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冰 让梦想乘着歌声的翅膀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hant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7月8日,在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厅内,一场别开生面的解放军艺术学院08级艺术硕士毕业音乐会拉开帷幕。
  “和我一样的姐妹兄弟,都是挚爱你的儿女,无论何时何地,都在你的目光里,太阳伴你从东方升起,世界倾听你的声音,从南方到西部的神奇……”耀眼的舞台灯光下,她一袭白色长裙,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站立于舞台中央动情地演唱着《最爱你中国》。彼时彼刻,沉稳大气的她,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已然成为全场的焦点。一曲唱毕,掌声如潮。
  她就是邵冰。清秀的脸庞,温柔的声音,乌黑的长发剪成了利落的短发,如果没有看过她的演出,很难猜出面前这位清新的女孩就是那个轰动全场,自信而大气的实力歌手。
  
  美丽的歌唱之梦
  邵冰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她的骨子里有着北方女孩儿特有的明朗,率真的性格。在邵冰小的时候,就因受到热衷文艺的父母熏陶,对音乐有着很高的悟性。7岁那年,母亲将一把小提琴送到她的面前,虽然当时的邵冰对音乐还很懵懂,但这件优雅精美的乐器却成功地引发了她的求知欲。从此,在正常的学业之外,她又多了一门“功课”——小提琴,并且一学便是整整7年。
  出于对艺术的喜爱,小邵冰每天都坚持练习小提琴,往往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她充分的展示了自己的音乐天赋,她不仅学习进程很快,而且上课时老师只要一个手势,她就知道自己哪里错了。
  母亲不但为她请了专业的音乐老师,还会亲自陪她练习。邵冰还清晰地记得,当她觉得练琴辛苦的时候,母亲总是在一旁鼓励她。有时,为了让她练琴不觉得枯燥无味,母亲还会哼唱当时流行的歌,让小邵冰给她伴奏。小提琴的学习,为邵冰之后学习声乐时的乐感和视唱练耳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偶然的一天,邵冰放学回到家,无意中从收音机里听到了程琳演唱的《妈妈的吻》。她放下书包,双手托腮静静地听着,她觉得自己完全被这首温馨的歌曲深深吸引了。从此她经常在电视上或从收音机里收听流行的歌曲,渐渐地发现自己对唱歌非常有兴趣,一种想当歌手的情愫在内心深处悄然滋生。
  “我特别喜欢唱歌,那时候我随便拿个什么东西都能当麦克风。”邵冰笑道。
  当时她家客厅里有一座落地台灯,她灵机一动,把灯罩摘下来,把它当作是麦克风架,站在前面对着灯泡唱歌。“那时候,我就这么高,”邵冰用手一比划,“落地灯跟我都差不多高了。”邵冰伴随着收音机中的音乐忘我地唱着,想象着自己是一名歌手站在舞台上,而台下有很多观众在听,就如同自己在开一场演唱会。
  “当时,做一名歌者是我最大的梦想。”邵冰回忆道。
  
  从“初生牛犊不怕虎”
  到成熟的专业路
  怀揣着对音乐的梦想,邵冰在1993年参加了人生中第一次歌唱比赛。当时,长春市举办了一次歌手大赛,来参赛的大多是有经验的专业歌手。初出茅庐的邵冰思考再三,终于下决心报名参加。在后台的时候,小邵冰的心里犹如小鹿乱撞。轮到她上台后,她看到舞台底下坐满了人,无数双眼睛都在望着她,紧张感也随之而来。但一想到自己的梦想,她就使劲儿握了一下麦克风,深吸一口气,伴随着音乐演唱起来。那次的比赛,邵冰得了三等奖。
  初被认可的邵冰并没有因此而骄傲,她开始更加刻苦地练习唱歌。两年之后,邵冰在长春市举办的另一场大型歌唱比赛上,一举夺冠,将很多经验比她丰富的专业选手PK下台。
  1997年,邵冰代表吉林省武警总队参加于南京举办的全国武警总队的声乐比赛。邵冰回忆说,当时上海武警文工团团长在台下看到她的演出后,很是欣赏,就找到她,问她愿不愿意去上海武警文工团。突如其来的事件使这颗年轻的心迸发出对未来生活的悸动。虽然未来的生活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她还是想试着去闯一下。邵冰当晚就打电话和父母商量,父母给了她很大的支持。临别时,看着女儿单薄而坚定的背影渐渐远去,母亲不禁潸然泪下。那是邵冰第一次离开家到另外一个陌生的城市。
  从此,邵冰的名字在很多大型歌唱比赛上脱颖而出:1997年迎香港回归“飞图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十佳歌手、1997年全国武警部队“春回头杯”青年歌手大赛三等奖、1998年吉林省青年歌手电视大赛金奖、1998年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荧屏奖,1999年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吉林省各界群众文艺调演表演金奖……
  2000年,邵冰考入了吉林省歌舞剧院。其后多次参加了国际国内大型演出,并出访了欧洲、东南亚多国和地区。邵冰对每次演出都特别重视。只要出现在观众面前,她力求自己的发型,化妆,服装都是最好的,演唱状态也是最饱满的,丝毫不懈怠。一次次的演出实践让邵冰在专业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她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沉稳、大气,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嗓音,怎样和观众交流,如何驾驭舞台与处理作品。多次演出的历练使得年轻的邵冰成为了一颗光芒四射的新星。她已褪去青涩的外衣,成功地完成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华丽转身。
  
  前进的步伐更加坚定
  追逐梦想的过程,苦乐参半。为了使自己的唱功更加完美,邵冰刻苦练歌,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她却从不感到辛苦,徜徉在艺术的海洋中,她感到无比充实和快乐。然而,扑面而来的挫折也不断磨练着邵冰的心志。2004年,她参加了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但最终没有进入最后一轮的角逐。
  “当时特别难受。”邵冰说,“心里说不清什么滋味儿,回到家后,我蒙着被子狠狠地哭了一场。”
  或许所有的成功都是天使的微笑,所有的挫折都是上帝的亲吻。挫折并没有摧垮邵冰的信心,而是像一把火一样,将她的意志“烧”得更加坚定。2007年,解放军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军艺”)首度向全国发布招收2008年艺术硕士的信息,邵冰得知这个消息后,便下决心报考。
  2007年5月,邵冰独自开车来到北京。“开车累了就到服务区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再接着开。”回忆起那一天,邵冰历历在目。从长春到北京,约1000公里的路程,她整整开了十几个小时。无聊的时候,她就哼着自己喜欢的歌儿,歌声星星点点地散落在身后的路上。
  初到北京,新鲜感和陌生感一并袭来。邵冰头一次感觉自己在“漂”,有些迷茫,有些彷徨。但是不等她细细琢磨,没日没夜的复习就把这些感觉统统扫到了一边。
  考试压力特别大,邵冰却愿意将这种压力当成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军艺招生很严格,所以那段时间我心理压力特别大。不分白天黑夜的复习,导致身体不适,经常发低烧,家人都很担心。”然而,执着的种子早已在她心里埋下:既然决定做了,就一定要全力以赴。
  最终,凭着坚韧的毅力和决心,邵冰以文化课第一、专业课优异的成绩被军艺顺利录取。当年报考解放军艺术学院艺术硕士的有500多人,而音乐系仅招5个人,邵冰的录取可谓真正的“百里挑一”。
  “知道我被录取后,妈妈比我还高兴。她觉得我做什么事都很认真、很执着,有些看起来很难的事情,经过我的努力,都成功了。”
  邵冰的指导老师是著名歌唱家李双江,这位被称为“一代歌王”的歌唱家一直是邵冰心中的“风向标”。李双江教授认为邵冰有深厚的演唱功底,声音条件好,是一位很全面的歌手。通过认真聆听李双江教授的讲课,邵冰感受到了他炉火纯青的演唱技巧和深厚的艺术造诣,也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她认为一名好的歌唱演员不仅需要精湛的唱功,更需要良好的文化修养,于是她虚心求教,并通过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涵养和专业素质。
  
  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高尔基曾经说过:“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邵冰常说自己的成功离不开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与鼓励,她的豁达和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母亲从来不给邵冰压力,不给邵冰设立太远的目标或者“非达到不可”的目标,她只希望自己的女儿身心健康,轻松地去工作和生活。
  邵冰很孝顺,父母不在身边时,她每天都要给家里打个电话。“父母是为自己奉献一生的人,现在他们青春已逝,做儿女的一定要加倍地关爱自己的父母,没有时间回家看望,就多打电话,怎样孝顺父母都是理所应当的。”
  邵冰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委屈,她把这些困难都藏在自己心里。她总说,是上天在考验自己。能一次又一次地从困难中站起来,也得到了很多老师和朋友的帮助。邵冰认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她会永远记在心里的。
  2010年10月28日,邵冰在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厅举办了艺术硕士学位音乐会。在这场音乐会上,她要一气完成十二首高难度的作品,这对于演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也在考验着她的业务水平和驾驭作品的能力。最终,她怀着对军艺,对恩师,对亲人及朋友的感恩之情,以娴熟的歌唱技巧,富有表现力的演唱,以及对不同作品风格的准确把握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观众,为她两年半的硕士学业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军艺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即将离开校园生活的她,虽然内心充满了不舍,但更多的却是期待。就像她毕业感言上说的一样,两年半的硕士生活使她走出青涩,并赋予了她智慧、理性和成熟。她为学习期间知识的积累、毅力的锻炼感到自豪,更为明天的拼搏、事业的成功充满自信与希望。
  邵冰目前正在一所大学担任外聘声乐教师。舞台上的光鲜夺目转变为课堂上的平实真挚。作为一名出色的歌者,邵冰却选择离开心爱的舞台而做一个默默奉献的园丁,身边不乏朋友为她惋惜。而邵冰坦言她并没有过多的奢求,她很喜欢现在的一切,认为这样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每当上课的时候,她都会看见学生们一双双似火炬般的眼睛散发着求知的光芒。她很乐意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与他们共同分享。她认为,教学的过程使她体验了另一种人生价值。
  音乐是邵冰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始至终,她都怀着一颗热爱的心在坚持着自己的音乐梦想。音乐使邵冰不断蜕变,这期间克服了多少困难,只藏于她从容淡定的心中。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邵冰不断地努力,“无论受到什么挫折,我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坚持下去,让自己不后悔。”
  责任编辑 张小华
其他文献
在香港生活过的人,即便没有亲身体验过,也听说过一个大名鼎鼎的特殊群体:菲佣。其实“菲佣”是一个泛指的称呼。来香港做佣人的“国际友人”并不仅限于菲律宾籍,还有来自印尼的、越南的、泰国的,等等。这些人都经受过良好的家政服务培训,言谈举止都格外有“规矩”:用餐会躲在厨房里拣剩菜吃,走过客厅时绝对不会高声喧哗,尊敬地称呼主人为“先生”、“太太”,等等。  对于“红旗下”长大的我来说,实在是看不惯资本主义这
期刊
她是一名来自北京的“80后”阳光女孩;  11年来,她多次放弃转业回京机会;  11年来,她心系群众冷暖,维护边疆和谐,在云岭高原引起广泛影响;  她就是先后获得“优秀民警村官”、“百名优秀红河女性”、“巾帼建功标兵”、“民族团结模范个人”等荣誉的红河州金平县勐桥边防派出所驻村女民警陶莎莎。自兼任该乡桥头村委会党总支副书记以来,群众们都亲切地称她为“警花村官”。  连日来,红河州委政法委、云南边防
期刊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海域发生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向日本派出中国国际救援队,并提供紧急救灾物资等。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15人于13日飞赴日本实施紧急救援。  中国国际救援队是国际上第一支抵达重灾区的救援队伍。他们在地震海啸灾区,冒着余震不断和海啸警报频发的危险,不畏艰难困苦,战冰雪、抗疲劳,向灾区提供了及时高效、真诚无私的
期刊
甘河油田在新疆阜康市境内,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以东90公里,离克拉玛依市区约440公里。  在克拉玛依的油田中,甘河油田是一个小油田,也是一个开发年头很短的油田,但是即便如此,在20多年的勘探、开采过程中,甘河油田还是让人充满了牵挂,屡屡给石油人带来惊喜和希望。    1988年,“小日本”带领32827钻井队上钻台22井    直到今天,在钻井公司范围内,提起“吕经平”这个名字,可能
期刊
凤翔泥塑是中国民俗文化四大泥塑之一。传统的凤翔泥塑俗称“耍货”,是老人们为赠送给满月小孩而制作的。传统凤翔泥塑有三大类型,一是泥玩具,以动物造型为主,多塑十二生肖形象;二是挂片,有脸谱、虎头、牛头、狮子头、麒麟送子、八仙过海等;三是立人,主要为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  六营村的村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大师”殊荣的胡新明就是2003年彩绘羊泥塑生肖邮票的原始作者。    土
期刊
季琦 著  广东省出版集团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2011年1月出版  定价:36.00元  作者简介:  季琦,199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获硕士学位。汉庭酒店集团创始人,执行董事长。携程旅行网、如家酒店联合创始人。“中国酒店业十大创业功勋人物”、“中国创业企业家10强”、“上海年度企业家”。同时担任上海市第十届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委员、徐汇区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徐汇区工商联合会副会长、上海
期刊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青舟已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心中的三峡。随着岁月的变迁,曾经的三峡美景已经渐渐消逝,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透过郑云峰拍摄的照片,今天的我们依然能够欣赏到三峡的壮美与瑰丽。  20多年来,郑云峰拍摄有长江、黄河等各类历史图像资料近20万幅,身兼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徐州摄影家协会主席、英国皇家摄影协会高级会士、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等数职,先后荣获中国摄
期刊
冯金国今年43岁,属羊,农历十月生人,生在贵州省台江县施洞镇塘坝村。台江县素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称,史称“苗疆腹地”,全县14.9万人口,苗族占97%以上,冯金国是这97%中的一员。    古歌声将断  冯金国喜欢下围棋。不过,他生活里更主要的爱好是提着三年前买的摄像机和相机去收集苗族古歌。摄像机是佳能的,从凯里的电脑城花了4600元买的,索尼相机则专程跑了一趟贵阳,花了1000多。两件设备置下
期刊
河南,安阳,殷都区高楼庄小学。  这里没有一排排整齐的课桌,而是摆成6个“田字形”方阵,每个方阵就是一个学习小组,学生们分两排相对而坐;教室四周全是黑板,讲台前见不着老师,不像是在“上课”,倒像是进了“学习超市”,氛围轻松欢快。  是谁让学生们如此享受上学时光?他就是现任殷都区区委书记李南沉。一提起教育这个话题,李南沉开门见山:“我感觉,教育首先应该是快乐的、幸福的;因为学习是儿童的天性;但现在很
期刊
家学渊源对我的影响  我父亲侯仲涛,曾就读于旧时的北平大学,因家道中落,突生巨变,被迫辍学返回老家沙市。我记事时他是大赛巷小学校长。他工于书画、篆刻,常有友人登门求索,我五岁发蒙读书,父亲为我示范握笔运笔要领,教我临习柳公权帖,要求我努力写好毛笔字。  父亲早故,叔婶们夺尽家产,使我在贫困和饥寒中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13岁在晴川中学读完初中二上,即被迫失学。  1949年夏家乡解放,沙市中学免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