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名流爱黄芪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85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本植物里,黄芪的身姿实在特别,看一眼再不会忘记。
  五六月,在华北、东北、西北、内蒙古的山坡处处可见。高大的草本,近两米的身材,既不魁梧也不臃肿。棕黄色的主枝直立向上,清朗秀美。小小的叶片排队一样整齐地站在细细的枝条上,叶片两面有白色细细的茸毛,像羽毛一样飘逸。金黄色的花骨朵一串串挂在叶子旁边,花瓣大而低垂,像古代王孙公子金色的环佩。微风吹来,看它羽臂轻摇,环佩摆动,俨然一位风度翩翩、倜傥风流的贵族公子,缓缓从原野上走来。
  黄芪的根更是特别。一年一年,深深扎入泥土,无限伸展,盘根错节,三年可达二米多长。晾干、切开,黄芪片像一朵朵盛开的黄色菊花的花心,全是甘甜怡人的笑容。
  因为色黄,因为个高,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做黄芪。”因为黄色是皇族的象征,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黄芪,古代也称作黄耆,王孙。
  关于黄芪的来历,民间有个古老的传说。相传有一位善良的老中医,姓戴名糁,善针灸,为人厚道,待人谦和,一生乐于助人,后因救坠崖儿童牺牲。老人形瘦,面色淡黄,人谓之“黄耆”,以示尊敬,意为面黄肌瘦的老者。老人去世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将其墓旁生长的一种草药起名为“黄芪”。
  夏天,是用黄芪最多的季节。
  俗话说:“立夏开始喝姜茶,三伏就喝黄芪粥。”“常喝黄芪粥,人老病无忧。”黄芪甘温纯阳,益气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为夏季补中气之良药。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一位百岁老人现身说法,长寿秘诀就是几十年如一日,每天早上喝黄芪黑米黑豆粥。
  在历史上,关于黄芪的典故和传说,更是数不胜数。
  当年苏轼大病初愈,三十九岁谪居密州,常喝黄芪粥,写下千古名篇咏黄芪。当时他只因“斋居卧病禁烟前,辜负名花已一年”,故用“黄芪煮粥荐春盘”。黄芪粥成了病后补养虚弱身体强有力的支柱。
  白居易也把黄芪当做必不可少的日常食物之一,作诗曰:“香火多相对,荤腥久不尝。黄芪数匙粥,亦箭一瓯汤。”
  王维在送别友人时,依依难舍,潸然泪下,叹道:“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胡适先生的一生,也和黄芪结下不解之缘。1920年秋天,胡适因患消渴症,吃了不少西药,都不见好转,幸得名医陆仲安先生诊看,以黄芪为主药,医好了他的病。时隔不久,胡适先生友人马幼渔的弟弟患水肿,肿到肚腹以上,两眼都不能睁开,众医束手。陆仲安先生重用黄芪等药,治好水肿。中年以后,胡适渐感身体疲惫,力不从心,便常用黄芪红枣泡水饮用,特别是在讲课之前,总要先呷几口黄芪水,以致精力倍增,讲起话来,声如洪钟。胡适把这个诀窍告诉朋友,使他们受益匪浅。
  最受黄芪之益的当属柳太后。据《旧唐书·方技传》记,当年柳太后突然中风,因为口噤不能服药,新蔡王心急如焚,请诸多名医均不能奏效。精通医药的许胤宗另辟蹊径,提出用热汤熏蒸法为太后治病。于是用黄芪、防风两味药煮汤数十斛,放到柳太后的床下,药气弥漫,水雾缭绕,柳太后当天晚上就能说话。经过一段时间调理,太后康复如前。
  纤长瘦弱的黄芪,竟有如此功效,实属奇迹。大家都知道人参是补气良药,为什么柳太后中风不用人参,而用黄芪呢?因为人参偏于大补元气,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柳太后是因年老体弱,气血失调而致。黄芪以补虚为主,最适合用于体质虚弱、易疲劳、倦怠乏力、不想说话、言语无力、虚汗多、大病或手术后的患者。
  初乳色的黄芪,质地温和,貌不惊人,体贴入微,把一身的阳气,一身的正能量,慢慢悠悠,绵绵不绝地渗入人体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根毛细血管,每一寸骨骼之中。韧劲十足的甘糯气息,在“润物细无声”中,缓缓推动气血流动,使肌肤润泽,五脏六腑随之苏醒。无力低微的生命由此振奋,精神焕发。
  药食同源,黄芪其实是慢性子,须多服久服方能见效。有一个比喻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人参就像关羽和张飞,红参是张飞,生晒参是关羽,黄芪则是刘备。刘备当年依附刘表以待天时,在不明之境韬光养晦,看似绵弱无力,实则厚积薄发。黄芪本是皇亲国戚、王孙贵族,只因生不逢时,地处寒凉,但他于乡野之中依然保持宅心仁厚,不仅没有自暴自弃,反而集天地之阳气于一身,成医家圣药,疾患克星。
  正所謂:“情何脆弱梦何痴,做好人胜吟好诗。一缕东风杏林雨,仁心点滴即黄芪。”
其他文献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癌是一种“状态”。  癌症不是外来的,不是人家给你移植过来一个你就长癌了,一定是自身细胞产生的。一个癌细胞发展到10亿个癌细胞,需经过漫长的10到15年甚至20年,这个阶段是一个状态。这个状态是什么情况呢?是机体阴阳失调、五脏六腑失衡的这么一个状态。这个状态下出现了什么?出现了气滞血瘀痰凝的这么一个情况。机体由于平衡失调,自身的气血变成了恶气恶血。  基于这种认识,要治疗癌症,就
期刊
我父亲、我母亲、我哥哥和我的心脏都有问题,这个就像埋藏在我的家庭中的一颗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我非常害怕心脏病发作.我想,锻炼也许能使我的心脏走向康复.因此,我成
期刊
中世纪的人类面对瘟疫,基本上是用芳香类植物挽救生命的。1347年至1353年,欧洲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也就是后来史书让记载的黑死病,人们把它称作“上帝之鞭”,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因为这场瘟疫丧生。后来人们将迷迭香、乳香、沉香、熏衣草、苦艾、月桂、丁香等香料投入火中,让香料熏燃的气息在空气里弥漫,才有效阻止了瘟疫的蔓延。  在瘟疫盛行的年代里,英国有一个叫伯克勒斯伯的小镇,因为盛产熏衣草,也是当时熏衣草
期刊
“其实,没别的,就是心里的爱,对儿子的爱,对丈夫的爱,对家庭的爱。为了这份爱,我们一家愿意倾尽所有。”如果没有嫁给辛文林,王玉杰的人生也许是另一番景象:一家三口在黄昏时惬意地散步,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而不是在24个春秋里苦苦守望着,期盼“瓷娃娃”儿子和下肢瘫痪的丈夫平安健康。不过,如果一切能重新来过,她仍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不久前,笔者走近黑龙江省首个获得“全国文明家庭”的王玉杰一家,感受一家人
期刊
陆游说:“世上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粥能和胃补脾,且极易消化。秋季人们常会出现口干鼻燥,干咳无痰等燥热病症,若在煮粥时加入梨、菊花、芝麻等食药俱佳之品,则可收到良好的润肺防煤效果。  梨粥 梨子2只,洗净后带皮切成碎片,加粳米100克与水煮粥。梨具有良好的润煤作用,用之煮粥,适宜热病烦渴、肺热咳嗽、眼赤肿痛、大便秘结、小便黄少者常食。  菊花粥菊花50克,粳
期刊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特点  1.长期性。脑卒中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往往伴随患者终生。  2.复杂性。涉及多个学科,医学、理学、工程学;患者的疾病比较复杂,多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患者的功能障碍也比较复杂,包括运动、感觉、情绪、认知、言语、吞咽、大小便、日常生活能力、心肺功能等。  多数患者病情趋向加重。由于患者多为老年,身体逐渐衰老,各种老年病逐渐加重,再次脑卒中的几率很大。  脑卒中患者
期刊
印象中,脂肪不仅与心脑血管疾病形影不离,而且专门摧毁婀娜身姿。不健康的它被许多人视为大敌,大呼“拒绝高脂”,力行“低脂膳食”,甚至忍饥挨饿以求降脂。事实上,脂肪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一样,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和基本营养素之一,有储存能量、保温,保护重要器官,维持细胞膜、皮肤和激素的正常运作等功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评价是不科学的。高脂不可取,过分强调低脂也可能诱发疾病。    被误解的脂肪  
期刊
“秋风响,蟹脚痒。”丹桂飘香、菊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河蟹上市的时候。螃蟹样子很独特。“身着铁甲衣,脚爪如箭支”,怪状奇形,横行无忌,在不了解其底细前,要想吃它确实需要有些胆量。难怪鲁迅先生说:“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  螃蟹味美,古人称河蟹为“含黄伯”,认为“四方美味,当许含黄伯为第一”。现代研究认为,蟹肉之所以鲜美无比,是由于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分解产物谷氨酸钠。螃蟹营养价值也很高,据测
期刊
与单纯的胆结石相比,用腹腔镜处理发炎的胆囊,没那么容易,不过,手术还是顺利结束。病人的疼痛在手术后得到缓解,手术的第二天,她甚至自嘲:“早知道手术效果那么好,我就不用忍那么久了。”  出院前一天,手术后送检的胆囊病理报告显示,竟然是胆囊存在恶性肿瘤,细胞形态更显示是恶性度极高的类型,可以预见疾病的进程与癌细胞的扩散速度都会相当快。  临床上,胆囊癌的发生率不高,而且症状不明显,有一部分的胆囊癌是病
期刊
新闻回放    2010年7月22日晚22时左右,郑州市街头发生令人震惊的一幕,一位“墨镜女”开着红色马自达3次冲进广场追轧在此乘凉的农民工,在第4次返回时,与警方在公路上演了疯狂飙车,最终逃之夭夭。  一时间,“墨镜女”是何方妖魔,如此残忍,让人们义愤填膺。然而,追踪报道却令人大跌眼镜:这位戴着墨镜、驾车冲向农民工的女子本性善良。“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曾赶赴四川灾区,向受灾群众捐助了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