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评审的过程中,财务数据的评审是一个重要环节,如何从这些数据中获得企业的真实的情况意义重大。文章探讨了企业资质评审中财务数据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集统集成;财务审订报告;财务数据;资质评审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30-0031-03
1999年11月信息产业部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试行)》(信部规[1999]1047号文,简称1047号文),开始从2000年1月1日起实施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该认证从人员、技术、财务、管理和业绩等多方面对企业进行综合评定,选拔出IT行业的精英企业。其中财务部分审核通常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也更加难审,因为它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也反映其他诸如人员、业绩等的真实信息。
资质认证经历了十年的成长,摸索出了很多方法,也极大地丰富了知识库,希望能更为贴近的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2011年新使用的V3.8版的申报表就体现了这点,表格从最初的两张表变成了现在的四张表。分别表现了企业近三年的资产运营情况、近三年的收入情况、近三年的纳税和运营情况以及近三年购置与系统集成相关的软件、固定资产情况。这四张表联系紧密,大多数数据来源于财务审计报告,其次还有完税证明以及财务报表。
事实上不同的人对财务报表有不同的理解,进而做出不同的报表,可能这些报表也符合会计准则。如何从填报的数据入手,做出准确而又不失偏颇的判断呢?首先这些数据的来源应该是经独立的第三方审计的审计报告。下面将就这四张表逐一分析如何来进行评审。
在第一张的近三年的资产运营情况表中,罗列了资产负债和利润表的相关数据,包含了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固定资产原值和净值等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直接获得企业的初步印象,是否企业近三年有亏损?是否企业的数据是逐年递增的?是否企业在近三年有剧增或者剧跌的异常?企业的收入情况、固定资产规模以及净利润是否与公司规模相符?然而,仅仅获得直观的印象是不够的,往往这里会掩藏了一些信息,需要进一步剖析,以获得准确的判断。假设两个净利润都是4000万的企业,哪一个盈利能力更强呢?根据等级评定条件一级企业规模要求150人以上。假设一个2000人的一级企业和一个200人的一级企业,如果单纯的只关注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可能就掩盖了200人的企业人均盈利能力更强的事实。
除去对人均贡献的关注,是否净利润高就说明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呢?答案是不一定。我们以表1为例仔细的分析里面隐含的信息:首先直观的看这个企业的收入情况不错,净利润也很高。但是仔细看不难发现,该企业净利润已经大于主营业务收入,细看会发现对净利润的贡献来源于极大的投资收益,若减去投资收益后,来源于主营业务的实际净利水平是负值,也就是该企业实质该年是亏损的。这是我们从数据中推理出的结论。
然而这个结论仍然是不准确的。审计报告的附注为我们解答了这一问题。原来该企业根据国家事业单位拨款,在2009年为退休人员补发了总额2000多万的住房补贴,并且计入管理费用,而政府拨给的补贴资金却未纳入营业内收入。变成堤内漏水堤外补了。另一个异常是投资收益不是一般的子公司投资的收益,而是来源于股票交易的收益,根据相关规定缴纳了2000多万的税费,由此企业的真实情况露出水面,也就是企业当年的实际情况仍然是盈利的。
由此可见,单纯的从表面的数据对企业下结论是简单狭隘的。评审工作更像是抽丝剥茧,还原最真实的企业情况。
在第一张表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数据——存货。一般来讲分销型的企业存货较多,但是不能简单的认为存货多的就是分销型企业。要看审计报告中存货的构成,如果有原材料、在产品,企业可能有部分生产;如果有项目商品等类似的字眼,那就要进一步询问企业的收入结转方式,往往未结转的项目收入被暂时放入存货导致存货较多。如果存货大部分是库存商品,那么在第二张表就一定有其他IT类收入,如若没有,有可能是企业不清楚收入的划分准则误将分销类收入计入了系统集成收入。在不同的审计报告中可能会用不同的分类方式,要多方取证核实结论。当然准确的判断还需要更多的数据辅助,也要靠更多的实践经验的积累。
第二张表(表2)是近三年的收入情况。
通常除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数据不太容易在审计报告中找到。因为大多数的企业审计报告还是从税审的角度来做的。对主营业务收入的拆分,往往根据开增值税发票和服务性发票,分为设备(商品)买卖和技术服务。当然在审计报告中的实际的表达远不止这两种。所以更多的数据要根据企业的财务表对收入的实际统计来填写。这张表的重点是关注系统集成收入是否是主业,也就是在收入合计中系统集成是否是主要收入。计算机等级评定条件一、二、三级对系统集成收入都有相应的要求,合计近三年的系统集成收入是判断企业是否符合相应的等级评定条件的关键。当然这张表也最能体现企业的业务构成,比方说是否有分销业务,系统集成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是否有其他非IT类的收入?是什么样的收入等。同时,三年的系统集成收入合计也有另外的功用——辅助判断企业填报的合同情况是否充分。
表3是一个企业的申报表,让我们看看在这张表中传达了什么信息呢?表中显示近三年的系统集成收入达到31755万元,在收入合计的36883中占到86%,而且企业还有其他IT类收入,也就是分销收入。由此可见,该企业是以集成业务为主,兼有分销业务的企业。
同时,这张表显示的企业税后的系统集成收入,也是判断系统集成合同填报是否充分的标准之一。不少企业图省事,只按照等级评定条件要求提供了满足要求的合同,而未将所有符合要求的合同完整填报,导致在排除了其他条件之外,仍呈现反常的局面。比方说系统集成的收入是3.2个亿,而合同只有1.7亿。尽管收入和合同一个是税后一个是税前,合同的完结以终验报告为准,而收入的确认可能以开发票或者项目阶段为准,收入既有完成的项目未确认最后一笔收入的,也有未完成的合同已确认首付款的。尽管存在很多因素,这两者之间除去税的因素应该相去不远。由此可以推断企业或许有填报不充分的现象,或者80万以下(不计入该表)的合同数量众多。
第三张表——近三年纳税和资产运营情况表,可以根据企业完税情况了解企业情况,是否享受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或者软件企业的优惠?表中有更多的诸如流动比、速动比、资产负债率、资本收益率等反映企业整体运营情况的数据,可以获得企业的经营是过于保守还是比较冒进、企业资金的运转是否良好等综合信息,也是判断企业财务状况是否良好的指标。
第四张表是近三年购置与系统集成相关的软件、固定资产表,见表4:
从该表可以看出企业投入自主产品研发的力度,并且可以衡量与申报表中自主软件产品的研发投入情况是否吻合。这些数据大多来源于企业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的信息通常只能作为佐证。因为一些企业将研发、测试用的设备、软件部分做了费用,或者干脆计入项目成本,没有计入固定资产(或不足2000元,不能计入固定资产),或是软件作为无形资产,总之不是很好统计。所以这里只是一个参考数,以综合判断企业在研发中的固定资产和软件的投入。
资质认证在这十年中不停的摸索更好、更有效的方法,以给每个企业公平竞争的机会。在资质评审中,如何把握好“度”,并运用专业知技能和丰富的知识库经验,将企业的实际情况了解透彻,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大家共同分享经验,积累优秀案例。
注:文中表格来源于工信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二级资质换证申报表(2级v3.8)》
(责任编辑:周加转)
关键词:集统集成;财务审订报告;财务数据;资质评审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30-0031-03
1999年11月信息产业部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试行)》(信部规[1999]1047号文,简称1047号文),开始从2000年1月1日起实施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该认证从人员、技术、财务、管理和业绩等多方面对企业进行综合评定,选拔出IT行业的精英企业。其中财务部分审核通常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也更加难审,因为它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也反映其他诸如人员、业绩等的真实信息。
资质认证经历了十年的成长,摸索出了很多方法,也极大地丰富了知识库,希望能更为贴近的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2011年新使用的V3.8版的申报表就体现了这点,表格从最初的两张表变成了现在的四张表。分别表现了企业近三年的资产运营情况、近三年的收入情况、近三年的纳税和运营情况以及近三年购置与系统集成相关的软件、固定资产情况。这四张表联系紧密,大多数数据来源于财务审计报告,其次还有完税证明以及财务报表。
事实上不同的人对财务报表有不同的理解,进而做出不同的报表,可能这些报表也符合会计准则。如何从填报的数据入手,做出准确而又不失偏颇的判断呢?首先这些数据的来源应该是经独立的第三方审计的审计报告。下面将就这四张表逐一分析如何来进行评审。
在第一张的近三年的资产运营情况表中,罗列了资产负债和利润表的相关数据,包含了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固定资产原值和净值等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直接获得企业的初步印象,是否企业近三年有亏损?是否企业的数据是逐年递增的?是否企业在近三年有剧增或者剧跌的异常?企业的收入情况、固定资产规模以及净利润是否与公司规模相符?然而,仅仅获得直观的印象是不够的,往往这里会掩藏了一些信息,需要进一步剖析,以获得准确的判断。假设两个净利润都是4000万的企业,哪一个盈利能力更强呢?根据等级评定条件一级企业规模要求150人以上。假设一个2000人的一级企业和一个200人的一级企业,如果单纯的只关注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可能就掩盖了200人的企业人均盈利能力更强的事实。
除去对人均贡献的关注,是否净利润高就说明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呢?答案是不一定。我们以表1为例仔细的分析里面隐含的信息:首先直观的看这个企业的收入情况不错,净利润也很高。但是仔细看不难发现,该企业净利润已经大于主营业务收入,细看会发现对净利润的贡献来源于极大的投资收益,若减去投资收益后,来源于主营业务的实际净利水平是负值,也就是该企业实质该年是亏损的。这是我们从数据中推理出的结论。
然而这个结论仍然是不准确的。审计报告的附注为我们解答了这一问题。原来该企业根据国家事业单位拨款,在2009年为退休人员补发了总额2000多万的住房补贴,并且计入管理费用,而政府拨给的补贴资金却未纳入营业内收入。变成堤内漏水堤外补了。另一个异常是投资收益不是一般的子公司投资的收益,而是来源于股票交易的收益,根据相关规定缴纳了2000多万的税费,由此企业的真实情况露出水面,也就是企业当年的实际情况仍然是盈利的。
由此可见,单纯的从表面的数据对企业下结论是简单狭隘的。评审工作更像是抽丝剥茧,还原最真实的企业情况。
在第一张表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数据——存货。一般来讲分销型的企业存货较多,但是不能简单的认为存货多的就是分销型企业。要看审计报告中存货的构成,如果有原材料、在产品,企业可能有部分生产;如果有项目商品等类似的字眼,那就要进一步询问企业的收入结转方式,往往未结转的项目收入被暂时放入存货导致存货较多。如果存货大部分是库存商品,那么在第二张表就一定有其他IT类收入,如若没有,有可能是企业不清楚收入的划分准则误将分销类收入计入了系统集成收入。在不同的审计报告中可能会用不同的分类方式,要多方取证核实结论。当然准确的判断还需要更多的数据辅助,也要靠更多的实践经验的积累。
第二张表(表2)是近三年的收入情况。
通常除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数据不太容易在审计报告中找到。因为大多数的企业审计报告还是从税审的角度来做的。对主营业务收入的拆分,往往根据开增值税发票和服务性发票,分为设备(商品)买卖和技术服务。当然在审计报告中的实际的表达远不止这两种。所以更多的数据要根据企业的财务表对收入的实际统计来填写。这张表的重点是关注系统集成收入是否是主业,也就是在收入合计中系统集成是否是主要收入。计算机等级评定条件一、二、三级对系统集成收入都有相应的要求,合计近三年的系统集成收入是判断企业是否符合相应的等级评定条件的关键。当然这张表也最能体现企业的业务构成,比方说是否有分销业务,系统集成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是否有其他非IT类的收入?是什么样的收入等。同时,三年的系统集成收入合计也有另外的功用——辅助判断企业填报的合同情况是否充分。
表3是一个企业的申报表,让我们看看在这张表中传达了什么信息呢?表中显示近三年的系统集成收入达到31755万元,在收入合计的36883中占到86%,而且企业还有其他IT类收入,也就是分销收入。由此可见,该企业是以集成业务为主,兼有分销业务的企业。
同时,这张表显示的企业税后的系统集成收入,也是判断系统集成合同填报是否充分的标准之一。不少企业图省事,只按照等级评定条件要求提供了满足要求的合同,而未将所有符合要求的合同完整填报,导致在排除了其他条件之外,仍呈现反常的局面。比方说系统集成的收入是3.2个亿,而合同只有1.7亿。尽管收入和合同一个是税后一个是税前,合同的完结以终验报告为准,而收入的确认可能以开发票或者项目阶段为准,收入既有完成的项目未确认最后一笔收入的,也有未完成的合同已确认首付款的。尽管存在很多因素,这两者之间除去税的因素应该相去不远。由此可以推断企业或许有填报不充分的现象,或者80万以下(不计入该表)的合同数量众多。
第三张表——近三年纳税和资产运营情况表,可以根据企业完税情况了解企业情况,是否享受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或者软件企业的优惠?表中有更多的诸如流动比、速动比、资产负债率、资本收益率等反映企业整体运营情况的数据,可以获得企业的经营是过于保守还是比较冒进、企业资金的运转是否良好等综合信息,也是判断企业财务状况是否良好的指标。
第四张表是近三年购置与系统集成相关的软件、固定资产表,见表4:
从该表可以看出企业投入自主产品研发的力度,并且可以衡量与申报表中自主软件产品的研发投入情况是否吻合。这些数据大多来源于企业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的信息通常只能作为佐证。因为一些企业将研发、测试用的设备、软件部分做了费用,或者干脆计入项目成本,没有计入固定资产(或不足2000元,不能计入固定资产),或是软件作为无形资产,总之不是很好统计。所以这里只是一个参考数,以综合判断企业在研发中的固定资产和软件的投入。
资质认证在这十年中不停的摸索更好、更有效的方法,以给每个企业公平竞争的机会。在资质评审中,如何把握好“度”,并运用专业知技能和丰富的知识库经验,将企业的实际情况了解透彻,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大家共同分享经验,积累优秀案例。
注:文中表格来源于工信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二级资质换证申报表(2级v3.8)》
(责任编辑:周加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