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寻隐者不遇诗赏析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zt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访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诗三百首》选录有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皎然《寻陆鸿渐不遇》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三首古诗句式上都是五言诗,富有节奏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上更是惊人的相似——都是寻访隐者未能相见的,都抒发了对隐者的追慕、赞美之情。
  山,有丘陵、高山、险峰之别;水,有浅溪、江河、汪洋之分;细细品味这三首诗,考虑诗歌的佛心禅意,它们也是有境界之分的。
  丘为的诗以“寻西山隐者不遇”为题,到山中专程去寻访隐者,当然是出于对这位隐者的友情或景仰了,而竟然“不遇”,按照常理,这一定会使访者产生无限失望、惆怅之情。出人意料,这首诗虽写“不遇”,但通过猜想隐者乘车出游,临水垂钓,偏偏把隐者恬适雅趣的生活和性格表现得历历在目;又借题“不遇”,写周围的草色松声使寻访者陶然,因而寻访不遇亦无所谓,既悟出隐者生活的情趣,又荡涤了自己的内心。因此,乘兴而来,尽兴而返,自得其乐,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旷达的胸怀,似乎比相遇了更有收获,更为心满意足,大有君子风度。
  皎然的诗以“寻陆鸿渐不遇”为题,写出一个清爽的秋天,诗人又去敲他的隐者朋友陆鸿渐的门,不但无人应答,连狗吠的声音都没有。此时的诗人也许有些茫然,立刻就回转去,似有些眷恋不舍,还是问一问西边的邻居吧。邻人回答:陆羽往山中去了,经常要到太阳西下的时候才回来。偏僻的住处,篱边未开的菊花,无犬吠的门户,西邻对陆羽行踪的叙述,都刻画出陆羽生性疏放不俗。
  贾鸟的《访隐者不遇》也是写访隐者未遇而询问,问的内容省略,只能从童子的回答中推敲出来,分别问了“师何在?”“采药于何处?”“在此山的何处?”而且童子的回答更简单——“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何时访,何地访,访者为谁,所寻之人是否归来,何时归来,一切并未线索。
  从表现手法上看,丘为的诗有叙事、写景来抒情之笔,又有直抒胸臆之处。如“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写山势的陡峭高峻,也暗示出寻访者攀登之劳,实际上意在写这位隐者的远离尘嚣之心,兼写寻访者的不惮艰劳、殷勤远访之意。又如“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借描写隐居之所的清幽环境表达了隐者的高趣,又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而“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直接写出自己寻访未见的失望之情,“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暗用著名的晋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比较鲜明地抒发了旷达的胸怀、尽兴的喜悦。
  皎然的诗有对陆羽隐居之地的景物的描写和与西家的问答的记叙。“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陆羽迁居之所离城不远,但要沿着野外小径走到桑麻丛中才能见到。“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节候至而花未开,一为新栽,二则说明此地清幽绝尘。以景的清幽来衬托隐者的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襟怀和风度,西邻口中的“山中去”、“归来每日斜”侧面勾画了陆羽流连山水的疏放不俗。
  贾岛的诗则又省去了任何的景物,只有诗人与童子的对答,而且答中寓问,只用区区二十个字,何时访,访者为谁,所寻之人是否归来,何时归来,一切并未线索。时间、空间都难以确定,陷入不可知的状态。
  三首诗表现手法各有区别,丘为的诗中诗人自我的形象最为鲜明。诗人访隐居友人,期遇而未遇;读者由诗人的未遇中,却不期遇而遇——遇到了一位胸怀旷达,习静喜幽,任性所之的高雅之士。而皎然和贾岛的诗中的诗人自我形象则退隐到诗面之后。
  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从构思上看,到山中专程去寻访隐者,足见景仰之情,竟然未遇,按照常理,一定会使访者产生无限失望、惆怅之情。但这首妙在虽写“不遇”,却偏偏把隐者的生活和性格表现得历历在目;又出人意料地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一展自我的旷达胸怀。由于后者的立意上的新颖,而使这首诗变得有很强的新鲜感,从而区别于一般描写隐逸高趣的诗。
  写《寻陆鸿渐不遇》的皎然早年即有诗名,出家后因“文章隽丽”更有“佛门伟器”之誉。皎然擅长写境,“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节候至而花未开,一是因为新近移栽,二则说明此地清幽绝尘,不需花之伪饰。秋高气爽,菊枝摇曳,口言“未著花”,心似遍“著”,面对如此清净之境,自然开放的也许就是佛界之“心花”吧。此诗前半首取境,后半首扣“不遇”之题,从“扣门”句开始,一问一答。无论是写陆羽隐居之地的景,还是后半写不遇的情况,似都不在陆羽身上着笔,但写景中的确做到了“形神兼备”,从形“未著花”的“篱边菊”中见“神”——陆羽的精神意趣、高雅品行,两者自然结合。同样,后面西邻“山中去”“归来每日斜”的有形的话语,从侧面烘托出陆羽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胸襟和风度。通篇流丽自然,写景对话浑然一体。全诗四十字,由实境而入题。愈显其空,清空如话,别有隽味。近人俞陛云说:“此诗之萧洒出尘,有在章句外者,非务为高调也。”(《诗境浅说》)
  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所寻之人身在何处、是否归来、何时归来,对作者来说并不是特别重要。当被告知“山中去”“不知处”,不光时间难以确定,空间也顿时陷入了不可知的状态,仿佛置身佛教世界,时间无始无终,空间无际无涯。面对空茫云山,诗人言寻而不寻,未遇却已遇。这是一种对境而遇、因空而悟。“此在”世界悄然隐去,时空界限渐渐模糊。一切均发生在不知不觉中。诗人们要寻找的似乎不只是隐者,更是一种境界;不只是个实有之人,更是一种空幻之境。千百年来。人们诵读这首诗,与诗人一起静静地走入,轻轻地发问,细细地听答,冥冥地遐想。总是觉得“隐者”愈近愈杳,身心笼罩着一种空灵遴幻之感。我们遗忘了诗人寻人的本意.却恰恰接近了诗歌真正的题旨。
  用画来比喻,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既是一幅人物山水画,又是一幅人物画,而贾岛的《访隐者不遇》则是以神来之笔勾勒了佛、道的空幻之境。贾诗中“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诗人是置身画外的泼墨者,画(诗)面恬淡、虚静、返朴,却又意在言外,含蓄悠远,禅味隽永,的确是“诗中逸品”。
  《寻西山隐者不遇》、《寻陆鸿渐不遇》和《寻隐者不遇》三首诗分别是五言古诗、五言七律和五言七绝,三个作者的生活年代由远及近。他们不懈追求,勇于创新体裁,站高望远,为唐代诗歌的繁华又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江苏省张家港市崇实初级中学(215621)
其他文献
随着我同通信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运营商都面临着运营收入与利润持续增长的挑战,都希望通过独特的个性化服务来争取更多的高端用户,特别是具有产生高运营收入潜力的企业用户市场
Ad hoc网络是一种无中心的对等式无线通信网络,它为局域内的移动或无线主机间的互连提供了灵活的解决方案,并且在3G中引入Ad Hoc网可望解决移动网络中接入的瓶颈问题.本文给
随着VoIP和NGN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使为企业提供便宜、集语音、视频、传真、数据共享、即时消息、电子办公支持的通信与业务应用整体解决方案成为可能.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SIP协
从技术、运营、市场等角度对基于IP的可视电话业务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指出了运营中的一些难点并提出解决方案,给出了快速发展可视电话业务的模式,同时指明了可视电话业务运营
中国海洋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一批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在校治学和执教。近日,海洋大学选择了北电的无线融合应用
近几年来,鸟类对果园的危害不断增大,在徐州地区特别是樱桃、葡萄、桃、苹果等果园危害较重。由于鸟类啄食果实,不仅直接影响果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且有利于病菌在被啄果实的伤
这是一则意味深长的寓言故事,故事短,事情小,内容却丰富,富有情趣,阐明了做人做事的一个大道理,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故事说从前有一个卖草帽的人,因疲劳在大树下打起盹来,可是一觉醒来发现草帽全被树上的猴子戴在了头上。这个卖草帽的人知道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于是他就把自己头上的草帽扔在了地上,果然,那群猴子纷纷学着他的样子把草帽扔在了地上,卖草帽的高高兴兴地捡起地上的草帽回家了。  
期刊
阅读理解是中考语文的测试重点,是卷面分值较高的一类题型。该题型重在考查学生理解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历届考生的难项,也是失分大项,因而引起广大师生的
期刊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数字生活已经不再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电子竞技游戏,作为娱乐产业数字化的重要内容,随着世界范围内数量众多的电竞爱好者的加入,终于
最近,笔者在电脑上用王码五笔型输入法86版打字,当打到“高粱”一词,输入编码“YMIV”时,笔者惊奇地发现,屏幕上出现的竟然是“高梁”。又连着输入十几次,仍然是“高梁”,而非“高粱”。笔者改用王码五笔型输入法98版、极点五笔6.0版、极品五笔输入法6.7版打字(仍用词语输入),打出的均是词语“高粱”。笔者赶紧查阅词典,查出有“高粱”、“膏粱”、“大梁”、“二梁”、“上梁”、“下梁”、“正梁”等词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