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在南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积极服务社会民生,推动南昌教育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社会满意度持续提升。
学前教育有力度。出台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市长亲自调度,有力开展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已建成370所、完成移交144所、办成公办园96所。充分利用闲置厂房、办公用房、校舍等,开展42个社区邻里中心配套幼儿园建设试点,加快乡镇中心园和村级幼儿园建设,实现全市乡镇公办中心园全覆盖、50%的2000人以上常住人口行政村建有1所公办园(或村小附属幼儿园)。鼓励县区创新公办园举办模式,将国有资产办园登记为二类事业单位。探索公办幼儿园集团化发展,整体提高办园水平,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和普惠性覆盖率分别提高到84.42%、47.02%和81.95%,超额完成省定目标。
教育扶贫见广度。下达各类资助金1.33亿元,惠及贫困学生8.12万人,并实现资助体系全覆盖。利用管理系统动态核查,与扶贫部门进行数据交换再核准,资助1.1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生,做到精准聚焦无遗漏。强化责任,实行校长与属地乡镇双负责制,确保政策落到实处、资金安全运行。建立控辍保学“八项制度六个机制”,完善“两台账一方案”“一月一报”“一期一核”等举措,开展疑似辍学学生核查,重点保障残疾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和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全市无一人因贫辍学。
师德师风有亮度。坚持教育引领和违纪查处相结合,不断提升师德水平,开展“学十项准则、做四有教师”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将师德师风建设列为教师管理首位和教学管理全过程。加强监管考核,重申师德红线,完善网上投诉平台和监督举报电话,严肃查处师德违规行为。制定实施师德考核办法,坚持全员考核,强化结果应用,加大师德“一票否决”执行力度,并纳入对县区及学校的考评体系。坚持开展好“年度教师(年度班主任)”评选宣讲和“六个一百”“六个十佳”评选表彰,进一步树立典型、弘扬先进。
学生减负有进度。从规范招生行为、落实课程计划、控制作业量、规范参加竞赛活动等方面入手出台系列文件,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继续提供好免费学业辅导,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周末面授辅导、活动课辅导、个性化辅导、网上答疑的服务质量和辅导成效。全年总计开设面授辅导课45128节、艺术体育科技类兴趣活动辅导课3739次、个性化面授辅导课42360节、编制“一周一练”156套。
教育公平有准度。深化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改革,按省教育厅部署要求,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首次实行40%电脑摇号+60%自主招生管理,确保义务教育入学工作阳光公正,进一步破解招生难点,规范和完善民办学校招生相关政策和措施。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编班,确保生源均衡、师资均衡、资源配置均衡,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机会均等,树立公平、规范、透明的教育形象,维护有序、和谐、健康的教育环境。
民办教育加强度。进一步明晰准入标准,全面完善指标体系和程序要求,加强结果运用。继续开展“规范管理年”活动,重点督促上一年度年检问题的整改落实,促进民办学校规范办学。制定违规招生违规办学行为处理办法,明确了提前招生等6类问题处理方法,对查实的违规学校进行了严肃处理,进一步规范招生秩序。持续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推动市政府出台《南昌市校外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办法》,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坚持分类管理、差异化扶持,继续用好省市专项资金,支持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挂牌督导有深度。出台多个文件,将责任督学、责任督学助理的津贴分别提升至每月3000元和600元,举办全市挂牌督导开放日,多措并举加强督学队伍建设。推进每月“1+N”模式督导,将大班额、大校额、学生心理健康、综合近视防控等重点问题纳入督导内容,督促校园安全隐患、设备设施使用、管理制度执行等重大问题整改落实。局属17个责任区17名责任督学,共下校870余次、座谈2500余人、访谈1500余人、听评课500余节,助力学校规范办学水平再提升。
场馆开放提热度。制定实施方案及配套文件,确定市属21所学校29个校区向社会免费开放体育场地,进一步明确场馆开放时间、开放对象、开放内容、进入方式。聚焦“开放”难题,有序指导各学校出台开放实施办法,设立专项资金300万按“一校一策”原则给予经费扶持,购买专项保险合理分散化解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后可能面临的校园安全风险,依托互联网+科技手段,探索开发简易安全的南昌市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智能管理平台,为学校降低安全风险、提供智能便利服务。近6万人次到校运动,实现公共资源共享共用,有效满足了学生和广大群众就近参加体育活动的需求。
课后服务显温度。2019年秋季全面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全面增强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满足全市小学生课后服务需求,解决家长课后按时接学生困难,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目前,全市开展课后服务的学校187所,占比89.5%;24.6万余名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占比65.5%;1.7万名教师参加课后服务,有效回应了广大家长的现实需求。
食品安全夯制度。出台系列文件,进一步规范全市中小学校食堂、配送餐管理,推进校园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明确了10种退出条件,强化了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校长责任和工作责任,从培训、监管和监督三个方面抓实学校后勤安全关键环节,建立了齐抓共管长效监督机制,完成市属学校、县区和民办学校接入南昌市教育系统后勤管理智慧云平台,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有力实现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透明化监管。
便民惠民有满意度。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以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南昌市教育服务中心服务质量,集中处理了一批教育咨詢、投诉和求助等工作,完成南昌市服务中心网络平台二期项目建设,全力打造教育服务民生的优质品牌,办理各类教育服务事项计17256件,办结率为100%。多举措推进“一次不跑”“只跑一次”政务服务改革,研发上线初、高中学籍业务流程模块功能,创新载体优化转学办理,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实现网上提交、网上审核、网上反馈,解决家长在办理转学过程中多次往返于学校及教育部门的现象,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的教育服务目标。
学前教育有力度。出台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市长亲自调度,有力开展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已建成370所、完成移交144所、办成公办园96所。充分利用闲置厂房、办公用房、校舍等,开展42个社区邻里中心配套幼儿园建设试点,加快乡镇中心园和村级幼儿园建设,实现全市乡镇公办中心园全覆盖、50%的2000人以上常住人口行政村建有1所公办园(或村小附属幼儿园)。鼓励县区创新公办园举办模式,将国有资产办园登记为二类事业单位。探索公办幼儿园集团化发展,整体提高办园水平,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和普惠性覆盖率分别提高到84.42%、47.02%和81.95%,超额完成省定目标。
教育扶贫见广度。下达各类资助金1.33亿元,惠及贫困学生8.12万人,并实现资助体系全覆盖。利用管理系统动态核查,与扶贫部门进行数据交换再核准,资助1.1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生,做到精准聚焦无遗漏。强化责任,实行校长与属地乡镇双负责制,确保政策落到实处、资金安全运行。建立控辍保学“八项制度六个机制”,完善“两台账一方案”“一月一报”“一期一核”等举措,开展疑似辍学学生核查,重点保障残疾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和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全市无一人因贫辍学。
师德师风有亮度。坚持教育引领和违纪查处相结合,不断提升师德水平,开展“学十项准则、做四有教师”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将师德师风建设列为教师管理首位和教学管理全过程。加强监管考核,重申师德红线,完善网上投诉平台和监督举报电话,严肃查处师德违规行为。制定实施师德考核办法,坚持全员考核,强化结果应用,加大师德“一票否决”执行力度,并纳入对县区及学校的考评体系。坚持开展好“年度教师(年度班主任)”评选宣讲和“六个一百”“六个十佳”评选表彰,进一步树立典型、弘扬先进。
学生减负有进度。从规范招生行为、落实课程计划、控制作业量、规范参加竞赛活动等方面入手出台系列文件,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继续提供好免费学业辅导,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周末面授辅导、活动课辅导、个性化辅导、网上答疑的服务质量和辅导成效。全年总计开设面授辅导课45128节、艺术体育科技类兴趣活动辅导课3739次、个性化面授辅导课42360节、编制“一周一练”156套。
教育公平有准度。深化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改革,按省教育厅部署要求,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首次实行40%电脑摇号+60%自主招生管理,确保义务教育入学工作阳光公正,进一步破解招生难点,规范和完善民办学校招生相关政策和措施。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编班,确保生源均衡、师资均衡、资源配置均衡,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机会均等,树立公平、规范、透明的教育形象,维护有序、和谐、健康的教育环境。
民办教育加强度。进一步明晰准入标准,全面完善指标体系和程序要求,加强结果运用。继续开展“规范管理年”活动,重点督促上一年度年检问题的整改落实,促进民办学校规范办学。制定违规招生违规办学行为处理办法,明确了提前招生等6类问题处理方法,对查实的违规学校进行了严肃处理,进一步规范招生秩序。持续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推动市政府出台《南昌市校外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办法》,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坚持分类管理、差异化扶持,继续用好省市专项资金,支持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挂牌督导有深度。出台多个文件,将责任督学、责任督学助理的津贴分别提升至每月3000元和600元,举办全市挂牌督导开放日,多措并举加强督学队伍建设。推进每月“1+N”模式督导,将大班额、大校额、学生心理健康、综合近视防控等重点问题纳入督导内容,督促校园安全隐患、设备设施使用、管理制度执行等重大问题整改落实。局属17个责任区17名责任督学,共下校870余次、座谈2500余人、访谈1500余人、听评课500余节,助力学校规范办学水平再提升。
场馆开放提热度。制定实施方案及配套文件,确定市属21所学校29个校区向社会免费开放体育场地,进一步明确场馆开放时间、开放对象、开放内容、进入方式。聚焦“开放”难题,有序指导各学校出台开放实施办法,设立专项资金300万按“一校一策”原则给予经费扶持,购买专项保险合理分散化解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后可能面临的校园安全风险,依托互联网+科技手段,探索开发简易安全的南昌市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智能管理平台,为学校降低安全风险、提供智能便利服务。近6万人次到校运动,实现公共资源共享共用,有效满足了学生和广大群众就近参加体育活动的需求。
课后服务显温度。2019年秋季全面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全面增强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满足全市小学生课后服务需求,解决家长课后按时接学生困难,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目前,全市开展课后服务的学校187所,占比89.5%;24.6万余名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占比65.5%;1.7万名教师参加课后服务,有效回应了广大家长的现实需求。
食品安全夯制度。出台系列文件,进一步规范全市中小学校食堂、配送餐管理,推进校园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明确了10种退出条件,强化了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校长责任和工作责任,从培训、监管和监督三个方面抓实学校后勤安全关键环节,建立了齐抓共管长效监督机制,完成市属学校、县区和民办学校接入南昌市教育系统后勤管理智慧云平台,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有力实现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透明化监管。
便民惠民有满意度。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以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南昌市教育服务中心服务质量,集中处理了一批教育咨詢、投诉和求助等工作,完成南昌市服务中心网络平台二期项目建设,全力打造教育服务民生的优质品牌,办理各类教育服务事项计17256件,办结率为100%。多举措推进“一次不跑”“只跑一次”政务服务改革,研发上线初、高中学籍业务流程模块功能,创新载体优化转学办理,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实现网上提交、网上审核、网上反馈,解决家长在办理转学过程中多次往返于学校及教育部门的现象,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的教育服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