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习作情境要生活化。再现了一个个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儿童自然而然地进入习作状态。儿童不仅感到习作好写,而且感到习作好玩,一旦处于主动状态,必然会爆发出创造的火花。因此,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满足儿童的参与欲望,激发儿童的习作灵感,精心创设与儿童生活相关的活动,变抽象为具体,变间接感受为直接感受,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隐为显,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睹其物。站在儿童的立场选择习作内容。这样,儿童一定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关键词】开源畅流;习作情境生活;做真人;写真事;抒真情
语文教学从没有忽视对习作的研究和实践,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举步维艰,写作成了学生头痛教师感到棘手的一大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开发课堂内外作文教学资源,回归生活,开“源”“畅流”我们是不是要思考这两个最本质却又被忽略的问题:习作是用来干什么的?习作教学要站在谁的立场上?
一、习作教学应从生活实际出发
叶先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不停歇”叶老的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作文与生活的联系。
课标中习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细细思忖,这段话大有深意。第一,习作是一种表达,是属于自己的表达,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情绪等。“表述自己的意思”就是让儿童在习作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我手写我心”。第二,习作应从“日常生活需要”出发,习作因生活需要而写。第三,“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意在传达这样的理念:习作如同平时说话,把内心深处要说的话清楚明白地写出来即可。
请看以下两个命题:
案例1:生活中的一定有带给你感动的人。这个人可能是你的爸爸、妈妈、也可能是你的老师、同学,甚至是你未曾谋面的电视、报纸上宣传的先进人物……他(她)带给你怎样的感动?他(她)有什么性格特点?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案例2:感恩节要到了,生活中有那么多人曾经带给我们感动,令我们深深铭记。请你写一封信,寄给带给你感动的那个人,在信中说说他(她)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表达你的感激、尊敬或是喜爱之情。
让儿童写令自己惑动的人,表达尊敬、感激或钦佩,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向这个人学习,这本身就是语言、方法、精神、品质和情感的一种蓄积。
案例1是我们常见的命题方式,这样的命题提供了选材范围、思路,习作的具体要求。细细看来,却不免令人感到居高临下,习作成了派给儿童的任务;案例2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变换一种方式,把表达变成儿童的一种需要。如果儿童写一封信,并寄出去,还收到了回信,收获的还仅仅是一篇习作吧?
习作当为有用而作。这是一位教师出给儿童的习作题目:
案例3:早上,老师发现一个学生随手乱扔垃圾。于是即兴设计了这样的写作练习:
师:今天,我发现一位小朋友随手乱扔垃圾,你们说,这事应该如何处理?如果被你碰到了,你打算怎么办呢?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生:我准备把垃圾拾起来。
生:我准备写篇稿子提出批评。
生:我会告诉这位同学保护环境。
师:你打算当面劝告,是吗?请大家接着说。
生:我将把这件事告诉校长,并请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告诉大家要保护环境。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说了很多处理意见,你们认为哪种办法比较妥当?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作文教学的资源就是这样信手拈来,使课堂不再封闭,而与学校、社会彼此相连,成了一泓活水。显然,老师作文教学的课堂因为向学生的生活体验开放,学生自然言之有物,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这样的题目是习作,又不仅仅是习作,它指向儿童的生活,让儿童切实感到习作的是有的,它帮助自己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个问题或增强了对生活的感悟。
习作应和实践相结合。一位教师想让儿童写关于风的习作,先带领儿童到生活中去感受风、体验风。儿童打开窗子,风掀开了书页,送来了清凉;儿童走到室外,风吹拂着脸颊,吹动了树梢……孩子们的笔下出现了《找风》《我和风做游戏》《春风吻上了我的脸》《我不喜欢风》等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习作。
习作情境要生活化。于我曾做过这方面的工作,比如“玩雪”“说说新年的事”等,再现了一个个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儿童自然而然地进入习作状态。儿童不会感到习作好写,而且一旦处于主动状态,必然会爆发出创造的火花。因此,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满足儿童的参与欲望,激友儿童的习作灵感,精心创设与儿童生活相关的活动,变抽象为具体,变间接感受为直接感受,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隐为显,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睹其物。站在儿童的立场选择习作内容。这样,儿童一定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习作源于生活。习作应该是开放的,应该是富有灵性和个性的表达。如果我们能够真正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儿童习作一定会少一些无病呻吟,少一些闭门造车,少一些矫揉造作,少一些故弄玄虚。
二、习作教学要站在儿童的立场
习作教学是重“人”,还是重“文”?是关注结果,还是关注表达过程?当前的习作教学,过多地关注了“文”,较少关注儿童作为独特个体、有着自由思想的“人”的表达需要;过多关注了习作的内容和结果,较少关注儿童在习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习作是儿童生活的反映,是儿童心灵的再现。尽管我们熟知在习作中要引导儿童自由表达,鼓励孩子做真、写真事、抒真情,但由于长期以来过于强调习作的思想性、技术性,我们还是在不经意间以此作为衡量学生习作的标准,忽视了儿童生活的独特性和习作个性。
站在儿童的立场选择习作内容。选择儿童熟悉、感兴趣的素材,儿童才会言之有物。如让儿童写夏天,先要引导儿童走进夏天的世界,通过事完设计的学习引导儿童观察和感受。一周的体验结束了,学生的学习单上有了这样的记录:夏天,商店里的防晒霜、遮阳伞和凉席热卖;爸爸每天晚上都要喝冰镇啤酒;蚊子和苍蝇多起来,挺讨厌的;饭店都打出了“冷气开放”的条幅;女孩儿都穿着好看的裙子……
教师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感知就丰富、具体、鲜活起来。否则,他们的感受只会停留在“夏天火辣辣、夏天很热”的印象上。
叶圣陶先生早就告诫我们:儿童习作只要表达清楚,抒发真情,文通字顺即可。评价儿童习作,不妨改变一下老师“一言堂”的状况,让家长、学生共同参与,从不同角度给予评改和指导,让儿童在互动中不断提升习作素养。另外,为儿童搭建发表“作品”的平台,提供展示交流、分享“创作”快乐的机会。办一份班刊,出一期小报,投几份稿件,利用早自习做一次美文发表,开展班级日记接龙,不同班级之间搞一次习作漂流……都会激发儿童的习作热情。
【关键词】开源畅流;习作情境生活;做真人;写真事;抒真情
语文教学从没有忽视对习作的研究和实践,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举步维艰,写作成了学生头痛教师感到棘手的一大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开发课堂内外作文教学资源,回归生活,开“源”“畅流”我们是不是要思考这两个最本质却又被忽略的问题:习作是用来干什么的?习作教学要站在谁的立场上?
一、习作教学应从生活实际出发
叶先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不停歇”叶老的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作文与生活的联系。
课标中习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细细思忖,这段话大有深意。第一,习作是一种表达,是属于自己的表达,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情绪等。“表述自己的意思”就是让儿童在习作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我手写我心”。第二,习作应从“日常生活需要”出发,习作因生活需要而写。第三,“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意在传达这样的理念:习作如同平时说话,把内心深处要说的话清楚明白地写出来即可。
请看以下两个命题:
案例1:生活中的一定有带给你感动的人。这个人可能是你的爸爸、妈妈、也可能是你的老师、同学,甚至是你未曾谋面的电视、报纸上宣传的先进人物……他(她)带给你怎样的感动?他(她)有什么性格特点?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案例2:感恩节要到了,生活中有那么多人曾经带给我们感动,令我们深深铭记。请你写一封信,寄给带给你感动的那个人,在信中说说他(她)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表达你的感激、尊敬或是喜爱之情。
让儿童写令自己惑动的人,表达尊敬、感激或钦佩,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向这个人学习,这本身就是语言、方法、精神、品质和情感的一种蓄积。
案例1是我们常见的命题方式,这样的命题提供了选材范围、思路,习作的具体要求。细细看来,却不免令人感到居高临下,习作成了派给儿童的任务;案例2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变换一种方式,把表达变成儿童的一种需要。如果儿童写一封信,并寄出去,还收到了回信,收获的还仅仅是一篇习作吧?
习作当为有用而作。这是一位教师出给儿童的习作题目:
案例3:早上,老师发现一个学生随手乱扔垃圾。于是即兴设计了这样的写作练习:
师:今天,我发现一位小朋友随手乱扔垃圾,你们说,这事应该如何处理?如果被你碰到了,你打算怎么办呢?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生:我准备把垃圾拾起来。
生:我准备写篇稿子提出批评。
生:我会告诉这位同学保护环境。
师:你打算当面劝告,是吗?请大家接着说。
生:我将把这件事告诉校长,并请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告诉大家要保护环境。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说了很多处理意见,你们认为哪种办法比较妥当?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作文教学的资源就是这样信手拈来,使课堂不再封闭,而与学校、社会彼此相连,成了一泓活水。显然,老师作文教学的课堂因为向学生的生活体验开放,学生自然言之有物,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这样的题目是习作,又不仅仅是习作,它指向儿童的生活,让儿童切实感到习作的是有的,它帮助自己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个问题或增强了对生活的感悟。
习作应和实践相结合。一位教师想让儿童写关于风的习作,先带领儿童到生活中去感受风、体验风。儿童打开窗子,风掀开了书页,送来了清凉;儿童走到室外,风吹拂着脸颊,吹动了树梢……孩子们的笔下出现了《找风》《我和风做游戏》《春风吻上了我的脸》《我不喜欢风》等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习作。
习作情境要生活化。于我曾做过这方面的工作,比如“玩雪”“说说新年的事”等,再现了一个个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儿童自然而然地进入习作状态。儿童不会感到习作好写,而且一旦处于主动状态,必然会爆发出创造的火花。因此,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满足儿童的参与欲望,激友儿童的习作灵感,精心创设与儿童生活相关的活动,变抽象为具体,变间接感受为直接感受,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隐为显,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睹其物。站在儿童的立场选择习作内容。这样,儿童一定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习作源于生活。习作应该是开放的,应该是富有灵性和个性的表达。如果我们能够真正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儿童习作一定会少一些无病呻吟,少一些闭门造车,少一些矫揉造作,少一些故弄玄虚。
二、习作教学要站在儿童的立场
习作教学是重“人”,还是重“文”?是关注结果,还是关注表达过程?当前的习作教学,过多地关注了“文”,较少关注儿童作为独特个体、有着自由思想的“人”的表达需要;过多关注了习作的内容和结果,较少关注儿童在习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习作是儿童生活的反映,是儿童心灵的再现。尽管我们熟知在习作中要引导儿童自由表达,鼓励孩子做真、写真事、抒真情,但由于长期以来过于强调习作的思想性、技术性,我们还是在不经意间以此作为衡量学生习作的标准,忽视了儿童生活的独特性和习作个性。
站在儿童的立场选择习作内容。选择儿童熟悉、感兴趣的素材,儿童才会言之有物。如让儿童写夏天,先要引导儿童走进夏天的世界,通过事完设计的学习引导儿童观察和感受。一周的体验结束了,学生的学习单上有了这样的记录:夏天,商店里的防晒霜、遮阳伞和凉席热卖;爸爸每天晚上都要喝冰镇啤酒;蚊子和苍蝇多起来,挺讨厌的;饭店都打出了“冷气开放”的条幅;女孩儿都穿着好看的裙子……
教师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感知就丰富、具体、鲜活起来。否则,他们的感受只会停留在“夏天火辣辣、夏天很热”的印象上。
叶圣陶先生早就告诫我们:儿童习作只要表达清楚,抒发真情,文通字顺即可。评价儿童习作,不妨改变一下老师“一言堂”的状况,让家长、学生共同参与,从不同角度给予评改和指导,让儿童在互动中不断提升习作素养。另外,为儿童搭建发表“作品”的平台,提供展示交流、分享“创作”快乐的机会。办一份班刊,出一期小报,投几份稿件,利用早自习做一次美文发表,开展班级日记接龙,不同班级之间搞一次习作漂流……都会激发儿童的习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