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0月28日,沈阳桃仙机场,一个身穿登山服的青年人正在和妻子、女儿亲吻告别。女儿稚嫩的小手不舍地摸着爸爸的脸颊,刚满一岁的她还不知道,她的父亲即将奔赴海拔4500米以上的西藏那曲地区,开展医疗支援工作。这位父亲就是辽宁省第三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超声科的首位援藏医生、共产党员孙佳星。
几乎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对雪域高原的憧憬。在艺术作品中,西藏“巍峨的群山、洁白的云朵、漫山的羊群,以及黝黑而淳朴的笑脸”,美丽而令人向往。但是,当“援藏”这两个字真真切切地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很多人最初的心情都忐忑而紧张。“援藏”,意味着高寒、缺氧、莫名的孤独、无尽的思念、刺眼的阳光、艰难的翻山越岭。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孙佳星更知道,高原可能会给人的身体带来各种不适甚至疾病。
在接到援藏任务后,盛京医院超声科领导班子进行了认真讨论,决定由产科组医生自愿报名,而最初援藏人员名单中并没有孙佳星的名字。其时,孙佳星刚刚完成了为期半年的下乡医疗任务,女儿尚在襁褓之中。然而,当他从同事口中了解了情况后,就向科室主动请缨。
消息传开,孙佳星的电话和微信朋友圈沸腾了:“佳星,孩子太小了,你有理由不去啊!”“佳星,你真的想好了吗?”“佳星,科室又没有指派你去,为什么要主动申请啊?”……亲朋好友表达关心的电话和信息络绎不绝。超声科主任也专门找孙佳星进行了面谈。西藏海拔高,长时间生活对身体有影响,而且孙佳星的父母身体不好,妻子也是医务工作者,平时工作非常忙,孩子才一岁多,他去援藏的话,妻子就要一个人带那么小的孩子……这些困难和问题都是孙佳星要面对和克服的。
面对领导和亲友们询问的眼神、关切的话语,孙佳星没有丝毫退缩。在他看来,越是环境恶劣,越是需要有这样一群人,去贡献他们的力量。这是一次神圣光荣的使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勇敢面对,用掌握的医疗技术去服务、帮助那些有需要的藏民。
命运总是喜欢挑战勇者。出发前一周,孙佳星视若性命的女儿得了川崎病住院了。女儿的病痛再次考验着孙佳星的决心。面对病床上女儿因高烧而干裂的双唇、发红的双眼,面对虽然没有把挽留的话说出来、却在一旁默默流泪的妻子,谁的心里能没有丝毫的犹豫呢?可是,孙佳星心底却始终有这样一个信念———那里更需要我。他坚定地踏上了援藏的征途。
然而,之前再多的准备也难敌条件的恶劣。入藏第一天,孙佳星的血氧饱和度就非常低,心率更是达到140次/分,低氧和低压让他感到胸闷气短、头痛欲裂,大部分时间要靠吸氧来缓解。尽管如此,望着镜子里穿好白大褂准备出诊的自己,孙佳星还是毅然决然地走向了工作岗位。
那曲地区位于西藏的北部,是西藏的北大门,也是藏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这里幅员辽阔,土地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超过10万人。由于牧区距离那曲地区人民医院路途遥远,很多百姓往往是患上非常严重的病症才来医院就诊。基于此,那曲地区人民医院就诊患者中急重症患者较多。这部分患者往往病情危急,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都要与时间赛跑,马虎不得。孙佳星刚到这里不久,就很快适应了紧急诊断的快节奏,常常是接到一个电话就立刻赶到医院,拎起超声仪器跑到医疗科室,为临床医生提供精确的診断信息,以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
2017年11月的一个深夜,高原的夜晚格外寒冷,空气里的氧气含量很低,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让孙佳星从氧气匮乏的疲倦状态中瞬间高度紧张起来。电话里,一位儿科援藏医生快速介绍了大概情况:一个孩子需要鉴别诊断究竟是肺动脉高压还是心内膜弹性纤维增生症,不同的诊断将对应不同的治疗方向和用药方法,需要超声科医生紧急支援。此刻,每一分每一秒对患儿来说都非常宝贵,孙佳星顾不上穿外套,迅速抓起沉重的超声仪器,迎着高原的小雪快速跑到了医院。本就缺氧,加之快速奔跑,孙佳星赶到医院后几乎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但他还是坚持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儿科抢救室,反复查看超声显示情况,结合临床症状反复思考,超声画面和诊断要点在孙佳星的脑子里像电影片段一样不断重复地播放着,最终,依据孙佳星超声检查的准确结果,患儿被确诊为肺动脉压力轻度增高,而不是心内膜弹性纤维增生症。确诊后,患儿得到了良好的治疗。出院那天,患儿家长特意为孙佳星献上了洁白的哈达,表达藏族人民最深切的敬意。其他患者家属及当地医院的医护人员也纷纷为这位来自远方的援藏小伙子点赞。
孙佳星热爱医生这个职业,也深爱那曲这片土地,更深爱这里的每一名患者。满怀这样的挚爱和情感,孙佳星工作中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患者服务。日常工作中,孙佳星十分注重对患者心理特点和性格的分析和把握,据此采取不同的、更容易被患者理解和接受的说话和诊断方式,构建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在同事和患者的眼中,孙佳星是一位从来不怕苦、不叫累,始终用平和心态、全心全意完成工作任务的好医生。而在孙佳星看来,这一切都是一名医生应尽的职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一切服从党的安排,时刻响应组织的号召。
援藏需要人力和物质上的支援,更需要精神层面的深层次关怀。在那曲地区人民医院,孙佳星不仅帮助当地医院的医护人员诊断病情复杂的患者,帮助他们学习更多的超声诊断知识,向他们传授独到的超声诊断经验,还帮助他们建立起系统的超声诊断学科知识学习体系,做到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他希望在这里播撒下的学习种子能够生根发芽,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让那曲地区人民医院的超声诊断水平得到质的飞跃。
刚到那曲地区人民医院工作时,据妇产科主任介绍,医院超声科日常诊疗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中晚期孕胎儿生物测量值过于简单,诊断描述不够精准,难以满足临床和患者需求。而应用超声测量数值来评估胎儿的孕周和发育,是产科临床工作中十分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因此,对胎儿的诊断描述进行规范化和细致化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给临床提供更多更准确的数据,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孙佳星决定对医院产科的超声诊断流程进行进一步规范,组织超声科医生开展了2018年那曲地区人民医院以“产科超声诊断”为主题的首次业务学习。这次学习也标志着那曲地区人民医院超声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模式的正式开启。同时,孙佳星还抓紧一切时间协助医院超声科医生准备“三甲”医院资质检查的相关资料,下班后克服各种身体不适认真准备课件备课。由于准备充分,孙佳星每次组织的业务学习内容都非常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讲课期间,孙佳星必须不停地吸氧,讲课后的乏氧更是加重了孙佳星的胸闷气短和头疼不适,但看到大家都有收获,他觉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患者的需要、群众的愿望,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孙佳星话音铿锵,掷地有声。为了援藏事业,离开熟悉的故乡,告别年幼的女儿,把对家人的“小爱”化作对西藏人民的“大爱”,像许许多多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都献给青藏高原的先辈一样,孙佳星把盛京医院及超声科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带到了西藏医疗一线,把自己博大无私的爱奉献给了西藏人民,让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融入了这片壮丽、神奇的土地。他的梦想,就是荷一肩医者责任,守一方百姓安康。
舍弃小家为大家
几乎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对雪域高原的憧憬。在艺术作品中,西藏“巍峨的群山、洁白的云朵、漫山的羊群,以及黝黑而淳朴的笑脸”,美丽而令人向往。但是,当“援藏”这两个字真真切切地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很多人最初的心情都忐忑而紧张。“援藏”,意味着高寒、缺氧、莫名的孤独、无尽的思念、刺眼的阳光、艰难的翻山越岭。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孙佳星更知道,高原可能会给人的身体带来各种不适甚至疾病。
在接到援藏任务后,盛京医院超声科领导班子进行了认真讨论,决定由产科组医生自愿报名,而最初援藏人员名单中并没有孙佳星的名字。其时,孙佳星刚刚完成了为期半年的下乡医疗任务,女儿尚在襁褓之中。然而,当他从同事口中了解了情况后,就向科室主动请缨。
消息传开,孙佳星的电话和微信朋友圈沸腾了:“佳星,孩子太小了,你有理由不去啊!”“佳星,你真的想好了吗?”“佳星,科室又没有指派你去,为什么要主动申请啊?”……亲朋好友表达关心的电话和信息络绎不绝。超声科主任也专门找孙佳星进行了面谈。西藏海拔高,长时间生活对身体有影响,而且孙佳星的父母身体不好,妻子也是医务工作者,平时工作非常忙,孩子才一岁多,他去援藏的话,妻子就要一个人带那么小的孩子……这些困难和问题都是孙佳星要面对和克服的。
面对领导和亲友们询问的眼神、关切的话语,孙佳星没有丝毫退缩。在他看来,越是环境恶劣,越是需要有这样一群人,去贡献他们的力量。这是一次神圣光荣的使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勇敢面对,用掌握的医疗技术去服务、帮助那些有需要的藏民。
命运总是喜欢挑战勇者。出发前一周,孙佳星视若性命的女儿得了川崎病住院了。女儿的病痛再次考验着孙佳星的决心。面对病床上女儿因高烧而干裂的双唇、发红的双眼,面对虽然没有把挽留的话说出来、却在一旁默默流泪的妻子,谁的心里能没有丝毫的犹豫呢?可是,孙佳星心底却始终有这样一个信念———那里更需要我。他坚定地踏上了援藏的征途。
然而,之前再多的准备也难敌条件的恶劣。入藏第一天,孙佳星的血氧饱和度就非常低,心率更是达到140次/分,低氧和低压让他感到胸闷气短、头痛欲裂,大部分时间要靠吸氧来缓解。尽管如此,望着镜子里穿好白大褂准备出诊的自己,孙佳星还是毅然决然地走向了工作岗位。
情真业精众人赞
那曲地区位于西藏的北部,是西藏的北大门,也是藏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这里幅员辽阔,土地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超过10万人。由于牧区距离那曲地区人民医院路途遥远,很多百姓往往是患上非常严重的病症才来医院就诊。基于此,那曲地区人民医院就诊患者中急重症患者较多。这部分患者往往病情危急,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都要与时间赛跑,马虎不得。孙佳星刚到这里不久,就很快适应了紧急诊断的快节奏,常常是接到一个电话就立刻赶到医院,拎起超声仪器跑到医疗科室,为临床医生提供精确的診断信息,以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
2017年11月的一个深夜,高原的夜晚格外寒冷,空气里的氧气含量很低,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让孙佳星从氧气匮乏的疲倦状态中瞬间高度紧张起来。电话里,一位儿科援藏医生快速介绍了大概情况:一个孩子需要鉴别诊断究竟是肺动脉高压还是心内膜弹性纤维增生症,不同的诊断将对应不同的治疗方向和用药方法,需要超声科医生紧急支援。此刻,每一分每一秒对患儿来说都非常宝贵,孙佳星顾不上穿外套,迅速抓起沉重的超声仪器,迎着高原的小雪快速跑到了医院。本就缺氧,加之快速奔跑,孙佳星赶到医院后几乎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但他还是坚持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儿科抢救室,反复查看超声显示情况,结合临床症状反复思考,超声画面和诊断要点在孙佳星的脑子里像电影片段一样不断重复地播放着,最终,依据孙佳星超声检查的准确结果,患儿被确诊为肺动脉压力轻度增高,而不是心内膜弹性纤维增生症。确诊后,患儿得到了良好的治疗。出院那天,患儿家长特意为孙佳星献上了洁白的哈达,表达藏族人民最深切的敬意。其他患者家属及当地医院的医护人员也纷纷为这位来自远方的援藏小伙子点赞。
孙佳星热爱医生这个职业,也深爱那曲这片土地,更深爱这里的每一名患者。满怀这样的挚爱和情感,孙佳星工作中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患者服务。日常工作中,孙佳星十分注重对患者心理特点和性格的分析和把握,据此采取不同的、更容易被患者理解和接受的说话和诊断方式,构建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在同事和患者的眼中,孙佳星是一位从来不怕苦、不叫累,始终用平和心态、全心全意完成工作任务的好医生。而在孙佳星看来,这一切都是一名医生应尽的职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一切服从党的安排,时刻响应组织的号召。
医者仁心为藏民
援藏需要人力和物质上的支援,更需要精神层面的深层次关怀。在那曲地区人民医院,孙佳星不仅帮助当地医院的医护人员诊断病情复杂的患者,帮助他们学习更多的超声诊断知识,向他们传授独到的超声诊断经验,还帮助他们建立起系统的超声诊断学科知识学习体系,做到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他希望在这里播撒下的学习种子能够生根发芽,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让那曲地区人民医院的超声诊断水平得到质的飞跃。
刚到那曲地区人民医院工作时,据妇产科主任介绍,医院超声科日常诊疗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中晚期孕胎儿生物测量值过于简单,诊断描述不够精准,难以满足临床和患者需求。而应用超声测量数值来评估胎儿的孕周和发育,是产科临床工作中十分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因此,对胎儿的诊断描述进行规范化和细致化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给临床提供更多更准确的数据,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孙佳星决定对医院产科的超声诊断流程进行进一步规范,组织超声科医生开展了2018年那曲地区人民医院以“产科超声诊断”为主题的首次业务学习。这次学习也标志着那曲地区人民医院超声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模式的正式开启。同时,孙佳星还抓紧一切时间协助医院超声科医生准备“三甲”医院资质检查的相关资料,下班后克服各种身体不适认真准备课件备课。由于准备充分,孙佳星每次组织的业务学习内容都非常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讲课期间,孙佳星必须不停地吸氧,讲课后的乏氧更是加重了孙佳星的胸闷气短和头疼不适,但看到大家都有收获,他觉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患者的需要、群众的愿望,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孙佳星话音铿锵,掷地有声。为了援藏事业,离开熟悉的故乡,告别年幼的女儿,把对家人的“小爱”化作对西藏人民的“大爱”,像许许多多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都献给青藏高原的先辈一样,孙佳星把盛京医院及超声科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带到了西藏医疗一线,把自己博大无私的爱奉献给了西藏人民,让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融入了这片壮丽、神奇的土地。他的梦想,就是荷一肩医者责任,守一方百姓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