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访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诗三百首》选录有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皎然《寻陆鸿渐不遇》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三首古诗句式上都是五言诗,富有节奏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上更是惊人的相似——都是寻访隐者未能相见的,都抒发了对隐者的追慕、赞美之情。
山,有丘陵、高山、险峰之别;水,有浅溪、江河、汪洋之分;细细品味这三首诗,考虑诗歌的佛心禅意,它们也是有境界之分的。
丘为的诗以“寻西山隐者不遇”为题,到山中专程去寻访隐者,当然是出于对这位隐者的友情或景仰了,而竟然“不遇”,按照常理,这一定会使访者产生无限失望、惆怅之情。出人意料,这首诗虽写“不遇”,但通过猜想隐者乘车出游,临水垂钓,偏偏把隐者恬适雅趣的生活和性格表现得历历在目;又借题“不遇”,写周围的草色松声使寻访者陶然,因而寻访不遇亦无所谓,既悟出隐者生活的情趣,又荡涤了自己的内心。因此,乘兴而来,尽兴而返,自得其乐,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旷达的胸怀,似乎比相遇了更有收获,更为心满意足,大有君子风度。
皎然的诗以“寻陆鸿渐不遇”为题,写出一个清爽的秋天,诗人又去敲他的隐者朋友陆鸿渐的门,不但无人应答,连狗吠的声音都没有。此时的诗人也许有些茫然,立刻就回转去,似有些眷恋不舍,还是问一问西边的邻居吧。邻人回答:陆羽往山中去了,经常要到太阳西下的时候才回来。偏僻的住处,篱边未开的菊花,无犬吠的门户,西邻对陆羽行踪的叙述,都刻画出陆羽生性疏放不俗。
贾鸟的《访隐者不遇》也是写访隐者未遇而询问,问的内容省略,只能从童子的回答中推敲出来,分别问了“师何在?”“采药于何处?”“在此山的何处?”而且童子的回答更简单——“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何时访,何地访,访者为谁,所寻之人是否归来,何时归来,一切并未线索。
从表现手法上看,丘为的诗有叙事、写景来抒情之笔,又有直抒胸臆之处。如“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写山势的陡峭高峻,也暗示出寻访者攀登之劳,实际上意在写这位隐者的远离尘嚣之心,兼写寻访者的不惮艰劳、殷勤远访之意。又如“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借描写隐居之所的清幽环境表达了隐者的高趣,又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而“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直接写出自己寻访未见的失望之情,“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暗用著名的晋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比较鲜明地抒发了旷达的胸怀、尽兴的喜悦。
皎然的诗有对陆羽隐居之地的景物的描写和与西家的问答的记叙。“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陆羽迁居之所离城不远,但要沿着野外小径走到桑麻丛中才能见到。“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节候至而花未开,一为新栽,二则说明此地清幽绝尘。以景的清幽来衬托隐者的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襟怀和风度,西邻口中的“山中去”、“归来每日斜”侧面勾画了陆羽流连山水的疏放不俗。
贾岛的诗则又省去了任何的景物,只有诗人与童子的对答,而且答中寓问,只用区区二十个字,何时访,访者为谁,所寻之人是否归来,何时归来,一切并未线索。时间、空间都难以确定,陷入不可知的状态。
三首诗表现手法各有区别,丘为的诗中诗人自我的形象最为鲜明。诗人访隐居友人,期遇而未遇;读者由诗人的未遇中,却不期遇而遇——遇到了一位胸怀旷达,习静喜幽,任性所之的高雅之士。而皎然和贾岛的诗中的诗人自我形象则退隐到诗面之后。
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从构思上看,到山中专程去寻访隐者,足见景仰之情,竟然未遇,按照常理,一定会使访者产生无限失望、惆怅之情。但这首妙在虽写“不遇”,却偏偏把隐者的生活和性格表现得历历在目;又出人意料地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一展自我的旷达胸怀。由于后者的立意上的新颖,而使这首诗变得有很强的新鲜感,从而区别于一般描写隐逸高趣的诗。
写《寻陆鸿渐不遇》的皎然早年即有诗名,出家后因“文章隽丽”更有“佛门伟器”之誉。皎然擅长写境,“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节候至而花未开,一是因为新近移栽,二则说明此地清幽绝尘,不需花之伪饰。秋高气爽,菊枝摇曳,口言“未著花”,心似遍“著”,面对如此清净之境,自然开放的也许就是佛界之“心花”吧。此诗前半首取境,后半首扣“不遇”之题,从“扣门”句开始,一问一答。无论是写陆羽隐居之地的景,还是后半写不遇的情况,似都不在陆羽身上着笔,但写景中的确做到了“形神兼备”,从形“未著花”的“篱边菊”中见“神”——陆羽的精神意趣、高雅品行,两者自然结合。同样,后面西邻“山中去”“归来每日斜”的有形的话语,从侧面烘托出陆羽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胸襟和风度。通篇流丽自然,写景对话浑然一体。全诗四十字,由实境而入题。愈显其空,清空如话,别有隽味。近人俞陛云说:“此诗之萧洒出尘,有在章句外者,非务为高调也。”(《诗境浅说》)
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所寻之人身在何处、是否归来、何时归来,对作者来说并不是特别重要。当被告知“山中去”“不知处”,不光时间难以确定,空间也顿时陷入了不可知的状态,仿佛置身佛教世界,时间无始无终,空间无际无涯。面对空茫云山,诗人言寻而不寻,未遇却已遇。这是一种对境而遇、因空而悟。“此在”世界悄然隐去,时空界限渐渐模糊。一切均发生在不知不觉中。诗人们要寻找的似乎不只是隐者,更是一种境界;不只是个实有之人,更是一种空幻之境。千百年来。人们诵读这首诗,与诗人一起静静地走入,轻轻地发问,细细地听答,冥冥地遐想。总是觉得“隐者”愈近愈杳,身心笼罩着一种空灵遴幻之感。我们遗忘了诗人寻人的本意.却恰恰接近了诗歌真正的题旨。
用画来比喻,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既是一幅人物山水画,又是一幅人物画,而贾岛的《访隐者不遇》则是以神来之笔勾勒了佛、道的空幻之境。贾诗中“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诗人是置身画外的泼墨者,画(诗)面恬淡、虚静、返朴,却又意在言外,含蓄悠远,禅味隽永,的确是“诗中逸品”。
《寻西山隐者不遇》、《寻陆鸿渐不遇》和《寻隐者不遇》三首诗分别是五言古诗、五言七律和五言七绝,三个作者的生活年代由远及近。他们不懈追求,勇于创新体裁,站高望远,为唐代诗歌的繁华又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江苏省张家港市崇实初级中学(215621)
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访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诗三百首》选录有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皎然《寻陆鸿渐不遇》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三首古诗句式上都是五言诗,富有节奏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上更是惊人的相似——都是寻访隐者未能相见的,都抒发了对隐者的追慕、赞美之情。
山,有丘陵、高山、险峰之别;水,有浅溪、江河、汪洋之分;细细品味这三首诗,考虑诗歌的佛心禅意,它们也是有境界之分的。
丘为的诗以“寻西山隐者不遇”为题,到山中专程去寻访隐者,当然是出于对这位隐者的友情或景仰了,而竟然“不遇”,按照常理,这一定会使访者产生无限失望、惆怅之情。出人意料,这首诗虽写“不遇”,但通过猜想隐者乘车出游,临水垂钓,偏偏把隐者恬适雅趣的生活和性格表现得历历在目;又借题“不遇”,写周围的草色松声使寻访者陶然,因而寻访不遇亦无所谓,既悟出隐者生活的情趣,又荡涤了自己的内心。因此,乘兴而来,尽兴而返,自得其乐,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旷达的胸怀,似乎比相遇了更有收获,更为心满意足,大有君子风度。
皎然的诗以“寻陆鸿渐不遇”为题,写出一个清爽的秋天,诗人又去敲他的隐者朋友陆鸿渐的门,不但无人应答,连狗吠的声音都没有。此时的诗人也许有些茫然,立刻就回转去,似有些眷恋不舍,还是问一问西边的邻居吧。邻人回答:陆羽往山中去了,经常要到太阳西下的时候才回来。偏僻的住处,篱边未开的菊花,无犬吠的门户,西邻对陆羽行踪的叙述,都刻画出陆羽生性疏放不俗。
贾鸟的《访隐者不遇》也是写访隐者未遇而询问,问的内容省略,只能从童子的回答中推敲出来,分别问了“师何在?”“采药于何处?”“在此山的何处?”而且童子的回答更简单——“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何时访,何地访,访者为谁,所寻之人是否归来,何时归来,一切并未线索。
从表现手法上看,丘为的诗有叙事、写景来抒情之笔,又有直抒胸臆之处。如“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写山势的陡峭高峻,也暗示出寻访者攀登之劳,实际上意在写这位隐者的远离尘嚣之心,兼写寻访者的不惮艰劳、殷勤远访之意。又如“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借描写隐居之所的清幽环境表达了隐者的高趣,又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而“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直接写出自己寻访未见的失望之情,“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暗用著名的晋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比较鲜明地抒发了旷达的胸怀、尽兴的喜悦。
皎然的诗有对陆羽隐居之地的景物的描写和与西家的问答的记叙。“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陆羽迁居之所离城不远,但要沿着野外小径走到桑麻丛中才能见到。“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节候至而花未开,一为新栽,二则说明此地清幽绝尘。以景的清幽来衬托隐者的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襟怀和风度,西邻口中的“山中去”、“归来每日斜”侧面勾画了陆羽流连山水的疏放不俗。
贾岛的诗则又省去了任何的景物,只有诗人与童子的对答,而且答中寓问,只用区区二十个字,何时访,访者为谁,所寻之人是否归来,何时归来,一切并未线索。时间、空间都难以确定,陷入不可知的状态。
三首诗表现手法各有区别,丘为的诗中诗人自我的形象最为鲜明。诗人访隐居友人,期遇而未遇;读者由诗人的未遇中,却不期遇而遇——遇到了一位胸怀旷达,习静喜幽,任性所之的高雅之士。而皎然和贾岛的诗中的诗人自我形象则退隐到诗面之后。
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从构思上看,到山中专程去寻访隐者,足见景仰之情,竟然未遇,按照常理,一定会使访者产生无限失望、惆怅之情。但这首妙在虽写“不遇”,却偏偏把隐者的生活和性格表现得历历在目;又出人意料地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一展自我的旷达胸怀。由于后者的立意上的新颖,而使这首诗变得有很强的新鲜感,从而区别于一般描写隐逸高趣的诗。
写《寻陆鸿渐不遇》的皎然早年即有诗名,出家后因“文章隽丽”更有“佛门伟器”之誉。皎然擅长写境,“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节候至而花未开,一是因为新近移栽,二则说明此地清幽绝尘,不需花之伪饰。秋高气爽,菊枝摇曳,口言“未著花”,心似遍“著”,面对如此清净之境,自然开放的也许就是佛界之“心花”吧。此诗前半首取境,后半首扣“不遇”之题,从“扣门”句开始,一问一答。无论是写陆羽隐居之地的景,还是后半写不遇的情况,似都不在陆羽身上着笔,但写景中的确做到了“形神兼备”,从形“未著花”的“篱边菊”中见“神”——陆羽的精神意趣、高雅品行,两者自然结合。同样,后面西邻“山中去”“归来每日斜”的有形的话语,从侧面烘托出陆羽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胸襟和风度。通篇流丽自然,写景对话浑然一体。全诗四十字,由实境而入题。愈显其空,清空如话,别有隽味。近人俞陛云说:“此诗之萧洒出尘,有在章句外者,非务为高调也。”(《诗境浅说》)
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所寻之人身在何处、是否归来、何时归来,对作者来说并不是特别重要。当被告知“山中去”“不知处”,不光时间难以确定,空间也顿时陷入了不可知的状态,仿佛置身佛教世界,时间无始无终,空间无际无涯。面对空茫云山,诗人言寻而不寻,未遇却已遇。这是一种对境而遇、因空而悟。“此在”世界悄然隐去,时空界限渐渐模糊。一切均发生在不知不觉中。诗人们要寻找的似乎不只是隐者,更是一种境界;不只是个实有之人,更是一种空幻之境。千百年来。人们诵读这首诗,与诗人一起静静地走入,轻轻地发问,细细地听答,冥冥地遐想。总是觉得“隐者”愈近愈杳,身心笼罩着一种空灵遴幻之感。我们遗忘了诗人寻人的本意.却恰恰接近了诗歌真正的题旨。
用画来比喻,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既是一幅人物山水画,又是一幅人物画,而贾岛的《访隐者不遇》则是以神来之笔勾勒了佛、道的空幻之境。贾诗中“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诗人是置身画外的泼墨者,画(诗)面恬淡、虚静、返朴,却又意在言外,含蓄悠远,禅味隽永,的确是“诗中逸品”。
《寻西山隐者不遇》、《寻陆鸿渐不遇》和《寻隐者不遇》三首诗分别是五言古诗、五言七律和五言七绝,三个作者的生活年代由远及近。他们不懈追求,勇于创新体裁,站高望远,为唐代诗歌的繁华又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江苏省张家港市崇实初级中学(215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