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1智能素质的训练
智能素质是指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及智力发展水平的综合。在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中,智能素质为其他各项素质的发展提供了知识基础和智力基础。智能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训练和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过程。从其构成要素看,智能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四个要素,在中小学具体表现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智力和能力。智能素质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
1.1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技能技巧。中小学生正处于基础教育阶段,阅历尚浅,知识储备不多,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是很强,因此,我们只能汲取人类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即基础知识作为他们的教育内容。
1.2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等因素,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2加强学生心理辅导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状况如何,无疑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重大影响。事实上,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习上的焦虑、失败或挫折。因此,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是中小学生心理素质调适与训练的主要内容。学习心理的调适与训练的范围主要有:
2.1学习动机的调适与训练。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和维持学习的心理动因,产生学习动机的基础是学习的需要。学习心理辅导主要是解决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个人合理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兴趣的培养等问题。
2.2学习能力调适与训练,学习能力是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顺利完成任务,获得知识、开发智力的一种心理特征或内容条件。对中小学生来说,学习能力是指自学能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能力和掌握学习策略的能力。中小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认知本身的问题,如没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不善于自我调节等;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存在社会和情绪障碍,表现为自我意向和自我概念差、信心不足,缺乏意志力、畏缩等。调适与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策略,协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增强自信,为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2.3应试心理调适与训练。包括如下内容:①考前复习的心理辅导;②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③应试方法和策略辅导;④考试后归因分析辅导;第五,应试期的身心保健等。
3情绪、情感训练
中小学生情绪、情感训练的目的主要是使中小学生具备健全的情绪、情感。情绪、情感训练的主要目的是:
3.1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清人生的意义,树立远大的理想.,引导他们把精力集中到学习、文体活动和科技活动等方面,培养他们的乐观精神和高尚的情操,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情绪和情感。
3.2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教师要在各种情境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3帮助学生调适和消除不良的情绪、情感。青少年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情绪的纷扰,如不及时进行教育和辅导,就会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调适,及时消除学生的消极情感。
4意志训练
意志是推动一个人积极主动地进行活动的强大动力。离开了意志品质,一个人就不可能有坚定的信念,也不可能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因此,教育者必须重视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意志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②帮助学生建立起牢固的自信心。③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④培养抗挫折的能力。
5人际关系训练
中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对象和类型比较简单,主要有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青春期以后还会有异性朋友关系。不同的关系会有不同的交往方式。教师可以把人际关系教育的重点从以下方面着手:①让学生认识人际交往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以助其形成乐于助人等心理倾向。②让学生了解影响人际关系的最重要因素是良好的个性品质,并协助学生形成这样的个性品质。③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所必需的礼仪、规范及有关的技能技巧。④让学生明白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是互相尊重、互利互惠。
6健康人格训练
健康的人格是建立在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基础上的。因此,中小学生健康人格的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健康人格训练主要包括:
6.1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集体活动。青少年和成年人一样也有交往的需要。各种集体活动不但能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使学生通过与他人的正常交往,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这对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6.2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健康的人格总是建立在一个人对自己正确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上。一个人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相信和悦纳自己,才能维持正常的心理结构,避免过强的心理冲突。
7青春期健康心理训练
青春期健康心理训练实质上就是对中小学生开展的性教育,指学校对青少年进行的社会心理与性的发展教育。青春期健康心理训练主要包括:
7.1性生理教育。性生理教育主要是教给学生生理和卫生方面的知识,使他们正确了解性生理发展的规律及其各种正常现象,从而做到对自己体征的发展变化和由此引起的心理体验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掌握相关的生理卫生的技能。
7.2性心理教育。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伴随生理成熟而出现的各种心理现象,掌握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性心理体验,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性心理的意识与能力,防止不良的性心理体验和性偏差行为的产生,养成良好的性心理和性行为习惯。
7.3性伦理教育。教育学生认识到性不仅是生理和心理现象,也是社会现象;认识两性关系的严肃性和社会责任,自觉遵守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认识种种性问题的社会危害,坚守自己的道德原则,维护社会的精神文明。
1智能素质的训练
智能素质是指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及智力发展水平的综合。在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中,智能素质为其他各项素质的发展提供了知识基础和智力基础。智能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训练和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过程。从其构成要素看,智能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四个要素,在中小学具体表现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智力和能力。智能素质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
1.1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技能技巧。中小学生正处于基础教育阶段,阅历尚浅,知识储备不多,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是很强,因此,我们只能汲取人类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即基础知识作为他们的教育内容。
1.2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等因素,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2加强学生心理辅导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状况如何,无疑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重大影响。事实上,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习上的焦虑、失败或挫折。因此,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是中小学生心理素质调适与训练的主要内容。学习心理的调适与训练的范围主要有:
2.1学习动机的调适与训练。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和维持学习的心理动因,产生学习动机的基础是学习的需要。学习心理辅导主要是解决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个人合理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兴趣的培养等问题。
2.2学习能力调适与训练,学习能力是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顺利完成任务,获得知识、开发智力的一种心理特征或内容条件。对中小学生来说,学习能力是指自学能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能力和掌握学习策略的能力。中小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认知本身的问题,如没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不善于自我调节等;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存在社会和情绪障碍,表现为自我意向和自我概念差、信心不足,缺乏意志力、畏缩等。调适与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策略,协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增强自信,为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2.3应试心理调适与训练。包括如下内容:①考前复习的心理辅导;②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③应试方法和策略辅导;④考试后归因分析辅导;第五,应试期的身心保健等。
3情绪、情感训练
中小学生情绪、情感训练的目的主要是使中小学生具备健全的情绪、情感。情绪、情感训练的主要目的是:
3.1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清人生的意义,树立远大的理想.,引导他们把精力集中到学习、文体活动和科技活动等方面,培养他们的乐观精神和高尚的情操,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情绪和情感。
3.2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教师要在各种情境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3帮助学生调适和消除不良的情绪、情感。青少年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情绪的纷扰,如不及时进行教育和辅导,就会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调适,及时消除学生的消极情感。
4意志训练
意志是推动一个人积极主动地进行活动的强大动力。离开了意志品质,一个人就不可能有坚定的信念,也不可能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因此,教育者必须重视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意志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②帮助学生建立起牢固的自信心。③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④培养抗挫折的能力。
5人际关系训练
中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对象和类型比较简单,主要有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青春期以后还会有异性朋友关系。不同的关系会有不同的交往方式。教师可以把人际关系教育的重点从以下方面着手:①让学生认识人际交往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以助其形成乐于助人等心理倾向。②让学生了解影响人际关系的最重要因素是良好的个性品质,并协助学生形成这样的个性品质。③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所必需的礼仪、规范及有关的技能技巧。④让学生明白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是互相尊重、互利互惠。
6健康人格训练
健康的人格是建立在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基础上的。因此,中小学生健康人格的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健康人格训练主要包括:
6.1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集体活动。青少年和成年人一样也有交往的需要。各种集体活动不但能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使学生通过与他人的正常交往,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这对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6.2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健康的人格总是建立在一个人对自己正确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上。一个人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相信和悦纳自己,才能维持正常的心理结构,避免过强的心理冲突。
7青春期健康心理训练
青春期健康心理训练实质上就是对中小学生开展的性教育,指学校对青少年进行的社会心理与性的发展教育。青春期健康心理训练主要包括:
7.1性生理教育。性生理教育主要是教给学生生理和卫生方面的知识,使他们正确了解性生理发展的规律及其各种正常现象,从而做到对自己体征的发展变化和由此引起的心理体验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掌握相关的生理卫生的技能。
7.2性心理教育。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伴随生理成熟而出现的各种心理现象,掌握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性心理体验,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性心理的意识与能力,防止不良的性心理体验和性偏差行为的产生,养成良好的性心理和性行为习惯。
7.3性伦理教育。教育学生认识到性不仅是生理和心理现象,也是社会现象;认识两性关系的严肃性和社会责任,自觉遵守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认识种种性问题的社会危害,坚守自己的道德原则,维护社会的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