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观念转变的过程中,新社会阶层不断形成和发展。其主要是以民营科技企业创业技术人才、外资企业管理技术人才、个体户、私营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六个新社会阶层组成。甘肃省与我国其他发达地区相比,新社会阶层队伍规模较小,但参政议政意识不断增强,愿望强烈,热情较高。相关部门应在不断研究新社会阶层特点的基础上,把握机遇,更好地通过人民政协发挥其参政议政的优势。
关键词: 甘肃省; 新社会阶层; 人民政协; 参政议政
中图分类号: C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2)04-0013-03
与我国其他发达地区相比,甘肃省新社会阶层队伍规模较小,这是由其具体的主客观条件决定的。近些年随着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引导、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渐转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甘肃省新社会阶层的数量、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不断得到提升,从而使甘肃省新社会阶层在人民政协中参政议政的优势更好地体现出来。
一、甘肃省新社会阶层自身的特点
(一)构成复杂化、思想多元化、队伍规模较小
甘肃省新社会阶层在最初的形成阶段其构成主要源自无固定职业者、农民以及下岗工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构成也日趋复杂化。如高等院校的知识分子、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转业军人、留学归国人员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等,从而新社会阶层的思想也日趋多元化。他们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通过其独立自主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来进一步发展壮大本阶层。另外,其思想的多元化也形成了其更加复杂的心态。这其中包括一些比较偏激的想法及观念,主要是由于西方价值观念的思想侵蚀而导致其中一些人产生了一种不以我国具体实际为依据的价值判断。尽管新社会阶层的构成越来越复杂化,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但甘肃省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长期受传统思想观念及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严重的受计划体制的影响,造成“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气氛不浓厚,从而导致甘肃省新社会阶层队伍规模较小,GDP的贡献率低于全国水平。
(二)发展环境尚不理想,对甘肃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
在发展环境中除了自然条件的因素外,在主观因素方面,甘肃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规定落实不到位,行业协会的监督服务有待改善,提出意见、提供建议的渠道还不够畅通,政府有些部门的不作为、腐败等问题依旧存在,对甘肃省新社会阶层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从而限制了甘肃省的全面发展。使一些从业人员在心理上产生了对这样环境的排斥感,使部分人员向发达地区流动,给甘肃省新社会阶层的发展造成了极大损失。人才是科技发展、创新、社会进步的第一位的关键因素,由于环境的尚不理想、尚不成熟而导致的人才流失,对甘肃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三)新阶层收入水平不高,与发达地区差距明显
新阶层是一种高风险、高收入的行业。但对于西部地区,尤其是甘肃来讲却出现了高风险、低收入的问题,这与发达地区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例如,甘肃省中介组织从业人员的月收入在1500至2500元之间的占所有人员的52.2%,5000元以上的占所有从业人员数量的8%。而上海市的中介机构人员的月收入高于2000元的占其整体人员的72.31%,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人数则接近40%。显然,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新社会阶层的收入要低于发达地区很多,还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甘肃省新社会阶层之间以及各行业内部之间的收入差距在逐渐拉大。例如像有些企业合伙人、高层管理人士的年收入可达二、三十万元,而普通人员的年收入则只有一万多元,这种差距在一定的时期内还将进一步拉大。
(四)民族性特色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大
甘肃省现有5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接近220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8.7%。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藏、土、裕固、东乡、保安、萨拉、满等16个少数民族。在这中间,裕固、保安、东乡为甘肃独有的民族,以及包括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还包括肃南、肃北、天祝、东乡、阿克塞、麦积山、张家川7个民族自治县,39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面积17.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9.8%。在甘肃省内的民族地区,随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民营企业中的少数民族企业家为民族地区经济以及整个甘肃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以2005年的临夏市民营企业为例,其经济势头发展强劲、贡献大。农民从民营经济中获得的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2636元的66%,占全市国民经济GDP的65%,财政收入贡献率达到了58%。其初步形成了农畜产品加工、清真食品、毛纺、机械制造、建筑建材、交通运输、餐饮、商贸、规模化养殖、旅游等多业并举的发展新格局。此外,甘肃省的少数民族特色饮食遍布全省的各个地区,其中大部分特色风味小吃都是源自于甘肃最普遍的少数民族回族人之手。比如最著名的牛肉面、手抓羊肉、酿皮子等,占据了最多数的民族特色饮食,从而也为促进民族地区以及甘肃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教育大发展使大量知识性人才进入新社会阶层并提升其整体实力
甘肃省在“以人为本”的理论指导下,在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的基础之上,甘肃省的教育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而为新的社会阶层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知识性人才。到2010年,甘肃省的高等院校年招生达到6万人左右,高等职业教育达到2万人,成人高等教育人数达到7万人,研究生则达到4000人。随着接受高等教育培养人数的不断增加,选择进入新社会阶层的知识型人才队伍将更加庞大。由于现代高等教育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具有专业性知识人才的知识面也将更加广泛。比如越来越多的知识性人才进入民营科技性企业,这些人员既具备创业技术的专业性素质,又同时具有管理方面较高的水平。在新社会阶层中,他们除了能更好地用自己的专业性知识为本行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外,还可以通过对其他行业的了解来促进与本行业的联系,共同促进发展,从而达到整个新社会阶层的全面发展。 二、甘肃省新社会阶层在人民政协中参政议政的特点
(一)功利因素对新社会阶层的参政议政有一定影响
在新的社会阶层中有一部分人接受过西方的教育,其中大部分人士都拥有相当的经济基础。有些人总是习惯用西方的价值观念来看待和分析我国的现实社会生活以及一些现实性的问题。另外,一些人士的侧重点更偏重于自己企业的自身发展,从而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花在政治领域中,因此而导致其政治参与度的降低。在新社会阶层中有些人士的价值观严重地受到功利因素的影响,其社会责任感、国家及集体观念不强,更多的只是关心其自身的利益问题,政治参与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这样会给整个社会阶层的协调全面发展带来恶性影响。
(二)政治参与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就全国范围来看,甘肃省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局限性更为显著。这主要表现在新社会阶层其代表人士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诉求及信仰等多方面具有多样性。其内部构成相当复杂,与各社会阶层之间产生较大的流动性,从而体现出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队伍的不稳定性。另外,像新社会阶层中的私营业主等人士由于在较短时期内积累了大量财富,拉大了各社会阶层之间的财富差距,从而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各社会阶层之间出现利益矛盾。甘肃省的政协界别设置未能及时吸收反映社会结构变化后新出现的社会阶层界别,伴随甘肃省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新的社会阶层正在逐渐出现,政协在界别上进行改革必须预见到吸纳新社会阶层的参政要求的重要性。
(三)参政议政意识提升,愿望强烈,热情较高
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大部分人是属于改革开放先富起来的这一批人。由于他们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所以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表现为他们的基本政治倾向。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培养出他们较强的竞争意识,注重强调公平竞争。他们的参政议政的意识得到提升,热情较高,参政议政的愿望也日加强烈,从而通过参政议政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巩固自身地位,为党和政府提出更好的建议,以及通过影响党和政府的决策来使其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成立于1954年的甘肃省工商业联合会,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全省共有县级以上工商联组织101个,行业商会市场分会等基层组织260多个,涉及餐饮、五金、美容美发、房地产、商业、农业等10个行业,分布在全省84个县区,14个市州,形成覆盖全省的组织网络。其会员包括企业会员、团队会员和个人会员,现有会员总数42000多个。在甘肃省委领导下,对其广大会员进行帮助、引导、教育,为会员搞好服务。培养一支坚持拥护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分子队伍,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更好地提升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在人民政协中参政议政的热情。
三、更好地发挥甘肃省新阶层参政议政的优势
(一)维护社会稳定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只有稳定才可以更好地发展。新的社会阶层只有更好地提高政治素质、树立大局意识,才能够积极地维护甘肃社会的稳定。比如作为新生代的“新中间阶层”,此阶层的群体人数在全国的比例较低,主要以管理人员为主,在甘肃省此阶层的人数与全国其他发达地区相比也相对较少。在甘肃省此阶层人员的年龄大概在25到30岁左右,一般都有较高的学历,有新的专业知识,其大多就职于新兴行业,像金融、证券、信息、高新技术等领域中,收入相对较高,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社会力量。新中间阶层维护社会发展的政治稳定,主要体现在其是介于社会高层与底层之间的缓冲层,当它成为社会主体时,社会高层与底层之间的冲突就会受到阻止,社会矛盾就会得到大大缓和。新中间阶层维护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稳定,主要体现在其在社会上代表温和的、保守的意识形态。而当这种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时,极端的思想和冲突观念就很难有市场。新中间阶层维护社会的经济发展稳定,主要体现在新中间阶层是引导社会消费的最主要群体。当中产阶级占社会的多数时,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就保证了社会庞大稳定的消费市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甘肃省乃至全国的“新中间阶层”一定会成为推动现代化社会发展、引导社会消费、稳定社会形势的社会结构的主体力量。
(二)积极为社会热点问题进言献策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和谐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会不断出现一些社会热点问题。随着新阶层自身实力的不断提升以及自身在社会中的观察、感受,能够产生其自身对重大社会问题的独到看法,比如贫富差距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加、环境保护等问题。新阶层会积极思考这些问题,为这些问题的解决进言献策,从而克服这些问题对我国和谐社会发展进程的制约。
(三)中介组织代表人士中党员居多,政治素质强
由于社会中介组织大多数呈现出由政府职能部门转型而来的特殊性,甘肃省经济实力强、经营规模大、社会影响大的前十位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前五位的律师事务所的法人代表都是中共党员。他们在增强企业凝聚力、推进行业的诚信建设方面起到了先锋模范和率先垂范作用,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甘肃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全国最早成立行业协会党委,把党支部建在事务所上,在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引导企业合法经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这些行业代表人士在政治安排上的困难和问题。各级人大、政协中主要安排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党外代表人士,而行业代表人士中共党员的政治安排却受到有关政策、规定的限制。
(四)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渠道
新的社会阶层运用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从事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活动,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向国家上缴大量税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近几年,非公有制经济年均增长在15%以上,高于全省经济增长5个百分点,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达到了36%以上,已经成为最具活力的增长点。近些年来,甘肃省个体私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私营企业数量已发展到7.9万户,个体工商户数量已发展到52.5万户。个体私营经济已经超过全省经济总量的1/3,达到37.8%,成为创新和增长的动力源泉,也成为解决就业的主渠道。据相关资料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7.6亿就业人口中,民营经济吸纳的就业量为1.9亿人,占社会就业量的26%,有效地缓解了我国面临的人口就业压力。
(五)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由于新的社会阶层是党的富民政策的直接受益者,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不忘社会,为社会解忧,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倡导扶贫济困、团结互助、激发社会关心、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很高,从而推进甘肃慈善事业实现新发展。像甘肃大陆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甘肃天庆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为甘肃的公益慈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大陆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贤友捐资200多万元在兰州东部批发市场附近修建了一座过街天桥,不仅解决了交通混乱问题,也为行人提供了安全保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好评。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以来,林贤友向甘肃慈善总会已累计捐赠物资价值1243万多元,向贫困地区捐款3.68万元,出资60万元。甘肃天庆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庆先后累计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达9000多万元,其中现金捐助2600多万元,其捐助项目涉及文化、教育、扶贫、助残、医疗、体育、自然灾害救援等诸多领域,为推进全省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甘肃省像这样热衷于公益慈善事业的新阶层及人士还有很多,他们不但推动了甘肃省经济的大发展,也为促进社会的大团结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参考文献:
[1]张平夫.人民政协概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2]〔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协商民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兰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兰州文史资料选集:第二辑[Z].兰州:兰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84.
[4]郑宪.关于加强人民政协界别制度建设的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4).
[5]蔡永飞.简析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在我国协商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
[6]顾行超.人民政协理论的创新发展及其意义[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1).
[7]胡锦涛.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创造[N].人民日报,2009-09-20.
[8]胡筱秀.人民政协制度功能变迁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校对:杨栓保]
关键词: 甘肃省; 新社会阶层; 人民政协; 参政议政
中图分类号: C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2)04-0013-03
与我国其他发达地区相比,甘肃省新社会阶层队伍规模较小,这是由其具体的主客观条件决定的。近些年随着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引导、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渐转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甘肃省新社会阶层的数量、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不断得到提升,从而使甘肃省新社会阶层在人民政协中参政议政的优势更好地体现出来。
一、甘肃省新社会阶层自身的特点
(一)构成复杂化、思想多元化、队伍规模较小
甘肃省新社会阶层在最初的形成阶段其构成主要源自无固定职业者、农民以及下岗工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构成也日趋复杂化。如高等院校的知识分子、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转业军人、留学归国人员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等,从而新社会阶层的思想也日趋多元化。他们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通过其独立自主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来进一步发展壮大本阶层。另外,其思想的多元化也形成了其更加复杂的心态。这其中包括一些比较偏激的想法及观念,主要是由于西方价值观念的思想侵蚀而导致其中一些人产生了一种不以我国具体实际为依据的价值判断。尽管新社会阶层的构成越来越复杂化,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但甘肃省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长期受传统思想观念及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严重的受计划体制的影响,造成“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气氛不浓厚,从而导致甘肃省新社会阶层队伍规模较小,GDP的贡献率低于全国水平。
(二)发展环境尚不理想,对甘肃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
在发展环境中除了自然条件的因素外,在主观因素方面,甘肃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规定落实不到位,行业协会的监督服务有待改善,提出意见、提供建议的渠道还不够畅通,政府有些部门的不作为、腐败等问题依旧存在,对甘肃省新社会阶层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从而限制了甘肃省的全面发展。使一些从业人员在心理上产生了对这样环境的排斥感,使部分人员向发达地区流动,给甘肃省新社会阶层的发展造成了极大损失。人才是科技发展、创新、社会进步的第一位的关键因素,由于环境的尚不理想、尚不成熟而导致的人才流失,对甘肃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三)新阶层收入水平不高,与发达地区差距明显
新阶层是一种高风险、高收入的行业。但对于西部地区,尤其是甘肃来讲却出现了高风险、低收入的问题,这与发达地区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例如,甘肃省中介组织从业人员的月收入在1500至2500元之间的占所有人员的52.2%,5000元以上的占所有从业人员数量的8%。而上海市的中介机构人员的月收入高于2000元的占其整体人员的72.31%,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人数则接近40%。显然,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新社会阶层的收入要低于发达地区很多,还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甘肃省新社会阶层之间以及各行业内部之间的收入差距在逐渐拉大。例如像有些企业合伙人、高层管理人士的年收入可达二、三十万元,而普通人员的年收入则只有一万多元,这种差距在一定的时期内还将进一步拉大。
(四)民族性特色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大
甘肃省现有5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接近220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8.7%。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藏、土、裕固、东乡、保安、萨拉、满等16个少数民族。在这中间,裕固、保安、东乡为甘肃独有的民族,以及包括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还包括肃南、肃北、天祝、东乡、阿克塞、麦积山、张家川7个民族自治县,39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面积17.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9.8%。在甘肃省内的民族地区,随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民营企业中的少数民族企业家为民族地区经济以及整个甘肃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以2005年的临夏市民营企业为例,其经济势头发展强劲、贡献大。农民从民营经济中获得的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2636元的66%,占全市国民经济GDP的65%,财政收入贡献率达到了58%。其初步形成了农畜产品加工、清真食品、毛纺、机械制造、建筑建材、交通运输、餐饮、商贸、规模化养殖、旅游等多业并举的发展新格局。此外,甘肃省的少数民族特色饮食遍布全省的各个地区,其中大部分特色风味小吃都是源自于甘肃最普遍的少数民族回族人之手。比如最著名的牛肉面、手抓羊肉、酿皮子等,占据了最多数的民族特色饮食,从而也为促进民族地区以及甘肃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教育大发展使大量知识性人才进入新社会阶层并提升其整体实力
甘肃省在“以人为本”的理论指导下,在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的基础之上,甘肃省的教育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而为新的社会阶层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知识性人才。到2010年,甘肃省的高等院校年招生达到6万人左右,高等职业教育达到2万人,成人高等教育人数达到7万人,研究生则达到4000人。随着接受高等教育培养人数的不断增加,选择进入新社会阶层的知识型人才队伍将更加庞大。由于现代高等教育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具有专业性知识人才的知识面也将更加广泛。比如越来越多的知识性人才进入民营科技性企业,这些人员既具备创业技术的专业性素质,又同时具有管理方面较高的水平。在新社会阶层中,他们除了能更好地用自己的专业性知识为本行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外,还可以通过对其他行业的了解来促进与本行业的联系,共同促进发展,从而达到整个新社会阶层的全面发展。 二、甘肃省新社会阶层在人民政协中参政议政的特点
(一)功利因素对新社会阶层的参政议政有一定影响
在新的社会阶层中有一部分人接受过西方的教育,其中大部分人士都拥有相当的经济基础。有些人总是习惯用西方的价值观念来看待和分析我国的现实社会生活以及一些现实性的问题。另外,一些人士的侧重点更偏重于自己企业的自身发展,从而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花在政治领域中,因此而导致其政治参与度的降低。在新社会阶层中有些人士的价值观严重地受到功利因素的影响,其社会责任感、国家及集体观念不强,更多的只是关心其自身的利益问题,政治参与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这样会给整个社会阶层的协调全面发展带来恶性影响。
(二)政治参与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就全国范围来看,甘肃省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局限性更为显著。这主要表现在新社会阶层其代表人士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诉求及信仰等多方面具有多样性。其内部构成相当复杂,与各社会阶层之间产生较大的流动性,从而体现出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队伍的不稳定性。另外,像新社会阶层中的私营业主等人士由于在较短时期内积累了大量财富,拉大了各社会阶层之间的财富差距,从而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各社会阶层之间出现利益矛盾。甘肃省的政协界别设置未能及时吸收反映社会结构变化后新出现的社会阶层界别,伴随甘肃省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新的社会阶层正在逐渐出现,政协在界别上进行改革必须预见到吸纳新社会阶层的参政要求的重要性。
(三)参政议政意识提升,愿望强烈,热情较高
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大部分人是属于改革开放先富起来的这一批人。由于他们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所以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表现为他们的基本政治倾向。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培养出他们较强的竞争意识,注重强调公平竞争。他们的参政议政的意识得到提升,热情较高,参政议政的愿望也日加强烈,从而通过参政议政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巩固自身地位,为党和政府提出更好的建议,以及通过影响党和政府的决策来使其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成立于1954年的甘肃省工商业联合会,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全省共有县级以上工商联组织101个,行业商会市场分会等基层组织260多个,涉及餐饮、五金、美容美发、房地产、商业、农业等10个行业,分布在全省84个县区,14个市州,形成覆盖全省的组织网络。其会员包括企业会员、团队会员和个人会员,现有会员总数42000多个。在甘肃省委领导下,对其广大会员进行帮助、引导、教育,为会员搞好服务。培养一支坚持拥护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分子队伍,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更好地提升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在人民政协中参政议政的热情。
三、更好地发挥甘肃省新阶层参政议政的优势
(一)维护社会稳定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只有稳定才可以更好地发展。新的社会阶层只有更好地提高政治素质、树立大局意识,才能够积极地维护甘肃社会的稳定。比如作为新生代的“新中间阶层”,此阶层的群体人数在全国的比例较低,主要以管理人员为主,在甘肃省此阶层的人数与全国其他发达地区相比也相对较少。在甘肃省此阶层人员的年龄大概在25到30岁左右,一般都有较高的学历,有新的专业知识,其大多就职于新兴行业,像金融、证券、信息、高新技术等领域中,收入相对较高,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社会力量。新中间阶层维护社会发展的政治稳定,主要体现在其是介于社会高层与底层之间的缓冲层,当它成为社会主体时,社会高层与底层之间的冲突就会受到阻止,社会矛盾就会得到大大缓和。新中间阶层维护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稳定,主要体现在其在社会上代表温和的、保守的意识形态。而当这种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时,极端的思想和冲突观念就很难有市场。新中间阶层维护社会的经济发展稳定,主要体现在新中间阶层是引导社会消费的最主要群体。当中产阶级占社会的多数时,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就保证了社会庞大稳定的消费市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甘肃省乃至全国的“新中间阶层”一定会成为推动现代化社会发展、引导社会消费、稳定社会形势的社会结构的主体力量。
(二)积极为社会热点问题进言献策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和谐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会不断出现一些社会热点问题。随着新阶层自身实力的不断提升以及自身在社会中的观察、感受,能够产生其自身对重大社会问题的独到看法,比如贫富差距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加、环境保护等问题。新阶层会积极思考这些问题,为这些问题的解决进言献策,从而克服这些问题对我国和谐社会发展进程的制约。
(三)中介组织代表人士中党员居多,政治素质强
由于社会中介组织大多数呈现出由政府职能部门转型而来的特殊性,甘肃省经济实力强、经营规模大、社会影响大的前十位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前五位的律师事务所的法人代表都是中共党员。他们在增强企业凝聚力、推进行业的诚信建设方面起到了先锋模范和率先垂范作用,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甘肃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全国最早成立行业协会党委,把党支部建在事务所上,在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引导企业合法经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这些行业代表人士在政治安排上的困难和问题。各级人大、政协中主要安排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党外代表人士,而行业代表人士中共党员的政治安排却受到有关政策、规定的限制。
(四)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渠道
新的社会阶层运用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从事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活动,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向国家上缴大量税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近几年,非公有制经济年均增长在15%以上,高于全省经济增长5个百分点,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达到了36%以上,已经成为最具活力的增长点。近些年来,甘肃省个体私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私营企业数量已发展到7.9万户,个体工商户数量已发展到52.5万户。个体私营经济已经超过全省经济总量的1/3,达到37.8%,成为创新和增长的动力源泉,也成为解决就业的主渠道。据相关资料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7.6亿就业人口中,民营经济吸纳的就业量为1.9亿人,占社会就业量的26%,有效地缓解了我国面临的人口就业压力。
(五)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由于新的社会阶层是党的富民政策的直接受益者,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不忘社会,为社会解忧,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倡导扶贫济困、团结互助、激发社会关心、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很高,从而推进甘肃慈善事业实现新发展。像甘肃大陆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甘肃天庆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为甘肃的公益慈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大陆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贤友捐资200多万元在兰州东部批发市场附近修建了一座过街天桥,不仅解决了交通混乱问题,也为行人提供了安全保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好评。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以来,林贤友向甘肃慈善总会已累计捐赠物资价值1243万多元,向贫困地区捐款3.68万元,出资60万元。甘肃天庆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庆先后累计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达9000多万元,其中现金捐助2600多万元,其捐助项目涉及文化、教育、扶贫、助残、医疗、体育、自然灾害救援等诸多领域,为推进全省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甘肃省像这样热衷于公益慈善事业的新阶层及人士还有很多,他们不但推动了甘肃省经济的大发展,也为促进社会的大团结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参考文献:
[1]张平夫.人民政协概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2]〔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协商民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兰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兰州文史资料选集:第二辑[Z].兰州:兰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84.
[4]郑宪.关于加强人民政协界别制度建设的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4).
[5]蔡永飞.简析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在我国协商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
[6]顾行超.人民政协理论的创新发展及其意义[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1).
[7]胡锦涛.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创造[N].人民日报,2009-09-20.
[8]胡筱秀.人民政协制度功能变迁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校对:杨栓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