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禅是一颗平常心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uang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胡适与日本著名禅宗学者铃木大拙曾有过一场关于禅宗的争论。胡适不相信佛教的生命价值,他认为科学昌明之后,宗教都是胡说八道。而铃木大拙既是一个现代学者,也是一个禅师,他讲道,禅学不立文字,更多的要依靠个人的真心体会。
  
  领悟禅宗的第一步是怀疑
  禅宗的宗旨归结起来,只有简单的几句话:不立文学,教外别传,以心传心,直指心性,见性成佛。禅宗里,真正的佛法精神是直指心性,即直接指往我们的本心。佛不是释迦牟尼一个人,也不像基督教只有一个上帝,只要修行的人能够看到自己的本心,悟出“佛性”,那么这个普通的修行者也就成了佛。
  曾有徒弟问沩山大师,在十二部经书中,哪些是佛说,哪些是魔说?沩山大师的回答让所有的佛教徒大惊失色,他说通通是魔说,即使是佛说的经典,从个体的意识和知觉去理解它,它就变成一种魔說。
  领悟禅宗更深入一步就要怀疑。想要开悟,没有怀疑是不可能的。正如同学习,知识取于怀疑。佛教讲信,要相信经典上的每一句话,然而禅宗还强调要先起疑心,“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就不悟”。小的怀疑就获得一点小开悟,大的怀疑就得到大的开悟,不怀疑就一辈子开悟不了。因此禅师常常用“桶子底脱”来描绘开悟的经验,脑袋里面装满了知识,必须全部清空才能开悟。禅不是要求学很多外在的知识,而是把所学的东西通通忘掉。开悟就如老子所讲“为道日损,损之又损”,统统放下才是悟。
  守住本心才是明心见性
  达摩曾说,如果修行却不见性,念佛诵经有什么用呢?不见本心,任何外在的东西都得不到好处。念佛得因果,诵经可以得聪明,持戒得升天,布施得福报,然而通过这些方式去找佛,“觅佛终不得也”!做不到明心见性,天天念佛都没有用,修行再苦,见不到本心也只是空过一生。
  如何“观心”?五祖弘忍大师在《最上乘论》中讲道,“观心”的“心”就是“一”,要把自己的信念、意志守在这个“一”上面,“一”就是“道”,就是我们的本心。“守一不移”,守住了“一”就不要动,这就是禅门“观心”的方法,正所谓“万法归一”。
  因此,不论做什么事情,就看在当下能不能守住心。达摩的观念将盖庙、出家都归为“外道”,引起了佛教界激烈的反对。曾经有一个弟子问慧能,梁武帝大兴寺庙,达摩祖师为何说他一点功德都没有?慧能回答说:“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在观心、禅修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考验,佛教中强调“八风吹不动”。“八风”即指利(利益)、衰(衰败)、毁(毁谤)、称(称赞)、誉(功德)、讥(讥讽),苦、乐。只有到达“八风吹不动”的境界才算是真正懂得禅。苏轼曾写了一首诗,让书僮送到江对岸给禅师佛印,诗曰:“稽首天外天,佛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表明自己修行的境界很高,已不执著于世界或名利。佛印禅师写了“放屁”二字,便让书僮拿回去。苏轼气得立即坐船过江欲与佛印禅师一辩雌雄,而佛印早就为他准备了一副对联: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苏东坡一看,深感自愧不如。
  平常心才是真的“道”
  悟禅的最高境界就是“平常心是道”。在白居易当职的地方,有一位鸟巢禅师,他因在树上做了一个木屋,平时就生活在树上而得名。有一次,白居易向他请教佛法大意,禅师说得很简单,“诸善奉行、诸恶莫做”,见到好事就去做,不好的事就别干。白居易很不满意,这个三岁小孩都会说的道理何必要一个禅师来讲。鸟巢禅师回答说:“三岁儿童虽道得,八十岁老翁行不得。”可见,禅的精神是落实在日常生活里,是行门。不在乎说法多么玄妙,而是看做不做得到。
  禅师的智慧贯穿于人生的每一个细节中,高等的宴定不只是打坐,真正的大定是融入生活当中,动中取静。禅师能够融入各种日常生活,但他的心一直很平静,这种境界就是“游戏三昧”。“三昧”就是禅定的意思,通常人禅定时不能游戏,要闭关隐居。中国禅的精神认为高等的禅的境界,是在活动当中找到平静和安静,而不是躲进深山。真的大定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在复杂纷纭的各种关系当中,人的心还能不能保持清静,所谓“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
  宋代的崇慧禅师讲:“一朝风月,万古长空”,就是说游戏人间,方能体会永恒。但大部分人只是游戏人间,而不能了解躲藏在人间背后的实像。有些人认为世界太过肮脏,于是便躲进深山老林中,一天到晚冥想着万古长空,这样的人是不能融入到一朝风月当中的。“异旧时人,不异旧时行履处”,开悟是内在的精神世界发生了变化,但是人还在原来的空间中生活。而非一旦开悟后,人就成了一个怪人,没有平常心。“平常心是道”,开悟以后反而更加平常,经历过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阶段,好像不能融入日常生活,表示还没有跨越。跨越以后更高的境界则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其他文献
海外汉学家小传  宇文所安(1946~ ),原名斯蒂芬·欧文(Stephen Owen)。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1959年移居巴尔的摩。在巴尔的摩公立图书馆里沉湎于诗歌阅读,并初次接触中国诗:虽然只是英文翻译,但他迅速决定与其发生恋爱,至今犹然。1972年获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二十年后应聘哈佛,任教东亚系、比较文学系,现为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德特级教授。有著作数种,论
期刊
所谓“清流”,比喻德行高洁、勇于言事、有名望的士大夫,主要指以传统儒家规范为标准,侃侃论政的一批言官和谏官。他们的特点是坚执己见,甚至敢批君主逆鳞,持论甚高却又未必均有裨于实际。晚清“清流党”中最著者,除了陈宝琛和宝廷,就是后以办洋务出名的张之洞和后来成为李鸿章女婿的张佩纶。这四人当时均供职于翰林院,志趣相投情谊深厚,又都长于诗文,抨击同僚指陈时政也往往毫不留情,因此最为人所侧目。   可是,清
期刊
古希腊人说,万物源于水;管子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同时,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水已经到了令人仰止的高度: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然而,就是这至坚至柔的水,却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对水资源水环境的控制、改造与利用,就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章。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善治国者必治水,善为国者必
期刊
八拜之交的典故     关于“八拜”,《邵氏闻见录》中记载有这样一段典故:文彦博听说国子博士出身的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非常不快,他对人说:“李稷的父亲曾是我的门人,按辈分他应该是我的晚辈,他如此傲慢,我非得教训他不可。”有一次,文彦博任北京守备,李稷听说后,便上门来拜谒。文彦博故意让李稷在客厅坐等,过了好长时间才出来接见他。见了李稷之后,文彦博说:“你的父亲是我的朋友,你就对我拜八拜吧。”李稷因
期刊
洪宪帝制的时候,北京有位记者表现积极,对袁世凯自称“臣记者”,被媒体传为笑谈,帝制还没有结束,臣记者就已经混不下去了,只好夹起皮包走人。后来历史的大势所趋,任谁也做不成皇帝了,中国近代以来出现的新职业,诸如记者、律师、作家之类,庶几得以幸免加盖“臣”的印记,稀里糊涂过了几十年。   然而皇帝这个东西,废除其名号容易,要真的将之从国人的心里和文化里消灭,却难上加难。在没有皇帝的天地里,很可能皇帝更多
期刊
有一种心态人人向往,它叫做安详。学会安详地生活,让尘世的浮躁与喧嚣远离我们洁净的心灵。  安详就是安定祥和的生命,是自由自在的现量,是人与宇宙最佳的最和谐的统一。悟道者“芒鞋踏破岭头云”,辛勤跋涉参禅学道,所苦苦追求的正是生命的真谛,想获得一种纯净祥和的心态。人们喜欢用怡然、笃定、包容、恬淡、清明、平和等词语来形容安详。的确,一个人假如拥有安详平静的气质,表明他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能够洞悉世相,明
期刊
汉字是表达的工具但又不仅仅是,它还带着与生俱来的历史温度和文化内涵。陈寅恪先生说:“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确实,每一个字的诞生,都有诸多构成因素以及变化与演进特点。其中一些汉字甚至记录和承载了文明的进程、文化的特性、民族的特点、国家的发展,它们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树立了中华文明的旗帜。    命令一种    公元前258年,秦国进兵赵国的都城邯郸。当时赵国的长平军刚刚为秦所破,已无力自
期刊
在江南人习惯于到院子里纳凉的时候,关中已经入秋了。长安的监狱外,那一排排白杨仍旧直直地立着,凉风一过,叶子便潸然落下,像天地间一片片干枯的泪。几只蝉儿飞了过来,贴在树梢上,凄厉地哀唱。骆宾王看见了落叶,也听见了蝉儿的叫声,他走到狱窗前,踮起脚,又一次抬眼张望。   去年冬天就被关进来了。几尺大的地方,堆满了他的感叹与悲愤。总会想起过去,从京师到滑州,从姚州到成都,从地方到中央,从府衙到军中,仕宦飘
期刊
汉字是表达的工具但又不仅仅是,它还带着与生俱来的历史温度和文化内涵。陈寅恪先生说:“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确实,每一个字的诞生,都有诸多构成因素以及变化与演进特点。其中一些汉字甚至记录和承载了文明的进程、文化的特性、民族的特点、国家的发展,它们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树立了中华文明的旗帜。    大德,令他“三月不知肉味”    商汤灭掉夏桀以后,命令首辅伊尹创作乐舞,好歌颂自己将荒淫无度
期刊
乐羊是战国名将,那时的战国就像欧洲的甲级联赛,乐羊就在魏国效力,他的老板是魏文侯。有一次,魏文侯派他出征中山国。经过三年苦战,乐羊终于啃下了这块难啃的骨头。回国后,他心安理得地向老板请功。  魏文侯一边笑呵呵地安抚自己的爱将,一边不慌不忙地让人抬出一口木箱,一直抬到了乐羊面前。可是乐羊发现里面并不是金银珠宝,也不是绫罗绸缎,而是满满一箱奏折。可是每一封奏折都可以让这位笑傲疆场的统帅汗流浃背,因为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