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讲“立象以尽意”,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又讲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沟通艺术家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便是意象。如果要理解诗中蕴涵的情感,参透诗的意境,就必须先把握意象,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从而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一句话,意象是诗歌鉴赏的钥匙。
一、从意象特定内涵出发,把握诗歌意象
有些诗歌形象经常出现在某位诗人的作品中,诗人赋予它独特内涵。鉴赏诗歌时,从意象的特定内涵出发,把握诗歌意象,诗歌的情感就不难把握了。如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二、从意象基本特点开始,解读诗歌意象
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的基本特点,是解读诗歌意象的好办法。因为意象往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今中外的许许多多诗人之所以反复吟咏春天和秋天,其原因就在于这两个季节有着较多的富有诗意的属性。中国的菊花和兰草,几乎成了万古常新的诗题,主要是因为这些事物本身具有浓厚的诗意内涵,能够触发不同时代诗人的不同感慨。应当说,所有的意象都或多或少,或浓或淡地浸染着诗人的情思。诗要动人,自然要选取那些较多和较浓地浸染情思的意象。意象色彩的冷暖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暖色代表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奋发;冷色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如李贺的“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色彩艳丽;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色彩清丽;李商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色调残冷等等,无不折射着诗人的内在情绪。
三、从意象组合方式切入,理解诗歌意象
诗歌的艺术魅力在于“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这“如在目前”的便是实象,“见于言外”的便是虚象。虚实相生,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的意象组合,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诗歌常常通过意象的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来开拓诗境,传达情感。如“风静花犹落”是静中见动;“鸟鸣山更幽”是动中见静。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清泉石上流”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诗歌有时通过意象做时间上的延伸,移近就远,运古入今,今古对照,出发感慨。刘禹锡的《石头城》便是以月做时间上的延伸。淮水西边旧时月,是取今月曾经照古人之意,它照见过六朝腐败统治者在秦淮河上的游乐,照见过当年的豪华生活,也目睹了这些朝代的迅速灭亡。
四、从意象构建模式深入,明确诗歌意象
诗人创作时,常要撷取与自我形象或思想情感在某方面有相似或相通之处的物象,构成内涵丰厚的意象,其中“意”为筋骨,“象”为血肉。或撷取相似之“象”表现“意”。客观物象能够被诗人摄入笔端构成意象,通常情况下因为客观之“象”在音、形、色等方面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观之“意”有相似之处。如,“流莺”有飘荡流转、无所栖托的特点,所以漂泊、漫游、外宦的文人士子特别钟情“流莺”,借以抒写心曲。或塑造人化之“象”折射“意”。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塑造富有人格性情的意象,该意象呈现出的思想感情即是作者情思的折射。杜牧《齐安郡中偶题》,杜牧言“绿荷”含“恨”,其实是以“绿荷”之“恨”折射自己之恨,他把自己的情感灌注到了风荷之中;杜牧是个有政治抱负之人,但时运不济,他受排挤时常怀着壮志难酬的隐痛外出为官,因而“多少绿荷相倚恨”折射了他伤感不平之意。或借助不变之“象”反照“意”。诗人借诗词中描述的长存不变这“象”来反观时代变迁、人事盛衰。刘禹锡的《石头城》正是借长存不变的山水明月俱在,让人于言外反思而得六代繁华俱归乌有之慨叹。
五、从诗人身世生平出发,挖掘诗歌对象
看到一首诗歌中的意象,应该想起作者,想起意象本身所具有的品格、精神,从诗人生平身世出发,挖掘诗歌意象,抓物与志的“契合点”。例如:唐代杜荀鹤的《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鉴赏诗歌时,先要抓住作者对所咏之物的特点,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个炼字“刺”,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联系作者身世,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六、从诗人情感寄托思考,推敲诗歌意象
在历代诗人的笔下,各种自然物象都被赋予人的理念、遭际、感慨。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逞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但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对事物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不同,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最为典型的是唐代著名的三首咏蝉诗。虞世南的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借蝉“垂緌”状和“流响”声;“清露”之洁、“疏桐”之高挺来喻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骆宾王的《咏蝉》则由蝉及人,由人到蝉,从而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既是指蝉,更是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别有兴寄。从而,窥见作者那因环境窘迫而自伤迟暮、无人理解的凄恻苦楚的心境。而李商隐的《蝉》:“本已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借蝉的处境来抒写自己的本性清高而孤苦无告的凄苦之情。“高难饱”和“恨费声”哀中有恨,这哪是咏蝉呢,简直是述说自己的身世遭际!
总之,抓住了意象,就抓住了诗词鉴赏的“牛鼻子”,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因而,在教学和复习诗词时,务必教会学生抓住意象。的确,意象是一把有魔力的金钥匙,拥有它,你就可以开启诗歌神秘的大门。
一、从意象特定内涵出发,把握诗歌意象
有些诗歌形象经常出现在某位诗人的作品中,诗人赋予它独特内涵。鉴赏诗歌时,从意象的特定内涵出发,把握诗歌意象,诗歌的情感就不难把握了。如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二、从意象基本特点开始,解读诗歌意象
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的基本特点,是解读诗歌意象的好办法。因为意象往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今中外的许许多多诗人之所以反复吟咏春天和秋天,其原因就在于这两个季节有着较多的富有诗意的属性。中国的菊花和兰草,几乎成了万古常新的诗题,主要是因为这些事物本身具有浓厚的诗意内涵,能够触发不同时代诗人的不同感慨。应当说,所有的意象都或多或少,或浓或淡地浸染着诗人的情思。诗要动人,自然要选取那些较多和较浓地浸染情思的意象。意象色彩的冷暖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暖色代表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奋发;冷色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如李贺的“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色彩艳丽;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色彩清丽;李商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色调残冷等等,无不折射着诗人的内在情绪。
三、从意象组合方式切入,理解诗歌意象
诗歌的艺术魅力在于“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这“如在目前”的便是实象,“见于言外”的便是虚象。虚实相生,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的意象组合,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诗歌常常通过意象的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来开拓诗境,传达情感。如“风静花犹落”是静中见动;“鸟鸣山更幽”是动中见静。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清泉石上流”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诗歌有时通过意象做时间上的延伸,移近就远,运古入今,今古对照,出发感慨。刘禹锡的《石头城》便是以月做时间上的延伸。淮水西边旧时月,是取今月曾经照古人之意,它照见过六朝腐败统治者在秦淮河上的游乐,照见过当年的豪华生活,也目睹了这些朝代的迅速灭亡。
四、从意象构建模式深入,明确诗歌意象
诗人创作时,常要撷取与自我形象或思想情感在某方面有相似或相通之处的物象,构成内涵丰厚的意象,其中“意”为筋骨,“象”为血肉。或撷取相似之“象”表现“意”。客观物象能够被诗人摄入笔端构成意象,通常情况下因为客观之“象”在音、形、色等方面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观之“意”有相似之处。如,“流莺”有飘荡流转、无所栖托的特点,所以漂泊、漫游、外宦的文人士子特别钟情“流莺”,借以抒写心曲。或塑造人化之“象”折射“意”。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塑造富有人格性情的意象,该意象呈现出的思想感情即是作者情思的折射。杜牧《齐安郡中偶题》,杜牧言“绿荷”含“恨”,其实是以“绿荷”之“恨”折射自己之恨,他把自己的情感灌注到了风荷之中;杜牧是个有政治抱负之人,但时运不济,他受排挤时常怀着壮志难酬的隐痛外出为官,因而“多少绿荷相倚恨”折射了他伤感不平之意。或借助不变之“象”反照“意”。诗人借诗词中描述的长存不变这“象”来反观时代变迁、人事盛衰。刘禹锡的《石头城》正是借长存不变的山水明月俱在,让人于言外反思而得六代繁华俱归乌有之慨叹。
五、从诗人身世生平出发,挖掘诗歌对象
看到一首诗歌中的意象,应该想起作者,想起意象本身所具有的品格、精神,从诗人生平身世出发,挖掘诗歌意象,抓物与志的“契合点”。例如:唐代杜荀鹤的《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鉴赏诗歌时,先要抓住作者对所咏之物的特点,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个炼字“刺”,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联系作者身世,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六、从诗人情感寄托思考,推敲诗歌意象
在历代诗人的笔下,各种自然物象都被赋予人的理念、遭际、感慨。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逞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但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对事物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不同,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最为典型的是唐代著名的三首咏蝉诗。虞世南的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借蝉“垂緌”状和“流响”声;“清露”之洁、“疏桐”之高挺来喻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骆宾王的《咏蝉》则由蝉及人,由人到蝉,从而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既是指蝉,更是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别有兴寄。从而,窥见作者那因环境窘迫而自伤迟暮、无人理解的凄恻苦楚的心境。而李商隐的《蝉》:“本已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借蝉的处境来抒写自己的本性清高而孤苦无告的凄苦之情。“高难饱”和“恨费声”哀中有恨,这哪是咏蝉呢,简直是述说自己的身世遭际!
总之,抓住了意象,就抓住了诗词鉴赏的“牛鼻子”,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因而,在教学和复习诗词时,务必教会学生抓住意象。的确,意象是一把有魔力的金钥匙,拥有它,你就可以开启诗歌神秘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