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玻尿酸,也叫透明质酸,为什么会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的保湿成分?
摄影:ERIC MAILLET
提到玻尿酸(HYALURONIC ACID,简称HA)成分,现在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几年前还在护肤品广告中作为卖点反复出镜的玻尿酸,卸下了“网红成分”的光环,成为护肤品中普遍合有的基础成分。有良好保湿效果的成分很多,但是因为玻尿酸的安全和亲肤性,在保湿成分领域的领先地位无可撼动。近些年来,全球对于玻尿酸的需求日益上涨,据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玻尿酸市场达到1712美元。现在随便拿起来一款护肤品看看成分表,化妆水、面霜、面膜甚至是口红和粉底液,都不难看到玻尿酸的身影。但是你对玻尿酸了解得够多吗?
玻尿酸不止保湿
简称HA的玻尿酸,也被称为透明质酸或透明质酸钠,它是一种大分子多糖,广泛存在于人身体的结缔组织和真皮层中。大概很多人都听说过,玻尿酸最早是从牛眼的玻璃体中提取的,虽然科学家们又陆续从鸡冠、脐带等部位提取到玻尿酸,但动物源玻尿酸成本高、致敏性高,没有办法批量生产和使用。1985年,资生堂首次采用发酵法生产出了玻尿酸。细菌和玻尿酸?听起来好像不沾边。实际上,某些细菌的荚膜合有玻尿酸,将它们进行发酵培养,可以分离提取出玻尿酸,而且跟在动物组织中提取的玻尿酸在结构上一致,目前全球使用的玻尿酸99%以上都采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国内第一个利用生物发酵法生产出玻尿酸、目前是华熙生物首席科学家的郭学平教授,可以说是国内的“玻尿酸之父”,“目前全球大概有超过70%的玻尿酸原料产自中国。”郭学平教授告诉我们。
除了外涂式的化妆品,医美注射用玻尿酸的需求增长十分迅速,这种安全、可降解的成分广泛运用在深层填充和表皮注射疗程中,受到全球消费者的喜爱。有趣的是,护肤品和注射用玻尿酸大部分已经是水溶液形态,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经过生物发酵法提取出的纯玻尿酸是白色粉末(也有一些是棉花絮狀物),而经过交联反应的注射用玻尿酸则像透明果冻一样晶莹剔透。虽然保湿是玻尿酸最突出的—项功能,但它的优点并非只有这一个。“玻尿酸对于皮肤创伤也有很好的修复作用,比如擦伤等,玻尿酸会促进伤口修复,还可以抑制疤痕的形成,所以很多外涂药膏中也含有玻尿酸,”郭学平教授说,“另外,玻尿酸对于晒后修复也有一定的效果,紫外线对皮肤细胞产生的损伤,使用玻尿酸之后会减缓或修复损伤的细胞。”不少药品和保健品中都合有玻尿酸,因为玻尿酸是关节组织的主要成分,有助于提高关节的韧性和弹性,所以针对膝关节的保健药品中玻尿酸都是主要成分。除此之外,我们常用的眼药水、隐形眼镜等,都含有玻尿酸成分。
玻尿酸有不同类型
虽然我们将其统称为玻尿酸,但其实细分玻尿酸有几十种不同类型和特性。比如口红和面霜中的玻尿酸就不是一种分子结构,因为口红的主要成分是半固体的油蜡,但玻尿酸不溶于油。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研发人员将玻尿酸微粉化,油分散透明质酸钠应运而生,它可以均匀分散到油的介质当中,口红中添加这种类型的玻尿酸,使其有更好的使用感和滋润保湿效果。这些不同类型的玻尿酸,有些在改善肌肤干燥、粗糙状态上表现优秀;有些在抵御紫外线和污染物的测试中更出色;还有一些能做到极好的皮肤亲和性,即使经过冲洗,也能牢牢附着在皮肤上。配方师们会根据产品研发需要来使用不同类型的玻尿酸成分,所以就算是一瓶面霜,也可能用到多种不同类型的玻尿酸。比如为很多全球一线美容品牌提供玻尿酸原料的华熙生物,会根据品牌需求来做玻尿酸原料的复配,也就是根据配方师的需求,将不同分子量的玻尿酸复配在一起,这样品牌生产时就不需要再单独添加各种玻尿酸成分。
当然,这些属于配方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小分子和大分子玻尿酸才是最熟悉的卖点。我们常说的小分子和大分子,并不是分子直径大小,而是长度。玻尿酸是由两种环状结构的的糖重复链接而成,像一根链条。不妨将玻尿酸理解成一条肉眼不可见的细线,分子大小就是这条线的长短。护肤品中玻尿酸的吸收率当然跟分子大小有很大关系,“现在产品应用中,会有不同分子量的玻尿酸配合使用,高中低大小的分子都会添加进去。”郭学平教授这样说。而医美注射中使用的填充类玻尿酸,与护肤品中使用的玻尿酸有很大不同。我们前面说过,玻尿酸本来是一条线性分子,是二维的,通过交联反应后无数条“线”缠绕在一起,它们织成3D立体的网状结构。这个结构蓬松立体,有良好的支撑作用,可以用来填充泪沟、法令纹等部位,而且因为经过交联的玻尿酸不容易被人体吸收,能在皮肤呆得时间更长一些。
护肤品中玻尿酸浓度越高越好?
不少护肤品的宣传中会打着“高浓度玻尿酸”的卖点,就算不考虑成本问题,护肤品中的玻尿酸成分也并非越多越好。首先添加量太多会影响使用感受,太黏稠,涂抹在皮肤上不舒服。其次,虽然玻尿酸是一种很好的保湿剂,但是它并非是万能的,想要达到美白、紧致、祛痘等等护肤效果,还需要靠添加的其他成分共同作用。玻尿酸类产品能否达到好的保湿效果,浓度不是最重要的,还是要看配方。很多科普文章中将玻尿酸比作“吸湿器”,号称涂了合有玻尿酸成分的护肤品可以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帮助皮肤保湿补水。其实玻尿酸的吸水性强,是指其在完全没有水合的状态下,但是一般存在于护肤品当中的玻尿酸已经吸足了水分,就像是一块已经吸饱水的海绵,不会再吸收外界的水分,而且涂抹的玻尿酸大部分停留在皮肤表面,帮助保湿和修复肌肤屏障,所以没有必要过分纠结它的浓度。注射类玻尿酸吸收时间可控吗?
注射填充用的玻尿酸是可降解的,一般在体内6-9个月就会被人体吸收,需要重新施打。可吸收和可持续,像是难以平衡的天平的两端,本身就是矛盾的。—方面我们希望注射效果可以持久一点,另—方面可吸收又十分诱人,不用担心效果不可逆。玻尿酸作为填充剂需要做一个交联反应,“玻尿酸直接注射是最好的,但是它维持的时间太短,可能只能在皮肤里呆上一周,所以现在的玻尿酸填充剂都是经过交联反应的,”郭学平教授说道,"是掌握这个交联度很重要,因为它改变玻尿酸的天然属性,交联度越高会令其异物感越强。”要知道,人体对于注射进来的东西有排斥性,交联度高的玻尿酸容易令皮肤免疫反应对其产生不良反应,所以这是一个需要平衡的问题。以目前的科学手段来说,可以通过提高交联度让玻尿酸永远不被人体吸收,但是与此同时,交联度高的玻尿酸注射后导致皮肤红肿、肉芽肿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目前大部分注射类玻尿酸6-9个月的生物降解时间,是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选择的合适时间。当然,郭博士也特别提到,科学的基础研究不断推进,全世界的科学家和化学家都在做新型交联剂的研究,未来肯定会有更好的交联剂能让注射类玻尿酸维持时间更长,不良反应降低。
不管是天然成分还是化学成分,优秀的保湿剂非常多,玻尿酸受欢迎的地位却无法被撼动。那是因为“保湿能力强”和“原本就存在于人体中”,符合这两个特质的成分并不多,更何况我们还可以通过生物发酵技术来大量生产和满足使用需求。科学家们依然在深入研究这种成分,随着研究的推进,未来我们必将会对它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应用。
摄影:ERIC MAILLET
提到玻尿酸(HYALURONIC ACID,简称HA)成分,现在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几年前还在护肤品广告中作为卖点反复出镜的玻尿酸,卸下了“网红成分”的光环,成为护肤品中普遍合有的基础成分。有良好保湿效果的成分很多,但是因为玻尿酸的安全和亲肤性,在保湿成分领域的领先地位无可撼动。近些年来,全球对于玻尿酸的需求日益上涨,据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玻尿酸市场达到1712美元。现在随便拿起来一款护肤品看看成分表,化妆水、面霜、面膜甚至是口红和粉底液,都不难看到玻尿酸的身影。但是你对玻尿酸了解得够多吗?
玻尿酸不止保湿
简称HA的玻尿酸,也被称为透明质酸或透明质酸钠,它是一种大分子多糖,广泛存在于人身体的结缔组织和真皮层中。大概很多人都听说过,玻尿酸最早是从牛眼的玻璃体中提取的,虽然科学家们又陆续从鸡冠、脐带等部位提取到玻尿酸,但动物源玻尿酸成本高、致敏性高,没有办法批量生产和使用。1985年,资生堂首次采用发酵法生产出了玻尿酸。细菌和玻尿酸?听起来好像不沾边。实际上,某些细菌的荚膜合有玻尿酸,将它们进行发酵培养,可以分离提取出玻尿酸,而且跟在动物组织中提取的玻尿酸在结构上一致,目前全球使用的玻尿酸99%以上都采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国内第一个利用生物发酵法生产出玻尿酸、目前是华熙生物首席科学家的郭学平教授,可以说是国内的“玻尿酸之父”,“目前全球大概有超过70%的玻尿酸原料产自中国。”郭学平教授告诉我们。
除了外涂式的化妆品,医美注射用玻尿酸的需求增长十分迅速,这种安全、可降解的成分广泛运用在深层填充和表皮注射疗程中,受到全球消费者的喜爱。有趣的是,护肤品和注射用玻尿酸大部分已经是水溶液形态,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经过生物发酵法提取出的纯玻尿酸是白色粉末(也有一些是棉花絮狀物),而经过交联反应的注射用玻尿酸则像透明果冻一样晶莹剔透。虽然保湿是玻尿酸最突出的—项功能,但它的优点并非只有这一个。“玻尿酸对于皮肤创伤也有很好的修复作用,比如擦伤等,玻尿酸会促进伤口修复,还可以抑制疤痕的形成,所以很多外涂药膏中也含有玻尿酸,”郭学平教授说,“另外,玻尿酸对于晒后修复也有一定的效果,紫外线对皮肤细胞产生的损伤,使用玻尿酸之后会减缓或修复损伤的细胞。”不少药品和保健品中都合有玻尿酸,因为玻尿酸是关节组织的主要成分,有助于提高关节的韧性和弹性,所以针对膝关节的保健药品中玻尿酸都是主要成分。除此之外,我们常用的眼药水、隐形眼镜等,都含有玻尿酸成分。
玻尿酸有不同类型
虽然我们将其统称为玻尿酸,但其实细分玻尿酸有几十种不同类型和特性。比如口红和面霜中的玻尿酸就不是一种分子结构,因为口红的主要成分是半固体的油蜡,但玻尿酸不溶于油。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研发人员将玻尿酸微粉化,油分散透明质酸钠应运而生,它可以均匀分散到油的介质当中,口红中添加这种类型的玻尿酸,使其有更好的使用感和滋润保湿效果。这些不同类型的玻尿酸,有些在改善肌肤干燥、粗糙状态上表现优秀;有些在抵御紫外线和污染物的测试中更出色;还有一些能做到极好的皮肤亲和性,即使经过冲洗,也能牢牢附着在皮肤上。配方师们会根据产品研发需要来使用不同类型的玻尿酸成分,所以就算是一瓶面霜,也可能用到多种不同类型的玻尿酸。比如为很多全球一线美容品牌提供玻尿酸原料的华熙生物,会根据品牌需求来做玻尿酸原料的复配,也就是根据配方师的需求,将不同分子量的玻尿酸复配在一起,这样品牌生产时就不需要再单独添加各种玻尿酸成分。
当然,这些属于配方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小分子和大分子玻尿酸才是最熟悉的卖点。我们常说的小分子和大分子,并不是分子直径大小,而是长度。玻尿酸是由两种环状结构的的糖重复链接而成,像一根链条。不妨将玻尿酸理解成一条肉眼不可见的细线,分子大小就是这条线的长短。护肤品中玻尿酸的吸收率当然跟分子大小有很大关系,“现在产品应用中,会有不同分子量的玻尿酸配合使用,高中低大小的分子都会添加进去。”郭学平教授这样说。而医美注射中使用的填充类玻尿酸,与护肤品中使用的玻尿酸有很大不同。我们前面说过,玻尿酸本来是一条线性分子,是二维的,通过交联反应后无数条“线”缠绕在一起,它们织成3D立体的网状结构。这个结构蓬松立体,有良好的支撑作用,可以用来填充泪沟、法令纹等部位,而且因为经过交联的玻尿酸不容易被人体吸收,能在皮肤呆得时间更长一些。
护肤品中玻尿酸浓度越高越好?
不少护肤品的宣传中会打着“高浓度玻尿酸”的卖点,就算不考虑成本问题,护肤品中的玻尿酸成分也并非越多越好。首先添加量太多会影响使用感受,太黏稠,涂抹在皮肤上不舒服。其次,虽然玻尿酸是一种很好的保湿剂,但是它并非是万能的,想要达到美白、紧致、祛痘等等护肤效果,还需要靠添加的其他成分共同作用。玻尿酸类产品能否达到好的保湿效果,浓度不是最重要的,还是要看配方。很多科普文章中将玻尿酸比作“吸湿器”,号称涂了合有玻尿酸成分的护肤品可以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帮助皮肤保湿补水。其实玻尿酸的吸水性强,是指其在完全没有水合的状态下,但是一般存在于护肤品当中的玻尿酸已经吸足了水分,就像是一块已经吸饱水的海绵,不会再吸收外界的水分,而且涂抹的玻尿酸大部分停留在皮肤表面,帮助保湿和修复肌肤屏障,所以没有必要过分纠结它的浓度。注射类玻尿酸吸收时间可控吗?
注射填充用的玻尿酸是可降解的,一般在体内6-9个月就会被人体吸收,需要重新施打。可吸收和可持续,像是难以平衡的天平的两端,本身就是矛盾的。—方面我们希望注射效果可以持久一点,另—方面可吸收又十分诱人,不用担心效果不可逆。玻尿酸作为填充剂需要做一个交联反应,“玻尿酸直接注射是最好的,但是它维持的时间太短,可能只能在皮肤里呆上一周,所以现在的玻尿酸填充剂都是经过交联反应的,”郭学平教授说道,"是掌握这个交联度很重要,因为它改变玻尿酸的天然属性,交联度越高会令其异物感越强。”要知道,人体对于注射进来的东西有排斥性,交联度高的玻尿酸容易令皮肤免疫反应对其产生不良反应,所以这是一个需要平衡的问题。以目前的科学手段来说,可以通过提高交联度让玻尿酸永远不被人体吸收,但是与此同时,交联度高的玻尿酸注射后导致皮肤红肿、肉芽肿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目前大部分注射类玻尿酸6-9个月的生物降解时间,是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选择的合适时间。当然,郭博士也特别提到,科学的基础研究不断推进,全世界的科学家和化学家都在做新型交联剂的研究,未来肯定会有更好的交联剂能让注射类玻尿酸维持时间更长,不良反应降低。
不管是天然成分还是化学成分,优秀的保湿剂非常多,玻尿酸受欢迎的地位却无法被撼动。那是因为“保湿能力强”和“原本就存在于人体中”,符合这两个特质的成分并不多,更何况我们还可以通过生物发酵技术来大量生产和满足使用需求。科学家们依然在深入研究这种成分,随着研究的推进,未来我们必将会对它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