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文引路】
耳根的清静
◎王开岭
这个崇尚肉体的时代,竟从未想过为耳朵做点什么。所有感官中,它被侮辱与损害的程度最深。
——题记
从前,人的耳朵里住过一位伟大的房客:寂静。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在我眼里,古诗中最好的句子,所言之物皆为“静”。读它时,你会觉得全世界一片清寂,心境安謐至极,连发丝坠地都听得见。
古人真有耳福啊!
耳朵就像个旅馆,熙熙攘攘,谁都可以来住,且是不邀而至、猝不及防的那种。
其实,它最想念的房客有两位:一是寂静,一是音乐。
我一直认为,在上苍给人类原配的生存元素和美学资源中,“寂静”,乃最贵重的成分之一。音乐未诞生前,它是耳朵最大的福祉,也是唯一的爱情。
并非无声才叫寂静,深巷夜更、月落乌啼、雨滴石阶、风疾掠竹……寂静之声,更显清幽,更让人神思旷远。美景除了悦目,必营养耳朵。
儿时,逢夜醒,耳朵里就会蹑手蹑脚地溜进一个声音,心神即被它拐走了:厅堂有一盏木壳挂钟,叮当叮当,永不疲倦的样子……那钟摆声静极了,全世界似乎只剩下它。我边默默帮它计数,一、二、三……边想象有个孩子骑在上面荡秋千。冷不丁,会想起老师说的“一寸光阴一寸金”,我想,这叮当声就是光阴,就是黄金了罢。
回头看,那会儿的夜真静啊,童年时耳朵是有福的。
多年后,读“湖上笠翁”李渔的《闲情偶寄》,谈到睡,他说:“睡必先择地,地之善者有二:曰静,曰凉。不静之地,只睡目不睡耳,耳目两岐,岂安身之善策乎?”
古人以睡养生,睡之有三:睡目、睡耳、睡心。睡之第一要素,静也。为求静中之颐,那些神仙级的古人还有游觅“安榻”的风尚,即四处借地儿睡,比如深林泉畔、石竹幽窗……总之,在“静”上添更多的附加值。以古天地之清宁,还朝三暮四、环肥燕瘦,真奢靡啊!试看当下星级酒店,哪个在“静”上达标?
今天,吾辈耳朵里住着哪些房客呢?
刹车声、喇叭声、拆迁声、施工声、装修声、铁轨震荡声、机翼呼叫声、高架桥轰鸣声……它们有个集体注册名:喧嚣。这是时代对耳朵的围剿,你无处躲藏,双手捂耳也没用。
耳朵,从未遭遇这般黑压压、强悍而傲慢的敌人,我们从未以这么恶劣和屈辱的条件要求耳朵服帖。机械统治的年代,它粗大的喉结,只会发出尖利的啸音,像磨砂,像钝器从玻璃上狠狠刮过。
一朋友驾车时,总把“重金属”放到最大音量,他并不关注谁在唱,按其说法,这是用一个声音覆盖一群声音,以毒攻毒,以暴治暴。
我们拿什么抵御噪声的进攻呢?
耳塞?地下室?将窗户封得像砖厚?将门缝塞得密不透隙?当然还有,即麻木和迟钝,以此减小对耳朵的伤害,有个词叫“失聪”,就是这状态。偶尔在山里或僻乡留宿,却翻来覆去睡不着,那份静太陌生、太异常了,习惯受虐的耳朵不适应这犒赏,就像一个饿者乍食荤腥会滑肠一样。
人体感官里,耳朵最被动、最无辜、最脆弱。它门户大开,不上锁、不设防、不拦截、不过滤,不像眼睛嘴巴可随意闭合。它永远露天,只有义务,没有权利。
其实,耳朵也是一副心灵器官。人的烦躁和焦虑,多与耳朵有关,故有种医术,叫音乐疗法。
但,耳朵总要反抗点什么。它的反抗即生病:失眠、憔悴、抑郁……科学家做过一项研究:观察马路两岸的树,噪音污染越重,树越无精打采,枝头耷拉,叶子萎靡,俨然一个惊恐的孩子。和人一样,树是有情绪的,是长耳朵的。
为抚慰可怜的耳朵,我淘过一张CD,叫《阿尔卑斯山林》,采的是纯粹的自然之声:晨曲、溪流、雀啾、疾风、松涛……买回家的那个下午,我急急地关好门窗,打开音响,一个人沉浸到傍晚。
那个下午,耳朵在逃窜,我携它一起私奔,向着遥远的阿尔卑斯。
弥漫山林的,无论什么动静,都是“静”。久违的静,亘古的静,伟大的静。我给耳朵美滋滋地过了个节,像杨白劳给喜儿买了尺红头绳一样。
此后,我多了个习惯,每逢机会,便录下大自然的天籁:秋草虫鸣、夏夜蛙唱、南归雁声、风歇雨骤、曙光里的雀欢、树叶行走的沙沙……我在储粮,以备饥荒。城里的耳朵,多数时候是饿的。
我对朋友说,现代人的特征是:溺爱嘴巴,宠幸眼睛,虐待耳朵。
不是么?论吃喝,我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华夏之餮,举世无双。视觉上,美色、服饰、花草、橱窗、广场、霓虹,所有的时尚宣言和环境主张无不在“色相”上下功夫。
口福和眼福俱饱矣,耳福呢?
无一座城市致力于“音容”,无一处居所以“寂静”命名。
我们几乎满足了肉体所有的部位,唯独冷遇了耳朵。
甚至连冷遇都算不上,是折磨,是羞辱。
做一只现代耳朵真的太不幸了,古人枉造了“悦耳”一词,实在对不住,我们更多的是“虐耳”。
有个说法叫“花开的声音”,一直,我将其当作一个比喻和诗意幻觉,直到遇见一位画家,她说从前在老家,中国最东北的荒野,夏天暴雨后,她去坡上挖野菜,总能听见苕树梅绽放的声音,四下里噼啪响……
苕树梅,我家旁边园子里就有,红、粉、白,水汪汪、亮盈盈,一盏盏像玻璃纸剪出的小太阳。我深信她没听错,那不是幻听和诗心的矫造,我深信那片野地的静,那个年代的静,还有少女耳膜的清澈——她有聆听物语的天赋,她有一幅画,叫《你能让满山花开我就来》,那绝对是一种通灵境界……我深信,一个野菜喂大的孩子,大自然向她敞开的会很多。
我们听不见,或难以置信,是因为失聪日久,耳朵被磨出了茧子。
是的,你必须承认,世界已经把寂静——这大自然的“原配”给弄丢了。 是的,你必须承认,耳朵——失去了最伟大的爱情。
我听不见花开的声音。
我只听见耳朵的惨叫。
(选自《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有删改)
【我仿我秀】
静静聆听
◎陈 静
双休日,等来了一个难得的懒觉——其实并非有多么困,只是很享受這种无所事事的慵懒。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床上,能听到隔壁传来的钢琴声,悠扬动听。疲惫的身体像是被揉皱的纸被再次展平,一种难以言说的惬意由心头滋生,向周身扩散……
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学会静静聆听,那是疲乏之后放松自己、让自己回归恬静的一种极好的方式。
其实,你周围的一切每时每刻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演奏出不一样的乐章。只要你愿意静心聆听,便能听到——春雨过后嫩芽破土萌发的声音,夏日里树木蓬勃生长的声音,猎猎秋风中百草凋零的声音,冬日午后温暖的阳光跌落地面的声音……或许那些声音并不真正存在,但是只要你愿意听,用心听,就听得到!世间万物,无论什么,都应该或多或少在每个人心里留下些许痕迹。即使是一些极其微小的东西,也应像一滴雨水滴入河面一样在你的心底荡起层层涟漪,留下一串脆生生的声响。但前提是,你必须留心生活,愿意聆听每一种声音,愿意记录下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其实,不仅要聆听我们周围的一切,有时我们也应该学会聆听自己。事实上,我们并不完全了解自己,或者说我们并没有自己所想象的那样了解自己。盯着镜子里的自己久了,我们常常会觉得镜子里的那个人非常陌生,更何况那隐藏在深处的内心呢?所以,我们更需要聆听自己。
偶尔静下心来,让身心放松下来,细细聆听自己身体,你会越来越清晰地听见心脏有力的跳动和血液流经身体各处的声音。试着聆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慢慢回想从前自己做过的事,客观地检讨,细细地过滤,你会发现自己存在着的某些不足。而这可以说是一个修缮自己灵魂的过程。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完美的,只有在经历了磨难和自我修缮之后,我们才能一步步向着正确的目标迈进。
这个世界并不安静,也不可能安静。别以为白云淡淡飘过的蓝天是安静的,当我们用心聆听,静心观察,便会发现它其实在以一种喧闹、奔腾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学会聆听后,那些看似琐碎的过去会被放大,变得丰富起来,我们的记忆开始变得清晰,我们脉搏的跳动声会震动耳膜——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将被我们唤醒……
【技法借鉴】
一、直接抒情
作者在描述感情时,不借助任何事物和景物,心里有什么话,有什么想法,有怎样的感情,都和盘托出,全抒之而后快,以其浓烈、酣畅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如文中“童年时期我的耳朵是有福的”,由于环境的安静,能捕捉很多寂静之声。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在美好的想象世界中神游。“美景除了悦目,必营养耳朵”,“营养”,名词作动词,充分体现出美景对耳朵来说是一种享受,能给耳朵带来愉悦。“这是时代对耳朵的围剿,你无处躲藏,双手捂耳也没用”,强调各种喧嚣声充斥耳朵,对耳朵伤害很大。
这种抒情方式因其直陈肺腑、坦率真挚、质朴诚恳,给读者以强大的情感冲击力。直接抒情时,作者在前文进行了很细致的铺垫,那些情感经过层层蓄势,到了该抒情的时候便热烈奔放,一泻千里。我们在写作文时,在经过前期的铺垫后,到了应该直陈表白的时候,不要戛然而止,或犹抱琵琶半遮面,或用一个省略号了事,一定要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
二、对比
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在写作散文时,我们可以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这样有利于突出被表现的事物,强化所表达的情感,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如文中将儿时的宁静环境与现在的喧嚣环境作对比,将嘴巴、眼睛的有福与耳朵被虐作对比,将现代人的“失聪”与女画家“有聆听物语的天赋”作对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现在社会喧嚣环境的不满,对儿时寂静环境的怀念。
耳根的清静
◎王开岭
这个崇尚肉体的时代,竟从未想过为耳朵做点什么。所有感官中,它被侮辱与损害的程度最深。
——题记
从前,人的耳朵里住过一位伟大的房客:寂静。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在我眼里,古诗中最好的句子,所言之物皆为“静”。读它时,你会觉得全世界一片清寂,心境安謐至极,连发丝坠地都听得见。
古人真有耳福啊!
耳朵就像个旅馆,熙熙攘攘,谁都可以来住,且是不邀而至、猝不及防的那种。
其实,它最想念的房客有两位:一是寂静,一是音乐。
我一直认为,在上苍给人类原配的生存元素和美学资源中,“寂静”,乃最贵重的成分之一。音乐未诞生前,它是耳朵最大的福祉,也是唯一的爱情。
并非无声才叫寂静,深巷夜更、月落乌啼、雨滴石阶、风疾掠竹……寂静之声,更显清幽,更让人神思旷远。美景除了悦目,必营养耳朵。
儿时,逢夜醒,耳朵里就会蹑手蹑脚地溜进一个声音,心神即被它拐走了:厅堂有一盏木壳挂钟,叮当叮当,永不疲倦的样子……那钟摆声静极了,全世界似乎只剩下它。我边默默帮它计数,一、二、三……边想象有个孩子骑在上面荡秋千。冷不丁,会想起老师说的“一寸光阴一寸金”,我想,这叮当声就是光阴,就是黄金了罢。
回头看,那会儿的夜真静啊,童年时耳朵是有福的。
多年后,读“湖上笠翁”李渔的《闲情偶寄》,谈到睡,他说:“睡必先择地,地之善者有二:曰静,曰凉。不静之地,只睡目不睡耳,耳目两岐,岂安身之善策乎?”
古人以睡养生,睡之有三:睡目、睡耳、睡心。睡之第一要素,静也。为求静中之颐,那些神仙级的古人还有游觅“安榻”的风尚,即四处借地儿睡,比如深林泉畔、石竹幽窗……总之,在“静”上添更多的附加值。以古天地之清宁,还朝三暮四、环肥燕瘦,真奢靡啊!试看当下星级酒店,哪个在“静”上达标?
今天,吾辈耳朵里住着哪些房客呢?
刹车声、喇叭声、拆迁声、施工声、装修声、铁轨震荡声、机翼呼叫声、高架桥轰鸣声……它们有个集体注册名:喧嚣。这是时代对耳朵的围剿,你无处躲藏,双手捂耳也没用。
耳朵,从未遭遇这般黑压压、强悍而傲慢的敌人,我们从未以这么恶劣和屈辱的条件要求耳朵服帖。机械统治的年代,它粗大的喉结,只会发出尖利的啸音,像磨砂,像钝器从玻璃上狠狠刮过。
一朋友驾车时,总把“重金属”放到最大音量,他并不关注谁在唱,按其说法,这是用一个声音覆盖一群声音,以毒攻毒,以暴治暴。
我们拿什么抵御噪声的进攻呢?
耳塞?地下室?将窗户封得像砖厚?将门缝塞得密不透隙?当然还有,即麻木和迟钝,以此减小对耳朵的伤害,有个词叫“失聪”,就是这状态。偶尔在山里或僻乡留宿,却翻来覆去睡不着,那份静太陌生、太异常了,习惯受虐的耳朵不适应这犒赏,就像一个饿者乍食荤腥会滑肠一样。
人体感官里,耳朵最被动、最无辜、最脆弱。它门户大开,不上锁、不设防、不拦截、不过滤,不像眼睛嘴巴可随意闭合。它永远露天,只有义务,没有权利。
其实,耳朵也是一副心灵器官。人的烦躁和焦虑,多与耳朵有关,故有种医术,叫音乐疗法。
但,耳朵总要反抗点什么。它的反抗即生病:失眠、憔悴、抑郁……科学家做过一项研究:观察马路两岸的树,噪音污染越重,树越无精打采,枝头耷拉,叶子萎靡,俨然一个惊恐的孩子。和人一样,树是有情绪的,是长耳朵的。
为抚慰可怜的耳朵,我淘过一张CD,叫《阿尔卑斯山林》,采的是纯粹的自然之声:晨曲、溪流、雀啾、疾风、松涛……买回家的那个下午,我急急地关好门窗,打开音响,一个人沉浸到傍晚。
那个下午,耳朵在逃窜,我携它一起私奔,向着遥远的阿尔卑斯。
弥漫山林的,无论什么动静,都是“静”。久违的静,亘古的静,伟大的静。我给耳朵美滋滋地过了个节,像杨白劳给喜儿买了尺红头绳一样。
此后,我多了个习惯,每逢机会,便录下大自然的天籁:秋草虫鸣、夏夜蛙唱、南归雁声、风歇雨骤、曙光里的雀欢、树叶行走的沙沙……我在储粮,以备饥荒。城里的耳朵,多数时候是饿的。
我对朋友说,现代人的特征是:溺爱嘴巴,宠幸眼睛,虐待耳朵。
不是么?论吃喝,我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华夏之餮,举世无双。视觉上,美色、服饰、花草、橱窗、广场、霓虹,所有的时尚宣言和环境主张无不在“色相”上下功夫。
口福和眼福俱饱矣,耳福呢?
无一座城市致力于“音容”,无一处居所以“寂静”命名。
我们几乎满足了肉体所有的部位,唯独冷遇了耳朵。
甚至连冷遇都算不上,是折磨,是羞辱。
做一只现代耳朵真的太不幸了,古人枉造了“悦耳”一词,实在对不住,我们更多的是“虐耳”。
有个说法叫“花开的声音”,一直,我将其当作一个比喻和诗意幻觉,直到遇见一位画家,她说从前在老家,中国最东北的荒野,夏天暴雨后,她去坡上挖野菜,总能听见苕树梅绽放的声音,四下里噼啪响……
苕树梅,我家旁边园子里就有,红、粉、白,水汪汪、亮盈盈,一盏盏像玻璃纸剪出的小太阳。我深信她没听错,那不是幻听和诗心的矫造,我深信那片野地的静,那个年代的静,还有少女耳膜的清澈——她有聆听物语的天赋,她有一幅画,叫《你能让满山花开我就来》,那绝对是一种通灵境界……我深信,一个野菜喂大的孩子,大自然向她敞开的会很多。
我们听不见,或难以置信,是因为失聪日久,耳朵被磨出了茧子。
是的,你必须承认,世界已经把寂静——这大自然的“原配”给弄丢了。 是的,你必须承认,耳朵——失去了最伟大的爱情。
我听不见花开的声音。
我只听见耳朵的惨叫。
(选自《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有删改)
【我仿我秀】
静静聆听
◎陈 静
双休日,等来了一个难得的懒觉——其实并非有多么困,只是很享受這种无所事事的慵懒。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床上,能听到隔壁传来的钢琴声,悠扬动听。疲惫的身体像是被揉皱的纸被再次展平,一种难以言说的惬意由心头滋生,向周身扩散……
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学会静静聆听,那是疲乏之后放松自己、让自己回归恬静的一种极好的方式。
其实,你周围的一切每时每刻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演奏出不一样的乐章。只要你愿意静心聆听,便能听到——春雨过后嫩芽破土萌发的声音,夏日里树木蓬勃生长的声音,猎猎秋风中百草凋零的声音,冬日午后温暖的阳光跌落地面的声音……或许那些声音并不真正存在,但是只要你愿意听,用心听,就听得到!世间万物,无论什么,都应该或多或少在每个人心里留下些许痕迹。即使是一些极其微小的东西,也应像一滴雨水滴入河面一样在你的心底荡起层层涟漪,留下一串脆生生的声响。但前提是,你必须留心生活,愿意聆听每一种声音,愿意记录下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其实,不仅要聆听我们周围的一切,有时我们也应该学会聆听自己。事实上,我们并不完全了解自己,或者说我们并没有自己所想象的那样了解自己。盯着镜子里的自己久了,我们常常会觉得镜子里的那个人非常陌生,更何况那隐藏在深处的内心呢?所以,我们更需要聆听自己。
偶尔静下心来,让身心放松下来,细细聆听自己身体,你会越来越清晰地听见心脏有力的跳动和血液流经身体各处的声音。试着聆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慢慢回想从前自己做过的事,客观地检讨,细细地过滤,你会发现自己存在着的某些不足。而这可以说是一个修缮自己灵魂的过程。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完美的,只有在经历了磨难和自我修缮之后,我们才能一步步向着正确的目标迈进。
这个世界并不安静,也不可能安静。别以为白云淡淡飘过的蓝天是安静的,当我们用心聆听,静心观察,便会发现它其实在以一种喧闹、奔腾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学会聆听后,那些看似琐碎的过去会被放大,变得丰富起来,我们的记忆开始变得清晰,我们脉搏的跳动声会震动耳膜——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将被我们唤醒……
【技法借鉴】
一、直接抒情
作者在描述感情时,不借助任何事物和景物,心里有什么话,有什么想法,有怎样的感情,都和盘托出,全抒之而后快,以其浓烈、酣畅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如文中“童年时期我的耳朵是有福的”,由于环境的安静,能捕捉很多寂静之声。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在美好的想象世界中神游。“美景除了悦目,必营养耳朵”,“营养”,名词作动词,充分体现出美景对耳朵来说是一种享受,能给耳朵带来愉悦。“这是时代对耳朵的围剿,你无处躲藏,双手捂耳也没用”,强调各种喧嚣声充斥耳朵,对耳朵伤害很大。
这种抒情方式因其直陈肺腑、坦率真挚、质朴诚恳,给读者以强大的情感冲击力。直接抒情时,作者在前文进行了很细致的铺垫,那些情感经过层层蓄势,到了该抒情的时候便热烈奔放,一泻千里。我们在写作文时,在经过前期的铺垫后,到了应该直陈表白的时候,不要戛然而止,或犹抱琵琶半遮面,或用一个省略号了事,一定要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
二、对比
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在写作散文时,我们可以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这样有利于突出被表现的事物,强化所表达的情感,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如文中将儿时的宁静环境与现在的喧嚣环境作对比,将嘴巴、眼睛的有福与耳朵被虐作对比,将现代人的“失聪”与女画家“有聆听物语的天赋”作对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现在社会喧嚣环境的不满,对儿时寂静环境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