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语文教学与体育教学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本文主要阐述了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大学语文教学与体育教学之间的联系,以期为体育院校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和意见。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 体育教学 重要作用
引言
我国的教育事业开展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才,这也是我国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和教育改革始终坚持的核心思想。“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作用,使其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趋势,促进我国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质量人才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这是我国教育部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教学任务提出的要求。由此可见,大学语文不仅是教育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其他各项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现在在各个高校中开始对大学语文教学工作必要性提出了质疑,尤其是体育院校,他们对学生应不应该学习《大学语文》这门课程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因为无论在什么时候,任何人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这是因为大学语文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但是这个问题为什么会被提出呢,这主要是因为现在大学语文的教育在绝大多数高校教育工作中都受到了极大的忽视,尤其是体育院校对大学语文的定位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和错误,这就使学校的教育教学与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产生了偏离。要想重视大学语文教学,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在我国的义务教育工作中,语文的教育一直贯穿于其中,它不仅使学生掌握一种交流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精神和思想的传承,从大的方面来说,语文是形成文化认同感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基础,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而从小的方面来说,语文是培养人的良好人格和品德的必要途径[1]。汉语是大部分中国人一生都要使用的语言,学好汉语,并对其进行正确地运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作用。另外,在语言的使用中我们还会要求其表达必须要遵守一定的规范,通过一定的修辞手法等使语言具有文采和感染力,这是实际生活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哈佛大学前校长查尔斯·艾略特曾经说过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是每一个有教养的青年男女都应该具备的素养。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汉语言的学习在教育和人的发展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大学语文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备基本的知识、艺术、道德等因素,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智育、德育、美育因素。文化素养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具备的素养,而语文素养又是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2]。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它对于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高校学生来说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加紧迫,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语文教学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之前我们对各大高校大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大学生的语文素养整体呈现欠缺的状态,其中尤其是体育院校中这种问题更加严重,由此可见,加强大学语文教学迫在眉睫。
二、大学语文教学与体育教学之间的联系分析
通过竞技、强健体魄实现体育精神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这就是体育教育的目标,而大学语文的教育目标也是通过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由此可见,两者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但是从现阶段我国各大体育院校的教育现状来看,其学生的体育素质整体处于低下的水平,并且这种水平在近期内很难有较大的改善,经分析我们认为学生的文化素质不高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主要原因。再加上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考试的录取中降低了文化课的分数,因此有很多学生在语言文字读写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那些能够快速创作或者在大庭广众下侃侃而谈出口成章的人才就更少见了[3]。纵观当代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现代高质量人才的培养需要适应现代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大学语文教学对于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大学语文教学与体育教学之间的联系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大学语文教学承担着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任务
在前面我们就已经说过,语言文字仍然是现代社会传递信息和表达信息的基本工具,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我们都是以语言文字为基础的。基于此,我们将语言文字从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人体科学知识这三大科学知识体系中提取出来,将其列为三大门类科学知识的基础。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社会对于体育院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还必须具有扎实、深入的语言文字知识,这对于他们进行体育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最新信息的获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只有通过语言文字,体育专业人才才能吸取他人的经验,继承前人的成果,利用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所发明和创造,并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创造成果在业界中推广开来。从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语言文字能力的高低在整个创造性活动中对创造能力起到了制约的作用[4]。大学语文作为一个工具性的课程,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强化训练是其课程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和强化能够为体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奠定基础,提供服务,促进体育专业学生语言文字水平的提高,同时这也决定了大学语文在体育人才培养中的基石地位。虽然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已经接受了十几年的语文教育,并通过学习获取了基本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绝大部分的学生都不能达到社会发展对学生阅读表达能力的要求。大学语文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对语言文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讲授,对学生的思想认识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并通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高尚情操[5]。另外,大学语文还可以根据专业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教学特点。比如在体育专业教学中,从阅读能力来说,大学语文要求其学生能够快速地进行阅读,并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批判,快速地对信息进行检查、加工、分析和处理;从表达能力来说,大学语文要求其学生能够对语言文字进行合理、正确地运用,对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进行清晰地阐述和表达,思维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语言要具有优美的艺术性,并还要将逻辑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自己的表达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6]。 (二)大学语文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的体育事业要求从事体育活动的人才能够打破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理念,具有创新精神和勇气,要敢于打破成规,有所创新和发现。由此可见,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就是现阶段体育专业人才必要的素质,不过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于人才的智能有更高的要求,多样化、形象化的知识会使人思路开阔、善于联想,因此承担起发展体育事业的重任应该建立在丰富广博的知识基础上。
没有创造性思维,就谈不上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综合性思维方式,主要是由融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等思维形式融合在一起形成的,其中形象性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7]。形象性思维主要是通过对客观事物形象的感受、形象的储存、形象的识别以及形象的表现等为基础来实现的,体育教学研究也是这样的。在体育教学中,要想为学生开展一堂生动、别致的体育课,教师就必须要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为指导[8]。由此可见,在体育教育中要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条件,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增强其思维的广阔性,这也与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具有一致性。
结语
总体来说,大学语文教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不同,它并不是为解决学生某一单一问题而存在的,也不是某一专业的附属,而是具有多种功能的独立学科。通过大学语文教学的作用能够促进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尤其是在体育专业教育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在人才培养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因此,各大高校,尤其是体育专业院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更加重视大学语文教学,并充分利用大学语文教学与体育教学之间的联系,更好地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沈姝媛.体育院系人文素质教育中加强大学语文教育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45-46.
[2]徐善思.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语文课程建设——以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19(6):63-65.
[3]郭姗姗.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现状及对策[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2):113-115.
[4]赵环.素质教育视角下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2):104-106.
[5]张秀芳.“以文化之”:论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31(3):133-134.
[6]张秀芳.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4):123-124.
[7]贾爱玲.浅论语文学科中的育人功能[J].考试周刊,2013(71):32-32.
[8]沈姝媛.和谐教育下的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6):129-130.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 体育教学 重要作用
引言
我国的教育事业开展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才,这也是我国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和教育改革始终坚持的核心思想。“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作用,使其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趋势,促进我国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质量人才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这是我国教育部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教学任务提出的要求。由此可见,大学语文不仅是教育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其他各项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现在在各个高校中开始对大学语文教学工作必要性提出了质疑,尤其是体育院校,他们对学生应不应该学习《大学语文》这门课程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因为无论在什么时候,任何人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这是因为大学语文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但是这个问题为什么会被提出呢,这主要是因为现在大学语文的教育在绝大多数高校教育工作中都受到了极大的忽视,尤其是体育院校对大学语文的定位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和错误,这就使学校的教育教学与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产生了偏离。要想重视大学语文教学,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在我国的义务教育工作中,语文的教育一直贯穿于其中,它不仅使学生掌握一种交流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精神和思想的传承,从大的方面来说,语文是形成文化认同感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基础,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而从小的方面来说,语文是培养人的良好人格和品德的必要途径[1]。汉语是大部分中国人一生都要使用的语言,学好汉语,并对其进行正确地运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作用。另外,在语言的使用中我们还会要求其表达必须要遵守一定的规范,通过一定的修辞手法等使语言具有文采和感染力,这是实际生活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哈佛大学前校长查尔斯·艾略特曾经说过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是每一个有教养的青年男女都应该具备的素养。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汉语言的学习在教育和人的发展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大学语文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备基本的知识、艺术、道德等因素,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智育、德育、美育因素。文化素养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具备的素养,而语文素养又是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2]。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它对于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高校学生来说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加紧迫,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语文教学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之前我们对各大高校大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大学生的语文素养整体呈现欠缺的状态,其中尤其是体育院校中这种问题更加严重,由此可见,加强大学语文教学迫在眉睫。
二、大学语文教学与体育教学之间的联系分析
通过竞技、强健体魄实现体育精神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这就是体育教育的目标,而大学语文的教育目标也是通过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由此可见,两者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但是从现阶段我国各大体育院校的教育现状来看,其学生的体育素质整体处于低下的水平,并且这种水平在近期内很难有较大的改善,经分析我们认为学生的文化素质不高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主要原因。再加上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考试的录取中降低了文化课的分数,因此有很多学生在语言文字读写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那些能够快速创作或者在大庭广众下侃侃而谈出口成章的人才就更少见了[3]。纵观当代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现代高质量人才的培养需要适应现代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大学语文教学对于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大学语文教学与体育教学之间的联系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大学语文教学承担着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任务
在前面我们就已经说过,语言文字仍然是现代社会传递信息和表达信息的基本工具,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我们都是以语言文字为基础的。基于此,我们将语言文字从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人体科学知识这三大科学知识体系中提取出来,将其列为三大门类科学知识的基础。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社会对于体育院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还必须具有扎实、深入的语言文字知识,这对于他们进行体育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最新信息的获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只有通过语言文字,体育专业人才才能吸取他人的经验,继承前人的成果,利用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所发明和创造,并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创造成果在业界中推广开来。从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语言文字能力的高低在整个创造性活动中对创造能力起到了制约的作用[4]。大学语文作为一个工具性的课程,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强化训练是其课程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和强化能够为体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奠定基础,提供服务,促进体育专业学生语言文字水平的提高,同时这也决定了大学语文在体育人才培养中的基石地位。虽然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已经接受了十几年的语文教育,并通过学习获取了基本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绝大部分的学生都不能达到社会发展对学生阅读表达能力的要求。大学语文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对语言文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讲授,对学生的思想认识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并通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高尚情操[5]。另外,大学语文还可以根据专业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教学特点。比如在体育专业教学中,从阅读能力来说,大学语文要求其学生能够快速地进行阅读,并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批判,快速地对信息进行检查、加工、分析和处理;从表达能力来说,大学语文要求其学生能够对语言文字进行合理、正确地运用,对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进行清晰地阐述和表达,思维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语言要具有优美的艺术性,并还要将逻辑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自己的表达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6]。 (二)大学语文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的体育事业要求从事体育活动的人才能够打破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理念,具有创新精神和勇气,要敢于打破成规,有所创新和发现。由此可见,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就是现阶段体育专业人才必要的素质,不过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于人才的智能有更高的要求,多样化、形象化的知识会使人思路开阔、善于联想,因此承担起发展体育事业的重任应该建立在丰富广博的知识基础上。
没有创造性思维,就谈不上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综合性思维方式,主要是由融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等思维形式融合在一起形成的,其中形象性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7]。形象性思维主要是通过对客观事物形象的感受、形象的储存、形象的识别以及形象的表现等为基础来实现的,体育教学研究也是这样的。在体育教学中,要想为学生开展一堂生动、别致的体育课,教师就必须要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为指导[8]。由此可见,在体育教育中要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条件,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增强其思维的广阔性,这也与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具有一致性。
结语
总体来说,大学语文教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不同,它并不是为解决学生某一单一问题而存在的,也不是某一专业的附属,而是具有多种功能的独立学科。通过大学语文教学的作用能够促进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尤其是在体育专业教育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在人才培养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因此,各大高校,尤其是体育专业院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更加重视大学语文教学,并充分利用大学语文教学与体育教学之间的联系,更好地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沈姝媛.体育院系人文素质教育中加强大学语文教育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45-46.
[2]徐善思.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语文课程建设——以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19(6):63-65.
[3]郭姗姗.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现状及对策[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2):113-115.
[4]赵环.素质教育视角下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2):104-106.
[5]张秀芳.“以文化之”:论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31(3):133-134.
[6]张秀芳.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4):123-124.
[7]贾爱玲.浅论语文学科中的育人功能[J].考试周刊,2013(71):32-32.
[8]沈姝媛.和谐教育下的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6):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