的研究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开始兴起。对于主体性教育的界定,国内研究中并不罕见,有的学者认为,“所谓主体性教育”,“就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将受教育者原有的自主性、能动性及创造性发掘并发展起来”[1]。在很多研究中都有类似的表达,认为“主体性教育是促进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展的教育”[2]。教育中的主体性注重的是对学生的自主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高校孤儿主体性的发展,是在高校这种特定背景下的,对孤儿这一特殊群体的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的发展。
二、高校孤儿主体性发展的缘由
近年来,各大高校都从奖、助、贷、勤、免、补等多个方面不断完善自己的资助体系,虽然取得不错的成效,但某些现有的资助体系只是从经济资助这个单一的方面考虑的,较少关注贫困生的精神世界。对于高校孤儿这一特殊群体来说,由于先天家庭教育的缺失和成长环境的复杂,精神层面上的关心对他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对高校孤儿主体性发展的关注因此有了依据。
(一)主观需要。
1.经济来源有限
高校孤儿在失去父母之后,要么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要么寄养在别的亲戚家中,要么由民政部门或社会福利机构抚养,要么由哥哥姐姐抚养……无论哪一种抚养方式,成为孤儿后的学生必然是不会有太多的经济来源的,一方面是没有父母,另一方面是高校孤儿的年龄限制导致自己无法创造收入。有限的经济来源使高校孤儿从小可以利用到的教育等方面的资源不多,因此,经济资源上的先天限制导致高校孤儿在能力等各大方面的落后。因此,高校孤儿对经济资源的向往和希望改善目前困境的迫切要求决定了他们必须发展主体性。
2.认知能力偏差
根据信息加工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认知即个人以已有的知识结构同化或顺应新知识从而在头脑中重构和应用知识”[3]。高校孤儿由于教育资源的有效性,已有的知识结构是比较单一和贫乏的,对于新知识的顺应和同化因此而薄弱,在认知能力方面,高校孤儿较同龄人来说,难免具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心理学的观点,认知往往会对行为产生影响,由于认知能力的偏差,一些高校孤儿在行为模式上常常存在缺陷。这种行为导致的结果容易给他们带来心理冲突,认知能力的提高是高校孤儿的迫切需求。
3.心理健康受挫
一般来说,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与各种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内外条件许可范围内,主体能不断调整自身心理结构,自觉保持心理上、社会上的正常或良好适应的一种持续而积极的心理功能状态”[4]。要保持这种心理上和社会上的积极状态离不开早期的社会化发展,心理学认为家庭是儿童早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在孤儿的这种早期生活中,正常的家庭生活是缺位的,因此必然影响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赵爱勤在2000年对132例病残孤儿进行的心理调查结果显示,孤儿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自卑、孤独等心理问题[5]。同样,高校孤儿或多或少地面临这些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导致高校孤儿的心理健康严重受挫,受挫后的心理势必影响高校孤儿的正常成长和生活。
4.专业技能欠缺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专门性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高校孤儿由于早期的教育有限,一些同学的学习能力和已有的知识水平都不足以和同龄人抗衡,这就导致其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上往往容易落后于同龄人。这种专业技能的欠缺不但会影响高校孤儿在整个大学生涯中的評奖评优,更会影响高校孤儿将来的就业情况,由于欠缺的专业技能,高校孤儿往往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导致就业的被动地位。
5.人际交往薄弱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具有交往意愿,积极主动参与交往,并且表现出有效和适宜的交往行为,从而使自身与他人关系处于和谐状态的能力[6]。进入大学之后,脱离原本熟悉环境的普通新生面对陌生的环境都容易产生焦虑感,更何况是孤儿这种特殊的新生。由于早期社会化成长环境不完善,高校孤儿在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后往往容易产生沟通与交流上的障碍,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关注和改善,就会对高校孤儿整个大学阶段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导致高校孤儿人际交往的薄弱,进而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
(二)客观需要。
1.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自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42条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后,高等教育的改革呼声日重。高等教育的改革要涉及的方面很多,其中最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是高等教育课程的改革。高等教育课程的改革往往要求课程设置不再仅仅是被动灌输式教育,应该蕴含更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新趋势下的课程体系往往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正是高校孤儿所缺乏的。要适应改革下的高等教育,高校孤儿就不得不提高主体性。 2.教育的公平性的要求
教育的公平性指“教育机会起点和教育过程的平等,也就是说教育要最终消除基于种族、性别、生理、心理和地区文化、经济等因素所造成的差别,使每个人得到平等教育,尤其是对处于不利地位的受教育者实施‘积极差别待遇’措施,以补偿不利条件造成的教育不利条件”[7]。高校孤儿一开始就由于心理、经济等因素造成了差别,因此属于不利地位的受教育者。高等教育的公平性正是旨在消除和弥补这种不利地位的,要达到这种消除和补偿的目的,必然要弥补高校孤儿长期以来累积的不足,增强其主体性,化劣势为优势。
3.“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曾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观念由此进入大众的视野。自我国高等教育在步入大众化时代以后,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得越来越深入。以人为本是建立在“尊重人、解放人、依赖人、为了人和塑造人”[8]的基础上。高校孤儿和高校其他学生一样,都是一个作为“人”的平等个体,需要获得同样的尊重。在这种尊重的基础上,高校孤儿往往还要更多地解放和塑造,这种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在客观上要求进一步促进高校孤儿主体性的发展。
三、高校孤儿主体性发展的途径
(一)以经济支援为基础,建立高校孤儿主体性发展的客观环境。
稳固的经济保障是高校孤儿发展主体性的客观环境。大部分高校孤儿由于没有稳固的家庭支援,在经济来源上比较缺乏,其家庭收入构成比较单一,有些仅靠年迈的爷爷奶奶务农所得,有些仅靠政府或福利部门救济,有些仅靠家中亲戚不定时的支援,还有些依托本身收入也不高的哥哥姐姐。要丰富高校孤儿的经济收入结构,就要充分发挥高校资助体系的作用。高校资助体系在奖、助、贷、勤、免、补等方面应适时向高校孤儿倾斜,通过多种渠道保障高校孤儿的经济收入,为高校孤儿主体性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二)以思想教育为依托,培养高校孤儿高尚的道德品质。
要解决高校孤儿的贫困问题,不能仅仅注重解决经济上的贫困,还应该注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深层次的思想意识。因此,高校孤儿的思想教育对于高校孤儿主体性的发展极其重要。对高校孤儿的思想教育不仅仅在于要帮助高校孤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在于要培养高校孤儿面对生活困难的勇气、敢于担当的信念等。高校孤儿的思想教育,应该针对孤儿对症下药,精准教育。
(三)以心理关怀为辅助,创造高校孤儿健康的心理氛围。
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高校孤儿的心理成长往往是有所不足的,因此迫切需要心理关怀和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在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尤其关注孤儿的心理健康状况,设立心理老师专业指导、辅导员密切关注、朋辈日常观察的联动机制,给予高校孤儿更多的心理关怀。由于贫富差距和家庭不健全产生的落差感尤其容易造成高校孤儿心灵的敏感和脆弱,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提高孤儿的心理素质,为高校孤儿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
(四)以能力培养为根本,发展高校孤儿自我实现的专业技能。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其中最高的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指的是“人对于自我发挥和自我完成的欲望,也是一种使人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9],高校孤儿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体,同样具有这种自我实现的需求,而良好的专业能力则是这种自我实现的基础。高校应该以促进高校孤儿的自我实现为宗旨,建立专任教师与班干部相结合的帮扶机制,帮助专业能力欠缺的高校孤儿发展专业能力。只有专业技能提高了,才能真正改善孤儿将来在社会上所处的地位。
(五)以职业发展为目的,促进高校孤儿走向社会化。
高等教育的培养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发展是高校孤儿走向社会之前的重要目标。要培养高校孤儿的主体性就要充分发展其职业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职业技能,系统化地模拟职场要素。对于孤儿来说,家庭已经缺乏可以为其提供职业指导的长辈,这就需要辅导员和高校其他管理者担当起这一角色,根据每个孤儿的不同特点,为其提供良好的职业指导,协助培养其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职业技能。只有真正找到一门好职业,高校孤儿才能更好地走向这个需要独自面对的社会。
高校孤儿主体性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高校资助、教学、管理等各个体系的相互配合和支持,对于高校孤儿来说,精神和经济相结合的扶持其意义远远大于单纯物质上的扶持。
参考文献:
[1]黎黎.卢梭的主体性教育思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12.
[2]胡红杏.主体性教育实践的误区与反思[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6):80-84.
[3]唐素勤,钟智.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估[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2,18(4):281-284.
[4]来媛.孤儿身份拒绝敏感性对其心理健康问题的预测及自我污名的中介作用[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2.
[5]赵爱勤.132例病残孤儿术前心理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0,15(11):687-688.
[6]王英春,邹泓.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类型及其与友谊质量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09(2).
[7]张贞齐.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性和机会均等的探讨[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1):75-77.
[8]潘春波,张加明.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思考[J].學习月刊,2009(22):107-108.
[9][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许金声,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9.
关键词: 高校孤儿 主体性发展 发展途径
高校孤儿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物质匮乏和成长环境不佳,高校孤儿在入校之后往往面临更多难以逾越的障碍。随着高校资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当前各大高校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高校孤儿一定的经济支援。然而,经济支援解决的只是高校孤儿物质上贫乏的问题,精神上的匮乏和能力上的不足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高校孤儿往往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因此,对高校孤儿的关注不能仅仅停留在其物质的充裕与否上,应该更多地关注其主体性的发展。
一、高校孤儿主体性发展的内涵
哲学上认为,主体是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而主体性往往意味着个体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的能力、作用等。在此基础上,主体性教育的研究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开始兴起。对于主体性教育的界定,国内研究中并不罕见,有的学者认为,“所谓主体性教育”,“就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将受教育者原有的自主性、能动性及创造性发掘并发展起来”[1]。在很多研究中都有类似的表达,认为“主体性教育是促进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展的教育”[2]。教育中的主体性注重的是对学生的自主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高校孤儿主体性的发展,是在高校这种特定背景下的,对孤儿这一特殊群体的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的发展。
二、高校孤儿主体性发展的缘由
近年来,各大高校都从奖、助、贷、勤、免、补等多个方面不断完善自己的资助体系,虽然取得不错的成效,但某些现有的资助体系只是从经济资助这个单一的方面考虑的,较少关注贫困生的精神世界。对于高校孤儿这一特殊群体来说,由于先天家庭教育的缺失和成长环境的复杂,精神层面上的关心对他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对高校孤儿主体性发展的关注因此有了依据。
(一)主观需要。
1.经济来源有限
高校孤儿在失去父母之后,要么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要么寄养在别的亲戚家中,要么由民政部门或社会福利机构抚养,要么由哥哥姐姐抚养……无论哪一种抚养方式,成为孤儿后的学生必然是不会有太多的经济来源的,一方面是没有父母,另一方面是高校孤儿的年龄限制导致自己无法创造收入。有限的经济来源使高校孤儿从小可以利用到的教育等方面的资源不多,因此,经济资源上的先天限制导致高校孤儿在能力等各大方面的落后。因此,高校孤儿对经济资源的向往和希望改善目前困境的迫切要求决定了他们必须发展主体性。
2.认知能力偏差
根据信息加工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认知即个人以已有的知识结构同化或顺应新知识从而在头脑中重构和应用知识”[3]。高校孤儿由于教育资源的有效性,已有的知识结构是比较单一和贫乏的,对于新知识的顺应和同化因此而薄弱,在认知能力方面,高校孤儿较同龄人来说,难免具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心理学的观点,认知往往会对行为产生影响,由于认知能力的偏差,一些高校孤儿在行为模式上常常存在缺陷。这种行为导致的结果容易给他们带来心理冲突,认知能力的提高是高校孤儿的迫切需求。
3.心理健康受挫
一般来说,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与各种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内外条件许可范围内,主体能不断调整自身心理结构,自觉保持心理上、社会上的正常或良好适应的一种持续而积极的心理功能状态”[4]。要保持这种心理上和社会上的积极状态离不开早期的社会化发展,心理学认为家庭是儿童早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在孤儿的这种早期生活中,正常的家庭生活是缺位的,因此必然影响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赵爱勤在2000年对132例病残孤儿进行的心理调查结果显示,孤儿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自卑、孤独等心理问题[5]。同样,高校孤儿或多或少地面临这些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导致高校孤儿的心理健康严重受挫,受挫后的心理势必影响高校孤儿的正常成长和生活。
4.专业技能欠缺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专门性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高校孤儿由于早期的教育有限,一些同学的学习能力和已有的知识水平都不足以和同龄人抗衡,这就导致其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上往往容易落后于同龄人。这种专业技能的欠缺不但会影响高校孤儿在整个大学生涯中的評奖评优,更会影响高校孤儿将来的就业情况,由于欠缺的专业技能,高校孤儿往往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导致就业的被动地位。
5.人际交往薄弱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具有交往意愿,积极主动参与交往,并且表现出有效和适宜的交往行为,从而使自身与他人关系处于和谐状态的能力[6]。进入大学之后,脱离原本熟悉环境的普通新生面对陌生的环境都容易产生焦虑感,更何况是孤儿这种特殊的新生。由于早期社会化成长环境不完善,高校孤儿在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后往往容易产生沟通与交流上的障碍,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关注和改善,就会对高校孤儿整个大学阶段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导致高校孤儿人际交往的薄弱,进而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
(二)客观需要。
1.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自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42条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后,高等教育的改革呼声日重。高等教育的改革要涉及的方面很多,其中最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是高等教育课程的改革。高等教育课程的改革往往要求课程设置不再仅仅是被动灌输式教育,应该蕴含更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新趋势下的课程体系往往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正是高校孤儿所缺乏的。要适应改革下的高等教育,高校孤儿就不得不提高主体性。 2.教育的公平性的要求
教育的公平性指“教育机会起点和教育过程的平等,也就是说教育要最终消除基于种族、性别、生理、心理和地区文化、经济等因素所造成的差别,使每个人得到平等教育,尤其是对处于不利地位的受教育者实施‘积极差别待遇’措施,以补偿不利条件造成的教育不利条件”[7]。高校孤儿一开始就由于心理、经济等因素造成了差别,因此属于不利地位的受教育者。高等教育的公平性正是旨在消除和弥补这种不利地位的,要达到这种消除和补偿的目的,必然要弥补高校孤儿长期以来累积的不足,增强其主体性,化劣势为优势。
3.“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曾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观念由此进入大众的视野。自我国高等教育在步入大众化时代以后,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得越来越深入。以人为本是建立在“尊重人、解放人、依赖人、为了人和塑造人”[8]的基础上。高校孤儿和高校其他学生一样,都是一个作为“人”的平等个体,需要获得同样的尊重。在这种尊重的基础上,高校孤儿往往还要更多地解放和塑造,这种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在客观上要求进一步促进高校孤儿主体性的发展。
三、高校孤儿主体性发展的途径
(一)以经济支援为基础,建立高校孤儿主体性发展的客观环境。
稳固的经济保障是高校孤儿发展主体性的客观环境。大部分高校孤儿由于没有稳固的家庭支援,在经济来源上比较缺乏,其家庭收入构成比较单一,有些仅靠年迈的爷爷奶奶务农所得,有些仅靠政府或福利部门救济,有些仅靠家中亲戚不定时的支援,还有些依托本身收入也不高的哥哥姐姐。要丰富高校孤儿的经济收入结构,就要充分发挥高校资助体系的作用。高校资助体系在奖、助、贷、勤、免、补等方面应适时向高校孤儿倾斜,通过多种渠道保障高校孤儿的经济收入,为高校孤儿主体性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二)以思想教育为依托,培养高校孤儿高尚的道德品质。
要解决高校孤儿的贫困问题,不能仅仅注重解决经济上的贫困,还应该注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深层次的思想意识。因此,高校孤儿的思想教育对于高校孤儿主体性的发展极其重要。对高校孤儿的思想教育不仅仅在于要帮助高校孤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在于要培养高校孤儿面对生活困难的勇气、敢于担当的信念等。高校孤儿的思想教育,应该针对孤儿对症下药,精准教育。
(三)以心理关怀为辅助,创造高校孤儿健康的心理氛围。
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高校孤儿的心理成长往往是有所不足的,因此迫切需要心理关怀和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在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尤其关注孤儿的心理健康状况,设立心理老师专业指导、辅导员密切关注、朋辈日常观察的联动机制,给予高校孤儿更多的心理关怀。由于贫富差距和家庭不健全产生的落差感尤其容易造成高校孤儿心灵的敏感和脆弱,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提高孤儿的心理素质,为高校孤儿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
(四)以能力培养为根本,发展高校孤儿自我实现的专业技能。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其中最高的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指的是“人对于自我发挥和自我完成的欲望,也是一种使人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9],高校孤儿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体,同样具有这种自我实现的需求,而良好的专业能力则是这种自我实现的基础。高校应该以促进高校孤儿的自我实现为宗旨,建立专任教师与班干部相结合的帮扶机制,帮助专业能力欠缺的高校孤儿发展专业能力。只有专业技能提高了,才能真正改善孤儿将来在社会上所处的地位。
(五)以职业发展为目的,促进高校孤儿走向社会化。
高等教育的培养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发展是高校孤儿走向社会之前的重要目标。要培养高校孤儿的主体性就要充分发展其职业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职业技能,系统化地模拟职场要素。对于孤儿来说,家庭已经缺乏可以为其提供职业指导的长辈,这就需要辅导员和高校其他管理者担当起这一角色,根据每个孤儿的不同特点,为其提供良好的职业指导,协助培养其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职业技能。只有真正找到一门好职业,高校孤儿才能更好地走向这个需要独自面对的社会。
高校孤儿主体性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高校资助、教学、管理等各个体系的相互配合和支持,对于高校孤儿来说,精神和经济相结合的扶持其意义远远大于单纯物质上的扶持。
参考文献:
[1]黎黎.卢梭的主体性教育思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12.
[2]胡红杏.主体性教育实践的误区与反思[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6):80-84.
[3]唐素勤,钟智.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估[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2,18(4):281-284.
[4]来媛.孤儿身份拒绝敏感性对其心理健康问题的预测及自我污名的中介作用[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2.
[5]赵爱勤.132例病残孤儿术前心理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0,15(11):687-688.
[6]王英春,邹泓.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类型及其与友谊质量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09(2).
[7]张贞齐.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性和机会均等的探讨[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1):75-77.
[8]潘春波,张加明.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思考[J].學习月刊,2009(22):107-108.
[9][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许金声,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