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死亡,莫里有两句话非常值得深思:“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作好准备。这样做会更有帮助。你活着的时候就会更珍惜生活。”“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
《相約星期二》讲述了作者的大学老师莫里教授临终前的故事。莫里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来日无多,教授得知病情之后,决定将自己毕生的思想以临终授课的形式传递给更多的人。因缘巧合之下,他选定了他的学生,已经毕业十五年的米奇,作为这次课程唯一的授课对象。在其后的十四个星期里,米奇每星期二都飞越七百英里到老人那儿上课。每一堂课,这对师生都会对生命中的特定主题进行探讨。最后一堂课是莫里老人的葬礼,而十四堂课的笔记便构成了这本《相约星期二》。莫里教授用这种方式为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终生教师”,画上了一个完美的休止符。
人的死亡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生理的死亡,也意味着社会交往的死亡;二是被世界上最后一个人遗忘,意味着精神与思想的终结,是真正的终极死亡。莫里教授的临终授课,用他的思想延续了他的生命,用生命的不朽价值战胜了生理的死亡。
接受即将死亡的事实
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是深入骨髓的,通常,当人确切地知道自己的死期的时候,内心是非常复杂和绝望的,无论是即将被执行死刑的囚犯,还是身患绝症的病人,通常都充满极度的恐惧和无限的纠结。而莫里教授,选择将自己的死亡公之于众,结合自己“成为终生教师”的梦想,将自己的思想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之前进行了按部就班的传输和升华。
关于死亡,莫里有两句话非常值得深思:“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作好准备。这样做会更有帮助。你活着的时候就会更珍惜生活。”“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人生是一趟通往坟墓的列车,死亡是必然的,人生的魅力在于从出生到死亡之间的无限可能。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也不愿意知道自己确切的死亡时间点,但是还是会有一小部分人,会因种种原因提前确知。确知的过程中伴随着极度的悲哀,莫里也不例外。但是他选择和现实和解,并提醒我们珍惜当下,而人面对死亡的最大难处也许就在于接受即将死亡的事实,并且选择和它和谐共处。当人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谢幕,而且很好的接受这个事实,其实他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理性的阶段,最终会安详而且幸福地离开这个世界。
安心享用他人的照料
“因为这是失去自理能力的最后界限:得有人替我擦屁股,但我在努力适应它。我会尽力去享受这个过程。”
即便是大学教授,对待如何接受他人照料的问题,首先也是烦恼。在接受这个事实之后,他的做法是去努力适应,并享用这个过程。
人的一生有两个阶段需要他人照料:一是从出生到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之前;二是从丧失独立自主能力到死亡之间。这两个阶段中,相关的人的想法存在着本质的差别,他们的感受也非常不同。从出生到有自主能力之前,人的思想和意识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这是一个向上的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给予照料的人不会有太多抵制与拒绝,被照料的人也会心安理得地享用,而且在道德体系与法理环境中,一方充分给予,另一方安心享用,才算合情合理,所以通常能善始善终。但是在第二个阶段,人的自主能力从强到弱再到消亡,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接受照料的人不能很好地接受这个事实,内心会有比较强的自尊受挫与内疚感;而给予方在长时间的照料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抵制和抗拒,给予与接受很难像第一阶段那样能善始善终,尤其时间跨度比较长的时候。莫里临终前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艰难的“调试”过程,最终他选择与自己的身体和解,安心地享受他人的照料,他认为这样既是善待了自己,也是善待了他人。
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
“去接受爱。我们一直认为我们不应该去接受它,如果我们接受了它,我们就不够坚强了。但有一位名叫莱文的智者却不这么看。他说‘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关于爱的命题,莫里提倡人生最重要的是施爱与接受爱。他其实点出了人类社会最核心的关系建设方案——主动给予与安心接受。但是爱的给予与接受通常存在一个度和时机的问题,我们应该反对以爱之名行绑架之实,也应该警惕有悖于理性的爱(便不是“真正的爱”)。作为父母,通常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以爱之名,剥夺子女犯错误的权利。每个人历练的过程都需要不断地试错,以爱的名义阻止他人试错的做法,其实是一种绑架和剥夺,与“施爱”背道而驰。同时也应该警惕有悖于理性的爱,在特殊的情境下,爱应该有所聚焦有所选择,应该以必要和适度为前提。莫里教授将爱的主题,推向了一个哲学的层面,指引我们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变得更为自然和理性。
《相約星期二》讲述了作者的大学老师莫里教授临终前的故事。莫里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来日无多,教授得知病情之后,决定将自己毕生的思想以临终授课的形式传递给更多的人。因缘巧合之下,他选定了他的学生,已经毕业十五年的米奇,作为这次课程唯一的授课对象。在其后的十四个星期里,米奇每星期二都飞越七百英里到老人那儿上课。每一堂课,这对师生都会对生命中的特定主题进行探讨。最后一堂课是莫里老人的葬礼,而十四堂课的笔记便构成了这本《相约星期二》。莫里教授用这种方式为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终生教师”,画上了一个完美的休止符。
人的死亡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生理的死亡,也意味着社会交往的死亡;二是被世界上最后一个人遗忘,意味着精神与思想的终结,是真正的终极死亡。莫里教授的临终授课,用他的思想延续了他的生命,用生命的不朽价值战胜了生理的死亡。
接受即将死亡的事实
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是深入骨髓的,通常,当人确切地知道自己的死期的时候,内心是非常复杂和绝望的,无论是即将被执行死刑的囚犯,还是身患绝症的病人,通常都充满极度的恐惧和无限的纠结。而莫里教授,选择将自己的死亡公之于众,结合自己“成为终生教师”的梦想,将自己的思想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之前进行了按部就班的传输和升华。
关于死亡,莫里有两句话非常值得深思:“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作好准备。这样做会更有帮助。你活着的时候就会更珍惜生活。”“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人生是一趟通往坟墓的列车,死亡是必然的,人生的魅力在于从出生到死亡之间的无限可能。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也不愿意知道自己确切的死亡时间点,但是还是会有一小部分人,会因种种原因提前确知。确知的过程中伴随着极度的悲哀,莫里也不例外。但是他选择和现实和解,并提醒我们珍惜当下,而人面对死亡的最大难处也许就在于接受即将死亡的事实,并且选择和它和谐共处。当人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谢幕,而且很好的接受这个事实,其实他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理性的阶段,最终会安详而且幸福地离开这个世界。
安心享用他人的照料
“因为这是失去自理能力的最后界限:得有人替我擦屁股,但我在努力适应它。我会尽力去享受这个过程。”
即便是大学教授,对待如何接受他人照料的问题,首先也是烦恼。在接受这个事实之后,他的做法是去努力适应,并享用这个过程。
人的一生有两个阶段需要他人照料:一是从出生到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之前;二是从丧失独立自主能力到死亡之间。这两个阶段中,相关的人的想法存在着本质的差别,他们的感受也非常不同。从出生到有自主能力之前,人的思想和意识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这是一个向上的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给予照料的人不会有太多抵制与拒绝,被照料的人也会心安理得地享用,而且在道德体系与法理环境中,一方充分给予,另一方安心享用,才算合情合理,所以通常能善始善终。但是在第二个阶段,人的自主能力从强到弱再到消亡,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接受照料的人不能很好地接受这个事实,内心会有比较强的自尊受挫与内疚感;而给予方在长时间的照料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抵制和抗拒,给予与接受很难像第一阶段那样能善始善终,尤其时间跨度比较长的时候。莫里临终前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艰难的“调试”过程,最终他选择与自己的身体和解,安心地享受他人的照料,他认为这样既是善待了自己,也是善待了他人。
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
“去接受爱。我们一直认为我们不应该去接受它,如果我们接受了它,我们就不够坚强了。但有一位名叫莱文的智者却不这么看。他说‘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关于爱的命题,莫里提倡人生最重要的是施爱与接受爱。他其实点出了人类社会最核心的关系建设方案——主动给予与安心接受。但是爱的给予与接受通常存在一个度和时机的问题,我们应该反对以爱之名行绑架之实,也应该警惕有悖于理性的爱(便不是“真正的爱”)。作为父母,通常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以爱之名,剥夺子女犯错误的权利。每个人历练的过程都需要不断地试错,以爱的名义阻止他人试错的做法,其实是一种绑架和剥夺,与“施爱”背道而驰。同时也应该警惕有悖于理性的爱,在特殊的情境下,爱应该有所聚焦有所选择,应该以必要和适度为前提。莫里教授将爱的主题,推向了一个哲学的层面,指引我们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变得更为自然和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