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传记、历史、回忆录和西梅农式的侦探小说于一身,
又隐现着超现实主义的幽灵
在201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已经出版的近三十本书中,《多拉·布吕代》极为特殊。或者如作者所说,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本书(1995年6月20日致塞尔日·克拉斯费尔德的信)。除了回忆录《家谱》,这是他唯一一部非虚构作品,集传记、历史、回忆录和西梅农式的侦探小说于一身,又隐现着超现实主义的幽灵。
故事缘起于1988年,莫迪亚诺查阅旧报资料,在1941年12月31日的《巴黎晚报》上看到如下广告:“寻失踪少女多拉·布吕代,十五岁 ,一米五五,鹅蛋脸,灰栗色眼睛,身着灰色运动外套,酒红色套头衫,藏青色半身裙和帽子,栗色运动鞋。有任何消息请联系布吕代先生和夫人,奥尔纳诺大街41号,巴黎。”
德国占领时期、一年的最后一天、一对夫妇、一个失踪的少女——莫迪亚诺的好奇心油然而生,而他们当年就住在他熟悉的街区。借助克拉斯费尔德编纂的法国被驱逐犹太人名册,他得知布吕代一家最终被送往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但这必然的命运反而让那少女未知的故事变得更具吸引力。
在此后的八年里,莫迪亚诺不断追索、探查,通过出生证明、学校文件、警察档案、其他犹太人留下的书证、当时放映的电影、天气记录,以及对宵禁、轰炸和抓捕场面的重构,甚至对冉阿让和珂赛特在《悲惨世界》里逃亡路线的考据,一点一点地拼凑出多拉短暂的生平:父母是来自奥匈帝国的犹太移民,她生在巴黎。德国占领期间,父母为了保护她,把她送进了天主教寄宿学校,但她两次出走,终遭拘留,关在警署、拘留所和兵营。在中转站,她与父亲相遇,一同在1942年9月18日被运往奥斯威辛,母亲也在五个月后踏上同样赴死的旅程。
历史素材留下的只是一个个关键的节点,剩余的广阔的虚空需要作家靠着推测加以填充。他设想少女的处境:为什么逃离寄宿学校?为什么离家出走?怎样藏匿?怎样被捕?他写道:“我想到多拉·布吕代。我对自己说,她的离家出走并不像二十年后我的离家出走那么简单,我不过是回归到一个庸常的世界。1941年12月的这座城市,它的宵禁,它的士兵,它的警察,所有这一切对她而言都是敌对的,都想要她毁灭。16岁,整个世界都在跟她作对,虽然她不明白到底是因为什么。”
29岁的伊达和多拉关在相同的地点:“她把最后一封信从巴尔-勒度克火车站的列车上扔下来,铁路工把信寄掉了。她在信中说:‘我在前往一个未知的地方,但我给你们写信时乘坐的列车是向东开的:或许我们会去很远的地方。’”我们有必要去猜测她或多拉最后的结局吗?不,奥斯威辛在这里不需要重述。
莫迪亚诺在书中不断离题,回忆自己的童年、父亲和母亲,以及别的作家在占领时期的遭遇。他想起最后一次去見父亲时在医院巨大的建筑群里迷了路:“我在石子铺的院子里走来走去,直到暮色降临。我后来再也没见过我父亲。”而“布吕代”在德语中意为兄弟,熟悉莫迪亚诺的读者会不可避免地想到他那因白血病而夭折的弟弟吕迪。
我也在不知不觉中采用莫迪亚诺的方式,借着几年前做过的笔记、加州大学英译本中布吕代一家的照片、谷歌地图上标记过的“倒个没完”咖啡馆(Verse toujours,中译本叫“再叙”),以及《费加罗报》2015年的一则消息(巴黎市长安娜·伊达尔戈宣布将十八区的一条街道命名为多拉·布吕代街),努力寻找初读此书时留下的感觉:新奇与迷惑交织,痛苦和敬佩并举,只觉得历史与梦幻相互渗透,有的格外清晰,有的模糊至极。
︻多拉·布吕代︼
作者:〔法〕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译者:黄荭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定价:29元
又隐现着超现实主义的幽灵
在201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已经出版的近三十本书中,《多拉·布吕代》极为特殊。或者如作者所说,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本书(1995年6月20日致塞尔日·克拉斯费尔德的信)。除了回忆录《家谱》,这是他唯一一部非虚构作品,集传记、历史、回忆录和西梅农式的侦探小说于一身,又隐现着超现实主义的幽灵。
故事缘起于1988年,莫迪亚诺查阅旧报资料,在1941年12月31日的《巴黎晚报》上看到如下广告:“寻失踪少女多拉·布吕代,十五岁 ,一米五五,鹅蛋脸,灰栗色眼睛,身着灰色运动外套,酒红色套头衫,藏青色半身裙和帽子,栗色运动鞋。有任何消息请联系布吕代先生和夫人,奥尔纳诺大街41号,巴黎。”
德国占领时期、一年的最后一天、一对夫妇、一个失踪的少女——莫迪亚诺的好奇心油然而生,而他们当年就住在他熟悉的街区。借助克拉斯费尔德编纂的法国被驱逐犹太人名册,他得知布吕代一家最终被送往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但这必然的命运反而让那少女未知的故事变得更具吸引力。
在此后的八年里,莫迪亚诺不断追索、探查,通过出生证明、学校文件、警察档案、其他犹太人留下的书证、当时放映的电影、天气记录,以及对宵禁、轰炸和抓捕场面的重构,甚至对冉阿让和珂赛特在《悲惨世界》里逃亡路线的考据,一点一点地拼凑出多拉短暂的生平:父母是来自奥匈帝国的犹太移民,她生在巴黎。德国占领期间,父母为了保护她,把她送进了天主教寄宿学校,但她两次出走,终遭拘留,关在警署、拘留所和兵营。在中转站,她与父亲相遇,一同在1942年9月18日被运往奥斯威辛,母亲也在五个月后踏上同样赴死的旅程。
历史素材留下的只是一个个关键的节点,剩余的广阔的虚空需要作家靠着推测加以填充。他设想少女的处境:为什么逃离寄宿学校?为什么离家出走?怎样藏匿?怎样被捕?他写道:“我想到多拉·布吕代。我对自己说,她的离家出走并不像二十年后我的离家出走那么简单,我不过是回归到一个庸常的世界。1941年12月的这座城市,它的宵禁,它的士兵,它的警察,所有这一切对她而言都是敌对的,都想要她毁灭。16岁,整个世界都在跟她作对,虽然她不明白到底是因为什么。”
29岁的伊达和多拉关在相同的地点:“她把最后一封信从巴尔-勒度克火车站的列车上扔下来,铁路工把信寄掉了。她在信中说:‘我在前往一个未知的地方,但我给你们写信时乘坐的列车是向东开的:或许我们会去很远的地方。’”我们有必要去猜测她或多拉最后的结局吗?不,奥斯威辛在这里不需要重述。
莫迪亚诺在书中不断离题,回忆自己的童年、父亲和母亲,以及别的作家在占领时期的遭遇。他想起最后一次去見父亲时在医院巨大的建筑群里迷了路:“我在石子铺的院子里走来走去,直到暮色降临。我后来再也没见过我父亲。”而“布吕代”在德语中意为兄弟,熟悉莫迪亚诺的读者会不可避免地想到他那因白血病而夭折的弟弟吕迪。
我也在不知不觉中采用莫迪亚诺的方式,借着几年前做过的笔记、加州大学英译本中布吕代一家的照片、谷歌地图上标记过的“倒个没完”咖啡馆(Verse toujours,中译本叫“再叙”),以及《费加罗报》2015年的一则消息(巴黎市长安娜·伊达尔戈宣布将十八区的一条街道命名为多拉·布吕代街),努力寻找初读此书时留下的感觉:新奇与迷惑交织,痛苦和敬佩并举,只觉得历史与梦幻相互渗透,有的格外清晰,有的模糊至极。
︻多拉·布吕代︼
作者:〔法〕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译者:黄荭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定价:2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