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传统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现状调查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422177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国内传统音乐校本教材开发为研究背景,以新疆喀什地区基础教育领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地区维吾尔传统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现状的调查及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提出了针对性的思考及建议。
  【关键词】维吾尔 族传统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现状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运用到课程中来,使学生从小受到音乐文化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1]”。将少数民族优秀经典的传统音乐文化吸收为学校音乐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加深审美教育,增进民族自豪感,对于继承与发展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维吾尔民族是新疆主体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新疆南部以喀什和田为中心的广大区域。维吾尔民族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形态丰富,音乐舞蹈独具特色,素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从理论上讲,新疆是具有从事民族音乐校本教材开发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先天优势的。从现实来看,新疆特别是维吾尔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喀什和田等地,又存在着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等不利因素。相对内地发达省区而言,新疆以维吾尔传统音乐文化为基础的校本音乐教材,特别是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族音乐校本教材的开发现状究竟如何?校本教材的开发是否适应了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校本教材的建设与使用能否承担起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使命?是我们急需了解和回答的重要命题。
  一、调查样本
  本调查问卷发放对象为采样抽取的喀什地市十六所中学。其中,民族中学7所、汉族中学7所、民汉合校中学2所。
  共发放回收教师问卷65份,其中无效问卷3份,问卷有效率为92.3%;学生问卷发放回收650份,无效问卷19份,发放问卷总计有效率为95.4%。调查运用SPSS22.0版本录入数据,进行了最基础的分析。
  二、调查数据及分析
  (一)学校方面
  从调查数据反映的状况来看,目前喀什地区普通中学普遍存在着对音乐课程、音乐教学工作不重视、对少数民族音乐校本教材开发态度不积极的现象。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的颁布,国务院对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然而,即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部分校领导对音乐课程及教学内容仍不够重视。他们大都认为,地域性的校本教材虽有必要,却不是主要的。他们更加关注的是国家课程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完成,对于新的教学理念和地域性教学特色的建设却往往是说得多做得少。
  (二)教材方面
  调查数据显示,16所普通中学所使用的音乐教材均为国家审定统编教材。其中,3所学校七至九年级使用的是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年12月第一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6所学校七至九年级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7所普通民族中学七至九年级使用的是新疆教育出版社2015年6年第一版出版的维文版音乐教材。
  调查显示,目前喀什地区汉族普通中学30%使用的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的音乐教材,70%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音乐教材,高一年级100%使用的是湖南文艺出版社的《音乐鉴赏》《歌唱》教材;民族普通中学100%使用的是新疆教育出版社的维文版音乐教材;民汉合校中学100%使用的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的音乐教材。目前人民音乐出版社的音乐教材中,新疆作品共有6首,集中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教材中,新疆作品共有3首,集中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以上数据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喀什地区民汉普通中学在音乐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上还是空白,这显然与喀什丰富的民族传统音乐底蕴是极不匹配的;二是可以看出,维吾尔族传统音乐在统编教材里的呈现是极为有限的。也就是说,统编音乐教材无法完全承担起传承维吾尔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任务。
  新疆教育出版社的维文版音乐教材中,新疆作品共有52首,七年级14首、八年级15首、九年级23首。其中歌唱作品16首、欣赏作品33首、实践演奏3首(从未开展过)。
  可以发现,在目前所使用的维文教材中,虽然新疆作品相对汉语言统编教材更为丰富。但是,涉及维吾尔传统音乐的教学内容却不多,涉及到的教学内容难度较大,且知识结构较为混乱,学生很难理解并掌握,实践演奏部分也因学生整体程度较低而无法有效开展。整体来看,统编维文音乐教材仍然难以有效承担起维吾尔族传统音乐的传承重任。
  (三)教师方面
  教师是校本教材开发和实践的主体,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传统音乐初中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践离不开该地区中学音乐教师的积极参与。从调查数据反映的情况来看,喀什地区普通中学仍有相当比例的音乐教师缺乏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意识。按部就班、安于现状是被调查教师表现出来的普遍心态。但总的来看,部分音乐教师已经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在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的适应性选择、地域性特色校本教材的开发实践上均表现出比较浓厚的兴趣。这些无疑为喀什地区普通中学成功开发地域性、特色化校本教材准备了必要的先决条件。
  为进一步了解喀什地区初中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的整体现状,梳理和描述教师对待中学音乐教学改革、传统音乐校本教材開发的心理轨迹,笔者以抽样方式对喀什地区部分中学音乐教师开展了访谈调研工作。
  笔者:谈谈您所在学校的音乐课程教学、教材使用现状以及您对开发具有地域性、特色化传统音乐校本教材的看法?
  教师1:我所在的学校从来没有开发过音乐校本教材,学校领导没有提出过,我自己也从来没有想过开发教材……我们教研室老师也意识到传承本地民族音乐的重要性,但教师是没有权利选择教材的,加上指定的教材内容都无法完成,更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再去开发音乐校本教材。   教师2:我工作的学校是一所民汉合校中学,学生民族成分较为复杂……我们所教授的学生一半以上都是少数民族,但是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的音乐教材,在音乐教学中很多学生对学习内容经常会表现出抵触的状况,甚至趴下睡觉,但是,如果教唱本民族的歌曲或是本民族的舞蹈,学生则会表现出非常大的热情,我自己也觉得音乐教材的使用情况比较尴尬,为了活跃音乐课堂氛围,我常常为迎合学生学习需求,在上课的过程中穿插补充一些当地的少数民族歌曲或舞蹈,内容没有固定,目的就是为学生更喜欢音乐课堂。
  教师3:我是民族中学的音乐教师,已经有30年的教龄,我所在的学校是喀什市里的重点中学,我们的学生99%都是维吾尔族,我们目前使用的是新疆教育出版社的音乐教材。首先我想说的是学校对音乐教学一致都不重视,也从来没有提出过校本教材开发……然后,我想说我们目前使用的音乐教材并不适合我们的学生学习,不仅内容复杂,而且教学内容难度比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比较尴尬的情况,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在唱到欧洲大小体系和五声音阶的时候,学生唱不到调上,我们听着也很不对味。最后,我想说的是学生学习我们本民族的音乐热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高……比如,我在给学生进行鉴赏《乌夏克木卡姆》片段的时候,大部分同学表现出的态度都是无所谓的模样。学生对本民族的音乐不感兴趣,是我们最担忧的问题。
  教师4:虽然我们学校是汉语学校,但有30%的少数民族学生,大多都是维吾尔族,我们每学期使用的音乐教材都是领导指定的,我个人认为教材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学生学习起来较为费劲,特别是知识和技能方面……比较难的部分在教学的过程中基本都是忽略的,因为学生几乎学不会,国家的统编教材使用在少数民族地区,确实觉得缺少了什么……
  以上访谈数据表明,一是目前喀什地区的音乐校本教材开发还处于未启动状态,这与学校领导对音乐教学不重视,对校本教材开发的态度不积极有直接的关系;二是目前该地区大部分学校的音乐教学仍处于一种不受重视的尴尬状况,这种状态直接导致了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迟滞不前;三是现行音乐课程教材与教学内容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地方维吾尔传统音乐的学习,国家的统编音乐教材中涉猎过少,音乐课堂中补充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又不够,导致了地方传统音乐文化传承责任在学校音乐教育这个主渠道中的缺失缺位;四是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开发维吾尔传统音乐校本教材的重要性,但由于学校层面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难以主动作为。
  (四)学生方面
  调查分别针对学生喜欢的音乐类型、参加民俗活动情况、对待传统音乐态度三个方面展开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78%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接近被调查总数的80%。而喜爱民族音乐和古典音乐的学生人数分别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0%。可见,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了影响学生最主要的音乐形式,而民族音乐、古典音乐已经彻底沦为小众化的文化现象,对学生的文化影响力正日渐减弱。
  在所调查的620名学生当中,只有37人经常参加民俗活动,占总调查人数比例仅为6%。从文化传承生态学的角度上说,民俗活动是民族文化最生动的载体,参与民俗活动,可以直接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而我们更需要了解的是,新疆喀什地区本就是一个民间文化极其丰富的地方,各种群众性的民俗活动充斥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学生参与民俗活动本来应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生活过程,然而,调查数据却表明,超过2/3的学生从未有过民俗活动的经历,这足以说明,大多数青年学生已经对民间文化失去了兴趣,甚至,一部分学生可能已经在内心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了让我们十分擔忧的抵触情绪。
  从学生对待维吾尔传统音乐整体态度的调查数据来看,真正喜欢并了解维吾尔传统音乐的学生只占到被调查人数的15%左右,这与学生喜爱音乐类型的调查数据基本吻合。这也说明,包括维吾尔族传统音乐在内的民间音乐在青年学生中的受众面较窄。而值得我们欣喜的是,调查中有近60%的学生选择了“喜欢但不会”这个选项,这其实也是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从社会发展和文化娱乐方式多元的角度来看,青年学生喜爱流行音乐本来无可厚非,而本应承担起素质教育、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重任的民族音乐、古典音乐对青年一代的影响力日渐衰微才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三、调查结论
  在新疆喀什地区,校本音乐教材特别是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族音乐校本教材的开发还相对滞后;大部分学校特别是民汉合校在音乐教材的使用上几乎完全依赖国家统编教材;该地区95%以上的学校没有校本教材开发意识,更谈不上具有地域特色校本教材的使用和校本课程的开设,大多数教师对于校本课程、校本教材、校本资源的开发、管理、价值、评价等概念认识不清;学生整体上还缺乏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正确认知。
  总的来看,该地区各中学音乐校本教材,特别是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音乐校本教材开发工作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音乐课堂还未能有效发挥其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功能,这与该地区所享有“歌舞之乡”的盛誉极不匹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甚至阻碍了当地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四、思考及建议
  新疆喀什地区有着十分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基础教育领域的音乐教育课程不仅是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开发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校本教材,引导传统民族音乐进课堂,是本地音乐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历史责任。
  开发维吾尔族传统音乐校本教材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在当地如何建立起良性有效的校本教材开发建设机制的问题。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各普通中学相关领导只有彻底摒弃功利性的教育思维,彻底改变“音乐课程是副科”的陈旧观念,切实树立地域性特色化的办学理念,主动担负起传承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使命,地域性特色化校本教材开发与建设才会走入正轨。
  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美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美,青年学生并不会因流行音乐的冲击而彻底关闭对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喜爱和向往。地方政府和学校转变轻视美育工作的态度,充分认识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大对青年学生的正面引导,让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重回青年学生的精神高地,重拾传统音乐文化的自信,是完全做得到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P].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杨晗誉(1976-),女,南疆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喀什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音乐教学论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人数不断增加,旅游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各地区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甚至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的支柱产业。而旅游文创产品的开发对于完善各地旅游产业以及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效益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总体而言,各地区的旅游产品还是存在着开发水平低下、产品设计优化的欠缺、产品服务以及售后不完善等问题。本文以桃源县部分地域文化为例,尝试从品牌、设计研发、文化保护等角度,阐述地区文创旅游
【摘要】后藏石刻文化是后藏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后藏文化的载体之一,它有着独特的造型艺术和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石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对后藏石刻文化进行解读,分析后藏石刻的宗教文化背景和文化功能。  【关键词】后藏石刻文化;文化人类学;文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在人类的发展进化过程中,有着众多的文化载体,如帛、竹、纸。石头以其不朽的质地而被众多
【摘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情感无论怎样掩饰,终究会通过神态流露出来。舞蹈是一种表现艺术,它的艺术魅力不仅限于丰富多彩的舞蹈技巧和绚烂华丽的舞蹈服饰,也在于其“神韵”。神态正是表现这种神韵的重要渠道,神态在舞蹈表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舞蹈演员的面部神态、舞蹈演员与观众中之间的眼神交流,能够把舞蹈的思想情感生动地表现出来,让舞蹈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舞蹈;神态;艺术;灵魂 
【摘要】传统民族节庆是活态性的民俗活动,基于全球化、新媒体技术以及大众文化消费模式转变视角的再审视,其内涵与外延在不断地延续、流变和再生。通过对楚雄彝族火把节当代发展语境进行研究,旨在厘清传统民族节庆在现代转型中的复杂关系,探寻民族节庆文化传统纳入现代视域下的新路径,及民族节庆活动在文化与经济的二元结构寻求传承与发展的契合点。  【关键词】楚雄彝族火把节;现代转型;新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K8
【摘要】民族民间美术与校本课程开发是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围绕各民族各地域的民间美术元素所展开的讲授、分析和讨论是教学任务的核心,目的是帮助学生真正认识了解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民间美术元素并将此应用于校本课程开发。因此,针对本课程教学模式探究上,关键点就集中在如何巧设教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由表及里地理解知识,以及使所理解的程度更深,更广更持久。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形态上丰富多样,展品种类和资料
【摘要】声乐是由多种发声技巧及器官运动组合而成的艺术形式,其中,腔体协作是极其重要的技巧。正确做好腔体协作,声乐发声将更省力,更有效率。  【关键词】声乐;发声技巧;腔体协作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一、声乐发声技巧概况  声乐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声乐产生于人类的器官功能——嗓音是人与生俱来的,声乐可以说是人类的天赋之一,但唱好声乐要通过长期训练来实现。声乐学习通常分为发声训练
【摘要】本文以黔东南苗族干栏民居建造材料为例,分析了地方材料的属性,并通过中国当代建筑师使用地方材料的实例,总结出环境设计中运用地方材料的当代建构策略,倡导在设计与实践中对传统地方材料的思考与运用。  【关键词】建构;环境设计;干栏民居;地方材料  【中图分类号】TU39 【文献标识码】A  地方材料是表达环境设计地域文化情感的重要手段,是人与环境接触的介质。中国传统民居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环境
【摘要】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满足人们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当前我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云南曲靖麒麟区沿江街道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党的“
【摘要】本文以流传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扎库齐牛录(八乡)的汗都春艺术为个案,从边缘化视角探讨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定位,主要分析与阐释汗都春艺术在多元化的社会变迁中如何选择积极的文化适应策略。  【关键词】变迁;汗都春;多元融合  【中图分类号】V911 【文献标识码】A  汗都春艺术自生成以来,并不是单线传播发展,而是多元文化在社会发展变迁中不断交融的结果。边缘化是族群文化互动过程中难以规避的
【摘要】艺术和宗教都是从人的知觉心理学出发,阐述通过知觉制造感觉的科学依据,从而营造出一种心理构造。作为意识层面的精神创造,艺术和宗教一直纠缠在一起,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本文旨在以米开朗基罗的宗教壁画《最后的审判》为例,在艺术的社会功能和对宗教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艺术;宗教;促进;制约;传播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历史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