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学生心理危机的案例时有发生,学生心理危机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学生这一群体在承受社会急剧变革所带来的沉重的精神负担之外,还感受着成长期特有的心理困扰。在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面前,一些相对脆弱的学生就难免陷入心理危机,出现过激行为。此外,由于学校生活的群体性,发生在学校领域的心理危机往往更具有传染性,很容易带来整个校园的混乱。因此,正确认识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型,采取有效策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已成为学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
危机虽然具有突发性,但危机的发生是有征兆的,而且是可以识别和预测的。识别学生个体心理危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第一,情绪反应异常。情绪稳定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当学生的情绪突然发生改变,明显不同于往常,出现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焦虑不安、忧郁苦闷、喜怒无常、特别烦躁、无故哭泣、易感情冲动、自我评价丧失等消极情绪时,就有发生心理危机的可能。
第二,认知反应异常。危机事件中的学生,在应激状态下认知功能很容易受到损害,常出现记忆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犹豫不决、缺乏自信、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表现在学习上,即学习兴趣下降,上课无故缺席,常迟到早退,成绩明显下降,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听课。
第三,行为反应异常。正常的行为活动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之一。当学生出现行为异常时,就要注意是否有心理危机了。如:社交退缩、情绪失控、行为习惯改变、暴饮暴食、逃避与疏离、孤僻独行、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易与人冲突等非常态行为。行为变化也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不良的情绪必然导致行为的反常变化。
第四,生理反应异常。危机中的生理反应通常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尤其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有直接的影响。当学生生理上出现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恶梦、容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就要引起人们对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视。
第五,流露自杀意图。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计划和方法,包括在信件、日记、图画、网络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死亡念头者;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述说告别的话等。对近期发出以上警示讯号的学生,学校应作为心理危机的重点干预对象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
二、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对策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系统
当前,学生对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部分学生出现危机时难以获得及时救助,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向学生传授危机识别的知识,建立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体系,就可以随时发现问题,及早干预,把即将发生的危机遏制在萌芽状态,把心理危机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心理危机的预防方面,重要的措施就是将心理健康知识引入课堂,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相关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同时利用讲座、宣传栏、广播等形式,宣传、普及应对心理危机的基本知识,确保全体学生受到系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指导,教会学生及时处理心理危机的基本知识,引导他们树立防范心理危机的意识,帮助他们提高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保健。
(2)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虑,开发身心潜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可以鉴别学生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有助于来访者得到最及时的治疗。学校应该聘请具有良好专业知识背景、咨询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接待工作,以求及时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危机的困境。
(3)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档案制度。心理健康普查是发现学生心理问题较科学的一种方式,学校应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科学地对待测验结果。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心理危机发生者在心理健康普查中的《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得分普遍偏高。如果心理普查时选用恰当的量表,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心理危机的高发人群,且这种预见有一定的准确性。因此,充分重视和利用心理普查信息,可帮助我们筛选出部分有潜在危机的学生。学校每年要对全校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获取学生的心理危机信息。通过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和使用,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有效地区分出容易产生严重心理危机的高危人群,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预防,避免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控制和疏导措施。
2.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参与的学生心理危机支持系统
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在心理上都需要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在心理危机发生时,如果没有任何人去支持、帮助个体面对这些危机,个人会变得十分脆弱、心理失衡,并进一步产生心理危机。因此,建立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参与的学生心理危机支持系统是实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措施之一。
(1)学校支持系统。包括室友、同学、班干部、班主任、教师、宿舍管理员等,以上人员都能在学生的心理支持系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因为学生实施自杀、自伤或伤人等行为时,往往都是在情绪不稳定、冲动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能够给予心理支持系统中的相关人员一定培训,使他们有较强的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的救助意识,并掌握一定的情绪稳定技术,如倾听、同感等,支持系统内的人员就会对当事人进行科学初步的评估和干预,许多心理危机的悲剧就不会发生。
(2)家庭支持系统。家庭支持系统是学生心理危机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学校要帮助家长分析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以及应激源、家庭教育误区,传播先进的教育方式,给学生和家长提供客观、理智认识事物的各种观念和方法,对家长进行培训,使得家长对学生的心理危机有足够的认识,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孩子心理健康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成长氛围。家长要主动向学校反映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性格倾向,采取一定措施主动配合学校的心理援助教育活动,因为对学生而言,最重要的心理支持系统是家庭。
(3)社会支持系统。主要包括来自于父母及其他亲人、来自于老师和同学、来自于其他方面如朋友和社区志愿者的支持等。这种支持不仅包括心理和情感的支持,也包括一些实质的救助行动。调查表明,学生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社会支持具有陪伴支持、情感支持等调节功能,这些功能对处于危机期的学生具有重要作用。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对心理危机事件的承受力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文化和课余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校园为空间的多方面、多类型的文化活动。校园文化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从而不断作用于校园文化主体,实现对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功能,是开展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最佳载体。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对学生开朗性格的养成,高雅气质的形成,以及情感的熏陶,意志的锻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感,从而增强对心理危机事件的承受力。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影响重大。学校通过开展喜闻乐见的各类文化活动,开展寓教于乐的心理素质拓展及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适度的自我表现和合理的心理宣泄的机会,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愉悦身心,调适自我,使学生的心理困惑及时得到疏解,被压抑的情感得到释放,心理的负荷得到减轻,把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
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发展。因此,需要我们不断积累经验和探寻科学的方法,充分发挥学校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有效作用,同时,学校、家庭和社会要齐心协力,立足于预防,科学干预,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服务。
参考文献
[1] 徐静英,王继东.学生心理危机与干预.中国成人教育,2006(7).
[2] 刘镇江,蒋福明.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研究.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 王菊荣,周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早期发现与预防.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4] 肖志玲.大学生心理危机与干预策略研究.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责任编辑白文军)
一、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
危机虽然具有突发性,但危机的发生是有征兆的,而且是可以识别和预测的。识别学生个体心理危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第一,情绪反应异常。情绪稳定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当学生的情绪突然发生改变,明显不同于往常,出现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焦虑不安、忧郁苦闷、喜怒无常、特别烦躁、无故哭泣、易感情冲动、自我评价丧失等消极情绪时,就有发生心理危机的可能。
第二,认知反应异常。危机事件中的学生,在应激状态下认知功能很容易受到损害,常出现记忆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犹豫不决、缺乏自信、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表现在学习上,即学习兴趣下降,上课无故缺席,常迟到早退,成绩明显下降,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听课。
第三,行为反应异常。正常的行为活动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之一。当学生出现行为异常时,就要注意是否有心理危机了。如:社交退缩、情绪失控、行为习惯改变、暴饮暴食、逃避与疏离、孤僻独行、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易与人冲突等非常态行为。行为变化也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不良的情绪必然导致行为的反常变化。
第四,生理反应异常。危机中的生理反应通常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尤其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有直接的影响。当学生生理上出现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恶梦、容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就要引起人们对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视。
第五,流露自杀意图。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计划和方法,包括在信件、日记、图画、网络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死亡念头者;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述说告别的话等。对近期发出以上警示讯号的学生,学校应作为心理危机的重点干预对象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
二、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对策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系统
当前,学生对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部分学生出现危机时难以获得及时救助,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向学生传授危机识别的知识,建立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体系,就可以随时发现问题,及早干预,把即将发生的危机遏制在萌芽状态,把心理危机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心理危机的预防方面,重要的措施就是将心理健康知识引入课堂,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相关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同时利用讲座、宣传栏、广播等形式,宣传、普及应对心理危机的基本知识,确保全体学生受到系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指导,教会学生及时处理心理危机的基本知识,引导他们树立防范心理危机的意识,帮助他们提高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保健。
(2)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虑,开发身心潜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可以鉴别学生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有助于来访者得到最及时的治疗。学校应该聘请具有良好专业知识背景、咨询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接待工作,以求及时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危机的困境。
(3)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档案制度。心理健康普查是发现学生心理问题较科学的一种方式,学校应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科学地对待测验结果。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心理危机发生者在心理健康普查中的《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得分普遍偏高。如果心理普查时选用恰当的量表,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心理危机的高发人群,且这种预见有一定的准确性。因此,充分重视和利用心理普查信息,可帮助我们筛选出部分有潜在危机的学生。学校每年要对全校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获取学生的心理危机信息。通过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和使用,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有效地区分出容易产生严重心理危机的高危人群,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预防,避免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控制和疏导措施。
2.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参与的学生心理危机支持系统
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在心理上都需要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在心理危机发生时,如果没有任何人去支持、帮助个体面对这些危机,个人会变得十分脆弱、心理失衡,并进一步产生心理危机。因此,建立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参与的学生心理危机支持系统是实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措施之一。
(1)学校支持系统。包括室友、同学、班干部、班主任、教师、宿舍管理员等,以上人员都能在学生的心理支持系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因为学生实施自杀、自伤或伤人等行为时,往往都是在情绪不稳定、冲动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能够给予心理支持系统中的相关人员一定培训,使他们有较强的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的救助意识,并掌握一定的情绪稳定技术,如倾听、同感等,支持系统内的人员就会对当事人进行科学初步的评估和干预,许多心理危机的悲剧就不会发生。
(2)家庭支持系统。家庭支持系统是学生心理危机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学校要帮助家长分析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以及应激源、家庭教育误区,传播先进的教育方式,给学生和家长提供客观、理智认识事物的各种观念和方法,对家长进行培训,使得家长对学生的心理危机有足够的认识,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孩子心理健康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成长氛围。家长要主动向学校反映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性格倾向,采取一定措施主动配合学校的心理援助教育活动,因为对学生而言,最重要的心理支持系统是家庭。
(3)社会支持系统。主要包括来自于父母及其他亲人、来自于老师和同学、来自于其他方面如朋友和社区志愿者的支持等。这种支持不仅包括心理和情感的支持,也包括一些实质的救助行动。调查表明,学生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社会支持具有陪伴支持、情感支持等调节功能,这些功能对处于危机期的学生具有重要作用。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对心理危机事件的承受力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文化和课余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校园为空间的多方面、多类型的文化活动。校园文化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从而不断作用于校园文化主体,实现对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功能,是开展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最佳载体。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对学生开朗性格的养成,高雅气质的形成,以及情感的熏陶,意志的锻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感,从而增强对心理危机事件的承受力。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影响重大。学校通过开展喜闻乐见的各类文化活动,开展寓教于乐的心理素质拓展及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适度的自我表现和合理的心理宣泄的机会,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愉悦身心,调适自我,使学生的心理困惑及时得到疏解,被压抑的情感得到释放,心理的负荷得到减轻,把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
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发展。因此,需要我们不断积累经验和探寻科学的方法,充分发挥学校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有效作用,同时,学校、家庭和社会要齐心协力,立足于预防,科学干预,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服务。
参考文献
[1] 徐静英,王继东.学生心理危机与干预.中国成人教育,2006(7).
[2] 刘镇江,蒋福明.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研究.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 王菊荣,周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早期发现与预防.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4] 肖志玲.大学生心理危机与干预策略研究.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