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演是很受语文教师钟爱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其形象直观、生动多趣,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得当,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架构起学习中学生与文本的桥梁。
表演,“是将情节或技艺表现出来”(《现代汉语词典》)。表演教学法,是师生根据教学需要,将特定的教学内容模拟出来,进行直观再现,从而将教学内容化平面为立体、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直达教学内容的核心。美读和动作模拟是两种最常见的表演活动。通过美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这是感知教材的重要方式。动作模拟是经由师生的揣摩、再造想象,借助语言对人物形象地表现、演绎。舞台剧表演则更具综合性和表现力。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表演活动应注意:
一、活动的有效性。探索掌握母语学习的规律是最本质的语文活动,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在文本自然鲜活的语言文字中咂摸其趣味,在难以言说的形象里把握作品的意义,努力用生活唤起学生的体验,触发学生的思绪,增进学生的理解,点燃学生的智慧之光,使学生在认知、技能行动和情感领域都逐步提升,并获得长久的学习和创造的动力。例如有位教师在教《荷花淀》“夫妻话别”时,先邀请一女生演示丈夫晚归妻子可能的表现,这名较有表演口才的学生居然用方言惟妙惟肖地表演出一位生气妻子的形象,教师在笑声中立即提醒大家注意水生嫂的态度,准备释读水生和水生嫂的那场对话。待学生稍作准备后,教师又邀请学生表演。在对比表演中,学生们兴奋而热烈,很快就把握住了水生嫂温柔贤惠又坚强上进、深明大义的美好形象。学完课文,教师出示了自编的一段对话,请学生演读:
水生:我明天就要到大部队上去了。
水生嫂:我要跟你一起去。
水生:我们男人去打鬼子,你个娘儿们跟去干什么?
水生嫂:不嘛——你们打鬼子,我可以帮你们烧饭、洗衣服……
学生嗲声嗲气的表演逗乐了大家,在快乐的欢笑中加深了对水生嫂的认识。教师及时归纳了小说塑造人物的特点——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这位教师很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导学生由对话联想、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性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察“言”观人的能力。
阅读一篇文章,理解是关键,阅读的目的首先是正确理解读物的意义。为了把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迅速感知教材,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创设直观情境,把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可感。如《孔乙己》中两次写孔乙己买酒分别用了“排”和“摸”两个动词,有的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做这两个动作,在做做议议的过程中,了解了孔乙己的经济状况和心理活动,加深了对细节描写作用的认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活动的适度性。“物极必反”。语文课堂上的表演活动不同于真正的演员表演,无论是传达作者的情绪、心境还是表现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心声,都应恰如其分,而过分夸张的结果是失真,变形表演只能导致美感的丢失,变得滑稽可笑。所以,不需要峨冠博带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需要扎起白羊肚毛巾上《回延安》,不需要流着眼泪诵读朱自清的《背影》。笔者听过一位年轻教师上《林黛玉进贾府》,分析完人物形象后,由几个事先作过准备的学生在教室空出的地方表演宝黛初见的场景。几个学生既无道具也无身份标识,用类似“大话西游”、“水煮三国”的方式漫画《红楼梦》的经典情节。这种恶劣的表演抛开原著,抛开那些精美的文字,不仅把一种优秀的教学活动衍变成了搞笑、做秀,而且是对这部不朽之作难以容忍的亵渎。这种表演不是创新,而是时下戏说、无厘头的搞笑。虽然我们提倡“百花齐放”,但文艺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是对历史和先人的不负责任,也是对未来的不负责任。长久地浸淫在这样的文艺中,我们的内心将失去崇高的境界。学生出现这种问题恰是教师需进行引导、帮助的。
表演这种教学形式在一些年轻教师的公开课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但往往被当作活跃课堂气氛的泛手段,流于形式,既缺乏教师有效指导下的认真准备,又少有过程中恰当的评议,对活动本身意义的理解不明晰,仅为迎合听课者而存在。这种对表演活动的浅见与曲解,实质上是对目前课堂教学改革本质的不解与误解,表面上的热闹繁华掩盖了教学内蕴与教师内功的严重不足。这种演戏教学是一种伪教学。比如有位教师上完《小橘灯》,叫每个学生拿出橘子,吃完后制作成橘灯,比比谁做得好。语文课上成了手工课,学生的活动和教学内容毫无关联。
任何的策略方法都必须服从于需要与目标,任何的教学形式与手段都不是为了热闹好玩。要使表演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展现诱人的魅力,教师得真正理解,用心揣摩,和学生一道游弋于那些灿烂多姿的文字之中。
(作者单位:镇江机电高等职业
技术学校)
表演,“是将情节或技艺表现出来”(《现代汉语词典》)。表演教学法,是师生根据教学需要,将特定的教学内容模拟出来,进行直观再现,从而将教学内容化平面为立体、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直达教学内容的核心。美读和动作模拟是两种最常见的表演活动。通过美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这是感知教材的重要方式。动作模拟是经由师生的揣摩、再造想象,借助语言对人物形象地表现、演绎。舞台剧表演则更具综合性和表现力。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表演活动应注意:
一、活动的有效性。探索掌握母语学习的规律是最本质的语文活动,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在文本自然鲜活的语言文字中咂摸其趣味,在难以言说的形象里把握作品的意义,努力用生活唤起学生的体验,触发学生的思绪,增进学生的理解,点燃学生的智慧之光,使学生在认知、技能行动和情感领域都逐步提升,并获得长久的学习和创造的动力。例如有位教师在教《荷花淀》“夫妻话别”时,先邀请一女生演示丈夫晚归妻子可能的表现,这名较有表演口才的学生居然用方言惟妙惟肖地表演出一位生气妻子的形象,教师在笑声中立即提醒大家注意水生嫂的态度,准备释读水生和水生嫂的那场对话。待学生稍作准备后,教师又邀请学生表演。在对比表演中,学生们兴奋而热烈,很快就把握住了水生嫂温柔贤惠又坚强上进、深明大义的美好形象。学完课文,教师出示了自编的一段对话,请学生演读:
水生:我明天就要到大部队上去了。
水生嫂:我要跟你一起去。
水生:我们男人去打鬼子,你个娘儿们跟去干什么?
水生嫂:不嘛——你们打鬼子,我可以帮你们烧饭、洗衣服……
学生嗲声嗲气的表演逗乐了大家,在快乐的欢笑中加深了对水生嫂的认识。教师及时归纳了小说塑造人物的特点——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这位教师很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导学生由对话联想、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性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察“言”观人的能力。
阅读一篇文章,理解是关键,阅读的目的首先是正确理解读物的意义。为了把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迅速感知教材,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创设直观情境,把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可感。如《孔乙己》中两次写孔乙己买酒分别用了“排”和“摸”两个动词,有的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做这两个动作,在做做议议的过程中,了解了孔乙己的经济状况和心理活动,加深了对细节描写作用的认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活动的适度性。“物极必反”。语文课堂上的表演活动不同于真正的演员表演,无论是传达作者的情绪、心境还是表现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心声,都应恰如其分,而过分夸张的结果是失真,变形表演只能导致美感的丢失,变得滑稽可笑。所以,不需要峨冠博带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需要扎起白羊肚毛巾上《回延安》,不需要流着眼泪诵读朱自清的《背影》。笔者听过一位年轻教师上《林黛玉进贾府》,分析完人物形象后,由几个事先作过准备的学生在教室空出的地方表演宝黛初见的场景。几个学生既无道具也无身份标识,用类似“大话西游”、“水煮三国”的方式漫画《红楼梦》的经典情节。这种恶劣的表演抛开原著,抛开那些精美的文字,不仅把一种优秀的教学活动衍变成了搞笑、做秀,而且是对这部不朽之作难以容忍的亵渎。这种表演不是创新,而是时下戏说、无厘头的搞笑。虽然我们提倡“百花齐放”,但文艺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是对历史和先人的不负责任,也是对未来的不负责任。长久地浸淫在这样的文艺中,我们的内心将失去崇高的境界。学生出现这种问题恰是教师需进行引导、帮助的。
表演这种教学形式在一些年轻教师的公开课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但往往被当作活跃课堂气氛的泛手段,流于形式,既缺乏教师有效指导下的认真准备,又少有过程中恰当的评议,对活动本身意义的理解不明晰,仅为迎合听课者而存在。这种对表演活动的浅见与曲解,实质上是对目前课堂教学改革本质的不解与误解,表面上的热闹繁华掩盖了教学内蕴与教师内功的严重不足。这种演戏教学是一种伪教学。比如有位教师上完《小橘灯》,叫每个学生拿出橘子,吃完后制作成橘灯,比比谁做得好。语文课上成了手工课,学生的活动和教学内容毫无关联。
任何的策略方法都必须服从于需要与目标,任何的教学形式与手段都不是为了热闹好玩。要使表演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展现诱人的魅力,教师得真正理解,用心揣摩,和学生一道游弋于那些灿烂多姿的文字之中。
(作者单位:镇江机电高等职业
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