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南京大学中文系,凡是上了一点年纪的教职工,提到“郭老”,大家都知道这是指郭维森教授。其实,当他获得这个称呼时并不老,也就二十八九岁吧。他被称为“郭老”,大抵有三层意思:第一、他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好拿“古人”、“古文”来说事;第二、他书生气十足,不太懂得现实生活中许多复杂的人和事,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一位“老夫子”;第三、他为人正派、正直、谦和,又多少有些“古板”,人们喜欢与之交往,对他怀有钦敬之感。
郭老是内向的,内心的痛苦或欢乐并不溢于言表。他富有文学才华,这一点人们都不难看出,但我认为他更大的才华是在艺术表演方面——这种才华被压抑了。他的哥哥是北京人艺著名演员,这说明有家族的“遗传基因”。我在1958年看过他一次业余表演。那年他27岁,是中文系的青年教师,我是二年级本科生。他一上台,“进入角色”,就完全不是平日的“郭老师”或“郭老”了。演的是陈白尘的一出时事讽刺小喜剧,大概是《啊呀呀美国小月亮》吧。他演的是一位大腹便便的美国大老板,极其滑稽可笑,赢得满堂彩。年轻的学子们惊呼:“原来郭老师还有这一手!”他在舞台上所发挥出来的那股幽默、智慧和灵巧的劲儿,与平日表现判若两人。
就在那次演出前不久,我们班——中文系1957级发生了一件令郭老不解、不快的事。1958年暑假后的新学期,我们有一门古代文学史的课,由郭老主讲。但班上有些同学到系里提意见:这样的重头课,应该由老教授来主讲,怎么好叫一位年轻的助教来上课呢?主其事者怕学生“闹事”,便换了一位年长的副教授来上课。不久之后,我们就知道我们做了一件蠢事——郭老的学问和授课水准都决不在那位老先生之下。我想,那时郭老一定会在内心里以他的幽默、智慧来嘲笑我们的无知和狂妄吧。
从我结识郭老,到他2011年去世,54年里,先是叫他“郭老师”,后是直呼“郭老”。我和“郭老”是在一个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相识、相交、相知的。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我们一起充当了“共产”运动的实验品。我们极为真诚地信仰了那个无限美好的“乌托邦”,我们甘为极左思潮统治下的奴隶而不自知。从“反右派”、“大跃进”到“文革”,我们都是“跟党走”、“听毛主席话”的“忠顺”、“老实”的知识分子。我们这一代1930年代出生,1949年以后接受极左高等教育的人,今天看来有两大弱点:第一、缺乏自由思想,更无独立人格,有严重的“依附性”,甘当某种政治势力的“驯服工具”;第二、读书少,思力薄,知识结构不合理。
这些看法,我与郭老多次交换过,他不仅完全认同,而且有不少极有价值的分析。记得有一次,郭老不无感慨又颇为无奈地说:“其实,这些弱点也救了我们的命!”他的意思是说,在一个政治集权、文化专制、思想禁锢的时代,一个强烈地要求人格独立、思想自由的知识分子是没法活下去的。中文系几位自杀的教师,就是明证。其中1965年自杀的优秀青年学者黄景欣(时年30岁),之所以断然离世而去,虽然有感情生活方面的“导火线”,但根本原因就在于他读书比我们多,思考比我们深,追求自由和独立人格的意志比我们强。黄是郭老的好友,郭老所知所感 ,那是比我深得多。
这两大弱点,在郭老与我的身上表现不尽相同。相比而言,郭老读书较多,学问相当深厚,追求自由独立的意志在学术研究上也往往会流露出来。这从他对屈原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特别是从他对嵇康、陶渊明的那种爱好和研究中,更可以看得出来。他对学术界的极左思潮是反感的,偶而也会作小小的“出击”,引来不少麻烦。记得1960年,学术界有人紧跟陈伯达在“大跃进”中提出的“厚今薄古”的调子,说什么“古典文学的社会意义”会越来越小。郭老便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痛批这种极左的文化虚无主义的论调(他的文章以笔名嘉林发表),结果招来左派的围攻。不仅《光明日报》上连发数文批判“嘉林”,而且在南京大学大礼堂还开了大会来批判他。他听了批判,心里并不服气,曾私下说:“批判者狗屁不通”。但他还是被迫写了“检讨”。但到了“文革”中,他被打成“反革命5.16分子”时,他再也不检讨了。面对强权,面对政治迫害,他决不退让,决不承认给他戴上的帽子。平日里性格平和而一身文弱书生气的郭老,在迫害者面前显得十分坚强。“文革”当局在南京大学大操场召开“群众大会”,宣判一个“反革命分子”的死刑,把包括郭老在内的所谓“5.16分子”押解到现场,扬言如不“坦白交代”,下场就是这样。那位被处死者是南大一位老职员的夫人,人们尊称之“刘师母”(她本人姓瞿,据说是常州人,瞿秋白本家),她写信给毛泽东,批评工宣队、军宣队进大学是胡闹,随即便被江苏当局判了死罪。郭老是认识这位“刘师母”的,他看着老太太被押去赴刑,但当天晚上当许多人被吓破了胆,“交代”出不少“5.16分子”时,他却铁青着脸,一个字也没有吐!这就是我们的郭老!
坚强地守住道德的底线,顶住暴力和谎言的压迫,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忍受更大的痛苦,而精神上的痛苦远比肉体上的痛苦更难忍受。这种痛苦,会沉淀在内心深处,即便是环境有了改变时,它也不会完全消失。郭老晚年深受多种疾病的折磨,其中的精神抑郁病显然是与他一生所受的精神痛苦的积淀密切相关。
“文革”结束和随即而来的改革开放,曾使我们兴奋过。在20世纪80年代,我与郭老都发奋读书、做学问,重新拾起了破碎的“理想”和希望,以为知识分子的“春天”真来了。但不到10年,我们就发现了自己的幼稚与肤浅。郭老最后的20多年,虽有不少古典文学研究的著述发表,在教学、科研上极尽心力,还当过两年系主任。但总体上看,并没有完全走出那种知识分子的被压抑的心境。在他去世的2011年,出版了他最后一部书:《逝水滔滔,心路遥遥》,这是他的一部回忆录。从书名的8个字,就可清楚地看出,他想走出某种束缚,进入自由天地。但终于还是被一种东西牢牢地压着,不能完全张开大口自由呼吸。他的“心路”上还有着非常遥远的,需要继续探索发问的途程。
我们的郭老离我们而去了,他的“心路”还没有走完。当我们更大胆自由地走完自己的“心路”时,也是继承着郭老的遗愿,走完他未完的“心路”。
董健,男,山东寿光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大学副校长、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文学院院长、戏剧影视研究所所长等职。现为南京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与《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集体编写,人民文学出版社分别于1980、2004年出版;《陈白尘创作历程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出版;《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与《中国当代戏剧史稿》,主编之一,中国戏剧
郭老是内向的,内心的痛苦或欢乐并不溢于言表。他富有文学才华,这一点人们都不难看出,但我认为他更大的才华是在艺术表演方面——这种才华被压抑了。他的哥哥是北京人艺著名演员,这说明有家族的“遗传基因”。我在1958年看过他一次业余表演。那年他27岁,是中文系的青年教师,我是二年级本科生。他一上台,“进入角色”,就完全不是平日的“郭老师”或“郭老”了。演的是陈白尘的一出时事讽刺小喜剧,大概是《啊呀呀美国小月亮》吧。他演的是一位大腹便便的美国大老板,极其滑稽可笑,赢得满堂彩。年轻的学子们惊呼:“原来郭老师还有这一手!”他在舞台上所发挥出来的那股幽默、智慧和灵巧的劲儿,与平日表现判若两人。
就在那次演出前不久,我们班——中文系1957级发生了一件令郭老不解、不快的事。1958年暑假后的新学期,我们有一门古代文学史的课,由郭老主讲。但班上有些同学到系里提意见:这样的重头课,应该由老教授来主讲,怎么好叫一位年轻的助教来上课呢?主其事者怕学生“闹事”,便换了一位年长的副教授来上课。不久之后,我们就知道我们做了一件蠢事——郭老的学问和授课水准都决不在那位老先生之下。我想,那时郭老一定会在内心里以他的幽默、智慧来嘲笑我们的无知和狂妄吧。
从我结识郭老,到他2011年去世,54年里,先是叫他“郭老师”,后是直呼“郭老”。我和“郭老”是在一个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相识、相交、相知的。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我们一起充当了“共产”运动的实验品。我们极为真诚地信仰了那个无限美好的“乌托邦”,我们甘为极左思潮统治下的奴隶而不自知。从“反右派”、“大跃进”到“文革”,我们都是“跟党走”、“听毛主席话”的“忠顺”、“老实”的知识分子。我们这一代1930年代出生,1949年以后接受极左高等教育的人,今天看来有两大弱点:第一、缺乏自由思想,更无独立人格,有严重的“依附性”,甘当某种政治势力的“驯服工具”;第二、读书少,思力薄,知识结构不合理。
这些看法,我与郭老多次交换过,他不仅完全认同,而且有不少极有价值的分析。记得有一次,郭老不无感慨又颇为无奈地说:“其实,这些弱点也救了我们的命!”他的意思是说,在一个政治集权、文化专制、思想禁锢的时代,一个强烈地要求人格独立、思想自由的知识分子是没法活下去的。中文系几位自杀的教师,就是明证。其中1965年自杀的优秀青年学者黄景欣(时年30岁),之所以断然离世而去,虽然有感情生活方面的“导火线”,但根本原因就在于他读书比我们多,思考比我们深,追求自由和独立人格的意志比我们强。黄是郭老的好友,郭老所知所感 ,那是比我深得多。
这两大弱点,在郭老与我的身上表现不尽相同。相比而言,郭老读书较多,学问相当深厚,追求自由独立的意志在学术研究上也往往会流露出来。这从他对屈原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特别是从他对嵇康、陶渊明的那种爱好和研究中,更可以看得出来。他对学术界的极左思潮是反感的,偶而也会作小小的“出击”,引来不少麻烦。记得1960年,学术界有人紧跟陈伯达在“大跃进”中提出的“厚今薄古”的调子,说什么“古典文学的社会意义”会越来越小。郭老便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痛批这种极左的文化虚无主义的论调(他的文章以笔名嘉林发表),结果招来左派的围攻。不仅《光明日报》上连发数文批判“嘉林”,而且在南京大学大礼堂还开了大会来批判他。他听了批判,心里并不服气,曾私下说:“批判者狗屁不通”。但他还是被迫写了“检讨”。但到了“文革”中,他被打成“反革命5.16分子”时,他再也不检讨了。面对强权,面对政治迫害,他决不退让,决不承认给他戴上的帽子。平日里性格平和而一身文弱书生气的郭老,在迫害者面前显得十分坚强。“文革”当局在南京大学大操场召开“群众大会”,宣判一个“反革命分子”的死刑,把包括郭老在内的所谓“5.16分子”押解到现场,扬言如不“坦白交代”,下场就是这样。那位被处死者是南大一位老职员的夫人,人们尊称之“刘师母”(她本人姓瞿,据说是常州人,瞿秋白本家),她写信给毛泽东,批评工宣队、军宣队进大学是胡闹,随即便被江苏当局判了死罪。郭老是认识这位“刘师母”的,他看着老太太被押去赴刑,但当天晚上当许多人被吓破了胆,“交代”出不少“5.16分子”时,他却铁青着脸,一个字也没有吐!这就是我们的郭老!
坚强地守住道德的底线,顶住暴力和谎言的压迫,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忍受更大的痛苦,而精神上的痛苦远比肉体上的痛苦更难忍受。这种痛苦,会沉淀在内心深处,即便是环境有了改变时,它也不会完全消失。郭老晚年深受多种疾病的折磨,其中的精神抑郁病显然是与他一生所受的精神痛苦的积淀密切相关。
“文革”结束和随即而来的改革开放,曾使我们兴奋过。在20世纪80年代,我与郭老都发奋读书、做学问,重新拾起了破碎的“理想”和希望,以为知识分子的“春天”真来了。但不到10年,我们就发现了自己的幼稚与肤浅。郭老最后的20多年,虽有不少古典文学研究的著述发表,在教学、科研上极尽心力,还当过两年系主任。但总体上看,并没有完全走出那种知识分子的被压抑的心境。在他去世的2011年,出版了他最后一部书:《逝水滔滔,心路遥遥》,这是他的一部回忆录。从书名的8个字,就可清楚地看出,他想走出某种束缚,进入自由天地。但终于还是被一种东西牢牢地压着,不能完全张开大口自由呼吸。他的“心路”上还有着非常遥远的,需要继续探索发问的途程。
我们的郭老离我们而去了,他的“心路”还没有走完。当我们更大胆自由地走完自己的“心路”时,也是继承着郭老的遗愿,走完他未完的“心路”。
董健,男,山东寿光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大学副校长、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文学院院长、戏剧影视研究所所长等职。现为南京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与《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集体编写,人民文学出版社分别于1980、2004年出版;《陈白尘创作历程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出版;《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与《中国当代戏剧史稿》,主编之一,中国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