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双创”背景下,教师的创新能力影响着“双创”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从知识积累、创新意识、福利保障、发展环境四个维度来探讨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影响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的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发现教学训练、亲身实践、资源保障所占权重较大,这一结论为提升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因子分析;权重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4-0119-03
职业教育在现代化建设新时代服务对象、运行机制以及资源配置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高职公共课教师作为中坚力量,直接参与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教师的创新能力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最显著的特征是关注人的发展,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目前对于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的研究,梁洨洁从高校管理机制出发,指出高校教师创新能力提升受到学校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考评制度以及生活压力等多方面的制约 [2];张慧洁认为外部资本、政策环境、创新制度和功利价值观等因素影响着教师创新能力的激发 [3];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受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包括教师创新意识、师资队伍建设、全方位激励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 [4-5]。不同类型的教师对创新能力的要求有所区别,对于教师创新能力的研究大多数学者没有进一步细化,忽略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初步确立知识積累、创新意识、福利保障、发展环境四个维度是影响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的指标。根据指标制定专家调查问卷,向35位相关专家发放问卷,让专家对影响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的各指标打分。通过分析专家问卷,本文对一些指标进行修改或者删除,最终确定影响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的24个具体指标,包括学习交流、教学反思能力、教学训练等。根据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的影响指标构成结果设计调查问卷,在高职公共课教师中发放问卷。共回收问卷264份,有效问卷230份,有效回收率87.1%。
二、研究工具
本文借助SPSS 23.0软件对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调查问卷量表各题项进行Cronbach’s检验,结果显示Cronbach’s系数值为0.845>0.8,问卷量表信度很高;KMO统计量值为0.823,高于0.7,问卷效度较好;Bartlett统计量的近似卡方值为748996.052,Sig为0.000,数据适合因子分析。
三、数据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硕士学历占90%,其中78%的教师主持过研究课题,不过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占比仅为20%,未曾享受到校级以及以上科研奖励的占比60%。对个指标进行初步的描述性统计,知识积累、创新意识、福利保障、发展环境四个模块的得分均值分别为3.69、4.25、4.18、4.16。其中在知识积累模块下,“教学训练”得分最高,说明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认为,教师教学训练和学校的投入程度是提高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关键途径。而岗前培训的得分较低,说明教师岗前培训的认可度与重视程度较低,教师岗前培训是高校教师有组织地获取教育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步骤 [6],如果创新性地加强高职院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将会对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的创新能力有整体性的提升。
通过SPSS 23.0对问卷进行分析,遵循公因子个数主要提取特征值大于1且累积方差率大于50%原则。因子分析后,运用主成分提取,得到成分矩阵表(表1),影响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的24个指标可以归纳为4个公共因子,分别记作F1、F2、F3、F4,其特征值均大于1且累积贡献率均超过了50%,与最初的预判一致。通过表1观察到参加学习交流、岗前训练、丰富知识储备量、教学训练、教师网站学习、科研训练、发表教研论文在F1上载荷系数较大,把该因子称为知识积累;薪酬福利、组织的激励制度、资源保障、上级支持、融入团队的能力在F2上载荷系数较大,可以把该公因子称为福利保障;教学手段创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创新反思能力、发散思维习惯、追求变革的积极进取态度、明晰的发展目标并为之付诸实践、善于培育学生开拓创新在F3上载荷系数较大,可以解释为创新意识;学校有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设施设备、鼓励外出,加大培训力度、必要的教学指导、实践、亲身检验在F4上载荷系数较大,把该公因子称为发展环境。
四、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四个公因子的权重大小依次是知识积累(0.2796)、创新意识(26.42)、发展环境(0.2450)、福利保障(0.2112)。而各具体指标中,总权重排在前面的因素有教学训练(0.0641),实践、亲身检验(0.0549),资源保障(0.054),必要的教学指导(0.0534)。为了有效提高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可以结合各指标权重大小,明确工作方向,有针对性地提高高职公共课教师的创新能力。
“知识积累”模块在影响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中所占权重最大,表明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提升的重点工作是教师的自我提升。而在知识积累模块中,教学训练所占权重较大,说明学校应给予教师充足的学习时间与机会,使教师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下,运用自身的知识发现自身思维的创新性,激发解决问题的热情,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教学创新反思能力、追求改革的意识在创新意识模块中所占权重大,表明高职公共课教师需加强自身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密切关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只有不断更新和充实头脑,才会产生反思的动机和要求。
必要的教学指导、实践及亲身体验这两项指标在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中占用重要位置,说明高职院校应积极发挥专家、名师的示范引导作用,鼓励教师深入企业的生产实践,使教师在宽松环境与优秀同行的带动下,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养成自主创新的习惯。
资源保障、上级支持在发展环境模块中权重较大,这表明学校对教师物质和精神双层面的激励还有欠缺,教师创新能力提升的动力不足。要构建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职公共课教师团队,各学校主管部门应健全相关制度保障,激发教师的创新活力,最终实现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的整体性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传熙. 高职院校创新型教师素质与能力评价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4(03):64-66.
[2] 梁洨洁. 探析制约教师创新力发挥的高校管理机制[J]. 科技管理研究,2009(01):116-118.
[3] 张慧洁. 大学教师创新力的形成及影响因素[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1):111-114.
[4] 陈烈荣,钟永强. 提升高校教师创新力的途径分析[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1):39-40.
[5] 刘晓静,刘京丽. 高校教师创新能力提升策略探索[J]. 教育探索,2015(12):136-138.
[6] 程敬恭.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再论[J]. 教师教育研究,2009(03):44-47.
(荐稿人:胡建平,河南理工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向志莉)
关键词: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因子分析;权重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4-0119-03
职业教育在现代化建设新时代服务对象、运行机制以及资源配置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高职公共课教师作为中坚力量,直接参与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教师的创新能力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最显著的特征是关注人的发展,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目前对于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的研究,梁洨洁从高校管理机制出发,指出高校教师创新能力提升受到学校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考评制度以及生活压力等多方面的制约 [2];张慧洁认为外部资本、政策环境、创新制度和功利价值观等因素影响着教师创新能力的激发 [3];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受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包括教师创新意识、师资队伍建设、全方位激励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 [4-5]。不同类型的教师对创新能力的要求有所区别,对于教师创新能力的研究大多数学者没有进一步细化,忽略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初步确立知识積累、创新意识、福利保障、发展环境四个维度是影响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的指标。根据指标制定专家调查问卷,向35位相关专家发放问卷,让专家对影响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的各指标打分。通过分析专家问卷,本文对一些指标进行修改或者删除,最终确定影响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的24个具体指标,包括学习交流、教学反思能力、教学训练等。根据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的影响指标构成结果设计调查问卷,在高职公共课教师中发放问卷。共回收问卷264份,有效问卷230份,有效回收率87.1%。
二、研究工具
本文借助SPSS 23.0软件对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调查问卷量表各题项进行Cronbach’s检验,结果显示Cronbach’s系数值为0.845>0.8,问卷量表信度很高;KMO统计量值为0.823,高于0.7,问卷效度较好;Bartlett统计量的近似卡方值为748996.052,Sig为0.000,数据适合因子分析。
三、数据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硕士学历占90%,其中78%的教师主持过研究课题,不过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占比仅为20%,未曾享受到校级以及以上科研奖励的占比60%。对个指标进行初步的描述性统计,知识积累、创新意识、福利保障、发展环境四个模块的得分均值分别为3.69、4.25、4.18、4.16。其中在知识积累模块下,“教学训练”得分最高,说明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认为,教师教学训练和学校的投入程度是提高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关键途径。而岗前培训的得分较低,说明教师岗前培训的认可度与重视程度较低,教师岗前培训是高校教师有组织地获取教育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步骤 [6],如果创新性地加强高职院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将会对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的创新能力有整体性的提升。
通过SPSS 23.0对问卷进行分析,遵循公因子个数主要提取特征值大于1且累积方差率大于50%原则。因子分析后,运用主成分提取,得到成分矩阵表(表1),影响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的24个指标可以归纳为4个公共因子,分别记作F1、F2、F3、F4,其特征值均大于1且累积贡献率均超过了50%,与最初的预判一致。通过表1观察到参加学习交流、岗前训练、丰富知识储备量、教学训练、教师网站学习、科研训练、发表教研论文在F1上载荷系数较大,把该因子称为知识积累;薪酬福利、组织的激励制度、资源保障、上级支持、融入团队的能力在F2上载荷系数较大,可以把该公因子称为福利保障;教学手段创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创新反思能力、发散思维习惯、追求变革的积极进取态度、明晰的发展目标并为之付诸实践、善于培育学生开拓创新在F3上载荷系数较大,可以解释为创新意识;学校有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设施设备、鼓励外出,加大培训力度、必要的教学指导、实践、亲身检验在F4上载荷系数较大,把该公因子称为发展环境。
四、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四个公因子的权重大小依次是知识积累(0.2796)、创新意识(26.42)、发展环境(0.2450)、福利保障(0.2112)。而各具体指标中,总权重排在前面的因素有教学训练(0.0641),实践、亲身检验(0.0549),资源保障(0.054),必要的教学指导(0.0534)。为了有效提高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可以结合各指标权重大小,明确工作方向,有针对性地提高高职公共课教师的创新能力。
“知识积累”模块在影响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中所占权重最大,表明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提升的重点工作是教师的自我提升。而在知识积累模块中,教学训练所占权重较大,说明学校应给予教师充足的学习时间与机会,使教师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下,运用自身的知识发现自身思维的创新性,激发解决问题的热情,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教学创新反思能力、追求改革的意识在创新意识模块中所占权重大,表明高职公共课教师需加强自身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密切关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只有不断更新和充实头脑,才会产生反思的动机和要求。
必要的教学指导、实践及亲身体验这两项指标在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中占用重要位置,说明高职院校应积极发挥专家、名师的示范引导作用,鼓励教师深入企业的生产实践,使教师在宽松环境与优秀同行的带动下,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养成自主创新的习惯。
资源保障、上级支持在发展环境模块中权重较大,这表明学校对教师物质和精神双层面的激励还有欠缺,教师创新能力提升的动力不足。要构建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职公共课教师团队,各学校主管部门应健全相关制度保障,激发教师的创新活力,最终实现高职公共课教师创新能力的整体性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传熙. 高职院校创新型教师素质与能力评价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4(03):64-66.
[2] 梁洨洁. 探析制约教师创新力发挥的高校管理机制[J]. 科技管理研究,2009(01):116-118.
[3] 张慧洁. 大学教师创新力的形成及影响因素[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1):111-114.
[4] 陈烈荣,钟永强. 提升高校教师创新力的途径分析[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1):39-40.
[5] 刘晓静,刘京丽. 高校教师创新能力提升策略探索[J]. 教育探索,2015(12):136-138.
[6] 程敬恭.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再论[J]. 教师教育研究,2009(03):44-47.
(荐稿人:胡建平,河南理工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向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