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RLPN)治疗内生型肾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2年9月单中心收治的392例因肾肿瘤行RLPN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完全被正常肾实质包绕的肿瘤定义为内生型肾肿瘤(48例),其余为非内生型(34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肿瘤侧别、直径及术前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RLPN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肾血管阻断方式、集合系统修复率、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中B超使用率、术后病理类型、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eGFR数值及变化值的差异。
结果内生型组较非内生型组有更普遍的术中B超使用率(95.8%和1.2%,P<0.001)和更高的集合系统修复率(35.4%和6.1%,P<0.001)。内生型组肾血管阻断方式为肾蒂阻断或肾动脉阻断,无分支动脉阻断或不阻断肾血管者。两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病理类型、术后住院天数、术后eGFR数值及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92例手术切缘均为阴性。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2例)和2.9%(10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生型组随访33~108个月,中位时间42个月,非内生型组随访33~120个月,中位时间45个月,均未见局部复发和转移。
结论有丰富后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医师可行RLPN治疗内生型肾肿瘤,术中B超检查有助于确定切除范围。随访结果显示,在手术安全性、有效性、肿瘤预后、保留肾功能等方面,内生型肿瘤与非内生型结果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