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文明”不能代替轴心文明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asyvet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林昌先生在《文史知识》2007年第6、7期上发表了名为《东西方“轴心文明”的比较》的文章,对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提出的人类文明轴心时期的“代表了世界文化的三个核心”的中国文明、希腊文明和印度文明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对于我们理解世界文明很有意义。但是,作者以中国、希腊和印度三种“核心”文明代替轴心文明的做法既不完全符合雅斯贝斯本人对轴心文明的理解,也与文明史视野下的世界历史发展颇有出入。
  用所谓的三种“核心文明”代替轴心文明并不符合雅斯贝斯对轴心文明的理解。最早关于轴心文明这一命题的酝酿并不是始自于雅斯贝斯,他本人也特别强调,早在1856年,拉索尔克斯在其《历史哲学新探》中就写道:“公元前600年,波斯的琐罗亚斯德、印度的乔达摩·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以色列的先知们、罗马的努马王,以及希腊的爱奥尼亚人、多利亚人和埃利亚人的首批哲学家,全都作为民族宗教的改革者而几乎同时出现,这不可能是偶然的事情”(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5~16页)。1870年,维克多·冯·施特劳斯也强调:“在中国老子和孔子生活的数百年里,所有开化民族都经历了一场奇异的精神运动。在以色列,耶利米、哈巴谷、但以理和以西结作着他们的预言,而新一代人在耶路撒冷建立了第二座圣殿(公元前521~516年)。希腊人当中,泰勒斯依然健在,阿那克西曼德、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和色诺芬崭露头角,巴门尼德也已诞生。在波斯,琐罗亚斯德对古代教义的重要改革看来已经得到了贯彻,印度则产生了佛教创世人释迦牟尼”(《历史的起源与·目标》,第16页)。从最初涉及这一命题的两位学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所说的同一时期的重要文明标志不仅包括中国、希腊和印度,还特别强调了波斯和巴勒斯坦这两个地区的文明,即波斯文明和希伯来文明。雅斯贝斯基本上完全接受了前辈学者的意见,只是他认为人们对这一命题的描述“仅仅是浮光掠影而已……人们从未有论证它们的意图,从未从整体上把握这些获得当时人性的整个精神存在的普遍类似现象”(《历史的起源与目标》,第16页)。因此,在雅斯贝斯看来,他的任务是要“从整体上把握这些获得当时人性的整个精神存在的普遍类似现象”,而没有打算提出新的模式来取代前人说法。事实上,作者在全书论述中,也完全是把中国文明一印度文明一波斯文明一犹太文明一希腊文明作为轴心期的基本标志看待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第8页),只是由于波斯文明相对其它诸文明而言,对后来世界(更准确地说应是西方世界)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小而没有进行单独的或特别的讨论而已。没有单独或特别的讨论,并不能否认它作为轴心期文明的重要标志。对于犹太文明,它不仅是作者反复强诃的重要内容,而且它对以后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极其深远,关于这一点只要看看它对基督教的孕育和对伊斯兰教的深刻影响就能明白。作者不仅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把中国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犹太文明和希腊文明作为轴心期文明的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标志,而且在其它著述中作者也一再强调这一点:“在这一时期(轴心期)充满了不平常的事件。在中国诞生了孔子和老子,中国哲学的各种派别的兴起,这是墨子、庄子以及无数其他人的时代。在印度,这是优波尼沙和佛陀的时代。如在中国一样,所有哲学派别,包括怀疑主义、唯物主义、诡辩派和虚无主义都得到了发展。在伊朗,祆教(即琐罗亚斯德教)提出它挑战式的论点,认为宇宙的过程属于善与恶之间的斗争;在巴勒斯坦,先知们奋起:以利亚、以赛亚、耶利米、第二以赛亚。希腊产生了荷马,哲学家如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柏拉图,悲剧诗人,修昔的底斯和阿基米德。这些名字仅仅说明这个巨大的发展而已,这都是在几世纪之内单独地也差不多同时地在中国、印度和西方出现的”(卡尔·雅斯贝斯:《人的历史》,载田汝康、金重远选编《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9页)。这与作者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的提法完全一样。由此可以看出,作者一再强调的“能代表世界文化核心”的文明并不只是中国、希腊和印度这三种文明,因此,我们也不能用这三种文明代替轴心时代的主要文明种类。
  江先生之所以用中国、希腊和印度这三种文明作为轴心期文明的核心代表,一方面可能是误解了雅斯贝斯在其著作中不断提到的“三个地区的文明”这一提法,把“三个地区的文明”等同于“三种文明”;另一方面可能是受到了国内学术界对轴心期文明的片面理解的影响。在雅斯贝斯的论述中,他的确不停地使用“三个地区的文明”这一术语,但是从其行文和含义中明显地看出,他所说的“三个地区”并不只是中国、希腊和印度这三个特定的地区,而是把希腊、波斯和巴勒斯坦作为一个整体地区与中国和印度并列。作者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第8页列举出轴心期的五种文明后,紧接着写道:“这个时代的新特点是,世界上所有三个地区的人类全都开始意识到整体的存在、自身和自身的限度……”显然,在作者的笔下,三个地区是指中国、印度、西方(包括希腊、波斯和巴基斯坦),这从该书后面不断提到的“三个地区”所包含的内容看,情况也是如此。从文明发展角度看,“两希文明”即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本身就是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而波斯地区则是这两种文明的交汇融合之地,这种文明的交融,在亚历山大开创的希腊化时代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雅斯贝斯把它们作为文明的整体看待并无什么不妥之处。从地理区域的角度看,虽然希腊属欧洲,波斯和巴勒斯坦地处亚洲,但它们之间相隔的距离并不遥远,在历史上和文化上的联系更是极其密切,因此,如果我们打破以土耳其海峡作为亚欧大陆分界线这一人为划分和思维定势,把希腊、波斯和巴勒斯坦看作一个地区也并无大碍。事实上,从地域角度看,这些地区都是地中海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村富:《地中海文化圈概念的界定及其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在文明的轴心时代,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是完全可以的,甚至是必要的。由此看来,雅斯贝斯把希腊、波斯和巴勒斯坦作为一个地区与中国和印度并列是完全可行的,也有其合理的原因。但是在我国学术界,人们常常把“三个地区的文明”等同于中国、希腊和印度“三种文明”。最明显的代表可能要算吴于廑、齐世荣先生主编的颇具影响的《世界史》(古代史编)中关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世界”的叙述,虽然它没有明确指出“轴心期文明”这一概念,但在具体内容上,它和雅斯贝斯关于轴心期文明的论述完全一致,有些地方甚至连文字表述都没有变化。但是,《世界史》中关于这一时期文明的叙述,却只强调中国、希腊和印度三个古典文化中心而省略了波斯和巴勒斯坦(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43~349页。《世界史》的这种介绍对中国学术界关于轴心期文明的看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导向性影响,以至于在大量介绍和讨论轴心期文明的论著中,几乎都以中国、希腊和印度三种文明作为轴心期文明的替代品。这方面另一具有较大影响的是马克垚先生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相同的提法(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江先生的文章也不例外。早在《东西方“轴心文明”的比较》发表之前,江先生就发表过讨论“轴心文明”的文章(江林昌:《从人才学角度探讨中国轴心文明的深刻意义——读齐秀生博士(社会环境与人才)》,《东岳论丛》,2007年第1期),在那篇文章中,他也把“三个地区的文明”等同于“三种文明”而加以论述。其实,在我国学术界,这种把“三个地区的文明”等同于“三种文明”的“学术现象”已经十分流行了,这种流行算不算是对雅斯贝斯的“轴心文明”理论的“多数人暴政”呢?
  
  (本文编辑:李焱)
其他文献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第6课《孔雀东南飞》P25“研讨与练习”第一题“这首诗叙述了一个爱情悲剧故事。同学之间讨论:这场悲剧是如何产生的?回答该问题在人教版《语文·必修2·教师教学用书》P59的参考答案上,原文抄录如下:  焦仲卿和刘兰芝是一对恩爱夫妻,焦母不由分说,将他俩活生生的拆开;刘兄贪图富贵,迫使妹妹另嫁他人。正是焦母和刘兄合力将焦仲卿和刘兰芝逼上绝路。这个故事
行政复议是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起的行政机关内部自我纠正错误的监督制度,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确立的基本法律制度,它有助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塑造合法、合理与高效的行政秩序,减轻法院的工作负担。与整个法治建设的过程一样,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经历了而且正经历着曲折的历程,在历史的积累中逐步生长和成熟。    民国的《诉愿法》:短命的草创和奠基阶段    制度的意义和权威,来自
鲁枢元先生是中国生态文艺学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近几年来,伴随着中国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的双重恶化,鲁枢元先生倡导的生态意识从自然领域、社会领域向精神领域层层深入,启发了不少有志于生态批评和生态文学研究的年轻学人,嘉惠学林。他先后出版了《猞猁言说》、《精神守望》、《生态批评的空间》,主持编写了《自然与人文——生态批评学术资源库》等图书。  作为一位严谨扎实的学者,鲁枢元先生同时还是一位拥有强烈的
2007年9月,中华书局出版了何明星先生《著述与宗族——清人文集编刻方式的社会学考察》,该书收入《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中。笔者发现书中问题不少,而且有的还很严重。来新夏先生曾写过一篇题为《清代学术出版的社会学考察》的评介文章,认为此书“颇多新鲜之感”,“是一本有创意的专著,为研究清人文集开拓了新领域,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辛勤用心”,如此评说,则大体上是肯定此书。笔者对此不敢苟同。至于来先生认为,此书附录
以诗获救的李涉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涉。李涉,自号清溪子,唐朝洛阳人,元和年间曾官太子通事舍人,因事贬谪出京;大和中,复召为太学博士,不久又因事罢官,流放桂粤。  据《唐诗纪事》的记载,李涉在做太学博士期间,一次去九江,因遇雨歇宿在一个叫井栏砂的江村里,半夜里遇到强盗打家劫舍。李涉害怕和“豪客”讲道理,吓得蜷缩在角落
《小雅》并非创刊于南京    陈子善的文章《韩北屏:(诗志)》(载2009年8月7日《文汇读书周报》“书人茶话”),厘清了一些事实真相,比如,纠正了现代文学史研究专家范泉所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辞典》中有关《诗志》创刊时间的记载错误,避免今后以讹传讹下去,实属功德无量。不过,陈先生文章最后也有一处硬伤:  纪弦在回忆录中强调1936年10月戴望舒等主编的上海《新诗》月刊创刊是“中国新诗史上自五四
异域购书,常有艳遇——当然此艳遇非彼艳遇也。  我每到一个异国城市,最感兴趣的不是当地风景名胜,而是它的各种博物馆。访问博物馆,我又有一个嗜好,是购买该馆藏品的指南(Guide)。这种指南会逐一登录该馆重要藏品的详细信息,包括作者、年份、尺寸、流传情况等等,甚至在各展室平面图上逐一标出这些藏品的摆放位置。一般来说,只有那些历史悠久的大型博物馆才会编印出版这样的指南,例如我收集的这类指南中,有罗马梵
向来对学术界的“四通”人士心存敬意,所谓“四通”,即读得通、想得通、讲得通、写得通。在笔者的心目中,陈乐民先生和资中筠先生就属于这种令人感佩的“通”才。这对学术伉俪在世纪之交呈现给世人的鸿篇巨制——《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给时代添警醒,为民族立诤言,在中西文化研究领域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可以说,热心启蒙、冷眼向洋乃是他们一以贯之的精神目标。  唯其如此,汇集于《陈乐民徜徉集》总书名下的《书
扬之水近几年真是出了几本叫座的好书,如《诗经别裁》、《诗经名物新证》等等,通过这些书,我们可以感受到扬之水这些年在潜心想些什么,干些什么,最终完成了什么。她让你不能不惊奇地发现,繁杂的古名物在她的笔下逐渐清晰起来,本来没有头绪的东西有了头绪。去年她又在三联书店出了一本《终朝采蓝》,也是讲述古名物的。据她在后记里说,她本想叫《古名物寻微》,后来有朋友说要用软性一点的名字才好,于是她就从《诗》中拈来这
他是一位倒在血泊中的笔耕者。  他与郑振铎最早为《国际歌》(《赤色的诗歌——第三国际党的诵歌》)合译歌词。  著名外国文学研究家、翻译家戈宝权,在他去世后说:  其实耿济之先生不只是我国一位最早和最著名的俄国文学的研究者和绍介者,同时还是一位工作得最久和工作力最强的翻译家。在他三十年来的文艺活动中,除去散见于报章杂志的各种绍介文字和译品不计外,他留给我们将近二十种成本的珍贵的翻译,并且又都是俄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