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2
摘 要 本文在分析了马拉松赛事的成功举办对高校大学生体育人文教育的积极影响后,就如何促进其发展提出了具体实施建议,以期望实现更好开展大学生体育运动,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养成终生锻炼的意识,促成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养成。
关键词 城市马拉松 高校大学生 体育人文教育发展
一、引言
2016首届武汉马拉松比赛包括马拉松(42.195公里)、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健康跑(12公里)三个项目。参赛人数分别为全程马拉松6000名、半程马拉松6000名、健康跑8000名。比赛赛道途经两江三镇四桥均在城市核心路段,成就史上最难但最美线路。该比赛的圆满谢幕在武汉掀起了新一轮的体育热。首届武汉马拉松赛事的开展不仅意味着今后他们能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这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同时该比赛也为这座城市里所有富有朝气的年轻大学生在体育人文教育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如何把握机会,利用城市马拉松赛事来促进该城市高校大学生的人文体育发展也就成了高校体育工作者新的研究课题。
二、马拉松赛事的成功举办对在校大学生体育人文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更好开展大学生体育运动
马拉松运动是一项集竞技性、休闲性、大众性为一体的体育项目,它既有动作简单、易于普及、健身作用明显等特点,又充满着挑战极限、挑战自我、顽强拼搏的精神,对无数体育爱好者尤其是年轻人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在校大学生只要是以某种方式参与过马拉松赛事,例如报名参加马拉松赛事的某一项目,为比赛队员呐喊助威,当志愿者,在现场、电视机及网络媒体前观看比赛盛况,与比赛参与者的互动等等,这些经历都会带给大学生极强的兴奋感与激情,同时又契合大学生渴望释放活力,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的心理发展特点,使得他们很容易产生参与运动的想法,这股劲头若得到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势必会对大学生在校开展各项体育运动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二)有利于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诸如城市马拉松比赛这样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在客观上都能提升城市的整体体育锻炼环境,同时推进市民,当然也就包括所有在校大学生对体育的参与意识,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参与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风气,为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健身观念、能力和习惯,形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为学校实现“终身体育”的教育、养育目标提供了积极的社会物质条件和文化氛围。学校体育若能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城市马拉松比赛在校园的宣传普及与发展,定能促进校园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全面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构成高校特有的校园体育文化景观。
(三)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养成终生锻炼的意识
武汉马拉松比赛的参赛方式呈现的是一种多样化模式。它让更多的人群参与到马拉松赛事中来,这其中不乏有小到幼儿园的小朋友参加亲子马拉松,大到年近七十的老人参加全程马拉松比赛,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马拉松运动自身的魅力,同时也让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位观众感受到了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的现实体现。马拉松赛事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体育赛事魅力的平台,对其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如果在大学期间接触马拉松,了解马拉松运动无疑会使大学生个人在校期间对体育锻炼形成的良好认识及习惯会促进他们进入社会后在无外界强制性规定的环境下(比如公共体育课,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竞技比赛等)自发地、自主地进行體育锻炼,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生活满意度,并且学会在今后高强度工作量、高生活压力里,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消除紧张的学习和工作带来的压力,调节身心,从而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和工作生活中。
(四)有利于促成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养成
马拉松运动是一项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忍不拔的运动,它体现出人类永不放弃、永不服输的精神,同舟共济精神,要人助先自助的精神,它激励着人们既要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坚定信心和顽强意志力,又要敢于挑战自我、战胜自我。此外,“重在参与”是马拉松运动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它旨在强调团结与友谊。不仅如此,马拉松运动将其他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降到最低水平,它无关人的学识、学历、社会地位、所获成就、经济状况,同时马拉松运动规则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用固定的距离和时间来衡量,体现公平竞技的原则。这些鲜明的特点能很好激发大学生体会体育精神的实质,即: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发展自我的超越精神,公平比赛的竞争精神,对真、善、美的追求精神,从而促使大学生在这些体育精神的鼓舞和指引下,通过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形成顽强的意志品质,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及智力的发展,培养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三、利用马拉松赛事促进高校大学生体育人文发展的具体实施建议
(一)放大马拉松赛事效应,加强课外体育活动建设,培养终身体育活动习惯
高校工作者应充分发挥马拉松赛事的引领效应,借助马拉松赛事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培养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在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建设过程中,首先应注意活动内容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从娱乐性的自发游戏活动到竞技类的正规比赛,给参与者提供较大的选择自由,充分满足学生的运动需要。其次,要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在制定体育活动计划是既要有统一性又要有灵活性,要根据季节、气候、场地器材等因素,将学生自创与教师介绍或创编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满足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还应注重加强活动的参与的普遍性和高水平运动精英的针对性训练,让不同的学生通过参与或观摩欣赏体育竞赛,提高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加强活动时间的连续性和锻炼效果的持续性。
(二)拓展马拉松赛事经验,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借鉴马拉松比赛的城市体育文化宣传经验,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各高校可加强媒体宣传力度,通过标语、板报、图展、广播、录像等媒体,进行校园体育文化的渗透;邀请校内外体育专家或运动员进行相关体育知识讲座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组织观摩体育比赛及体育知识竞赛,通过观摩比赛,体育摄影比赛,志愿者赛场经历分享,运动员采访,网络媒体互动等方式培养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参与程度。此外,还可以在加强学校运动队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各体育社团的建设及发展,提升休闲体育在大学生业余生活中所占比例,让大学生体会到体育带来的享受,为其最终形成终身体育活动习惯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传承马拉松精神,加强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高校工作者应將马拉松运动体现出的各种人文精神应用到高校体育教学及体育精神文化建设中,培养学生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拥有强健体魄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有组织、有纪律、密切合作、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不息、超越自我的乐观自信精神;培养学生遵从客观规律,靠智慧、技巧、实力及人格战胜困难取得进步的辩证实用理性精神;教育学生遵守规则,辨别是非,尊重事实,培养规范有序的竞争精神。加强高校体育价值观建设,提高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水平,营造良好的高校体育风气,从而促进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发展。
四、结束语
大学时代是一个人身心成熟和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可塑性极强,而体育人文教育不仅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还能与德育及智育结合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年轻一代的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渴望在公众或团体中展现自我,而参与体育运动恰是解决这一需要的途径之一。学生们在近距离接触城市马拉松比赛后都会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了解体育运动的功效,从而自发地想要参与到各种体育运动中。如何借用马拉松赛事创造的契机,引导学生的运动热情,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大学体育精神,带领和感染每一个学子积极投入体育锻炼,以健康的体魄去勇于走向社会,承担使命和责任是每一位高校工作者应该努力尝试和实践的课题。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就马拉松比赛对高校大学生体育人文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引起重视,利用城市马拉松更好地为大学生创造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开拓校园体育文化,培养体育精神,更好地引导他们积极投入日常及终身体育锻炼中。
参考文献:
[1] 曹学.武汉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 贾清兰.现代体育精神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函授学报.2009(6):43-45.
[3] 汪凌.城市文化视野下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6):105-107.
[4] 徐立明.由马拉松赛事促大学生体育精神养成的实践性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2):162-164.
[5] 朱慧芳,吴富勇,尹梅.马拉松运动的体育功能与文化内涵[J].四川体育科学.2014(5):12-15.
[6] 俎浩,曲天敏,蒲宝生.我国马拉松赛事的价值分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5(1):31-33.
摘 要 本文在分析了马拉松赛事的成功举办对高校大学生体育人文教育的积极影响后,就如何促进其发展提出了具体实施建议,以期望实现更好开展大学生体育运动,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养成终生锻炼的意识,促成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养成。
关键词 城市马拉松 高校大学生 体育人文教育发展
一、引言
2016首届武汉马拉松比赛包括马拉松(42.195公里)、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健康跑(12公里)三个项目。参赛人数分别为全程马拉松6000名、半程马拉松6000名、健康跑8000名。比赛赛道途经两江三镇四桥均在城市核心路段,成就史上最难但最美线路。该比赛的圆满谢幕在武汉掀起了新一轮的体育热。首届武汉马拉松赛事的开展不仅意味着今后他们能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这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同时该比赛也为这座城市里所有富有朝气的年轻大学生在体育人文教育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如何把握机会,利用城市马拉松赛事来促进该城市高校大学生的人文体育发展也就成了高校体育工作者新的研究课题。
二、马拉松赛事的成功举办对在校大学生体育人文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更好开展大学生体育运动
马拉松运动是一项集竞技性、休闲性、大众性为一体的体育项目,它既有动作简单、易于普及、健身作用明显等特点,又充满着挑战极限、挑战自我、顽强拼搏的精神,对无数体育爱好者尤其是年轻人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在校大学生只要是以某种方式参与过马拉松赛事,例如报名参加马拉松赛事的某一项目,为比赛队员呐喊助威,当志愿者,在现场、电视机及网络媒体前观看比赛盛况,与比赛参与者的互动等等,这些经历都会带给大学生极强的兴奋感与激情,同时又契合大学生渴望释放活力,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的心理发展特点,使得他们很容易产生参与运动的想法,这股劲头若得到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势必会对大学生在校开展各项体育运动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二)有利于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诸如城市马拉松比赛这样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在客观上都能提升城市的整体体育锻炼环境,同时推进市民,当然也就包括所有在校大学生对体育的参与意识,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参与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风气,为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健身观念、能力和习惯,形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为学校实现“终身体育”的教育、养育目标提供了积极的社会物质条件和文化氛围。学校体育若能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城市马拉松比赛在校园的宣传普及与发展,定能促进校园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全面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构成高校特有的校园体育文化景观。
(三)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养成终生锻炼的意识
武汉马拉松比赛的参赛方式呈现的是一种多样化模式。它让更多的人群参与到马拉松赛事中来,这其中不乏有小到幼儿园的小朋友参加亲子马拉松,大到年近七十的老人参加全程马拉松比赛,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马拉松运动自身的魅力,同时也让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位观众感受到了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的现实体现。马拉松赛事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体育赛事魅力的平台,对其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如果在大学期间接触马拉松,了解马拉松运动无疑会使大学生个人在校期间对体育锻炼形成的良好认识及习惯会促进他们进入社会后在无外界强制性规定的环境下(比如公共体育课,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竞技比赛等)自发地、自主地进行體育锻炼,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生活满意度,并且学会在今后高强度工作量、高生活压力里,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消除紧张的学习和工作带来的压力,调节身心,从而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和工作生活中。
(四)有利于促成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养成
马拉松运动是一项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忍不拔的运动,它体现出人类永不放弃、永不服输的精神,同舟共济精神,要人助先自助的精神,它激励着人们既要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坚定信心和顽强意志力,又要敢于挑战自我、战胜自我。此外,“重在参与”是马拉松运动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它旨在强调团结与友谊。不仅如此,马拉松运动将其他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降到最低水平,它无关人的学识、学历、社会地位、所获成就、经济状况,同时马拉松运动规则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用固定的距离和时间来衡量,体现公平竞技的原则。这些鲜明的特点能很好激发大学生体会体育精神的实质,即: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发展自我的超越精神,公平比赛的竞争精神,对真、善、美的追求精神,从而促使大学生在这些体育精神的鼓舞和指引下,通过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形成顽强的意志品质,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及智力的发展,培养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三、利用马拉松赛事促进高校大学生体育人文发展的具体实施建议
(一)放大马拉松赛事效应,加强课外体育活动建设,培养终身体育活动习惯
高校工作者应充分发挥马拉松赛事的引领效应,借助马拉松赛事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培养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在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建设过程中,首先应注意活动内容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从娱乐性的自发游戏活动到竞技类的正规比赛,给参与者提供较大的选择自由,充分满足学生的运动需要。其次,要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在制定体育活动计划是既要有统一性又要有灵活性,要根据季节、气候、场地器材等因素,将学生自创与教师介绍或创编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满足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还应注重加强活动的参与的普遍性和高水平运动精英的针对性训练,让不同的学生通过参与或观摩欣赏体育竞赛,提高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加强活动时间的连续性和锻炼效果的持续性。
(二)拓展马拉松赛事经验,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借鉴马拉松比赛的城市体育文化宣传经验,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各高校可加强媒体宣传力度,通过标语、板报、图展、广播、录像等媒体,进行校园体育文化的渗透;邀请校内外体育专家或运动员进行相关体育知识讲座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组织观摩体育比赛及体育知识竞赛,通过观摩比赛,体育摄影比赛,志愿者赛场经历分享,运动员采访,网络媒体互动等方式培养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参与程度。此外,还可以在加强学校运动队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各体育社团的建设及发展,提升休闲体育在大学生业余生活中所占比例,让大学生体会到体育带来的享受,为其最终形成终身体育活动习惯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传承马拉松精神,加强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高校工作者应將马拉松运动体现出的各种人文精神应用到高校体育教学及体育精神文化建设中,培养学生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拥有强健体魄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有组织、有纪律、密切合作、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不息、超越自我的乐观自信精神;培养学生遵从客观规律,靠智慧、技巧、实力及人格战胜困难取得进步的辩证实用理性精神;教育学生遵守规则,辨别是非,尊重事实,培养规范有序的竞争精神。加强高校体育价值观建设,提高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水平,营造良好的高校体育风气,从而促进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发展。
四、结束语
大学时代是一个人身心成熟和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可塑性极强,而体育人文教育不仅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还能与德育及智育结合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年轻一代的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渴望在公众或团体中展现自我,而参与体育运动恰是解决这一需要的途径之一。学生们在近距离接触城市马拉松比赛后都会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了解体育运动的功效,从而自发地想要参与到各种体育运动中。如何借用马拉松赛事创造的契机,引导学生的运动热情,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大学体育精神,带领和感染每一个学子积极投入体育锻炼,以健康的体魄去勇于走向社会,承担使命和责任是每一位高校工作者应该努力尝试和实践的课题。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就马拉松比赛对高校大学生体育人文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引起重视,利用城市马拉松更好地为大学生创造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开拓校园体育文化,培养体育精神,更好地引导他们积极投入日常及终身体育锻炼中。
参考文献:
[1] 曹学.武汉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 贾清兰.现代体育精神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函授学报.2009(6):43-45.
[3] 汪凌.城市文化视野下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6):105-107.
[4] 徐立明.由马拉松赛事促大学生体育精神养成的实践性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2):162-164.
[5] 朱慧芳,吴富勇,尹梅.马拉松运动的体育功能与文化内涵[J].四川体育科学.2014(5):12-15.
[6] 俎浩,曲天敏,蒲宝生.我国马拉松赛事的价值分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5(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