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内生型肾肿瘤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huo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RLPN)治疗内生型肾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2年9月单中心收治的392例因肾肿瘤行RLPN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完全被正常肾实质包绕的肿瘤定义为内生型肾肿瘤(48例),其余为非内生型(34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肿瘤侧别、直径及术前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RLPN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肾血管阻断方式、集合系统修复率、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中B超使用率、术后病理类型、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eGFR数值及变化值的差异。

结果

内生型组较非内生型组有更普遍的术中B超使用率(95.8%和1.2%,P<0.001)和更高的集合系统修复率(35.4%和6.1%,P<0.001)。内生型组肾血管阻断方式为肾蒂阻断或肾动脉阻断,无分支动脉阻断或不阻断肾血管者。两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病理类型、术后住院天数、术后eGFR数值及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92例手术切缘均为阴性。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2例)和2.9%(10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生型组随访33~108个月,中位时间42个月,非内生型组随访33~120个月,中位时间45个月,均未见局部复发和转移。

结论

有丰富后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医师可行RLPN治疗内生型肾肿瘤,术中B超检查有助于确定切除范围。随访结果显示,在手术安全性、有效性、肿瘤预后、保留肾功能等方面,内生型肿瘤与非内生型结果相似。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总结单术者最初100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obotic-assisted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RALRP)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术者快速度过RALRP学习曲线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1月单术者最初100例RALRP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0~87岁,平均67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3~21
期刊
目的探讨小切口开放式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 sparing surgery,NSS)治疗中山评分≥8分肾肿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5例肾肿瘤患者的资料,男18例,女7例。年龄26~75岁,平均50.2岁。体质指数21.3~30.1 kg/m2,平均24.5 kg/m2。体检发现肾肿瘤17例,因血尿就诊6例,因其他疾病就诊2例。15例患肾对侧尿
目的荟萃分析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cystectomy,LRC)及开放式根治性膀胱切除术(open radical cystectomy,ORC)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SCI、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收集LRC与ORC治疗肌
目的探讨病理亚分期在T1G3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评价中的意义以及T1me(T1-微浸润和T1-广泛浸润)亚分期系统作为T1G3患者亚分期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原发T1G3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87例,其中56例患者的基础资料、病理阅片及随访完整。按照T1me分期法,将56例T1G3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获得的病理标本分为T1m期17例(A组)和T1e期39例(B组),然后分析患者的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复发性尿路结石成分发生改变的比例、危险因素和变化趋势。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复发性尿路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8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61例,女24例,上尿路68例,下尿路17例,首次发病中位年龄为51岁,发病2次者70例,3次者12例,>3次者3例。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测定结石成分,分析复发前后结石成分发生改变的情况。预测变量为结石类型、复发时间和复发次数,结果
目的初步探讨舒尼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肾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转移性肾癌患者66例,男42例,女24例。年龄26~75岁,中位年龄52岁。AJCC分期T3期35例,T4期31例。所有患者均发生远处器官转移,单一脏器转移52例,多发脏器转移14例。手术切除原发肾脏病灶病理检查确诊61例,穿刺病理检查确诊5例。肾透明细胞癌62例,乳头状肾细胞癌4例。采用口服舒尼替尼标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