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洪斌坦言:“目前,国机集团最大的风险来自快速发展和人的素质不匹配,也包括我自己。”
记者:在您的执掌下,国机集团连续多年保持30%的高速增长。目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您怎么看?“国机速度”在下一个十年能否续写?
任洪斌:我个人感觉,做企业最大的乐趣可能就在这儿,在诸多不确定当中要具备前瞻性,别人看不明白,你能看明白;别人看不到,你能看到;别人看得晚,你看得早,这就是做企业最大的乐趣。我常常讲,心要热头要冷,国机集团处于完全竞争的领域,居安思危的意识一定要牢固树立。
我认为,应该正确理解不同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速度和成长率。中国企业现在处在成长期,国机的这种高速增长是正常的,达不到这样的速度反而有问题。我查过美国GE在30年前的有关数据,他们当时也是30%的高速增长。从成长期到成熟期,增长速度会发生变化。
近年来中国企业快速增长,国外企业增速没有这么快,有人说是金融危机的因素,其实是因为中国企业处于成长期,国外企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彼此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若干年后,国机进入成熟期,增速也会放缓。
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我们感觉到经济形势的复杂程度在加深。但综合分析各种因素,我们对未来几年的发展仍然充满信心。国机集团预计未来三年之内能保持20%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营业收入有望实现5000~6000亿元,资产收益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进入世界500强中游。
记者:在中国企业的成长期里,你有没有感到快速发展带来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哪些风险和挑战?
任洪斌:有这样的压力。目前,国机集团最大的风险来自快速发展和人的素质不匹配,也包括我自己。我时时告诫自己,在“一把手”位置上干了十年,没有决策上的重大失误,但一定要防止经验主义。
人才的瓶颈,让我在做许多决策的时候,特别谨慎。譬如,海外收购,我必须要把人配齐了,团队打造起来。如果没有好的团队,没有实力,贸然去海外收购注定百分之百失败,如同考试没有充分的准备一定考砸。
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个人才瓶颈问题,国机集团未来很难和国际上的大公司抗衡。我们现在有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创造条件和环境,把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有效建立起来,包括建立首席专家制,科研院所实行个性化考核,以及逐步推行分红权试点。第二,搭建科研平台,国机集团中央研究院的一大定位就是聚集人才的平台。
记者:作为竞争型央企,国机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健康成长的动力元素是什么?
任洪斌:国机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一是科技实力,原机械部把下属大部分科研院所划给了国机,这些科研院所历史悠久,不少与共和国同龄,为支撑我国机械工业体系作出重大贡献,积累了大量技术人才。这个团队是国机集团最大的财富,是不容易被复制的硬实力。
二是传承的文化,中国机械工业几代人传承下来的团队意识、敬业精神以及包容的胸怀,不仅要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发扬,而且要不断创新和深化,这是我的一个梦想。我很欣赏意大利人修筑米兰教堂的精神,用了长达500多年的时间。最开始的设计方案,经历几代人都没有改变,一砖一瓦地修建积累,直至最后形成一个伟大的建筑。
在上几代人身上,我学到很多。我很幸运,和我搭档过的集团领导,包括所属企业的一些老领导都特别好。我现在把这些老同志请回来,出任下属改制企业的外派董事,发挥他们的经验和智慧。从内心来讲,我一直觉得我们应该特别感恩这批人,他们在职的时候,企业非常困难,收入不高,付出了很多,面对员工们的不理解,经历了很多挫折和委屈。现在企业发展好了,他们却退休了。
关于健康发展的问题,我想如果前些年国机没有按照科学发展的道路去走,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在本世纪初,国机集团就提出“走创新驱动道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机集团”的战略,实际上这跟后来国家提出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不谋而合的。
其实,转变发展方式不能是国家提出来,企业才想起来去做。我到美国GE去学习,看了爱迪生创业时候的房间和办公桌。后来我在想,GE是一个百年老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他们一直在不断地创新求变,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所以,一个企业如果能够健康发展,一定是在不同的阶段和历史时期,按照现在我们所诠释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种路径去做的。
评 论
竞争型央企的承载与未来
国机集团15年的成长故事,或许,我们还远远没有讲完,但我们看到,一个竞争型央企的承载与未来。
国机集团所处的机械行业,既关系国计民生又高度市场化,这类央企需要有影响力和带动力,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主力军,参与国际竞争。然而,他们的起步却异常艰难。
最近,听一些竞争型央企回忆数年前的境遇,记者留意到两个词,“叠封”与“活封”。顾名思义,前者是银行查封资产后,多家债权人排队等候资产发落;后者是资产查封后允许使用,譬如汽车。
可以看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竞争型央企曾经架着一副多么沉重的翅膀。正如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所说,“作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和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要独立承担经济法律责任和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乃至破产退出的风险。”
没有优惠和扶持政策,和外资、民营等所有制企业一样,国机集团完全靠自己的实力打拼市场,创造优秀的经营业绩,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截至2011年底,国机集团资产总额1665亿元,营业收入1910亿元、利润总额78亿元、进出口总额110亿美元,分别是成立时的12倍、21倍、78倍、9倍,堪称竞争型央企快速发展的典范。
作为行业龙头,国机集团带动不同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旗下中国一拖,带动配套中小民营企业超过800家,产品销售、维修站服务、社区服务等方面每年带动近40万人就业;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国机集团通过多种形式累计开展科技合作项目8000余项,其中涉及中小企业超过1350家,与中小企业合作的“四技”项目近2600个,总合作金额超过29亿元,给中小企业带来的间接效益超过46亿元,使超过180家的中小企业摆脱困境。
在央企市场化进程中,竞争型央企承载着开路先锋的角色。国机推行董事会制度和职业经理人制度,透出强大的勇气和决心。国机倡导股权多元化,与不同所有制企业进行股权合作,吸纳更多资本进入,甚至包括民营资本,借助出资人到位,以加强对企业的风险管控。
国机不遗余力地推进资产证券化,朝着公众化公司的方向行进。到某一天,国机集团所有主营资产将分不同板块全部上市,在资本市场进退自如,演绎一个公众化公司的市场传奇。这是竞争型央企令人期待的未来。
记者:在您的执掌下,国机集团连续多年保持30%的高速增长。目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您怎么看?“国机速度”在下一个十年能否续写?
任洪斌:我个人感觉,做企业最大的乐趣可能就在这儿,在诸多不确定当中要具备前瞻性,别人看不明白,你能看明白;别人看不到,你能看到;别人看得晚,你看得早,这就是做企业最大的乐趣。我常常讲,心要热头要冷,国机集团处于完全竞争的领域,居安思危的意识一定要牢固树立。
我认为,应该正确理解不同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速度和成长率。中国企业现在处在成长期,国机的这种高速增长是正常的,达不到这样的速度反而有问题。我查过美国GE在30年前的有关数据,他们当时也是30%的高速增长。从成长期到成熟期,增长速度会发生变化。
近年来中国企业快速增长,国外企业增速没有这么快,有人说是金融危机的因素,其实是因为中国企业处于成长期,国外企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彼此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若干年后,国机进入成熟期,增速也会放缓。
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我们感觉到经济形势的复杂程度在加深。但综合分析各种因素,我们对未来几年的发展仍然充满信心。国机集团预计未来三年之内能保持20%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营业收入有望实现5000~6000亿元,资产收益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进入世界500强中游。
记者:在中国企业的成长期里,你有没有感到快速发展带来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哪些风险和挑战?
任洪斌:有这样的压力。目前,国机集团最大的风险来自快速发展和人的素质不匹配,也包括我自己。我时时告诫自己,在“一把手”位置上干了十年,没有决策上的重大失误,但一定要防止经验主义。
人才的瓶颈,让我在做许多决策的时候,特别谨慎。譬如,海外收购,我必须要把人配齐了,团队打造起来。如果没有好的团队,没有实力,贸然去海外收购注定百分之百失败,如同考试没有充分的准备一定考砸。
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个人才瓶颈问题,国机集团未来很难和国际上的大公司抗衡。我们现在有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创造条件和环境,把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有效建立起来,包括建立首席专家制,科研院所实行个性化考核,以及逐步推行分红权试点。第二,搭建科研平台,国机集团中央研究院的一大定位就是聚集人才的平台。
记者:作为竞争型央企,国机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健康成长的动力元素是什么?
任洪斌:国机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一是科技实力,原机械部把下属大部分科研院所划给了国机,这些科研院所历史悠久,不少与共和国同龄,为支撑我国机械工业体系作出重大贡献,积累了大量技术人才。这个团队是国机集团最大的财富,是不容易被复制的硬实力。
二是传承的文化,中国机械工业几代人传承下来的团队意识、敬业精神以及包容的胸怀,不仅要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发扬,而且要不断创新和深化,这是我的一个梦想。我很欣赏意大利人修筑米兰教堂的精神,用了长达500多年的时间。最开始的设计方案,经历几代人都没有改变,一砖一瓦地修建积累,直至最后形成一个伟大的建筑。
在上几代人身上,我学到很多。我很幸运,和我搭档过的集团领导,包括所属企业的一些老领导都特别好。我现在把这些老同志请回来,出任下属改制企业的外派董事,发挥他们的经验和智慧。从内心来讲,我一直觉得我们应该特别感恩这批人,他们在职的时候,企业非常困难,收入不高,付出了很多,面对员工们的不理解,经历了很多挫折和委屈。现在企业发展好了,他们却退休了。
关于健康发展的问题,我想如果前些年国机没有按照科学发展的道路去走,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在本世纪初,国机集团就提出“走创新驱动道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机集团”的战略,实际上这跟后来国家提出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不谋而合的。
其实,转变发展方式不能是国家提出来,企业才想起来去做。我到美国GE去学习,看了爱迪生创业时候的房间和办公桌。后来我在想,GE是一个百年老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他们一直在不断地创新求变,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所以,一个企业如果能够健康发展,一定是在不同的阶段和历史时期,按照现在我们所诠释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种路径去做的。
评 论
竞争型央企的承载与未来
国机集团15年的成长故事,或许,我们还远远没有讲完,但我们看到,一个竞争型央企的承载与未来。
国机集团所处的机械行业,既关系国计民生又高度市场化,这类央企需要有影响力和带动力,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主力军,参与国际竞争。然而,他们的起步却异常艰难。
最近,听一些竞争型央企回忆数年前的境遇,记者留意到两个词,“叠封”与“活封”。顾名思义,前者是银行查封资产后,多家债权人排队等候资产发落;后者是资产查封后允许使用,譬如汽车。
可以看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竞争型央企曾经架着一副多么沉重的翅膀。正如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所说,“作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和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要独立承担经济法律责任和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乃至破产退出的风险。”
没有优惠和扶持政策,和外资、民营等所有制企业一样,国机集团完全靠自己的实力打拼市场,创造优秀的经营业绩,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截至2011年底,国机集团资产总额1665亿元,营业收入1910亿元、利润总额78亿元、进出口总额110亿美元,分别是成立时的12倍、21倍、78倍、9倍,堪称竞争型央企快速发展的典范。
作为行业龙头,国机集团带动不同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旗下中国一拖,带动配套中小民营企业超过800家,产品销售、维修站服务、社区服务等方面每年带动近40万人就业;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国机集团通过多种形式累计开展科技合作项目8000余项,其中涉及中小企业超过1350家,与中小企业合作的“四技”项目近2600个,总合作金额超过29亿元,给中小企业带来的间接效益超过46亿元,使超过180家的中小企业摆脱困境。
在央企市场化进程中,竞争型央企承载着开路先锋的角色。国机推行董事会制度和职业经理人制度,透出强大的勇气和决心。国机倡导股权多元化,与不同所有制企业进行股权合作,吸纳更多资本进入,甚至包括民营资本,借助出资人到位,以加强对企业的风险管控。
国机不遗余力地推进资产证券化,朝着公众化公司的方向行进。到某一天,国机集团所有主营资产将分不同板块全部上市,在资本市场进退自如,演绎一个公众化公司的市场传奇。这是竞争型央企令人期待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