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是在挫折和苦难中寻找重生希望的历史,是把走投无路的败退转为走向新胜利的历史。对于今天的中国企业家来说,长征则是最好的逆境领导力案例。回顾长征的历史,逆境领导力的核心在于以下五条:以舍为得、因势利导、灵活机变、坚定信念、价值驱动。
逆境领导力之一:以舍为得
什么都想保住的人必然什么都保不住,在不利的环境下,为了维护全局的、长远的利益,往往必须果断地牺牲局部的、暂时的利益。逆境中的组织要想保全自己,就必须有敢于放弃、敢于收缩的勇气。毛泽东曾说:“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我们在敌人第五次‘围剿’时期的蚀本正因为这一点。不愿意丧失一部分土地,结果丧失了全部土地。”第五次反“围剿”时,国民党50万大军6路进攻中央苏区,李德提出的口号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寸土必争。最后的结果是70多个县只剩下6个县,中共中央被迫做出战略转移的决策。长征出发的时候,什么都不想丢,坛坛罐罐全部带上,结果湘江一战,损失惨重,坛坛罐罐也全部被打碎。湘江之战用最血腥的方式证明了什么叫想保住一切的人什么也保不住。
战争的基本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在形势有利的情况下要积极消灭敌人,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保存自己就成为第一位的目标。在逆境中,活下来才是王道。在逆境来到的时候,关键是要理智地承认处于逆境的事实。当形势的发展已经超出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就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发展出一套撤退与收缩的战略,不能因为感情难以割舍的因素而影响了理性的决策。
逆境领导力之二:因势利导
没有人能够跟大势对抗,高明的战略家往往就高明在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上。“势”是不同趋势的组合,关键是在整体的逆势之中找到有利之势,将整体劣势转为局部优势,从而取得逆势之下的扩张动力。
被迫长征,是中共在土地革命战争中遭受重大挫折的标志。但是就在同时,由于日本人人侵华北,民族矛盾迅速激化,抗日呼声空前高涨,一个新的大势正在兴起。长征出发时中共顺势而为,打出了“北上抗日”的旗号,从而给这支军队找到了生存和发展的理由。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评价说:“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着抗日前线进发,而且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进军到战略要地西北去,无疑是他们大转移的第二个基本原因,他们正确地预见到这个地区对中、日、苏的当前命运将起决定性作用。后来的历史证明,他们强调这个意愿是完全对的,这种宣传上的巧妙手法必须看成是杰出的政治战略,在很大程度上,这是造成英勇长征得以胜利结束的原因。”
“以弱胜强,必因势也。”关键取决于领导者是否具有洞察未来大势的能力。在不利的大势中找出潜在的有利之势,才能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把逆境变成组织成长的最好机会。
逆境领导力之三:灵活机变
在整体形势不利的情况下,领导者必须有灵活变通的能力。保持战略的柔性,保持组织的弹性,保持决策的灵活性与机变能力,一旦有突破的机会迅速投入强大力量,这是逆境中突围的重要法则。
长征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调整计划的过程。长征一开始是要到湘西会合贺龙、萧克的二、六军团,在湘西建立新的根据地。湘江之战后蒋介石已判断出红军下一步的行军方向,并提前做出了部署。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提议红军放弃北上湘西,改为西进贵州,以遵义为中心建立新的根据地。然而红军到了遵义发现,这一地区并不适合建根据地。在刘伯承、聂荣臻的建议下,中央决定北渡长江,会合四方面军,在川西北建立新的根据地。然而红军到了川西北后发现,这一地区也不适合建根据地。就在这时候,围绕下一步的行动方向,中央与张国焘之间发生了“南下、北上”之争,最终中央被迫单独率领一三军团北上。在北上的时候,红军依然不知道究竟要到哪里去。一直到哈达铺,在国民党的报纸上发现陕北有刘志丹的部队,这才明确提出了“到陕北去”。
环境是战略的最大变量。逆境突围的路线,往往是形势和环境塑造的结果,而不是事先设计出来的。人的理性总是有限的,没有人从一开始就能看到结果,没有人对形势的理解从一开始就可以一步到位。领导者所能做的是适应环境的变化,在混乱中寻找机会,在动态中创造机会,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保持战略的弹性,保持组织的柔性,从而在不断的调整中找出属于自己的突围方向。
逆境领导力之四:坚定信念
从最坎坷的经历中寻找积极的意义、从最严峻的考验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是优秀领导的重要品质。越是在逆境之中,领导者越没有沮丧的权利;越是处于充满负面信息的环境中,领导者越要给组织以充分的信心。
长征快到达陕北的时候,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仅剩下了7千余人,按照周恩来的话,红军已经被拖得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子。未来也是不确定的,没有人知道还有什么在等待红军。但是毛泽东在登上六盘山后,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词: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在这首词中,你看不到丝毫的沮丧和迷茫,相反你能感觉到的是兴奋、信念、乐观、豪迈和必胜的信念。这就是领导者,在别人沮丧和迷茫的时候,他能用自己的内心之火,重新点燃人们的信念之光。
没有绝望的形势,只有绝望的人。那些将组织从崩溃的边缘拉回来的领导,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恢复了组织的士气。在逆境中每个人往往不得不经历心理上的大逆转。逆境中领导艺术的核心就是在人们的心灵中重新激起对战斗的渴望、对战争胜利的信心。而这一切的前提,在于领导者本身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
逆境领导力之五:价值驱动
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应该强化团队的凝聚力。而真正能够超越生死与利害的,是组织的价值追求。只靠利益凝聚的團队只能是雇佣军,形不成历经苦难而牢不可破的战斗力量。在逆境中,共同的价值追求所形成的凝聚力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更加清晰。
可以想象,两万五千里长征,如果是一支军阀的军队,也许早就已经散掉了。红军是支让很多人无法理解的军队,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装备极差,每天面临着死亡,却历经苦难而不溃散。为什么?因为这确实是一支有信仰、有理念的军队。在共产党的政治教育下,战士知道自己是为何而战、为谁而战。这就是红军中的士兵,可以爬雪山过草地,可以不畏生死。价值驱动充分激发出人在精神层面的力量。在物质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价值信仰成了凝聚团队的核心。
班固在《汉书》里面说过这样一句话:“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红军这样的队伍,可以失败,但永远可以死而复生、散而复聚,可以卷土重来。从今天的角度来看,长征其实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长征为中共选出了毛泽东这样的领袖,并为毛泽东打造出了一支铁的队伍。剩下来的都是精英,从此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把他们分开。这样的苦难都经历了,还有什么样的苦难不能经受呢?经过长征的每个人从此都有了天命的感觉,长征在中共历史上因此也有了神圣的意义。
伟大的组织往往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在逆境中优秀的领导者可以最大程度调动和发挥自身和团队的潜能。最苛刻的环境反而会逼出组织内在的生存活力,逼着组织升级自己的竞争优势,杀出一条血路,从而将对手击败。这样的组织,就可以走前所未有的路,打前所未有的仗,下前所未有的决心,找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从而为组织打下走向卓越的根基。
逆境领导力之一:以舍为得
什么都想保住的人必然什么都保不住,在不利的环境下,为了维护全局的、长远的利益,往往必须果断地牺牲局部的、暂时的利益。逆境中的组织要想保全自己,就必须有敢于放弃、敢于收缩的勇气。毛泽东曾说:“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我们在敌人第五次‘围剿’时期的蚀本正因为这一点。不愿意丧失一部分土地,结果丧失了全部土地。”第五次反“围剿”时,国民党50万大军6路进攻中央苏区,李德提出的口号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寸土必争。最后的结果是70多个县只剩下6个县,中共中央被迫做出战略转移的决策。长征出发的时候,什么都不想丢,坛坛罐罐全部带上,结果湘江一战,损失惨重,坛坛罐罐也全部被打碎。湘江之战用最血腥的方式证明了什么叫想保住一切的人什么也保不住。
战争的基本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在形势有利的情况下要积极消灭敌人,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保存自己就成为第一位的目标。在逆境中,活下来才是王道。在逆境来到的时候,关键是要理智地承认处于逆境的事实。当形势的发展已经超出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就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发展出一套撤退与收缩的战略,不能因为感情难以割舍的因素而影响了理性的决策。
逆境领导力之二:因势利导
没有人能够跟大势对抗,高明的战略家往往就高明在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上。“势”是不同趋势的组合,关键是在整体的逆势之中找到有利之势,将整体劣势转为局部优势,从而取得逆势之下的扩张动力。
被迫长征,是中共在土地革命战争中遭受重大挫折的标志。但是就在同时,由于日本人人侵华北,民族矛盾迅速激化,抗日呼声空前高涨,一个新的大势正在兴起。长征出发时中共顺势而为,打出了“北上抗日”的旗号,从而给这支军队找到了生存和发展的理由。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评价说:“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着抗日前线进发,而且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进军到战略要地西北去,无疑是他们大转移的第二个基本原因,他们正确地预见到这个地区对中、日、苏的当前命运将起决定性作用。后来的历史证明,他们强调这个意愿是完全对的,这种宣传上的巧妙手法必须看成是杰出的政治战略,在很大程度上,这是造成英勇长征得以胜利结束的原因。”
“以弱胜强,必因势也。”关键取决于领导者是否具有洞察未来大势的能力。在不利的大势中找出潜在的有利之势,才能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把逆境变成组织成长的最好机会。
逆境领导力之三:灵活机变
在整体形势不利的情况下,领导者必须有灵活变通的能力。保持战略的柔性,保持组织的弹性,保持决策的灵活性与机变能力,一旦有突破的机会迅速投入强大力量,这是逆境中突围的重要法则。
长征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调整计划的过程。长征一开始是要到湘西会合贺龙、萧克的二、六军团,在湘西建立新的根据地。湘江之战后蒋介石已判断出红军下一步的行军方向,并提前做出了部署。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提议红军放弃北上湘西,改为西进贵州,以遵义为中心建立新的根据地。然而红军到了遵义发现,这一地区并不适合建根据地。在刘伯承、聂荣臻的建议下,中央决定北渡长江,会合四方面军,在川西北建立新的根据地。然而红军到了川西北后发现,这一地区也不适合建根据地。就在这时候,围绕下一步的行动方向,中央与张国焘之间发生了“南下、北上”之争,最终中央被迫单独率领一三军团北上。在北上的时候,红军依然不知道究竟要到哪里去。一直到哈达铺,在国民党的报纸上发现陕北有刘志丹的部队,这才明确提出了“到陕北去”。
环境是战略的最大变量。逆境突围的路线,往往是形势和环境塑造的结果,而不是事先设计出来的。人的理性总是有限的,没有人从一开始就能看到结果,没有人对形势的理解从一开始就可以一步到位。领导者所能做的是适应环境的变化,在混乱中寻找机会,在动态中创造机会,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保持战略的弹性,保持组织的柔性,从而在不断的调整中找出属于自己的突围方向。
逆境领导力之四:坚定信念
从最坎坷的经历中寻找积极的意义、从最严峻的考验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是优秀领导的重要品质。越是在逆境之中,领导者越没有沮丧的权利;越是处于充满负面信息的环境中,领导者越要给组织以充分的信心。
长征快到达陕北的时候,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仅剩下了7千余人,按照周恩来的话,红军已经被拖得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子。未来也是不确定的,没有人知道还有什么在等待红军。但是毛泽东在登上六盘山后,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词: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在这首词中,你看不到丝毫的沮丧和迷茫,相反你能感觉到的是兴奋、信念、乐观、豪迈和必胜的信念。这就是领导者,在别人沮丧和迷茫的时候,他能用自己的内心之火,重新点燃人们的信念之光。
没有绝望的形势,只有绝望的人。那些将组织从崩溃的边缘拉回来的领导,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恢复了组织的士气。在逆境中每个人往往不得不经历心理上的大逆转。逆境中领导艺术的核心就是在人们的心灵中重新激起对战斗的渴望、对战争胜利的信心。而这一切的前提,在于领导者本身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
逆境领导力之五:价值驱动
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应该强化团队的凝聚力。而真正能够超越生死与利害的,是组织的价值追求。只靠利益凝聚的團队只能是雇佣军,形不成历经苦难而牢不可破的战斗力量。在逆境中,共同的价值追求所形成的凝聚力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更加清晰。
可以想象,两万五千里长征,如果是一支军阀的军队,也许早就已经散掉了。红军是支让很多人无法理解的军队,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装备极差,每天面临着死亡,却历经苦难而不溃散。为什么?因为这确实是一支有信仰、有理念的军队。在共产党的政治教育下,战士知道自己是为何而战、为谁而战。这就是红军中的士兵,可以爬雪山过草地,可以不畏生死。价值驱动充分激发出人在精神层面的力量。在物质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价值信仰成了凝聚团队的核心。
班固在《汉书》里面说过这样一句话:“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红军这样的队伍,可以失败,但永远可以死而复生、散而复聚,可以卷土重来。从今天的角度来看,长征其实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长征为中共选出了毛泽东这样的领袖,并为毛泽东打造出了一支铁的队伍。剩下来的都是精英,从此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把他们分开。这样的苦难都经历了,还有什么样的苦难不能经受呢?经过长征的每个人从此都有了天命的感觉,长征在中共历史上因此也有了神圣的意义。
伟大的组织往往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在逆境中优秀的领导者可以最大程度调动和发挥自身和团队的潜能。最苛刻的环境反而会逼出组织内在的生存活力,逼着组织升级自己的竞争优势,杀出一条血路,从而将对手击败。这样的组织,就可以走前所未有的路,打前所未有的仗,下前所未有的决心,找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从而为组织打下走向卓越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