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妍,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硕士研究生,冰壶国际级健将,原中国女子冰壶队运动员,现任哈尔滨体育学院冬季奥林匹克学院冰壶教师。
周妍原是中国女子冰壶队“四朵金花”中的一垒,每次中国队的第一个壶,就是她投出去的,她小时候由于瘦弱的让父母发愁而去学了速度滑冰,在2000年,哈尔滨成立了我国第一支冰壶专业运动队,18岁却进了冰壶队,那时冰壶是新型项目,在训练、管理、比赛、学习等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当时场地资源有限,冰上训练只能在其它传统冰上项目训练完后安排冰時,往往冰上训练都安排在凌晨2点到5点,每次训练前还要自己去浇冰和修场地,就这样日复一日,性格开朗的周妍和队友们坚持了2年,夺得了全国冬运会冰壶比赛的冠军。但要继续发展下去,就需要出国训练,由于没有足够的出国训练经费,教练提出不行大家自己解决一部分,这让家庭本不富裕家庭的周妍比较为难,但看队友们都克服困难,东拼西凑的攒经费,周妍和家人觉得不能托大家后腿,和亲戚借了一部分钱,就这样终于在2004年踏上了出国学习的道路。
好多人认为出国训练学习一定很享受,但大家不知道的是,由于经费有限,她们队住不起宾馆,吃不起饭店,只能租住地下室,买减价食材自己做着吃,而早6点就出门奔赴另外一个城市参加比赛,晚上12点才能回到居住的城市。为了积累比赛经验每天要打两场比赛,这样高强度,高密度的训练和比赛,让周妍在第一个月就累瘦了10斤。虽然艰辛,但是周妍和队友很快乐,她坚持着,享受着,还学会了一手好菜,周妍给妈妈打长途电话时,一半时间问候家人,报平安,另一半的时间就是问妈妈炒土豆丝放不放醋,焖饭放多少水这些烹饪的问题。在加拿大集训的日子里,不仅学习了冰壶技能,也把炒菜给逼着学会了。
她们虚心的学习技、战术打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研究高水平队伍,功夫不负苦心人,在2006年泛太平洋地区冰壶锦标赛上摘了得职业生涯的首个洲际比赛冠军。此后,她们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谦虚好学、攻坚克难,终于在2008年,取得了世界锦标赛的亚军, 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上夺得了女子冰壶比赛的冠军。随后在同年4月韩国举行的2009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上,她和队友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冠军,填补了我国冬季团体项目在世界大赛上金牌零的突破。
2009年下半年,还在沉浸在2009年世锦赛冠军的中国女子冰壶队开始了长达半年的紧张、苦闷、甚至是后来被她们称为残酷的冬奥会备战,而让队员们不能忍受的训练方式,就从教练为女子冰壶队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租的民居开始,当时为了队伍更加安心备战,给她们教练特意找了一座,没有电话,没有网络,没有电视,几乎切断一切外界联系的房子。因为备战期间手机和电脑都被没收,周妍很少能打给国内家人打电话,偶尔用冰场电话偷偷打回国,说话的内容和方式却让家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内心压抑,沉闷的备战范围影响着整个备战,偶尔周妍的自我调侃,成为了整个女队欢乐和调剂的为数不多的放松方式。教练天天喊备战冬奥会倒计时,甚至以分、以秒为单位,不断用语言来刺激运动员,那段时间周妍和队友完全没有休息时间,感觉要喘不过气来了,压抑许久后队员们和教练在开会时开始争吵,甚至要放弃她们拼搏来的冬奥会。带着这种压抑的状态,周妍和她的队友无奈的进入了曾经盼望着来,现在却盼望着赶紧结束的冬奥会。比赛一开始就输,打到第四场,只赢了一场,打到半决赛时,与强手瑞典队相遇,便是她们奥运金牌梦的彻底破灭,她们比赛没有一丝笑容,没有一点享受比赛的感觉,与半年前2009年世锦赛判若两队,大家都在沉重中忍受着比赛。冰壶比赛80%的胜负取决于心态,在半年多前被中国队击败的瑞典队,而在今天,她们把斗志全无中国队挡在了决赛之外,最后中国女队拿到了铜牌。虽然拿到了奖牌,虽然也打破了我国在冬季集体项目上奖牌的突破,但是她们却黯然退场。冬奥会结束了,但周妍的苦闷生活却刚刚开始,回到哈尔滨,“四朵金花”开始不同程度的抑郁,有的抑郁持续了三个多月,而周妍,持续了半年之久,也萌生了退役的念头。随着家人的陪伴和不断给予的温暖,这种温暖,让周妍对冰壶的信心又恢复了很多。中国女子冰壶队领队在找她们谈话时,表示对周妍的挽留,周妍说,既然国家需要我,领导这么器重我,我没有理由不再坚持下去。周妍的发言不仅感动了领队,在场的队员都受到感染,有的人泪流满面,同时国家冬管中心对女子冰壶队提出来去北京体育大学上学的要求予以支持。亲人的理解,领导的关心,相互的理解和沟通,对冰壶的喜爱,以及曾经的战绩,最终让周妍重新回到了冰壶场上。
2010年,周妍考入了北京体育大学进修研究生学业,并在2011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深造。在美国,她接触到了很多,开阔了视野,也有时间重新审时那段“艰苦”的冬奥会集训。在出国学习期间国家队要求周妍归队备战太平洋锦标赛、世锦赛和索契冬奥会,她便匆忙地结束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因为她知道,国家培养了她,只要国家需要,她就会义不容辞的回到了国家队。
2014年参加完索契冬奥会后,周妍从国家队退役,在哈尔滨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冰壶教研室任冰壶教师。也过上了普通人一样的生活,每天上下班,回家和家人一起生活,和许久不见的朋友相聚,这是周妍十多年没有体验过的,而不久后,周妍怀孕了,在2015年初,她的孩子出生了,周妍又多了一个新称呼:妈妈。
2015年,国家女子冰壶队有意召回周妍重新训练、比赛,但当时她刚生产不久,孩子才几个月大,并且哈体院课程安排也非常满,便回绝了国家队的邀请。2016年,国家女子冰壶队为了备战2016年泛太平洋冰壶锦标赛、2017年亚洲冬季运动会以及2018年冬奥会资格赛,再次让周妍回国家队,国家冬管中心主任、国家冰壶队教练组和主力队员分别找她谈话,表达让她回归的意愿,此时她的孩子才1岁多,并发烧在医院住院。那时的周妍的心情非常复杂,一边是家人与孩子和单位,一边是国家任务,两边都是不能割舍的。在做完一系列心理斗争后,并得到了哈体院领导的同意后,最终她选择了回国家队。周妍和家人临别时说:“我从一名默默无闻的运动员走到了今天,是国家培养了我,现在国家需要我,我也要义不容辞的回到国家队完成任务指标。虽然我非常爱孩子,但也只能麻烦你们了。”就这样,她留着泪,告别了家人和孩子,踏上了北京的火车,重返国家队。 回到国家队后,周妍立即投入训练,由于她已经两年没有系统训练,很多高强度的训练都要逐渐适应,实际操作也是难度很大,但她克服困难,积极训练,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国家队体能外教在执教训练课后给周妍的评价是:很能拼,很努力,年轻队员应该多学习。周妍在国家队内是老大姐,在训练和生活中,也辅助主教练管理和照顾队内其他队员,由于她为人随和,年轻队员也更愿意和她交流技战术,她永远是耐心和不保留的教年轻队员的技战术和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她们。有些队员心理有情绪,也更愿意找她倾诉,她会耐心的倾听,帮助她们克服心理问题,也把队员的情绪和状态及时的向教练组反映,让教练组更有针对性的制定训练方案。
冰壶训练大多都在外地和国外,一出国训练就是几个月,周妍最难受的时候,就是每次跟家人和孩子视频的时候,每次孩子在视频里喊妈妈,她都在流泪,她把青春和时间奉献给了国家队,但对家人和孩子是心存愧疚的。
辛勤的付出得到的回报就是比赛胜利,在2017年亚洲冬季运动会上,周妍和队友们在预赛以3胜1副的战绩进入了半决赛,在半决赛中,她们发挥稳定战胜日本女队闯入决赛。决赛的对手是在预赛中贏过我们的韩国女队,比赛中,她和王冰玉两名老队员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不断给韩国女队制造压力,迫使对手失误,在全体队员的努力下,最终以12:5力克韩国女队,夺得冠军,这也是我国女子冰壶项目第一次夺得亚洲冬季运动会冠军。
在2017年北京世锦赛失利后,周妍不但没有气馁,而是重振旗鼓,刻苦训练,带领全队顽强拼搏,备战冬奥绝不松懈。她知道,这届中国女队组队比其他队伍都要晚,所以要在短时间内把该有的训练内容,训练量和强度都补回来。在最后备战的7个月里,其他队伍每天上冰训练1.5至2个小时,而中国女队上冰训练都是3小时起,大多数时间每天要上冰训练2次,有时晚上加练体能。这样高强度、高密度的训练,有时真的让人喘不过气来,但是她带领年轻队员都硬抗了下来,因为她们目标很一致,就是要获得冬奥会入场券,为了这个目标,她们就得刻苦训练。
通过她们的努力,中国女队在冬奥会落选赛上以全胜战绩成功取得了冬奥会入场券,完成了组织交给她们的任务指标,并在冬奥会上获得第五名,成绩好于索契冬奥会第七名。
随着平昌冬奥会落下帷幕,周妍也结束了她第三次的奥运征程,但回国后她并没有做任何休息,立即投入到了哈尔滨体育学院冰壶专业的教学中,她要把这18年来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和征战大赛获得的宝贵经验传承给她的学生。冰壶已经是周妍生命中的一部分了,无论以什么方式,什么身份,她都要为中国冰壶努力奋斗。
周妍原是中国女子冰壶队“四朵金花”中的一垒,每次中国队的第一个壶,就是她投出去的,她小时候由于瘦弱的让父母发愁而去学了速度滑冰,在2000年,哈尔滨成立了我国第一支冰壶专业运动队,18岁却进了冰壶队,那时冰壶是新型项目,在训练、管理、比赛、学习等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当时场地资源有限,冰上训练只能在其它传统冰上项目训练完后安排冰時,往往冰上训练都安排在凌晨2点到5点,每次训练前还要自己去浇冰和修场地,就这样日复一日,性格开朗的周妍和队友们坚持了2年,夺得了全国冬运会冰壶比赛的冠军。但要继续发展下去,就需要出国训练,由于没有足够的出国训练经费,教练提出不行大家自己解决一部分,这让家庭本不富裕家庭的周妍比较为难,但看队友们都克服困难,东拼西凑的攒经费,周妍和家人觉得不能托大家后腿,和亲戚借了一部分钱,就这样终于在2004年踏上了出国学习的道路。
好多人认为出国训练学习一定很享受,但大家不知道的是,由于经费有限,她们队住不起宾馆,吃不起饭店,只能租住地下室,买减价食材自己做着吃,而早6点就出门奔赴另外一个城市参加比赛,晚上12点才能回到居住的城市。为了积累比赛经验每天要打两场比赛,这样高强度,高密度的训练和比赛,让周妍在第一个月就累瘦了10斤。虽然艰辛,但是周妍和队友很快乐,她坚持着,享受着,还学会了一手好菜,周妍给妈妈打长途电话时,一半时间问候家人,报平安,另一半的时间就是问妈妈炒土豆丝放不放醋,焖饭放多少水这些烹饪的问题。在加拿大集训的日子里,不仅学习了冰壶技能,也把炒菜给逼着学会了。
她们虚心的学习技、战术打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研究高水平队伍,功夫不负苦心人,在2006年泛太平洋地区冰壶锦标赛上摘了得职业生涯的首个洲际比赛冠军。此后,她们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谦虚好学、攻坚克难,终于在2008年,取得了世界锦标赛的亚军, 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上夺得了女子冰壶比赛的冠军。随后在同年4月韩国举行的2009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上,她和队友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冠军,填补了我国冬季团体项目在世界大赛上金牌零的突破。
2009年下半年,还在沉浸在2009年世锦赛冠军的中国女子冰壶队开始了长达半年的紧张、苦闷、甚至是后来被她们称为残酷的冬奥会备战,而让队员们不能忍受的训练方式,就从教练为女子冰壶队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租的民居开始,当时为了队伍更加安心备战,给她们教练特意找了一座,没有电话,没有网络,没有电视,几乎切断一切外界联系的房子。因为备战期间手机和电脑都被没收,周妍很少能打给国内家人打电话,偶尔用冰场电话偷偷打回国,说话的内容和方式却让家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内心压抑,沉闷的备战范围影响着整个备战,偶尔周妍的自我调侃,成为了整个女队欢乐和调剂的为数不多的放松方式。教练天天喊备战冬奥会倒计时,甚至以分、以秒为单位,不断用语言来刺激运动员,那段时间周妍和队友完全没有休息时间,感觉要喘不过气来了,压抑许久后队员们和教练在开会时开始争吵,甚至要放弃她们拼搏来的冬奥会。带着这种压抑的状态,周妍和她的队友无奈的进入了曾经盼望着来,现在却盼望着赶紧结束的冬奥会。比赛一开始就输,打到第四场,只赢了一场,打到半决赛时,与强手瑞典队相遇,便是她们奥运金牌梦的彻底破灭,她们比赛没有一丝笑容,没有一点享受比赛的感觉,与半年前2009年世锦赛判若两队,大家都在沉重中忍受着比赛。冰壶比赛80%的胜负取决于心态,在半年多前被中国队击败的瑞典队,而在今天,她们把斗志全无中国队挡在了决赛之外,最后中国女队拿到了铜牌。虽然拿到了奖牌,虽然也打破了我国在冬季集体项目上奖牌的突破,但是她们却黯然退场。冬奥会结束了,但周妍的苦闷生活却刚刚开始,回到哈尔滨,“四朵金花”开始不同程度的抑郁,有的抑郁持续了三个多月,而周妍,持续了半年之久,也萌生了退役的念头。随着家人的陪伴和不断给予的温暖,这种温暖,让周妍对冰壶的信心又恢复了很多。中国女子冰壶队领队在找她们谈话时,表示对周妍的挽留,周妍说,既然国家需要我,领导这么器重我,我没有理由不再坚持下去。周妍的发言不仅感动了领队,在场的队员都受到感染,有的人泪流满面,同时国家冬管中心对女子冰壶队提出来去北京体育大学上学的要求予以支持。亲人的理解,领导的关心,相互的理解和沟通,对冰壶的喜爱,以及曾经的战绩,最终让周妍重新回到了冰壶场上。
2010年,周妍考入了北京体育大学进修研究生学业,并在2011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深造。在美国,她接触到了很多,开阔了视野,也有时间重新审时那段“艰苦”的冬奥会集训。在出国学习期间国家队要求周妍归队备战太平洋锦标赛、世锦赛和索契冬奥会,她便匆忙地结束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因为她知道,国家培养了她,只要国家需要,她就会义不容辞的回到了国家队。
2014年参加完索契冬奥会后,周妍从国家队退役,在哈尔滨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冰壶教研室任冰壶教师。也过上了普通人一样的生活,每天上下班,回家和家人一起生活,和许久不见的朋友相聚,这是周妍十多年没有体验过的,而不久后,周妍怀孕了,在2015年初,她的孩子出生了,周妍又多了一个新称呼:妈妈。
2015年,国家女子冰壶队有意召回周妍重新训练、比赛,但当时她刚生产不久,孩子才几个月大,并且哈体院课程安排也非常满,便回绝了国家队的邀请。2016年,国家女子冰壶队为了备战2016年泛太平洋冰壶锦标赛、2017年亚洲冬季运动会以及2018年冬奥会资格赛,再次让周妍回国家队,国家冬管中心主任、国家冰壶队教练组和主力队员分别找她谈话,表达让她回归的意愿,此时她的孩子才1岁多,并发烧在医院住院。那时的周妍的心情非常复杂,一边是家人与孩子和单位,一边是国家任务,两边都是不能割舍的。在做完一系列心理斗争后,并得到了哈体院领导的同意后,最终她选择了回国家队。周妍和家人临别时说:“我从一名默默无闻的运动员走到了今天,是国家培养了我,现在国家需要我,我也要义不容辞的回到国家队完成任务指标。虽然我非常爱孩子,但也只能麻烦你们了。”就这样,她留着泪,告别了家人和孩子,踏上了北京的火车,重返国家队。 回到国家队后,周妍立即投入训练,由于她已经两年没有系统训练,很多高强度的训练都要逐渐适应,实际操作也是难度很大,但她克服困难,积极训练,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国家队体能外教在执教训练课后给周妍的评价是:很能拼,很努力,年轻队员应该多学习。周妍在国家队内是老大姐,在训练和生活中,也辅助主教练管理和照顾队内其他队员,由于她为人随和,年轻队员也更愿意和她交流技战术,她永远是耐心和不保留的教年轻队员的技战术和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她们。有些队员心理有情绪,也更愿意找她倾诉,她会耐心的倾听,帮助她们克服心理问题,也把队员的情绪和状态及时的向教练组反映,让教练组更有针对性的制定训练方案。
冰壶训练大多都在外地和国外,一出国训练就是几个月,周妍最难受的时候,就是每次跟家人和孩子视频的时候,每次孩子在视频里喊妈妈,她都在流泪,她把青春和时间奉献给了国家队,但对家人和孩子是心存愧疚的。
辛勤的付出得到的回报就是比赛胜利,在2017年亚洲冬季运动会上,周妍和队友们在预赛以3胜1副的战绩进入了半决赛,在半决赛中,她们发挥稳定战胜日本女队闯入决赛。决赛的对手是在预赛中贏过我们的韩国女队,比赛中,她和王冰玉两名老队员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不断给韩国女队制造压力,迫使对手失误,在全体队员的努力下,最终以12:5力克韩国女队,夺得冠军,这也是我国女子冰壶项目第一次夺得亚洲冬季运动会冠军。
在2017年北京世锦赛失利后,周妍不但没有气馁,而是重振旗鼓,刻苦训练,带领全队顽强拼搏,备战冬奥绝不松懈。她知道,这届中国女队组队比其他队伍都要晚,所以要在短时间内把该有的训练内容,训练量和强度都补回来。在最后备战的7个月里,其他队伍每天上冰训练1.5至2个小时,而中国女队上冰训练都是3小时起,大多数时间每天要上冰训练2次,有时晚上加练体能。这样高强度、高密度的训练,有时真的让人喘不过气来,但是她带领年轻队员都硬抗了下来,因为她们目标很一致,就是要获得冬奥会入场券,为了这个目标,她们就得刻苦训练。
通过她们的努力,中国女队在冬奥会落选赛上以全胜战绩成功取得了冬奥会入场券,完成了组织交给她们的任务指标,并在冬奥会上获得第五名,成绩好于索契冬奥会第七名。
随着平昌冬奥会落下帷幕,周妍也结束了她第三次的奥运征程,但回国后她并没有做任何休息,立即投入到了哈尔滨体育学院冰壶专业的教学中,她要把这18年来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和征战大赛获得的宝贵经验传承给她的学生。冰壶已经是周妍生命中的一部分了,无论以什么方式,什么身份,她都要为中国冰壶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