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职业应具备的一项关键素质就是语言,课堂语言极大程度决定课堂效率,教师课堂语言应该简练通俗,富有饱满的激情和感染力,拥有幽默感和启发性,同时应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关键词:教师;修养;语言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有效课堂的关键,那么,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声声入耳、句句感人、比喻贴切、出言有章是一个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借助于教师的课堂语言。什么样的课堂语言才真正有助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呢?应该简练通俗,富有饱满的激情和感染力,拥有幽默感和启发性,并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如果教师不善言辞,讲起课来吞吞吐吐、语无伦次,那么即使是知识渊博,也很难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
一、课堂语言应该简练通俗
课堂中,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语言进行精心组织,应该选择确切、精辟、通俗、常用的字、词、句。讲究语法规则,言简意赅。竭力使字、词、句等各级语言单位符合约定俗成的语法规则。不说半截句,不含糊其辞,也不拖泥带水。不然,就会主次不分明,就会有点“荒草多了,苗就看不清”的味道。同时,教师在课堂中举例、取喻都应是学生易于接受且是喜闻乐见的东西。否则,就达不到通过举例、取喻来进一步说明问题的目的。当然,举什么例子,取什么比喻,都应在课前深思熟虑一番,绝不可临场靠灵感信手拈来,这样有时会使自己陷入被动境地。
二、课堂语言要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富有激情的语言才能感人,才能广泛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在课堂内产生一种强烈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使学生的思想高度集中,而不致于使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那么,怎样做才能达到上述目的呢?
首先,教师应该把握住感情阈值及感情流量。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客观外界信号刺激人的大脑便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这种信号达到一定“强度”时,感情才能开始发出。这个一定的“强度”即为阈值。因此,要以情动人,就必须有超越阈值的刺激信号,不然感情就难以发出。其实,教师讲课如同相声演员说相声一样,必须高度进入角色,才能达到“情自肺腑出,方能入肺腑”的境界。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很熟练地掌握所讲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轻松自如地进行讲解,才能充分地发挥语言技巧,从而达到“情见于辞、情发于声、情触于理”的效果。当然,教师还应该恰到好处地把握感情的流量,以触发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其次,教师应该把握住感情色彩,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上课时,教师应该通过自己语言的抑、扬、顿、挫和面部表情的变化及恰当的手式等等,体现出不同的感情色彩。这样,以表情、语调作为课堂语言的辅助工具,就能使授课内容与讲课激情高度和谐统一,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
三、课堂语言应该富有幽默感和启发性
幽默感是一个教师受到学生欢迎的根本。它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启迪学生的智慧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也就好像课堂的“调料”一样,如果投放适量的话,一定会使课堂趣味无穷,充满活力。
“启其蒙而引其趣”。这就是说经过启发引导,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例如:教师解释成语“欲盖弥彰”时,就可以巧妙地用另一富有趣味的成语典故“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来说明其意义。这样,学生就会在笑声中很自然地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把枯燥的东西变得富有趣味。从而使学生不把记忆东西当成一种负担,反而在快乐的气氛中记住了东西。当然,我们提倡课堂语言应该富有趣味性,而不是要教师专门讲笑话,哗众取宠,来迎合学生。否则,就会使学生觉得课堂语言过于轻佻、庸俗、油滑,这样不仅大大地偏离了主题,而且也不可能达到教学目的。
“幽默是智慧的闪现”,老师如能恰当地运用幽默语言,可以大大地开发学生智力,很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幽默的语言也好像一串鞭炮,一点就响,一讲就笑,在笑声中绽开智慧的花朵。因此,幽默的课堂语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消除了紧张和疲劳,而且使学生在发笑的同时领会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
四、课堂语言应该逻辑严密丝丝相扣
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应该准确严密有条理,要用逻辑的力量去吸引学生,一步接一步、一环扣一环地“征服”学生。因此,不然就会使所讲内容尤如一堆沙子,没有一点粘性,前后内容连贯不起来。同时,教师的课堂语言也应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教师要抓纲张目,准确地把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全面概括出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课堂内容有清晰的印象和完整的记忆。
总之,具有高超的课堂语言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也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素质。我们只有不断揣摩、不断思考, 才能逐步走向完善、走向成功。
关键词:教师;修养;语言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有效课堂的关键,那么,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声声入耳、句句感人、比喻贴切、出言有章是一个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借助于教师的课堂语言。什么样的课堂语言才真正有助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呢?应该简练通俗,富有饱满的激情和感染力,拥有幽默感和启发性,并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如果教师不善言辞,讲起课来吞吞吐吐、语无伦次,那么即使是知识渊博,也很难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
一、课堂语言应该简练通俗
课堂中,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语言进行精心组织,应该选择确切、精辟、通俗、常用的字、词、句。讲究语法规则,言简意赅。竭力使字、词、句等各级语言单位符合约定俗成的语法规则。不说半截句,不含糊其辞,也不拖泥带水。不然,就会主次不分明,就会有点“荒草多了,苗就看不清”的味道。同时,教师在课堂中举例、取喻都应是学生易于接受且是喜闻乐见的东西。否则,就达不到通过举例、取喻来进一步说明问题的目的。当然,举什么例子,取什么比喻,都应在课前深思熟虑一番,绝不可临场靠灵感信手拈来,这样有时会使自己陷入被动境地。
二、课堂语言要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富有激情的语言才能感人,才能广泛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在课堂内产生一种强烈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使学生的思想高度集中,而不致于使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那么,怎样做才能达到上述目的呢?
首先,教师应该把握住感情阈值及感情流量。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客观外界信号刺激人的大脑便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这种信号达到一定“强度”时,感情才能开始发出。这个一定的“强度”即为阈值。因此,要以情动人,就必须有超越阈值的刺激信号,不然感情就难以发出。其实,教师讲课如同相声演员说相声一样,必须高度进入角色,才能达到“情自肺腑出,方能入肺腑”的境界。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很熟练地掌握所讲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轻松自如地进行讲解,才能充分地发挥语言技巧,从而达到“情见于辞、情发于声、情触于理”的效果。当然,教师还应该恰到好处地把握感情的流量,以触发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其次,教师应该把握住感情色彩,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上课时,教师应该通过自己语言的抑、扬、顿、挫和面部表情的变化及恰当的手式等等,体现出不同的感情色彩。这样,以表情、语调作为课堂语言的辅助工具,就能使授课内容与讲课激情高度和谐统一,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
三、课堂语言应该富有幽默感和启发性
幽默感是一个教师受到学生欢迎的根本。它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启迪学生的智慧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也就好像课堂的“调料”一样,如果投放适量的话,一定会使课堂趣味无穷,充满活力。
“启其蒙而引其趣”。这就是说经过启发引导,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例如:教师解释成语“欲盖弥彰”时,就可以巧妙地用另一富有趣味的成语典故“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来说明其意义。这样,学生就会在笑声中很自然地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把枯燥的东西变得富有趣味。从而使学生不把记忆东西当成一种负担,反而在快乐的气氛中记住了东西。当然,我们提倡课堂语言应该富有趣味性,而不是要教师专门讲笑话,哗众取宠,来迎合学生。否则,就会使学生觉得课堂语言过于轻佻、庸俗、油滑,这样不仅大大地偏离了主题,而且也不可能达到教学目的。
“幽默是智慧的闪现”,老师如能恰当地运用幽默语言,可以大大地开发学生智力,很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幽默的语言也好像一串鞭炮,一点就响,一讲就笑,在笑声中绽开智慧的花朵。因此,幽默的课堂语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消除了紧张和疲劳,而且使学生在发笑的同时领会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
四、课堂语言应该逻辑严密丝丝相扣
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应该准确严密有条理,要用逻辑的力量去吸引学生,一步接一步、一环扣一环地“征服”学生。因此,不然就会使所讲内容尤如一堆沙子,没有一点粘性,前后内容连贯不起来。同时,教师的课堂语言也应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教师要抓纲张目,准确地把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全面概括出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课堂内容有清晰的印象和完整的记忆。
总之,具有高超的课堂语言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也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素质。我们只有不断揣摩、不断思考, 才能逐步走向完善、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