摈弃苍白,焕发语言的魅力

来源 :初中生学习指导·作文评改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jia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知识】
  关于“有文采”,《考试大纲》的四个评分点是: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其中的“文句有表现力”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思想感情的丰富性,即文句情感真挚、哲理丰富、韵味悠长;二是语言形式的形象性,即能通过生动的语句表现事物的状态、性质或人物的言行、思想等。
  【技法点拨】
  大凡成功之作,都拥有魅力非凡的语言。要让“文句有表现力”,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精心遣用词语
  清代诗人袁枚说:“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要使文句鲜明有味、新颖脱俗,应尽可能选用那些能调动读者感官体验的词语来写景状物、表情达意,尤其要重视对动词、形容词的锤炼。如:
  低垂的天幕压迫着我的胸口,灰暗和沮丧撕裂着我的心。
  作者以“撕裂”一词毕现苦闷無助、失落伤痛的情绪,仿佛心正被一点点地撕扯开来,流淌出殷红的血。这个句子突出的表达效果,仰仗于动词的灵巧运用。又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描绘荷叶、荷花与荷香: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荷叶、荷花、荷香在“田田”“亭亭”“袅娜”“渺茫”等形容词的装扮下,可谓绝美动人。
  二、善于摹形绘色
  描写事物的语言要具体、形象,叙事写人应避免使用抽象的字眼,尽量选用图画般鲜明的语句。例如说成“这完全是多此一举,就像很好的事情再作改动”,就比较抽象;而莎士比亚写成“替精炼的黄金镀金,替百合花上油彩,把香水洒在紫罗兰上”,就是色彩鲜明的“图画”。描绘景物时,则应讲究色彩的组合、映衬,使作品产生浓郁的画意和鲜明的节奏。如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构成色调和谐、意境开阔的画面,充满对春天的憧憬。除了通过色彩的映衬关系来绘景,还可抓住色彩的连锁反应展开描写。如碧野的《天山景物记》中有这么几句:
  落日映红周围的雪峰,像云霞那么灿烂。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上,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镀上了一色的玫瑰红。
  作家依据色彩的连锁关系,烘托出一派红光四射、奇异辉煌的世界,景色中洋溢着动态的美感。
  三、力求含蓄蕴藉
  含蓄的语句,用于开头、结尾或其他关节处,或起笔脱俗,或收束有味,凝聚文章的精神,点题明旨,令人遐思迩想。如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南非的图图主教,在一次基督仪式上曾说:“传教士刚到非洲时,他们手里有《圣经》,我们手里有土地。传教士说:‘让我们祈祷吧。’于是我们闭目祈祷。可是到我们睁开眼时,发现情况颠倒过来了:我们手里有了《圣经》,他们手里有了土地。”此句揭露西方帝国主义利用宗教侵占非洲的罪恶,一下子便撩开了侵略者虚伪的面纱。再如三个例句:
  [①]认识自己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否则我们就会像乌云下生长的花儿,失去了充满阳光的世界。请牢记:是鱼儿,就不要向往天空;是鸟儿,就不要留恋海洋。
  [②]现实生活中没有完美的人生,正如舞台上没有纯粹的喜剧。
  [③]规则是强大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但真正打动人心、触发人性中向善的力量的,却是那柔软的良知。若是丧失了对生命的敬畏,对异见的包容,愚蠢的固执和坚硬只能将自己送上歧途。
  这些警策性的话语,于形象中蕴涵哲思。含英咀华,如嚼橄榄。试想,阅卷老师看到有如此成熟思想的文字,怎能不为之动情呢?
  【经典引路】
  瓦是雨的键
  古保祥
  瓦向来头角峥嵘。在乡下,瓦是独占鳌头的弄潮儿,它通常以胜利者的姿态站立在檐头。居功自傲是它的本性,它迎接着万物之魂——人的到来,不折不扣地绽放着它的芳姿。因此,若在乡下某一处院子前,给你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屋顶的瓦了,各式各样的,或谦恭,或华丽,或古朴。
  没有瓦的村庄不叫村庄。
  瓦沿袭了千年,从未间断过华夏的文明,它承载着过多的文化与负荷,通常弯曲如韵、从善如流,它从一而终地折射着一种风尚,除了视觉享受外,从未向世人倾诉过内心深处的逻辑与感觉。
  但雨却到来了,砸在心里,砸在瓦上,砸在千载的复苏上。
  雨是世间的精灵,不请自来,古代没有准确的天气预报,所以说古人出门时,通常背负着沉重的包裹。人怕雨,雨也怕人,人怕雨溅湿了个人的生气与心事,雨怕人糟蹋了它们的苦心经营,一脚踩下去,有时候,便是一段文明的跌落。
  瓦是雨的情人,最好的情人便是原配,雨没有原配,瓦填了房,幸运地越俎代庖,而我,则成了它们的拥趸。
  肆意地打击,将瓦磨成了乐器,声音悦耳,爽心,但这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倘若你心事重重,这便是一种折磨人的凶器,将你的爱恨情愁统一砸成一片刀山火海;倘若你风光无限,儿子孝顺、父母健在,爱人对你的爱情也如小鸟依人般羞花闭月,雨与瓦的合奏便成了绝配,你听得如痴如醉,香眼迷离,听得让人想起了如烟往事,风烟俱静,爱意正浓,春花秋月。
  雨不算是世间的常客,没有太阳那样缠人。如果是在江南,在夏季,雨便战胜了瓦,但这通常只是一种暂时的忘却,瓦很快整好了属于自己的青天白日。雨走时,只留下一片片香吻在瓦的腮上,一梦千年,水滴石穿。
  这样的好梦一直缠绕着少年的心事,让人醉生梦死。瓦与雨演绎着世间真情,从江南到塞北,从农村到城镇,瓦是雨的键,老天在弹,百姓在弹,弹兴衰成败、演世间万象。   世道安然,便是盛世;世道颓废,便由盛入衰。瓦知道这一点,瓦虽然不说话,但内心深处做事情,瓦将这样的经典与规律告诉了雨,雨继续敲打琴键,瓦开始重新享受、承受或者忍受。
  某一个黄昏,晚风习习,瓦一片片剥落,速度超过了雨的到来。雨再来时,看到一片片瓦沉浸在泥土里,雨从此知道,在某个地方,雨从此失去了瓦。城市化的浪潮来袭,一幕幕,悲怆绝伦,世事悠然,天地悠然。
  雨继续敲击着世间万物,雨通常适应能力极强,没有雨到达不了的地方,没有雨忘不了的往事。雨会忘了瓦,就像某个负心的人,始乱终弃,变化无常;瓦却没有忘记,就像某个痴心人,等到天地为自己不荒不老。
  瓦是世间的玩物,最终像某片叶与花一样,掉落在人为控制的情怀里,就如孩子玩剩的玩具,再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用武之地,一枕黄粱。
  在高楼林立的城市空间里,我到处寻找一片瓦的踪迹。瓦失了原色,披上华丽的外衣,富丽堂皇、倾国倾城却高高在上,我望不到它的面孔,然而雨知道,因为瓦是最接近雨的载体,古代是,现代依然。
  只是觉得,再没有悠长的梦,沿着世袭的空间在一条小巷中响起,母唤乳归的声音无从谈起,何谈属于你我乃至整个民族的春秋大义?
  泪眼蒙眬中,我看到自己变成了一片瓦,摇曳在城市的街头。
  
  【赏   析】这是一篇文笔优美、意蕴深长的咏物抒情散文。在作者笔下,“瓦”不仅是乡村房屋上的瓦,它更是见证了历史风雨的瓦,千百年来传承着华夏文明,带给人无限的遐想。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城市化浪潮的来袭,“瓦失了原色”,虽“披上华丽的外衣,富丽堂皇、倾国倾城”,却沦为“世间的玩物”,“掉落在人为控制的情怀里”,“再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用武之地”,从此“再没有悠长的梦,沿着世袭的空间在一条小巷中响起”。作者正是借“瓦”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逐渐丧失的痛惜之情。
  作者遣词贴切而精警,娴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从多方面描绘出“瓦”的立体形象。前文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构建了情景交融、如诗如画的意境;篇末处则以“何谈属于你我乃至整个民族的春秋大义”的反问,以“泪眼蒙眬中,我看到自己变成了一片瓦,摇曳在城市的街头”这样富于表现力的“幻想”,深情倾诉了对诗意、美好的生活的呼唤与追求。
  【新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们总是想到远方去旅行,远方似乎有身边找不到的东西,不仅是自然风光、人文圣地,更多的是一种梦想,一种精神归宿,一种灵魂里涌动的向往。生活里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中燃烧。于是,我们总是期盼远方,充满放飞心灵的渴望。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思路点拨]
  首先要弄明白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整体把握其“含意”。关键是要抓住“远方、梦想、归宿、放飞心灵”等核心词语,仔细揣摩其内涵,并正确把握远方和梦想的关系,精神和现实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可立意为:为理想而奋斗,永不言弃;摒弃一切世俗的杂念,淡泊名利,让心灵永远恬淡宁静;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要敢于突破传统,放飞心灵,不断开拓创新。
其他文献
国庆假期前一天,远方的妈妈打来电话,电话里,妈妈千叮咛万嘱咐,要我把衣服都带回家。我觉得奇怪,都带回家,那我在学校穿什么呀?妈妈却避而不答,敷衍我说:“带回来洗呀。”我心想,这么多衣服拿回去再拿回来,麻烦死了。不过,我怎么敢违抗妈妈的命令,放学后乖乖地提着大包小包回家了。  刚到家,就听见妈妈在打电话和姨妈商量什么事情。妈妈脸上的表情显得非同一般,她不时瞟向我的眼神,让我隐隐约约地觉得这件事跟我有
期刊
又是一个清冷的夜晚,走在大街上,路过那个熟悉的门面,门框上的字迹“合作社”依稀可辨,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群儿,想要什么?跟太爷说!”那熟悉的声音清晰地响起。待我举目望去,却只有一轮残月挂在半空中,一阵风吹来,月牙儿被遮住了。那天也是这样的夜晚……  尖銳的电话铃声划破了客厅里的安静,是爸爸打来的电话,妈妈说爸爸让我们马上去爷爷家。一路上,妈妈把车开得飞快,望着车窗外,我看见一轮残月苍白的样子
期刊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 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自适。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被贬到黄州。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苏轼以其为人与才华深孚众望,虽
期刊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言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排比的种类可分为以下四类:  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例如:  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  例如:  他们
期刊
一份宽容,足以感动他人,甚至感动自己!  放学铃声响起,饥肠辘辘的我匆忙把家庭作业塞进书包,然后快马加鞭地赶到停车棚,将车子推出校门,骑上它就往卖夹馍的地方奔去。  “老板,来个香肠、香菇丝夹馍!”还没到跟前,我便高声喊道。  “好嘞,马上给你做!”老板热情地答应了一声。(精练的语言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  我将钱递给了老板。叮叮当当,看到她将香肠和菜丟进锅里翻炒的时候,我的口水就快要溢出嘴角了。
期刊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些千古名句,同学们经常听说甚至引用过,可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和含义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语见《荀子·劝学》。沙:通“纱”。涅:矿物,染黑色的矾石。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并不会跟它一起变黑,放在水里“洗一洗”仍会变白。但是,白色的“纱”和矾石放在一起,会染上别的颜色,且洗不掉。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
期刊
去年冬天,我家终于搬进了新房子,看着漂亮的装修,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最让我兴奋的是,新房装的是燃气热水器。这下好了,再也不用像过去使用太阳能热水器那样,一遇到阴雨天,就没有热水洗澡了。  新房子的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卫生间旁边的过道上,它是一个长方体,全身乳白色。我用尺量了一下,它高57厘米,宽36厘米,厚15.5厘米。在热水器的正面,靠上的部分嵌着热水器的商标,黑底,中间是白色的图案和文字,显得非
期刊
就一般的閱读心理而言,读者不喜欢陈旧老套的文章结构和故事情节:看完开头就知道了结尾,那还有什么意思!从这个标准说,构思的巧妙,就是要出人意料,尤其是结尾,就如相声一样,应该把最大、最响的“包袱”抖在最后。这就很考验作者的功力。  让我们先从一个幽默短篇说起。  悬 念  N·奈姆  伯明翰一家旅馆的餐厅里,一群旅游者正在进晚餐。他们一面品尝菜肴,一面即兴谈天。鱼端上来了,他们便七嘴八舌地讲起那些关
期刊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清晨,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满了整个房间,奶奶已经准备好早饭。因为是周末,所以我没有了以往的狼吞虎咽,只有细细品味,慢慢享受。奶奶告诉我她今天要去采茶,我的内心充满了期待。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挎着小布包,和奶奶悠闲地走着,乡间小路上留下了一大一小长长的两串脚印。到了茶园,奶奶仔细地告诉我怎样分辨叶片,怎样摘叶片。我小心翼翼地摘着,生怕把叶
期刊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为宣传节约、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帮助大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这个月,学校正式启动了环境保护月活动。在此,我们八年级一班所有同学向全校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从点滴小事做起,当好环境保护的践行者。  环保无小事,它贯穿于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不乱扔垃圾,不破坏绿化,不伤害野生动物;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度电;多一次骑、走,少一次私家车出行;多一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