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Q865739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綜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很强的课程,它的实施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实践学习过程,它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学习态度,构建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学习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实践方法和研究方法至关重要。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生活经验 民主平等 兴趣爱好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很强的课程,它的实施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实践学习过程,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学生才是综合实践的主体。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社会阅历有一定局限,在学习过程中处于盲目的、无知的、无序的自发状态,因此教师教给学生科学的实践方法会给他们的生活、学习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更是离不开实践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指导。当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的实践方法,活动起来就会如鱼得水,活动就可以顺利开展。我认为学生实践方法的指导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
  这学期在新接的班级里,男生人数较多,刚开学的时候经常听到“打架事件”的报告,这让我很是头疼。天下没有不犯错误的孩子,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在学生犯错误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问题出现的根源,然后将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作为学生研究的课题。在一次综合实践课上,我发现引导学生提问题时,学生提的问题要不是过大,无法开展,要不是就过于多、杂、乱,不适合研究,如果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就可以让他们围绕具体的生活主题,提出重点问题,这不仅突出综合实践性,而且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于是我就以开学初的“打架事件报告”为内容引导学生提问题。上课铃响后,我话音一落,一些同学纷纷开始告状:小鹏做操的时候故意踢我一脚;下课的时候把我的书本踩下去……小鹏不服气指着一个告状的同学:“我上次看见你还去打低年级的学生,老师没有看到而已……”教室里像是炸开了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你揭我的短,我告你的状。我不动声色地等学生说完:“同学们说得很好,可谁能从刚才告状事件中发现问题?”片刻安静后,有的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只顾玩,不顾安全;有的同学不注意团结;有的同学只顾玩不爱护公物……这时我故作高深地说:“如果让刚才同学们说的事情不再发生,我们该选什么主题呢?”最后由学生总结提出主题:我们要怎样安全文明地玩?课堂来源于生活,学生的问题就是学习的开端,就是综合实践课教材的内容。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提出有价值的主题,就能够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二、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出发
  学生在研究活动中经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在这时候教师的指导不能把自己摆到专家、教师位置上,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而是要采用引导、研究等方式,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在指导时,教师与学生平等研究、调查、采访不但可以激发和保护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和精神,而且可以让学生敢于探究,敢于创新。比如在一次“家乡卫生”的调查活动中,我组织活动小组到市场进行调查,在这调查活动中,有些同学遇到困难:如市场人员不理会他们,有些商店老板还赶他们走等,这些同学就无精打采地回来。我看到他们这样子,并没有责怪他们,而是提示他们:“有些同学调查成功,他们是怎样调查的呢?”这时有些同学就恍然大悟,兴致勃勃地向成功的同学请教。原来调查也有技巧:要找合适的时间,要尊重别人,要有礼貌,等等。最后他们也成功地调查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教师在指导时放下自己的架子,与学生民主平等一起解决问题,用恰当的方式帮助学生,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安全感,让学生愿意积极地投入活动,让他们能够愉悦自主和创造性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潜在能力,使学生有下一步活动的信心和能力,使研究活动顺利开展。
  三、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要以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为前提。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需要、兴趣、直接体验来设计、实施相关活动,它强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自由度,让学生主动实践和亲身体验,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需要。在方法指导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如教学案例《我爱我班级》一主题。活动要求通过学生自己观察、访问、思考等各种实践手段,了解自己的班级。其中有以下一些活动:制作手抄报《我的班级》,收集热爱班集体的文章并写读后感,为班集体做件事,我想对同学说的心里话。这些活动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为活动课题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学生的兴趣、贴近社会现实,学生越能够较好地操作,越有积极性。活动中教师还要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利用多变、新颖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观察,在热烈的气氛中相互交流。
  方法指导,就是为了服务学生,服务活动。学生对方法的掌握、运用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得到深化和提升。教师应切实关注学生对活动方法的强烈需求,从学生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出发,从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出发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方法指导,以真切地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郭元祥,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2]周又红,李岗,编著.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竞赛指导[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
  [3]钟秀萍,著.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生减负不仅是个教育问题,而且是个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极大关注。本文围绕小学生减负问题,对于阻碍小学生减负真切落实的因素及小学生减负应当如何落实展开讨论,从而发现,学校、家长及社会对于小学生减负问题应当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究其根本,教育评价机制起到引领性作用,只有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小学生减负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关键词: 学生减负评价机制 改革 素质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单亲家庭的子女一般容易存在心理障碍,单亲导致他们在行为上出现一些不良倾向。关注单亲家庭的子女,了解他们的情感与心理需求,解决他们在成长中的问题,需要学校、家长与社会共同努力,构建和谐温馨的家庭关系,培育他们健康的品德,充分发挥团队力量,用爱心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真正融入集体中,重新激发他们的生活、学习热情,在人生的道路上作出正确选择,最终健康成长。  有个学生名叫张荣。单亲家庭,曾经有过幸福的生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不断提高学习层次,进入更高学府,这对学生的学习方面及能力方面都有很高要求。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学生都是由教师手把手地指引和领导,但是到了高中甚至大学阶段学生就要学会自主学习,对自己进行自我管理,因此在初中这个过渡阶段教师一定要从意识和行为上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自我约束,在平常的学习和锻炼中就树立自主管理意识,学会自主管理,为以后的学习和进步做好准备。  一、做好家长的工作,
摘 要: 当下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要求全面综合地提高,学生要实现德、智、体、美共同发展。中小学大课间活动是响应中央七号文件以来的相关文件,保证中小学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的体育锻炼的要求,在原来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型体育锻炼活动。本文对中小学大课间操现状进行分析,力求找到解决策略,促进中小学大课间操的有效进行,达到提高中小学生体能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 中小学大课间活动 组织管理 现状 解决策略 
摘 要:高校图书馆在国民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借助大数据的优势提升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是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主要思考的问题。文章以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模式的现状,并依据大数据时代对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模式造成的影响,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模式创新的途径,期待能够为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  近
摘 要: 当今教育背景下,传统教育模式受到极大挑战,全国上下都在推行新型教育模式,高效课堂应运而生。何为高效,怎样高效,成为必须探讨的课题。作者觉得高效应该是课堂内外,师生之间相互提升、相互磨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  关键词: 传统教育 和谐课堂 高效课堂 教学方法  高效课堂,何为高效,顾名思义,即在短时间内达到效率最优化。即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为主的一言堂,转而实行以学生为中
手足口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广泛流行的传染病,特别是对5岁以下的婴幼儿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肠道病毒71(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研究表明,肠道病毒71的3C蛋白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