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洪川:厂里的人很喜欢看
1996年临近春节的时候,在珠海打工回家过年的老婆,从行李中掏出一大叠书递给我,说这种书厂里的人很喜欢看。
那时我正在家经营一家租书店,因为要不断更新新书,我隔几个月就要到重庆书刊批发市场去进新书,见过的书刊委实太多。手中这叠杂志,看封面印刷厚薄纸张等等,感觉一般,随手就搁进一大叠书的里面,不再理她。想不到的是,有很多人频频挑这种书看,有时甚至一次租五六本。那时我租书是按天数算的,每本每天五毛钱,所以遇到这样的情况还是很少见。
我好奇地拿起她——《江门文艺》,就再也舍不得丢下了。里面最能打动我心的是那些打工故事。因为我在家乡,老婆远在珠海,我特别想了解一些有关外来工的故事和他们现实生活的文章,而她,正好满足了我这一切。
后来,租书店因经营不善,入不敷出,我只得含泪关了,随老婆一同到了珠海,成了一名外来工。由于生计的关系,我经常从一个城市漂泊到另一个城市,很多东西不得不丢弃了,但行囊里永远不会缺少的,就是与打工有关的杂志,特别是《江门文艺》。
她一直是我打工生涯的最爱,十几年下来,她变得文静大方,漂亮十足,已不再是当初那个衣衫简陋的黄毛丫头,无论是封面、纸张、印刷或者内容,都与过去的她有着天壤之别。在她里面,我读到了农民工的心声,外来工打工的艰辛和生存的恶劣状态,打工仔打工妹精彩的爱情故事,打工生涯的各种酸甜苦辣。我爱《江门文艺》!
吴开展:从保安到行政主管
说起我和《江门文艺》的情缘,还要追溯到13年前。高中快要毕业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原本贫苦的家庭雪上加霜。我主动辍学随打工的亲戚去了南方打工。那时,工厂不好进,吃了不少苦头,两个月后几经周折终于进了一间小型的制衣厂做保安,工资虽低,但比较清闲。为了能消磨无聊枯燥的时光,我经常到工业区的地摊上淘些过期的书籍回来,偶然的一次,一本残缺破旧的《江门文艺》吸引了我的目光。买回来后细细品读了许多内容,爱不释手。特别是那些至情至真的有关乡土乡情题材的诗歌尤其喜爱,尽管那时还根本不懂诗歌的语言、写作方式,但一个背着故乡行走的人,离开故土久了,思乡的情感与日俱增,随时就能迸发。
于是,我便尝试着诗歌写作,也试着投稿,居然都陆续发表了,也不断有样刊和稿费寄来。“我们工厂出了个诗人”的消息不胫而走。此时,行政部的主管不辞而别,老板便亲自点名提拔我接任了这份工作。我明白,正是因为我有这写作的特长才得以被发现和任用。
2004年,我用打工积蓄,回家结了婚,和爱人一起又回到南方。十多年来我做过流水线工人、企业高管,摆过地摊,跑过业务,开过服装店,经营过菜馆、超市……尽管生意和工作繁忙,但我还是断断续续坚持着写作,也一直在默默关注和喜欢着《江门文艺》,就像对待暗恋了多年的情人,纯真而且敬畏。
王宁:梅花香自苦寒来
刚接触《江门文艺》时,我还在上学。在外打工的姐姐带回一大叠书籍,《江门文艺》和《佛山文艺》占大部分。
后来毕业了,到南方工作,我时常在书摊上转悠,那时的书籍可真是琳琅满目,百花齐放,书摊的显要位置,《江门文艺》、《佛山文艺》、《南叶》、《西江月》、《嘉应文学》等等,让人目不暇接。在我的印象里,《江门文艺》因雅俗共赏,适合大众化口味,内容更接近我们打工者生活而成为我的首选,而我,时常伴着书内的主人翁开心和流泪。
我那个时候很少能在一个厂干上一年,经常是干了几个月就跳槽了。这样,我买《江门文艺》就是断断续续的了,而我在浙江和上海的时候根本见不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看不到《江门文艺》的发展和变化。
发展让我们暂时分离,缘分让我们再次重逢。2010年,我再次回到广东,与心爱的《江门文艺》再次见面。我惊奇地发现,《江门文艺》不但成熟起来,改版扩版让人耳目一新,且更具有现代性和时尚性。而这个时候我也发现,书摊的显要位置只有几本杂志了,《江门文艺》就在其中。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相信,《江门文艺》和我们一样会越来越好。
傅友福:打工路上身残志不残
结缘《江门文艺》,那是1999年的事。
凡是打工人都深有感触,工作繁重,生活单调,情感失落,事业渺茫,身心俱疲。就在这个时候,何以消愁?惟有《江门文艺》。那个时候,虽然每月的余钱不多,但购买《江门文艺》是每月必不可少的。买来之后,必篇篇细读,或深受启发,或端正人生,于枯燥的打工生活中,如饮甘露,受益匪浅。书中的喜怒哀乐启发了我,这不就是我们打工人的真实写照吗?除了上班之外,仅存的一点时间都用来阅读她了。
有一年,《江门文艺》举办“打工路上”征文活动,我便写了一篇《身残志不残》,竟获得了一等奖,奖金1000元。这让我感动了好几天。近几年,雪月老师、阿北老师、黄素芳老师都编辑过我的稿件,并在《江门文艺》上发表了。我的小小说集《自然变异》在北京一家出版社审校中,不日即将出版。所有的这些,都归功于《江门文艺》以及所有的编辑老师。
王建荣:珍藏每一本杂志
在那些流离失所岁月里,我徘徊过沮丧过心灰意冷过,像浮萍似的无所依,想着过那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对于未来,一片茫然。可一次去逛书店,偶然地结识了《江门文艺》。《江门文艺》里的作者大多数来自最底层,他们原汁原味地向读者展现他们所经历的苦难与挫折,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但他们从未放弃过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生的追求……他们坎坷的经历与自强不息的精神时时都在激励我,给我力量,也让我深信:只要敢闯,每个人都有做太阳的机会。
初识的《江门文艺》是以武侠人物、情景为封面的,有《长篇连载》的刀光剑影与侠骨柔情,《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还有《打工岁月》里的光怪陆离,《警钟》里的发人深思与启迪,《情窦初开》的温馨情话以及《太阳雨》诗栏目的清新淡雅,还有《弹赞录》栏目等,让读者朋友们发表言论,各抒己见。
也是在读《江》刊的日子里,我有了创作的欲望,也有了给《江》刊投稿的冲动。深深记得,第一次投稿,是给原主编谢继贤老师的,一篇评论《丈夫守卫战》的文章,在谢主编的大刀阔斧修改下,居然发表了。那晚上,我读着自己散发着墨香的文字,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我还记得那一年,《江门文艺》就曾一期里居然刊发了我两篇作品!还收到过鄢文江老师龙飞凤舞对我稿件作出指导的亲笔回信!老师们是如此的平易近人,也难怪《江》刊创下每月单期发行量30余万册的惊人数字,名列全国畅销打工文学杂志之首。我从一个忠实的读者成了《江》刊的作者。
结缘一本杂志,让我打工的日子丰富多彩,让我的生命更充实更有意义。珍藏着一本本《江门文艺》,不仅给我的爱人与孩子去阅读,我还借给我的乡邻,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1996年临近春节的时候,在珠海打工回家过年的老婆,从行李中掏出一大叠书递给我,说这种书厂里的人很喜欢看。
那时我正在家经营一家租书店,因为要不断更新新书,我隔几个月就要到重庆书刊批发市场去进新书,见过的书刊委实太多。手中这叠杂志,看封面印刷厚薄纸张等等,感觉一般,随手就搁进一大叠书的里面,不再理她。想不到的是,有很多人频频挑这种书看,有时甚至一次租五六本。那时我租书是按天数算的,每本每天五毛钱,所以遇到这样的情况还是很少见。
我好奇地拿起她——《江门文艺》,就再也舍不得丢下了。里面最能打动我心的是那些打工故事。因为我在家乡,老婆远在珠海,我特别想了解一些有关外来工的故事和他们现实生活的文章,而她,正好满足了我这一切。
后来,租书店因经营不善,入不敷出,我只得含泪关了,随老婆一同到了珠海,成了一名外来工。由于生计的关系,我经常从一个城市漂泊到另一个城市,很多东西不得不丢弃了,但行囊里永远不会缺少的,就是与打工有关的杂志,特别是《江门文艺》。
她一直是我打工生涯的最爱,十几年下来,她变得文静大方,漂亮十足,已不再是当初那个衣衫简陋的黄毛丫头,无论是封面、纸张、印刷或者内容,都与过去的她有着天壤之别。在她里面,我读到了农民工的心声,外来工打工的艰辛和生存的恶劣状态,打工仔打工妹精彩的爱情故事,打工生涯的各种酸甜苦辣。我爱《江门文艺》!
吴开展:从保安到行政主管
说起我和《江门文艺》的情缘,还要追溯到13年前。高中快要毕业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原本贫苦的家庭雪上加霜。我主动辍学随打工的亲戚去了南方打工。那时,工厂不好进,吃了不少苦头,两个月后几经周折终于进了一间小型的制衣厂做保安,工资虽低,但比较清闲。为了能消磨无聊枯燥的时光,我经常到工业区的地摊上淘些过期的书籍回来,偶然的一次,一本残缺破旧的《江门文艺》吸引了我的目光。买回来后细细品读了许多内容,爱不释手。特别是那些至情至真的有关乡土乡情题材的诗歌尤其喜爱,尽管那时还根本不懂诗歌的语言、写作方式,但一个背着故乡行走的人,离开故土久了,思乡的情感与日俱增,随时就能迸发。
于是,我便尝试着诗歌写作,也试着投稿,居然都陆续发表了,也不断有样刊和稿费寄来。“我们工厂出了个诗人”的消息不胫而走。此时,行政部的主管不辞而别,老板便亲自点名提拔我接任了这份工作。我明白,正是因为我有这写作的特长才得以被发现和任用。
2004年,我用打工积蓄,回家结了婚,和爱人一起又回到南方。十多年来我做过流水线工人、企业高管,摆过地摊,跑过业务,开过服装店,经营过菜馆、超市……尽管生意和工作繁忙,但我还是断断续续坚持着写作,也一直在默默关注和喜欢着《江门文艺》,就像对待暗恋了多年的情人,纯真而且敬畏。
王宁:梅花香自苦寒来
刚接触《江门文艺》时,我还在上学。在外打工的姐姐带回一大叠书籍,《江门文艺》和《佛山文艺》占大部分。
后来毕业了,到南方工作,我时常在书摊上转悠,那时的书籍可真是琳琅满目,百花齐放,书摊的显要位置,《江门文艺》、《佛山文艺》、《南叶》、《西江月》、《嘉应文学》等等,让人目不暇接。在我的印象里,《江门文艺》因雅俗共赏,适合大众化口味,内容更接近我们打工者生活而成为我的首选,而我,时常伴着书内的主人翁开心和流泪。
我那个时候很少能在一个厂干上一年,经常是干了几个月就跳槽了。这样,我买《江门文艺》就是断断续续的了,而我在浙江和上海的时候根本见不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看不到《江门文艺》的发展和变化。
发展让我们暂时分离,缘分让我们再次重逢。2010年,我再次回到广东,与心爱的《江门文艺》再次见面。我惊奇地发现,《江门文艺》不但成熟起来,改版扩版让人耳目一新,且更具有现代性和时尚性。而这个时候我也发现,书摊的显要位置只有几本杂志了,《江门文艺》就在其中。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相信,《江门文艺》和我们一样会越来越好。
傅友福:打工路上身残志不残
结缘《江门文艺》,那是1999年的事。
凡是打工人都深有感触,工作繁重,生活单调,情感失落,事业渺茫,身心俱疲。就在这个时候,何以消愁?惟有《江门文艺》。那个时候,虽然每月的余钱不多,但购买《江门文艺》是每月必不可少的。买来之后,必篇篇细读,或深受启发,或端正人生,于枯燥的打工生活中,如饮甘露,受益匪浅。书中的喜怒哀乐启发了我,这不就是我们打工人的真实写照吗?除了上班之外,仅存的一点时间都用来阅读她了。
有一年,《江门文艺》举办“打工路上”征文活动,我便写了一篇《身残志不残》,竟获得了一等奖,奖金1000元。这让我感动了好几天。近几年,雪月老师、阿北老师、黄素芳老师都编辑过我的稿件,并在《江门文艺》上发表了。我的小小说集《自然变异》在北京一家出版社审校中,不日即将出版。所有的这些,都归功于《江门文艺》以及所有的编辑老师。
王建荣:珍藏每一本杂志
在那些流离失所岁月里,我徘徊过沮丧过心灰意冷过,像浮萍似的无所依,想着过那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对于未来,一片茫然。可一次去逛书店,偶然地结识了《江门文艺》。《江门文艺》里的作者大多数来自最底层,他们原汁原味地向读者展现他们所经历的苦难与挫折,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但他们从未放弃过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生的追求……他们坎坷的经历与自强不息的精神时时都在激励我,给我力量,也让我深信:只要敢闯,每个人都有做太阳的机会。
初识的《江门文艺》是以武侠人物、情景为封面的,有《长篇连载》的刀光剑影与侠骨柔情,《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还有《打工岁月》里的光怪陆离,《警钟》里的发人深思与启迪,《情窦初开》的温馨情话以及《太阳雨》诗栏目的清新淡雅,还有《弹赞录》栏目等,让读者朋友们发表言论,各抒己见。
也是在读《江》刊的日子里,我有了创作的欲望,也有了给《江》刊投稿的冲动。深深记得,第一次投稿,是给原主编谢继贤老师的,一篇评论《丈夫守卫战》的文章,在谢主编的大刀阔斧修改下,居然发表了。那晚上,我读着自己散发着墨香的文字,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我还记得那一年,《江门文艺》就曾一期里居然刊发了我两篇作品!还收到过鄢文江老师龙飞凤舞对我稿件作出指导的亲笔回信!老师们是如此的平易近人,也难怪《江》刊创下每月单期发行量30余万册的惊人数字,名列全国畅销打工文学杂志之首。我从一个忠实的读者成了《江》刊的作者。
结缘一本杂志,让我打工的日子丰富多彩,让我的生命更充实更有意义。珍藏着一本本《江门文艺》,不仅给我的爱人与孩子去阅读,我还借给我的乡邻,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