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一直以国画为主流的中国,漫画很少站上历史的舞台,从来没有什么时候像20世纪那个阶段给予漫画这么大的空间去施展属于漫画自己的话语权。在特定某个阶段去解读漫画存在的艺术和历史价值是很有意义的。有学者所说:“漫画作为一种客观事物的再现,其中必然要表达一定时空下社会现象和社会观念[]。”
【关键词】:新中国;建设高潮;漫画运动
一、新中國漫画的背景
新中国漫画运动已经把政治的意识形态的阐释发展到一个高峰,若以视觉文化研究的方法对此进行研究,新中国时期的漫画运动会呈现出更多的历史图景。1949年底,所有和艺术有关和无关的人们都参与到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之中来了,不管情不情愿,大多人们都在抱着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了。新的艺术氛围让很多的艺术家选择了留在国内生存,战乱一下子停止了,人们多少期盼着美好的未来,究其根本是对旧秩序的失望,期盼新的秩序的建立。新中国的建立,在很多人士看来是真的解放了,反革命不断地被镇压,社会秩序走向稳定:所有政府与民间机构受到解放军和党而得接管和控制“学校迅速改造与合并,即便是私立学校,不管其过去的资产所属关系,统统被并入由党领导的新的学院或大学中。
新中国建立之初,经济建设在起步阶段,受至于一些客观的经济因素,漫画的书籍形式的普及受到一定的限制,因而建立之初的新中国,漫画家的漫画依托在报纸杂志,比如《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美术》杂志、《漫画》杂志等都是为早期漫画记录了珍贵的资料。
作为生活在这个盛世的新老艺术家们当然也是感同身受,他们被这巨大的热情感染着。新中国给予的宽松的自由创作空间,让长期饱受战乱的艺术欢呼雀跃,因此他们自觉的配合党的政策,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通俗的形式创作出表现新时代人们的生活以及那个时代的革命斗争。这个思想一直主导着50年代初期新中国的漫画特征,艺术家在这个时期创作出来的漫新中国一些重要的文艺思想直接的主导者艺术家们的创作方向,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的“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的方针。美术家视野变得开阔,思想也活跃起来。艺术们开始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集中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画作品是在根本性的改变思想之后形成的。
二、新中国漫画发展的脉络
漫画具有明显的时间烙印,它的发展跟随中国成长起来的,各阶段的中国,都有漫画作为其阶段的标志。它总是成长在不断变更的时代浪潮之中,发挥着巨大的艺术和记忆历史的价值。
50年代成为漫画引领时代号角的前沿,持续的阶段也很长,当然这个时代的整体美术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波折不断,总归还是具有进步意识的漫画与国家政策和文艺方针协调相处。漫画家们在不断磨砺的环境之下保持高昂的创作态度,精彩亦低靡是整个漫画潮的真实写照。在爱德华·福克斯在他的著作《欧洲漫画史1848——1900》一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漫画在文化史和艺术史上占用重要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它从一个有趣的侧面反映了历史的真相。漫画并不是在艺术技巧上的考察,而是以文化史做根基,新中国建设的场景也鲜活的铺展开来,美术史的研究是必须切入语境下才可以说话的,所以感受建国的那段历史,漫画当然是最朴实直观的历史话语。
新中国人民大众本身知识的匮乏,对艺术的欣赏已经不可能,国画、油画等高雅艺术慢慢的退出他们本来的位置。为完成新中国的建设,漫画不仅实现了对于文字的作用,而且也为众多无法用文字传达的信息很好的表达出来。漫画是可以被没有大多知识的新中国人民大众所接受,响应党的号召去创作漫画是新中国时期艺术家们共同的目标。
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屈辱救亡的道路。新中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美术思路也发生本质的转变。没有那个朝代的美术像新中国这样具有全民性、服务性、运动性,漫画参与其中形成了一场漫画运动。所有新中国一切有关史学问题的探讨都无法脱离《讲话》内容,不管是具有代表中国意识流的国画,还是后来引进的国画,或是一直行走于美术边缘的漫画,都开始走上了新的历史舞台。
国家高度一致的政治觉悟是统一所有人的个人意志,把国家建立成一个独立自强的新中国。这个国家高度的政治意识体现在很多的方面,几乎所有的领域都涉及到。在美术界以国家政策和文艺方针主导着艺术家的方向的形式出现,值得注意的是这样高度集中的国家意识在实施中得到了几乎所有文艺工作者的群众性认同,这也是只有新中国才有的特殊艺术环境,不得不说,艺术也是以新的形式参与到新中国的建设中,漫画作为美术界一个小的分支,当然也是如此。
政治性历来是敏感用语,历来多少都会给予特别的空间,漫画在与政治同时出现时,在某些阶段会和谐相处,但是漫画一旦与一些特殊的历史事件相连,如果漫画家的政治敏感度不够,与政治的方向不一致,漫画的艺术就会大打折扣,尽管小心翼翼的,依旧在历史上有漫画变成无文艺价值的艺术,如“反胡风”、“反右”,现在看来这些漫画还是有可取之处,对于记录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样的漫画多少反映出了一些社会变迁问题。毛泽东把文艺的功能系于我国社会革命大业,认为文艺应该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是“齿轮和螺丝钉”,应成为“团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毛泽东对文艺政治功能作用的强调是有其社会历史背景的。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人民正面临政治上翻身求解放的历史重任,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要求自己的文艺事业成为革命斗争的一翼,要求当时的文艺从属于无产阶级政治,自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回顾历史,发现对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容易走向这样的两种极端:一种是简单的“等同论”,把文艺当作政治本身或政治的附属品,文艺作品被当作直接执行某一具体政治措施的简单工具,文艺创作、欣赏和评论一律被看作是纯粹的政治行为。
三、结束语
“二十多年的时间同样证明,文艺虽然不再从属于政治,但是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政治具体存在于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中。”[]在文艺工作中,坚持正确的创作思想,多出精品,把美好的精神粮食贡献给人民,郑重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旗帜鲜明地反对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反对“一切向钱看”,鼓舞人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新中国在毛泽东实行全民斗争的执政理念之下开始了新的漫画创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尽可能的发挥出漫画的艺术魅力,甚至一些红卫兵艺术家和农民美术爱好者也参与其中来创造漫画,不得不承认漫画已经超出了单纯的艺术价值,更多彰显出其历史价值。
在艺术的历史长河中,艺术的种类总是在变更,主流的角色一直不会青睐某个领域,当然存在一个艺术界的常青树,也有些偶尔出现在艺术金字塔的画种,即便这样,对于这些偶然出现于艺术主流的角色,它给我们了解历史某个阶段积攒了很多画面,我们应该给予关注是值得的。
参考文献:
[1]王奇生. 北伐中的漫画与漫画中的北伐[N].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4
[2]吕彭. 20世纪中国艺术史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柴永柏. 建国60年中国文艺发展研究[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52
【关键词】:新中国;建设高潮;漫画运动
一、新中國漫画的背景
新中国漫画运动已经把政治的意识形态的阐释发展到一个高峰,若以视觉文化研究的方法对此进行研究,新中国时期的漫画运动会呈现出更多的历史图景。1949年底,所有和艺术有关和无关的人们都参与到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之中来了,不管情不情愿,大多人们都在抱着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了。新的艺术氛围让很多的艺术家选择了留在国内生存,战乱一下子停止了,人们多少期盼着美好的未来,究其根本是对旧秩序的失望,期盼新的秩序的建立。新中国的建立,在很多人士看来是真的解放了,反革命不断地被镇压,社会秩序走向稳定:所有政府与民间机构受到解放军和党而得接管和控制“学校迅速改造与合并,即便是私立学校,不管其过去的资产所属关系,统统被并入由党领导的新的学院或大学中。
新中国建立之初,经济建设在起步阶段,受至于一些客观的经济因素,漫画的书籍形式的普及受到一定的限制,因而建立之初的新中国,漫画家的漫画依托在报纸杂志,比如《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美术》杂志、《漫画》杂志等都是为早期漫画记录了珍贵的资料。
作为生活在这个盛世的新老艺术家们当然也是感同身受,他们被这巨大的热情感染着。新中国给予的宽松的自由创作空间,让长期饱受战乱的艺术欢呼雀跃,因此他们自觉的配合党的政策,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通俗的形式创作出表现新时代人们的生活以及那个时代的革命斗争。这个思想一直主导着50年代初期新中国的漫画特征,艺术家在这个时期创作出来的漫新中国一些重要的文艺思想直接的主导者艺术家们的创作方向,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的“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的方针。美术家视野变得开阔,思想也活跃起来。艺术们开始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集中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画作品是在根本性的改变思想之后形成的。
二、新中国漫画发展的脉络
漫画具有明显的时间烙印,它的发展跟随中国成长起来的,各阶段的中国,都有漫画作为其阶段的标志。它总是成长在不断变更的时代浪潮之中,发挥着巨大的艺术和记忆历史的价值。
50年代成为漫画引领时代号角的前沿,持续的阶段也很长,当然这个时代的整体美术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波折不断,总归还是具有进步意识的漫画与国家政策和文艺方针协调相处。漫画家们在不断磨砺的环境之下保持高昂的创作态度,精彩亦低靡是整个漫画潮的真实写照。在爱德华·福克斯在他的著作《欧洲漫画史1848——1900》一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漫画在文化史和艺术史上占用重要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它从一个有趣的侧面反映了历史的真相。漫画并不是在艺术技巧上的考察,而是以文化史做根基,新中国建设的场景也鲜活的铺展开来,美术史的研究是必须切入语境下才可以说话的,所以感受建国的那段历史,漫画当然是最朴实直观的历史话语。
新中国人民大众本身知识的匮乏,对艺术的欣赏已经不可能,国画、油画等高雅艺术慢慢的退出他们本来的位置。为完成新中国的建设,漫画不仅实现了对于文字的作用,而且也为众多无法用文字传达的信息很好的表达出来。漫画是可以被没有大多知识的新中国人民大众所接受,响应党的号召去创作漫画是新中国时期艺术家们共同的目标。
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屈辱救亡的道路。新中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美术思路也发生本质的转变。没有那个朝代的美术像新中国这样具有全民性、服务性、运动性,漫画参与其中形成了一场漫画运动。所有新中国一切有关史学问题的探讨都无法脱离《讲话》内容,不管是具有代表中国意识流的国画,还是后来引进的国画,或是一直行走于美术边缘的漫画,都开始走上了新的历史舞台。
国家高度一致的政治觉悟是统一所有人的个人意志,把国家建立成一个独立自强的新中国。这个国家高度的政治意识体现在很多的方面,几乎所有的领域都涉及到。在美术界以国家政策和文艺方针主导着艺术家的方向的形式出现,值得注意的是这样高度集中的国家意识在实施中得到了几乎所有文艺工作者的群众性认同,这也是只有新中国才有的特殊艺术环境,不得不说,艺术也是以新的形式参与到新中国的建设中,漫画作为美术界一个小的分支,当然也是如此。
政治性历来是敏感用语,历来多少都会给予特别的空间,漫画在与政治同时出现时,在某些阶段会和谐相处,但是漫画一旦与一些特殊的历史事件相连,如果漫画家的政治敏感度不够,与政治的方向不一致,漫画的艺术就会大打折扣,尽管小心翼翼的,依旧在历史上有漫画变成无文艺价值的艺术,如“反胡风”、“反右”,现在看来这些漫画还是有可取之处,对于记录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样的漫画多少反映出了一些社会变迁问题。毛泽东把文艺的功能系于我国社会革命大业,认为文艺应该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是“齿轮和螺丝钉”,应成为“团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毛泽东对文艺政治功能作用的强调是有其社会历史背景的。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人民正面临政治上翻身求解放的历史重任,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要求自己的文艺事业成为革命斗争的一翼,要求当时的文艺从属于无产阶级政治,自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回顾历史,发现对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容易走向这样的两种极端:一种是简单的“等同论”,把文艺当作政治本身或政治的附属品,文艺作品被当作直接执行某一具体政治措施的简单工具,文艺创作、欣赏和评论一律被看作是纯粹的政治行为。
三、结束语
“二十多年的时间同样证明,文艺虽然不再从属于政治,但是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政治具体存在于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中。”[]在文艺工作中,坚持正确的创作思想,多出精品,把美好的精神粮食贡献给人民,郑重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旗帜鲜明地反对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反对“一切向钱看”,鼓舞人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新中国在毛泽东实行全民斗争的执政理念之下开始了新的漫画创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尽可能的发挥出漫画的艺术魅力,甚至一些红卫兵艺术家和农民美术爱好者也参与其中来创造漫画,不得不承认漫画已经超出了单纯的艺术价值,更多彰显出其历史价值。
在艺术的历史长河中,艺术的种类总是在变更,主流的角色一直不会青睐某个领域,当然存在一个艺术界的常青树,也有些偶尔出现在艺术金字塔的画种,即便这样,对于这些偶然出现于艺术主流的角色,它给我们了解历史某个阶段积攒了很多画面,我们应该给予关注是值得的。
参考文献:
[1]王奇生. 北伐中的漫画与漫画中的北伐[N].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4
[2]吕彭. 20世纪中国艺术史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柴永柏. 建国60年中国文艺发展研究[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