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对少数民族学生因从小生活环境影响,在本民族传统文化指引下长大,他们处理事情的方法和对事物的认知与其他民族学生有所不同,所以,在高校,面对学习压力、家庭经济、民族风俗、人际交往等问题都会影响到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所以完善和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沟通、自我管理等方面应该成为高校学生管理者的主体工作,这样才能营造和谐的民族文化氛围。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 民族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管理
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板块,这项工作意义重大,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关系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所以这项工作开展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文化建设。
少数民族学生从小生活的环境条件比较艰苦,一般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基础薄弱,在成绩方面普遍落后于汉族学生,因此高校学生管理者应该从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出发,去融入学生,慢慢让这部分学生从适应熟悉,再到擅长。
一、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分析
(一)地区差异、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带来的影响
我们学院的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来自于阿坝、凉山等三州偏远地区,甚至还有来自南疆偏远贫困地区的,这些地方社会发展较慢、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文化水平也低,很多家庭不重视子女的教育学习,这些问题都能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状态的重大因素。在加之,在这些地区的学生因教育条件有限,文化基础差,思想比较单一,自学的能力也差,特别是英语、计算机水平很低。
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在学习成绩和能力方面产生的巨大差距和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使得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对学习也产生了厌烦的情绪。
(二)习惯和意识不同带来的影响
从小生活在本民族聚集的地方的学生,会受到本民族风俗习惯、语言等的影响,在这样长期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民族的意识和民族情感。所以,在大学校园里面,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情感比较强烈,有很强的民族荣誉感,在各自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政治地位等方面的问题上一般就比较敏感。因此各少数民族学生都希望在大学这样的集体生活中自己民族的习惯和风俗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措施建议
(一)正确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健康的责任和民族意识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责任”一词有三重涵义:第一,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 第二,份内应做之事;第三,做不好份内应做的事,因而应承担的过失。对于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这三重含义的责任当然都应该在高校中加强培养。而对这一责任意识培养更具体形象地表述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自己、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历史担当意识。
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意识不是培养狭隘的民族意识,而是民族团结意识、 国家意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 出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少数民族学生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当前世界激荡的各种文化思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
(二)逐步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第一,引导少数名族学生认真学习,在学校不仅仅要学习科学的文化知识,还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知识,学会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矛盾。
第二,引导少数民族学生要认真进行思想改造,除认真学习外,还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改造,这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要想认真地自我改进,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标准,不断检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必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反省改造的目的。
第三,要让少数民族学生善于区分观念的正确与否,把握好自己的言行。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看法,不能随波逐流。现在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很多地方是不适合大学生的,其诱惑是巨大的,因此要引导学生控制住自我欲望,时刻记住自己的任務,不能随波逐流,时刻严厉要求自己。
让少数民族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作为高校辅导员在面对一些问题时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成效。
三、探讨教学改革,制定出适合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少数民族学生基础知识水平低,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从而让他们产生自卑、厌学等情绪。所以要尽快缩小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在学习、在自我管理方面的差距,努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是解决其思想问题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正确面对和汉族学生存在的差距,客观实际的去分析落后的原因,分析自身的优缺点,结合自身优势,制定合理计划,培养信心和毅力,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
(二)高校教学部门,要提前摸底调研,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制定专门的,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拓宽他们的专业视野,帮助他们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进一步强化少数民族学生实训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 . 2004.08.26.
[2]柯狄祖.如何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机制[N] .光明日报.2007-11-24.
[3] 普利春.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调查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8,(06).
[4] 薛徽.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实践探索[J].教育理论研究,2012,(02).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 民族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管理
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板块,这项工作意义重大,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关系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所以这项工作开展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文化建设。
少数民族学生从小生活的环境条件比较艰苦,一般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基础薄弱,在成绩方面普遍落后于汉族学生,因此高校学生管理者应该从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出发,去融入学生,慢慢让这部分学生从适应熟悉,再到擅长。
一、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分析
(一)地区差异、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带来的影响
我们学院的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来自于阿坝、凉山等三州偏远地区,甚至还有来自南疆偏远贫困地区的,这些地方社会发展较慢、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文化水平也低,很多家庭不重视子女的教育学习,这些问题都能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状态的重大因素。在加之,在这些地区的学生因教育条件有限,文化基础差,思想比较单一,自学的能力也差,特别是英语、计算机水平很低。
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在学习成绩和能力方面产生的巨大差距和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使得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对学习也产生了厌烦的情绪。
(二)习惯和意识不同带来的影响
从小生活在本民族聚集的地方的学生,会受到本民族风俗习惯、语言等的影响,在这样长期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民族的意识和民族情感。所以,在大学校园里面,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情感比较强烈,有很强的民族荣誉感,在各自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政治地位等方面的问题上一般就比较敏感。因此各少数民族学生都希望在大学这样的集体生活中自己民族的习惯和风俗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措施建议
(一)正确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健康的责任和民族意识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责任”一词有三重涵义:第一,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 第二,份内应做之事;第三,做不好份内应做的事,因而应承担的过失。对于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这三重含义的责任当然都应该在高校中加强培养。而对这一责任意识培养更具体形象地表述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自己、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历史担当意识。
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意识不是培养狭隘的民族意识,而是民族团结意识、 国家意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 出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少数民族学生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当前世界激荡的各种文化思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
(二)逐步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第一,引导少数名族学生认真学习,在学校不仅仅要学习科学的文化知识,还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知识,学会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矛盾。
第二,引导少数民族学生要认真进行思想改造,除认真学习外,还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改造,这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要想认真地自我改进,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标准,不断检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必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反省改造的目的。
第三,要让少数民族学生善于区分观念的正确与否,把握好自己的言行。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看法,不能随波逐流。现在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很多地方是不适合大学生的,其诱惑是巨大的,因此要引导学生控制住自我欲望,时刻记住自己的任務,不能随波逐流,时刻严厉要求自己。
让少数民族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作为高校辅导员在面对一些问题时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成效。
三、探讨教学改革,制定出适合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少数民族学生基础知识水平低,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从而让他们产生自卑、厌学等情绪。所以要尽快缩小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在学习、在自我管理方面的差距,努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是解决其思想问题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正确面对和汉族学生存在的差距,客观实际的去分析落后的原因,分析自身的优缺点,结合自身优势,制定合理计划,培养信心和毅力,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
(二)高校教学部门,要提前摸底调研,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制定专门的,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拓宽他们的专业视野,帮助他们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进一步强化少数民族学生实训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 . 2004.08.26.
[2]柯狄祖.如何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机制[N] .光明日报.2007-11-24.
[3] 普利春.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调查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8,(06).
[4] 薛徽.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实践探索[J].教育理论研究,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