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癌伴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复发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q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宫颈癌伴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复发规律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994年1月至2001年12月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的标准其临床分期为I b1~II a期的宫颈癌伴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共124例,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对其复发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3.3%、61.4%;总复发率为39.5%(49/124),其中复发部位明确的41例患者(盆腔内、盆腔外和盆腔内外同时复发患者分别为25、13和3例)中盆腔内复发率(61.O%,25/41)显著高于盆腔外复发率(31.7%,13/41;P=0.008).多因素分析显示,髂总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的危险因素(P=0.035).根据这一因素,将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分为低危组(髂总淋巴结无转移,104例)和高危组(髂总淋巴结转移,20例),其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9.4%和2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低危组盆腔内复发率为22.1%(23/104),高危组为25.0%(5/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盆腔外复发率为7.7%(8/104),高危组为40.O%(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伴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以盆腔内复发为主,而其中髂总淋巴结转移者以盆腔外复发为主.髂总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以糖原合成酶激酶3B(GSK-3β)特异的RNA干扰(RNAi)腺病毒表达载体作为研究工具,初步探讨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
目的:明确孤儿核受体一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Estrogen receptor-related receptors,ERRs)α-1亚型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免疫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CD)并发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疾病转归.方法 收集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CD并发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3例,对其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
目的 总结肢体动脉栓塞病例的治疗效果,探讨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以提高疗效.方法 对1984年12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536例次动脉栓塞病例的病因、治疗、预后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
目的 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动脉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以分析组织蛋白酶D基因表达变化.方法 以高脂饲料喂养加维生素D3腹腔注射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测定
目的 报告40例胰、肾同期移植(SPK)治疗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结果 及经验.方法 共40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病人接受SPK,平均年龄为(45.8±8.2)岁.供肾先植入左侧髂窝.供胰植入右下
目的 探讨在乳晕周围环形切口乳房缩小整形术中应用聚丙烯单丝网片作支撑悬吊材料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1999年12月至2005年12月行此项手术的78例患者的临
目的 探讨老年高危患者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对策.方法 80~94岁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2例,并存重度骨质疏松(Dorr Ⅲ期)24例,采用骨水泥柄双极股骨头置换术25例,
目的 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与经尿道单极电切术(TURP)治疗老年、高危、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36例老年、高危、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分别采取PKRP
目的 报告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C群MPV)在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暴发疫情中应急接种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方法 在2002年广西来宾市发生C群流脑局部暴发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