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览过欧洲的许多城市,爱丁堡最让我流连。独特的欧洲风情、传统的苏格兰特色、厚重庄严的历史、令人着迷的文化都在这座城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看不完的风景
从莱斯特到爱丁堡,要坐四个半小时的火车,途经谢菲尔德、利兹、约克等美丽的城市,一路风光甚好。很多人说,英国天气变化无常,冬天多风多雨,日子不舒服。不过,我总觉得一个有海的国度总有它的幸福感,比如这圣诞时节蓝天白云下的羊群,一字排开,温暖了天地的视线。
从下火车那一刻起,这城市就攥住了我的心。夜幕降临,火车站广场上的圣诞市场人头攒动,摊位上精致的小灯火映照着每个人欢乐的笑脸。整个爱丁堡城由一条中轴线王子街划分成了新旧两部分,旧城是以爱丁堡城堡为主的各条鹅卵石甬道,每一栋房子都那么古老,每一处建筑都颇具特色,踩在咯吱作响的楼梯上,真想推开历史的玄关,彻底穿越到十七世纪。而新城则是各类优雅的乔治亚风格建筑。在爱丁堡走路,不多远就可以达到你要去的景点,也可以像我这个路痴一样闲逛,随意拐进条小街小巷,哎呀一声——原来这就是某个著名的景点。
曾经的苏格兰印象,是《勇敢的心》中华莱士最后喊出的“Freedom”! 或者是大片大片铺开来的田园风,亘古不变地演绎着传统。又或者是复杂笨重的风笛,初听有些吵闹,细品却别有番味道。广场上吹风笛的人很多,在这里才发现,原来这厮鸣的大家伙还可以演奏现代摇滚。身着羊毛裙子的老先生站在时光里吹奏着传统乐曲,为他拍照,他还得意地跟我挤眼睛。如今的苏格兰,男人已经不穿裙子了,大部分改成了苏格兰花纹的宽松长裤,只是还有一些街头艺人、餐馆招待、导游解说身着这种传统服饰,向游人们展示民族的骄傲。苏格兰花纹的短裙搭配考究的上衣,英气十足,丝毫不会影响男子气概,反而格外有了一种刚柔并济的美。服装店里,一位苏格兰帅小伙身着深绿色格子纹羊绒裙站在货架前,认真摆放、清点着一条条羊绒围巾,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抚摸着一件件艺术品。
读不完的历史
爱丁堡的历史,也可以说是苏格兰的历史。公元九世纪至十一世纪,一个独立完整的苏格兰版图基本形成,此后数百年,由于领土、宗教、政治等原因,先后与英格兰、爱尔兰、法国、挪威等王国有过错综复杂的战争、联盟、联姻关系。直到公元十七世纪才与英格兰王国合并成了现今的大不列颠主要版图。
作为南部主要阵地,爱丁堡成了对抗英格兰的集中战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独立的思想体系让这座城市至今保留着高傲的苏格兰政治风格。人们更愿意在街道挂出历史悠久的苏格兰国旗而非英国国旗,各大店铺卖的也是带有明显苏格兰标志的纪念品,甚至流通的钱币都与英格兰不同。
无论你站在城市的哪个方向,一抬头都能看到爱丁堡城堡。这座建在死火山上的古老建筑成了爱丁堡的灵魂和标志,围绕它展开的每一段历史在人类社会都举足轻重。沿城堡一路向上,是一段磨得光滑的石板路,一排威武的炮台,与城市外缘对持,守卫着古老的爱丁堡城。每一处长椅都由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捐助,纪念一批又一批爱国将士,坐在这样的长椅上,仿佛亲历一段历史,触摸一种人生。
登上城堡,俯瞰整座城,视线一直延伸到对岸,当年的统治者在一次次战争中总结摸索着守卫国土的经验,多少次的变革、多少流血牺牲才换来今天的一座城。如今人们在城楼上喝着咖啡,看历史的天空云淡风轻。
Great hall如今已经成了游客如织的景区,当年那些庄严的话语、缜密的部署、激烈的辩驳却仿佛还在厅中回荡。我惊讶于城堡保存得竟如此完整,几乎每一段历史都有实物。而这城堡中最不能错过的还有命运之石和女王皇冠。由于宝物珍贵,拍照自然是被禁止的。命运之石(stone of destiny)1296年被爱德华一世从苏格兰夺走,存放在西斯敏教堂里。关于这块不起眼的石头,有很多神话传说,而它最重要的作用还在于政治层面。历代君王想要登基,座椅下方必须有这块石头,不然江山不稳。1996年,命运之石终于回归苏格兰,存放于爱丁堡城堡,女王伊丽莎白登基时,还不得不从苏格兰借用这块石头,可见其地位。
关于命运之石的传奇总是被电影和游戏不断演绎,但历史的转折关键往往不是宝物而是个人。爱丁堡城堡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军事监狱,当年的政治犯和死囚们被关押在不同牢房,如今牢房重见天日,一股浓重的霉腐味道还在牢房间流窜,自己国家的英雄,可能就是他国的劲敌、甚至仇人,战争最残酷的一点就是人没有绝对的好坏,成王败寇,有时英雄沦为阶下囚、小人却把江山玩弄于股掌之中。
圣吉尔斯(St. Giles’ Cathedral)教堂则是爱丁堡宗教历史的一个缩影。这里是苏格兰长老会的礼拜场所,从不同时期的风格及绘画内容,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长老会态度的转变。外围王冠型的尖顶已经成为爱丁堡的另一大骄傲,这座教堂作为苏格兰宗教枢纽已经九百多年。1385年受火灾后重建,所以大部分的梁柱都是那个时期建成的。遇上这样的教堂,快门是停不住的,教堂宽厚的允许拍照,于是自己在各个角落忙碌,把教堂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拍了个遍。第一次被如此恢弘的室内建筑深深吸引,不敢怠慢了这种冲动,虽然这样的教堂,在欧洲还是很多的。
1560年宗教改革期间,玛丽钟和黄铜烛台被销毁,用来造枪。圣吉尔斯的手臂、钻石戒指被卖给银匠迈克尔·吉尔伯特和约翰·哈特,黄铜讲台作为废金属处理给亚当·富勒顿。教堂被分隔成许多布道厅,以适应长老会的礼拜风格。如今,巨大的风琴在我对面奏响沉重的乐曲,站在中央,仿佛能看到昔日主教列位的场景。我知道自己才疏学浅,无法读透这场宗教变革,燃起一盏祈愿灯,端起愿望,也捧起庄重,只希望自己的记录不要惊扰了这静默的威严,也许等某天修完欧洲史,才能读懂这份厚重。 据说圣吉尔斯教堂是信徒们举行婚礼的理想地,没有什么比这里更适合见证一对新人的结合了。华丽不张扬的设计、优雅高贵的内饰,不管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走在这里都如王子公主。
还有象征荣耀的各类勋章、贵族们的标志,都掩藏在这座近千年的教堂里。现世真好,多么灿烂的历史、辉煌的文化、贵气的宝物都可以参观,历史本就是这样,没有地位分别的社会也才是真正的人间大同。
敞开给世人的还有一座皇家圣地——荷里路德宫。这是英女王的夏日寝宫,至今仍在使用,女王不在的时候,这里便可以随意参观,只是不让拍照。让我惊讶的是,这寝宫并不恢弘,反而略显寒酸。用了几百年的家具座椅,墙上的挂毯都已流逝了色泽,走在地板上咯吱作响,很多家具、卧床甚至不如一般的英国家庭,哪是皇宫,倒像个不富裕的老房子。可这里,真的就居住过几世王朝,甚至现在英女王还常来居住。
一瞬间,觉得做个女王实属不易,万人之上,却还要缩减开支,把寝宫让出来参观赚门票,身为贵族,却丝毫不敢骄奢,勤克为政,还要保持皇室的庄严。尤其君主立宪后的皇家生活,简直就是毫无隐私的秀场,世人品评的古董,却还得一面学着与时俱进,一面沿袭皇家的传统。在荷里路德宫的后花园,遥望这座部分已经损毁的宫殿,突然觉得做个平凡人真的幸福。想到英国开设的“公主学校”,为了培养孩子王妃般的举止,从小就要头顶着几本书学走路,各种繁缛礼节,就浑身的不自在。当下已是最好,何必裹起双脚削尖了脑袋非要做个“贵族”。
走完旧城,再看英女王的照片,突然觉得这位老太太生平多么不易,所以真的无需羡慕他人,因为你正在被很多人羡慕。爱丁堡是读不完的历史,兵马纷争、现世和平,都是一部浓缩的人类史,看看过去,也就更珍惜现在,走的好未来。
享不尽的美食
“First comes food…then morals”是我在一家餐厅墙壁上看到的话,对于爱丁堡这座城市,再贴切不过了。在这座城市的四天,沉浸在美食的海洋,不能自拔。一杯松子酒,甘甜了一个黄昏,三五好友相聚而坐,觥筹间沉淀了青春的光影。不要忘了,这里还是甜品的国度,嗜甜如命的我,看到糖果店就走不动路。
美食于我近似爱情,只不过美食的甜蜜时时会有,爱情却不尽相同。所以,在爱丁堡的每一家甜品店,我都像个饕餮一般直勾勾地看着各种美食,忍不住买一份,看店员认真地包装起玻璃瓶,并且嘱咐“take care of it”(小心拿)时,我总是回一句“I will protect it as my life”(我会如待生命般保护它的),逗得店员们哈哈大笑,有时还会送上个小礼物。没有说谎,如果真要跟我抢甜品,说不定我会拼命。
在爱丁堡的最后两天,住在一家家庭旅馆里,老板娘非常热情,准备了香喷喷的苏格兰早餐,餐厅里摆放着老式收音机、石英钟和很多小古董,房间优雅温馨,至于这苏格兰早餐,更是分量十足,让我这个大胃王也餐餐饱腹。
除了牧羊犬、风笛、格子纹,爱丁堡还有一样特产——威士忌。这里是威士忌的故乡,著名的威士忌博物馆就坐落在爱丁堡城堡的旁边,各式各样的威士忌不知灌醉了多少行人游客。有人喜欢收集瓶子,有人喜欢收集瓶塞,有人收集开瓶器,也有人收集标签,爱酒的人各有各的理由,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热爱生活。若是再配上烤乳猪,真真就回到了老苏格兰时期,大口喝酒大口食肉,一场豪爽的盛宴下来,总能交到几位不错的朋友。
爱丁堡是享不尽的美食,坐在酒桶观光车里看世界,一切都蒙上了迷醉的色彩。当饮食蕴藏一种文化,饕餮也自然升级为美食家。
走不完的世界
在王子街靠近城堡的一侧有一个不起眼的小门,跨进小门,爱丁堡的另一面就展现于眼前——苏格兰国家博物馆,这是一个免费的却不可多得的有趣世界,它给我带来的丰富惊喜远超预期。美丽宏大的博物馆由科学、工业、考古和世界自然几个部分组成,每一个展馆都独具匠心地展示了人类社会和世间万物的发展演化。这里有从蒸汽时代留下的火车头,工业时代的纺织机,以及现代的各种精密仪器、古董车、电器等等。
从飞机航天制造到家庭用品,从克隆羊多莉到宇宙飞船,各类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里程碑都收藏于此。自然展馆的动物更是鲜活地展示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自然万物生生不息,各地的物种详尽的展现在一处天地,很多动物我甚至都叫不出名字。
这里的孩子是幸运的,那么小的年纪就可以触摸如此生动的世界,从微生物到人与自然,意识只有从孩子植入才能真正的断绝残酷杀戮,保护物种多样性。和一群各种肤色的孩子一起,为每一处展览大声惊叹着,在他们眼里,世界不是写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辅导班,而是无限未知的自然、引人入胜的探索、亲切可爱的动物。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自行按照规律创造多种金鱼,在投影仪下兴奋地捕捉着“My fish! My fish”!学生们也可以坐在这里观察宇宙,描绘自然,或者静静思考时间的无垠、空间的奇妙。
我像个孩子一般在国家博物馆呆了一个下午,真想重新活一次,童年能够在这里度过,该有多么幸福。也许认识昆虫不能使我成为生物学家,也许拜访恐龙无法成为领域博士,或者我只是想做个快乐简单的普通人,这于很多人,已是难得。
这天夜里,天桥下的歌手拿着吉他唱着自己的歌,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像他那样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不再为生计而工作,为别人而生活,人生本来已经很苦,何必委屈了一颗心,只为了在别人眼中看起来不错。爱丁堡是走不完的世界,用孩子般的眼光看世界,把世事想得简单,把未来过得自由,做真实的自己,不要面具。 舍不下的小情调
欧洲情调是什么?是独脚站立的海鸥,是广场觅食的鸽子,是一杯英式下午茶,还是一种态度、一段人生。
我喜欢在这座城市里静静地坐着,抬头云动,低头人生,就这样一坐几个小时,静得听不到声音,时光是用来享用的。走在新旧交替的街道,仿佛走进了一部苏格兰老电影中,其实这里真的是很多电影的拍摄地,也许就是你坐过的一条长椅,也许就是你走过的一家小店,也许是擦肩而过的一栋建筑,或者某个街头艺人。相机已经不再满足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也不止步于战争场景,想要寻觅的,是一条街道上的普通人的故事,一些真实却刻骨的瞬间。古老的教堂该是知道很多故事吧,可惜它无法告诉我,只有在光影的变化里,静静搁浅了岁月的印记,把一砖一瓦细细品味,你会发现一些前人留下的线索。
街头艺人生动的表演是爱丁堡的一大特色,每年八月的国际艺术节更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场面盛世空前。来晚了,错过了今年的节庆,不过总能在街头巷尾发现爱好生活的人们,要知道在这里,艺术本就是如吃饭睡觉一般的必需品。
喜欢在黄昏奔走在爱丁堡街头,夕阳赋予这城市前所未有的柔和,一切都是金色的、缠绵的、惬意的,无需刻意,在任何一个建筑前静静守候,总有某一瞬,被你记录在相机里,而这一刻,往往是这建筑一天里最美的时候。当大地上的一切成为剪影,爱丁堡的夜精灵也就开始了它的魔法幻境。好像走入一个新的童话世界,只不过,这世界里的一草一木你在白天都见过,却没有留意,此刻的它们,丰富柔媚地在你面前尽情展现。
有人赶着回家,有人驻足欣赏,毕竟,在多雨的苏格兰,这样的景色实属珍贵,快要进入冬季的爱丁堡,把一个金色的梦留在了我的相机里,这可能是今年最后最美的一个黄昏了吧。夜幕完全拉下来时,建筑也亮起璀璨的灯,行人逐渐少了,我游魂一般地在这样的夜色里心醉神迷,看着苏格兰花纹的公交车经过,载着一个个归客,突然也想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盏小灯。
就要离开爱丁堡,短暂的相处竟如此不舍。想带走些什么,却不知道什么才能代表如此含义丰富的一座城,罢了,能带走的都不完整,爱丁堡把一切美都牢牢握在自己的城中,能带走的都是想念,想念了,也只有再来……
后记:爱丁堡是迄今走过城市中最喜爱的,有时,对一座城的喜爱源于气场的符合而非具体的景物,爱丁堡就是这样一座让我难以割舍的城市,不大,却符合了我对于欧洲城市的所有理想,在这里,人生变得很清晰,追求也特别单纯,美食、美景,就这些,真的只有这些。
看不完的风景
从莱斯特到爱丁堡,要坐四个半小时的火车,途经谢菲尔德、利兹、约克等美丽的城市,一路风光甚好。很多人说,英国天气变化无常,冬天多风多雨,日子不舒服。不过,我总觉得一个有海的国度总有它的幸福感,比如这圣诞时节蓝天白云下的羊群,一字排开,温暖了天地的视线。
从下火车那一刻起,这城市就攥住了我的心。夜幕降临,火车站广场上的圣诞市场人头攒动,摊位上精致的小灯火映照着每个人欢乐的笑脸。整个爱丁堡城由一条中轴线王子街划分成了新旧两部分,旧城是以爱丁堡城堡为主的各条鹅卵石甬道,每一栋房子都那么古老,每一处建筑都颇具特色,踩在咯吱作响的楼梯上,真想推开历史的玄关,彻底穿越到十七世纪。而新城则是各类优雅的乔治亚风格建筑。在爱丁堡走路,不多远就可以达到你要去的景点,也可以像我这个路痴一样闲逛,随意拐进条小街小巷,哎呀一声——原来这就是某个著名的景点。
曾经的苏格兰印象,是《勇敢的心》中华莱士最后喊出的“Freedom”! 或者是大片大片铺开来的田园风,亘古不变地演绎着传统。又或者是复杂笨重的风笛,初听有些吵闹,细品却别有番味道。广场上吹风笛的人很多,在这里才发现,原来这厮鸣的大家伙还可以演奏现代摇滚。身着羊毛裙子的老先生站在时光里吹奏着传统乐曲,为他拍照,他还得意地跟我挤眼睛。如今的苏格兰,男人已经不穿裙子了,大部分改成了苏格兰花纹的宽松长裤,只是还有一些街头艺人、餐馆招待、导游解说身着这种传统服饰,向游人们展示民族的骄傲。苏格兰花纹的短裙搭配考究的上衣,英气十足,丝毫不会影响男子气概,反而格外有了一种刚柔并济的美。服装店里,一位苏格兰帅小伙身着深绿色格子纹羊绒裙站在货架前,认真摆放、清点着一条条羊绒围巾,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抚摸着一件件艺术品。
读不完的历史
爱丁堡的历史,也可以说是苏格兰的历史。公元九世纪至十一世纪,一个独立完整的苏格兰版图基本形成,此后数百年,由于领土、宗教、政治等原因,先后与英格兰、爱尔兰、法国、挪威等王国有过错综复杂的战争、联盟、联姻关系。直到公元十七世纪才与英格兰王国合并成了现今的大不列颠主要版图。
作为南部主要阵地,爱丁堡成了对抗英格兰的集中战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独立的思想体系让这座城市至今保留着高傲的苏格兰政治风格。人们更愿意在街道挂出历史悠久的苏格兰国旗而非英国国旗,各大店铺卖的也是带有明显苏格兰标志的纪念品,甚至流通的钱币都与英格兰不同。
无论你站在城市的哪个方向,一抬头都能看到爱丁堡城堡。这座建在死火山上的古老建筑成了爱丁堡的灵魂和标志,围绕它展开的每一段历史在人类社会都举足轻重。沿城堡一路向上,是一段磨得光滑的石板路,一排威武的炮台,与城市外缘对持,守卫着古老的爱丁堡城。每一处长椅都由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捐助,纪念一批又一批爱国将士,坐在这样的长椅上,仿佛亲历一段历史,触摸一种人生。
登上城堡,俯瞰整座城,视线一直延伸到对岸,当年的统治者在一次次战争中总结摸索着守卫国土的经验,多少次的变革、多少流血牺牲才换来今天的一座城。如今人们在城楼上喝着咖啡,看历史的天空云淡风轻。
Great hall如今已经成了游客如织的景区,当年那些庄严的话语、缜密的部署、激烈的辩驳却仿佛还在厅中回荡。我惊讶于城堡保存得竟如此完整,几乎每一段历史都有实物。而这城堡中最不能错过的还有命运之石和女王皇冠。由于宝物珍贵,拍照自然是被禁止的。命运之石(stone of destiny)1296年被爱德华一世从苏格兰夺走,存放在西斯敏教堂里。关于这块不起眼的石头,有很多神话传说,而它最重要的作用还在于政治层面。历代君王想要登基,座椅下方必须有这块石头,不然江山不稳。1996年,命运之石终于回归苏格兰,存放于爱丁堡城堡,女王伊丽莎白登基时,还不得不从苏格兰借用这块石头,可见其地位。
关于命运之石的传奇总是被电影和游戏不断演绎,但历史的转折关键往往不是宝物而是个人。爱丁堡城堡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军事监狱,当年的政治犯和死囚们被关押在不同牢房,如今牢房重见天日,一股浓重的霉腐味道还在牢房间流窜,自己国家的英雄,可能就是他国的劲敌、甚至仇人,战争最残酷的一点就是人没有绝对的好坏,成王败寇,有时英雄沦为阶下囚、小人却把江山玩弄于股掌之中。
圣吉尔斯(St. Giles’ Cathedral)教堂则是爱丁堡宗教历史的一个缩影。这里是苏格兰长老会的礼拜场所,从不同时期的风格及绘画内容,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长老会态度的转变。外围王冠型的尖顶已经成为爱丁堡的另一大骄傲,这座教堂作为苏格兰宗教枢纽已经九百多年。1385年受火灾后重建,所以大部分的梁柱都是那个时期建成的。遇上这样的教堂,快门是停不住的,教堂宽厚的允许拍照,于是自己在各个角落忙碌,把教堂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拍了个遍。第一次被如此恢弘的室内建筑深深吸引,不敢怠慢了这种冲动,虽然这样的教堂,在欧洲还是很多的。
1560年宗教改革期间,玛丽钟和黄铜烛台被销毁,用来造枪。圣吉尔斯的手臂、钻石戒指被卖给银匠迈克尔·吉尔伯特和约翰·哈特,黄铜讲台作为废金属处理给亚当·富勒顿。教堂被分隔成许多布道厅,以适应长老会的礼拜风格。如今,巨大的风琴在我对面奏响沉重的乐曲,站在中央,仿佛能看到昔日主教列位的场景。我知道自己才疏学浅,无法读透这场宗教变革,燃起一盏祈愿灯,端起愿望,也捧起庄重,只希望自己的记录不要惊扰了这静默的威严,也许等某天修完欧洲史,才能读懂这份厚重。 据说圣吉尔斯教堂是信徒们举行婚礼的理想地,没有什么比这里更适合见证一对新人的结合了。华丽不张扬的设计、优雅高贵的内饰,不管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走在这里都如王子公主。
还有象征荣耀的各类勋章、贵族们的标志,都掩藏在这座近千年的教堂里。现世真好,多么灿烂的历史、辉煌的文化、贵气的宝物都可以参观,历史本就是这样,没有地位分别的社会也才是真正的人间大同。
敞开给世人的还有一座皇家圣地——荷里路德宫。这是英女王的夏日寝宫,至今仍在使用,女王不在的时候,这里便可以随意参观,只是不让拍照。让我惊讶的是,这寝宫并不恢弘,反而略显寒酸。用了几百年的家具座椅,墙上的挂毯都已流逝了色泽,走在地板上咯吱作响,很多家具、卧床甚至不如一般的英国家庭,哪是皇宫,倒像个不富裕的老房子。可这里,真的就居住过几世王朝,甚至现在英女王还常来居住。
一瞬间,觉得做个女王实属不易,万人之上,却还要缩减开支,把寝宫让出来参观赚门票,身为贵族,却丝毫不敢骄奢,勤克为政,还要保持皇室的庄严。尤其君主立宪后的皇家生活,简直就是毫无隐私的秀场,世人品评的古董,却还得一面学着与时俱进,一面沿袭皇家的传统。在荷里路德宫的后花园,遥望这座部分已经损毁的宫殿,突然觉得做个平凡人真的幸福。想到英国开设的“公主学校”,为了培养孩子王妃般的举止,从小就要头顶着几本书学走路,各种繁缛礼节,就浑身的不自在。当下已是最好,何必裹起双脚削尖了脑袋非要做个“贵族”。
走完旧城,再看英女王的照片,突然觉得这位老太太生平多么不易,所以真的无需羡慕他人,因为你正在被很多人羡慕。爱丁堡是读不完的历史,兵马纷争、现世和平,都是一部浓缩的人类史,看看过去,也就更珍惜现在,走的好未来。
享不尽的美食
“First comes food…then morals”是我在一家餐厅墙壁上看到的话,对于爱丁堡这座城市,再贴切不过了。在这座城市的四天,沉浸在美食的海洋,不能自拔。一杯松子酒,甘甜了一个黄昏,三五好友相聚而坐,觥筹间沉淀了青春的光影。不要忘了,这里还是甜品的国度,嗜甜如命的我,看到糖果店就走不动路。
美食于我近似爱情,只不过美食的甜蜜时时会有,爱情却不尽相同。所以,在爱丁堡的每一家甜品店,我都像个饕餮一般直勾勾地看着各种美食,忍不住买一份,看店员认真地包装起玻璃瓶,并且嘱咐“take care of it”(小心拿)时,我总是回一句“I will protect it as my life”(我会如待生命般保护它的),逗得店员们哈哈大笑,有时还会送上个小礼物。没有说谎,如果真要跟我抢甜品,说不定我会拼命。
在爱丁堡的最后两天,住在一家家庭旅馆里,老板娘非常热情,准备了香喷喷的苏格兰早餐,餐厅里摆放着老式收音机、石英钟和很多小古董,房间优雅温馨,至于这苏格兰早餐,更是分量十足,让我这个大胃王也餐餐饱腹。
除了牧羊犬、风笛、格子纹,爱丁堡还有一样特产——威士忌。这里是威士忌的故乡,著名的威士忌博物馆就坐落在爱丁堡城堡的旁边,各式各样的威士忌不知灌醉了多少行人游客。有人喜欢收集瓶子,有人喜欢收集瓶塞,有人收集开瓶器,也有人收集标签,爱酒的人各有各的理由,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热爱生活。若是再配上烤乳猪,真真就回到了老苏格兰时期,大口喝酒大口食肉,一场豪爽的盛宴下来,总能交到几位不错的朋友。
爱丁堡是享不尽的美食,坐在酒桶观光车里看世界,一切都蒙上了迷醉的色彩。当饮食蕴藏一种文化,饕餮也自然升级为美食家。
走不完的世界
在王子街靠近城堡的一侧有一个不起眼的小门,跨进小门,爱丁堡的另一面就展现于眼前——苏格兰国家博物馆,这是一个免费的却不可多得的有趣世界,它给我带来的丰富惊喜远超预期。美丽宏大的博物馆由科学、工业、考古和世界自然几个部分组成,每一个展馆都独具匠心地展示了人类社会和世间万物的发展演化。这里有从蒸汽时代留下的火车头,工业时代的纺织机,以及现代的各种精密仪器、古董车、电器等等。
从飞机航天制造到家庭用品,从克隆羊多莉到宇宙飞船,各类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里程碑都收藏于此。自然展馆的动物更是鲜活地展示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自然万物生生不息,各地的物种详尽的展现在一处天地,很多动物我甚至都叫不出名字。
这里的孩子是幸运的,那么小的年纪就可以触摸如此生动的世界,从微生物到人与自然,意识只有从孩子植入才能真正的断绝残酷杀戮,保护物种多样性。和一群各种肤色的孩子一起,为每一处展览大声惊叹着,在他们眼里,世界不是写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辅导班,而是无限未知的自然、引人入胜的探索、亲切可爱的动物。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自行按照规律创造多种金鱼,在投影仪下兴奋地捕捉着“My fish! My fish”!学生们也可以坐在这里观察宇宙,描绘自然,或者静静思考时间的无垠、空间的奇妙。
我像个孩子一般在国家博物馆呆了一个下午,真想重新活一次,童年能够在这里度过,该有多么幸福。也许认识昆虫不能使我成为生物学家,也许拜访恐龙无法成为领域博士,或者我只是想做个快乐简单的普通人,这于很多人,已是难得。
这天夜里,天桥下的歌手拿着吉他唱着自己的歌,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像他那样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不再为生计而工作,为别人而生活,人生本来已经很苦,何必委屈了一颗心,只为了在别人眼中看起来不错。爱丁堡是走不完的世界,用孩子般的眼光看世界,把世事想得简单,把未来过得自由,做真实的自己,不要面具。 舍不下的小情调
欧洲情调是什么?是独脚站立的海鸥,是广场觅食的鸽子,是一杯英式下午茶,还是一种态度、一段人生。
我喜欢在这座城市里静静地坐着,抬头云动,低头人生,就这样一坐几个小时,静得听不到声音,时光是用来享用的。走在新旧交替的街道,仿佛走进了一部苏格兰老电影中,其实这里真的是很多电影的拍摄地,也许就是你坐过的一条长椅,也许就是你走过的一家小店,也许是擦肩而过的一栋建筑,或者某个街头艺人。相机已经不再满足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也不止步于战争场景,想要寻觅的,是一条街道上的普通人的故事,一些真实却刻骨的瞬间。古老的教堂该是知道很多故事吧,可惜它无法告诉我,只有在光影的变化里,静静搁浅了岁月的印记,把一砖一瓦细细品味,你会发现一些前人留下的线索。
街头艺人生动的表演是爱丁堡的一大特色,每年八月的国际艺术节更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场面盛世空前。来晚了,错过了今年的节庆,不过总能在街头巷尾发现爱好生活的人们,要知道在这里,艺术本就是如吃饭睡觉一般的必需品。
喜欢在黄昏奔走在爱丁堡街头,夕阳赋予这城市前所未有的柔和,一切都是金色的、缠绵的、惬意的,无需刻意,在任何一个建筑前静静守候,总有某一瞬,被你记录在相机里,而这一刻,往往是这建筑一天里最美的时候。当大地上的一切成为剪影,爱丁堡的夜精灵也就开始了它的魔法幻境。好像走入一个新的童话世界,只不过,这世界里的一草一木你在白天都见过,却没有留意,此刻的它们,丰富柔媚地在你面前尽情展现。
有人赶着回家,有人驻足欣赏,毕竟,在多雨的苏格兰,这样的景色实属珍贵,快要进入冬季的爱丁堡,把一个金色的梦留在了我的相机里,这可能是今年最后最美的一个黄昏了吧。夜幕完全拉下来时,建筑也亮起璀璨的灯,行人逐渐少了,我游魂一般地在这样的夜色里心醉神迷,看着苏格兰花纹的公交车经过,载着一个个归客,突然也想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盏小灯。
就要离开爱丁堡,短暂的相处竟如此不舍。想带走些什么,却不知道什么才能代表如此含义丰富的一座城,罢了,能带走的都不完整,爱丁堡把一切美都牢牢握在自己的城中,能带走的都是想念,想念了,也只有再来……
后记:爱丁堡是迄今走过城市中最喜爱的,有时,对一座城的喜爱源于气场的符合而非具体的景物,爱丁堡就是这样一座让我难以割舍的城市,不大,却符合了我对于欧洲城市的所有理想,在这里,人生变得很清晰,追求也特别单纯,美食、美景,就这些,真的只有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