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层管理者作为高层和基层管理者的链接部分,其功能明显偏重于组织与领导,起着沟通、协调的作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组织的沟通协调提供了更低成本的支持,组织结构的层级被压缩,企业中层管理者存在被替代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能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层管理者 替代
企业管理者可以被划分为高层、中层、基层三个层次,作为管理者都履行着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工作职能,其中,中层管理者作为高层和基层管理者的链接部分,其功能明显偏重于组织与领导,起着沟通、协调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即沟通技术手段的发展,企业中层管理者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现代沟通技术取代,由此导引出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现实中,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组织结构的层级被压缩,企业中层管理者存在被替代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能性。
企业组织形式与技术
企业组织结构与功能。巴纳德(C.Barnard)认为,组织即协同努力,是人们有意识地调整共同活动或力量的系统。巴纳德与古典管理的不同在于,古典管理把组织单纯看作管理的一项职能,并把组织单纯看成权责结构的框架,而巴纳德把组织的结构特性与人类的行为特性结合起来分析组织问题,所以他强调了人们的“协同”和“系统”。现代管理学家孔茨(Koontz)则定义,组织是为了使人们达到预定的目标而有效地工作,必须按任务或职位制订好一套合适的职位结构。一般来说,现代理论界总体上将组织理解为,组织是指一个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有序的结构、有意识协调的活动并同外部环境保持密切联系的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组织作为具有聚集与整合功能的机制,是通过其内在的结构与关联来实现的。结构是组织的骨架,结构性描述组织的内部特征,是衡量和比较组织的基础;关联性是组织的整合机制,反映组织的整体特征,包括组织规模、技术、环境和目标。
组织结构形式与技术。亨利·明茨伯格提出的组织结构框架包括五个部分,其中各个部分的大小,取决于组织环境、技术和其他因素。在其理论结构中,技术在基本的意义上,决定着生产子系统的功能的状况,决定着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产出。同时,技术支持组织适应环境,支撑组织的创新和变革。
技术是组织结构的实现方式,同时也决定了组织结构可能的选择边界。特定的组织结构以一定的技术状态为基础,技术构成了组织结构的内容,支持着组织结构的运行;同时,组织结构的人为的设计,必定在特定技术可能发挥的功能的限度内思维。逻辑上,如果没有技术的限制,也就没有组织存在的必要。可见,技术构成组织结构设计的选择边界。
韦伯的科层制由于其明确的技术化、理性化和非人格化而表现出它的合理性。科层制以“合理性”(rationality)或“合法性”(legitimacy)作为其学理预设,以效率追求为旨归。由于管理活动的复杂性,技术主义成为了一种必要。科层制的发展,展示出极为完美的技术化程序和手段,科层的日常工作大部分与信息、各种知识、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归纳、多个可行的决策方案的提出以及对这些方案的进一步彻底论证等等相关。不仅组织行为技术化了,而且组织目标及这些目标的确立过程也技术化合理化了。
现代科层制还表现为一整套持续一致的程序化命令—服从关系。由于受到管理幅度的限制,组织在纵向上分为若干层次,不同层次之间基于命令—服从关系拟合为整体,对下级层次予以非政治化的管理(对他们最主要的肯定评价是技术性要求),连接不同层次之间关系,它在内容上是技术性的。
扁平化组织应运而生的外部环境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变化环境。所谓组织扁平化,就是减少管理层次,增加管理幅度,建立一种紧凑的横向组织,目的是追求组织的灵活、敏捷、柔性。扁平组织在哲学上突出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侧重基于宽幅度和分权的组织回应性诉求。
在理念上,扁平化组织以工作流程为中心构造组织结构,追求“人在现场”的管理。在此框架内,传统意义上的纵向管理层次被削减,特别是中层管理者失去了组织价值。组织扁平化基于企业管理幅度的扩大,通过减少管理层次,去除中层管理者岗位,使企业指挥链条最短,据此获得良好的回应性。在这里,组织一方面基于工作流的技术要求,构造组织的结构,同时通过减少环节来还原工作流本身的技术诉求。而这种还原本身,正是建立在现代沟通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特别是互联网络的发展,使得企业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工具实现更低成本更有效的沟通。
中层管理功能被稀释的趋势
中层管理者及其功能。传统意义上,管理者或称管理人员,是那些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指挥或协调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管理者是组织的心脏,其工作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组织的成败兴衰。管理者是组织管理功能的承担者,管理者应是既拥有正式的主管职位行使权力,也能通过决策等管理工作对组织承担责任、作出贡献的人。其中,中层管理者的功能是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所制定的重大决策,并监督和协调基层管理者的工作。他们在组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下信息沟通、政令通行等均负有重要责任。
中层管理者功能发挥的基础和趋势。在层级制组织内部,高层管理者与中层管理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委托代理关系。其中高层管理者的功能在于塑造组织战略方向和建立共同愿景,创造鼓励创新的组织环境。通过委托授权,建立从上到下的组织运行秩序。而中层管理者则连接着上下。在原则上,如果不是不得已,或存在直接委托的困境,那么高层管理者不会建立中层组织,而是直接授权给基础管理者。在管理学意义上,中间层次的存在,折射的是基于管理能力有限的选择。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拉长了委托—代理关系的链条,增加了机会主义可能性和组织成本。在现实意义上,这条链条越长,其管理风险和不确定性越高。
根据钱德勒著名的“结构追随战略”的观点,特定的组织结构是组织战略的产物,同时,随着战略的调整,组织结构必然存在被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这种可能,90年代后全球竞争强化了其必要性。组织扁平化的理论渊源最早可追溯到新制度经济学,以1937年科斯《企业性质》为开端,之后,又由阿尔钦、德姆赛兹、威廉姆森等人加以拓展的新制度经济学提出了企业乃“一系列合约的联结”的命题,指明了企业的合约联结性质,决定了企业并非必然是等级分明的科层组织。1990年哈默和钱皮提出企业再造认知,提出通过对公司的流程、组织结构、文化等予以重塑,进而求得企业绩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维斯特尼和马林等人总结了管理界对再造后“新组织”的论述,认为“新组织”有网络化、扁平化、灵活化、多元化、全球化等特点。1997年道赫德总结:“90年代激烈的全球竞争导致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组织创新,一类是以降低成本为目的,另一类则是以提高企业核心能力为目的。后者突出的表现为使组织更加扁平化、更具柔性和创造性。”在这个过程中,中层管理者权力呈现被替代的趋势。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知识的共享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得以完成,沟通的顺畅直接导致原先承担上传下达任务的中层管理人员人数的大大减少,带来“中层革命”。
结 论
中层管理职位总量的减少但职位重要性提升。企业组织结构变革是一个由内外因素共同影响作用的综合性行为,它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性选择。从知识和权力角度来看,企业组织的变革与转型,其本质是组织内部的知识分布及知识与决策权的匹配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层管理职位的需求在总量上的减少是必然的趋势。同时,以技术为基础的机器对人的替代是不可能完全的。事实上,任何组织不管怎样扁平化都不可能完全消除层次。
中层管理者的状况来自于其职位的角色特征,具有工具性质。在层级制组织中,中层管理者处于领导层与一线的连接位置,发挥承上启下功能。在逻辑上,如果可能,高层管理者可以直接指挥一线员工,一线员工也可以直接向高层管理者报告工作。在三者关系中,中层并不必然存在。而其所以产生,在于一种出于高层管理者的自然属性的限制。中层管理者的意思表示功能是有限的,其作用只是作为高层管理者的延伸的存在,具有工具性且其不可替代性较低。
在这种变迁中协调技术因素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中层管理者作为高层和基层管理者的链接部分,其功能明显偏重于组织与领导,起着沟通、协调的作用。在支持规模经济的层级制组织中,以资源积聚为特征的企业外延发展提出协调沟通整合的必要,相关的分工理念和专业化思维引致出管理成为企业组织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而受制于协调手段的有限性,增加管理人员、特别是增加中间管理人员成为一个现实的制度安排,同时同质性产品生产过程、规范稳定的生产工艺和过程,也使中层管理人员得以发挥常规管理的功能。而现实多变的市场、个性化的产品需求、定制化的产品工艺和生产技术,要求的是创造性的管理组织活动,常规管理的需求在萎缩。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组织的沟通协调提供了更低成本的支持。在资本的逻辑里,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替代中层人力投入,是必然的结果。(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层管理者 替代
企业管理者可以被划分为高层、中层、基层三个层次,作为管理者都履行着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工作职能,其中,中层管理者作为高层和基层管理者的链接部分,其功能明显偏重于组织与领导,起着沟通、协调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即沟通技术手段的发展,企业中层管理者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现代沟通技术取代,由此导引出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现实中,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组织结构的层级被压缩,企业中层管理者存在被替代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能性。
企业组织形式与技术
企业组织结构与功能。巴纳德(C.Barnard)认为,组织即协同努力,是人们有意识地调整共同活动或力量的系统。巴纳德与古典管理的不同在于,古典管理把组织单纯看作管理的一项职能,并把组织单纯看成权责结构的框架,而巴纳德把组织的结构特性与人类的行为特性结合起来分析组织问题,所以他强调了人们的“协同”和“系统”。现代管理学家孔茨(Koontz)则定义,组织是为了使人们达到预定的目标而有效地工作,必须按任务或职位制订好一套合适的职位结构。一般来说,现代理论界总体上将组织理解为,组织是指一个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有序的结构、有意识协调的活动并同外部环境保持密切联系的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组织作为具有聚集与整合功能的机制,是通过其内在的结构与关联来实现的。结构是组织的骨架,结构性描述组织的内部特征,是衡量和比较组织的基础;关联性是组织的整合机制,反映组织的整体特征,包括组织规模、技术、环境和目标。
组织结构形式与技术。亨利·明茨伯格提出的组织结构框架包括五个部分,其中各个部分的大小,取决于组织环境、技术和其他因素。在其理论结构中,技术在基本的意义上,决定着生产子系统的功能的状况,决定着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产出。同时,技术支持组织适应环境,支撑组织的创新和变革。
技术是组织结构的实现方式,同时也决定了组织结构可能的选择边界。特定的组织结构以一定的技术状态为基础,技术构成了组织结构的内容,支持着组织结构的运行;同时,组织结构的人为的设计,必定在特定技术可能发挥的功能的限度内思维。逻辑上,如果没有技术的限制,也就没有组织存在的必要。可见,技术构成组织结构设计的选择边界。
韦伯的科层制由于其明确的技术化、理性化和非人格化而表现出它的合理性。科层制以“合理性”(rationality)或“合法性”(legitimacy)作为其学理预设,以效率追求为旨归。由于管理活动的复杂性,技术主义成为了一种必要。科层制的发展,展示出极为完美的技术化程序和手段,科层的日常工作大部分与信息、各种知识、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归纳、多个可行的决策方案的提出以及对这些方案的进一步彻底论证等等相关。不仅组织行为技术化了,而且组织目标及这些目标的确立过程也技术化合理化了。
现代科层制还表现为一整套持续一致的程序化命令—服从关系。由于受到管理幅度的限制,组织在纵向上分为若干层次,不同层次之间基于命令—服从关系拟合为整体,对下级层次予以非政治化的管理(对他们最主要的肯定评价是技术性要求),连接不同层次之间关系,它在内容上是技术性的。
扁平化组织应运而生的外部环境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变化环境。所谓组织扁平化,就是减少管理层次,增加管理幅度,建立一种紧凑的横向组织,目的是追求组织的灵活、敏捷、柔性。扁平组织在哲学上突出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侧重基于宽幅度和分权的组织回应性诉求。
在理念上,扁平化组织以工作流程为中心构造组织结构,追求“人在现场”的管理。在此框架内,传统意义上的纵向管理层次被削减,特别是中层管理者失去了组织价值。组织扁平化基于企业管理幅度的扩大,通过减少管理层次,去除中层管理者岗位,使企业指挥链条最短,据此获得良好的回应性。在这里,组织一方面基于工作流的技术要求,构造组织的结构,同时通过减少环节来还原工作流本身的技术诉求。而这种还原本身,正是建立在现代沟通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特别是互联网络的发展,使得企业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工具实现更低成本更有效的沟通。
中层管理功能被稀释的趋势
中层管理者及其功能。传统意义上,管理者或称管理人员,是那些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指挥或协调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管理者是组织的心脏,其工作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组织的成败兴衰。管理者是组织管理功能的承担者,管理者应是既拥有正式的主管职位行使权力,也能通过决策等管理工作对组织承担责任、作出贡献的人。其中,中层管理者的功能是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所制定的重大决策,并监督和协调基层管理者的工作。他们在组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下信息沟通、政令通行等均负有重要责任。
中层管理者功能发挥的基础和趋势。在层级制组织内部,高层管理者与中层管理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委托代理关系。其中高层管理者的功能在于塑造组织战略方向和建立共同愿景,创造鼓励创新的组织环境。通过委托授权,建立从上到下的组织运行秩序。而中层管理者则连接着上下。在原则上,如果不是不得已,或存在直接委托的困境,那么高层管理者不会建立中层组织,而是直接授权给基础管理者。在管理学意义上,中间层次的存在,折射的是基于管理能力有限的选择。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拉长了委托—代理关系的链条,增加了机会主义可能性和组织成本。在现实意义上,这条链条越长,其管理风险和不确定性越高。
根据钱德勒著名的“结构追随战略”的观点,特定的组织结构是组织战略的产物,同时,随着战略的调整,组织结构必然存在被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这种可能,90年代后全球竞争强化了其必要性。组织扁平化的理论渊源最早可追溯到新制度经济学,以1937年科斯《企业性质》为开端,之后,又由阿尔钦、德姆赛兹、威廉姆森等人加以拓展的新制度经济学提出了企业乃“一系列合约的联结”的命题,指明了企业的合约联结性质,决定了企业并非必然是等级分明的科层组织。1990年哈默和钱皮提出企业再造认知,提出通过对公司的流程、组织结构、文化等予以重塑,进而求得企业绩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维斯特尼和马林等人总结了管理界对再造后“新组织”的论述,认为“新组织”有网络化、扁平化、灵活化、多元化、全球化等特点。1997年道赫德总结:“90年代激烈的全球竞争导致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组织创新,一类是以降低成本为目的,另一类则是以提高企业核心能力为目的。后者突出的表现为使组织更加扁平化、更具柔性和创造性。”在这个过程中,中层管理者权力呈现被替代的趋势。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知识的共享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得以完成,沟通的顺畅直接导致原先承担上传下达任务的中层管理人员人数的大大减少,带来“中层革命”。
结 论
中层管理职位总量的减少但职位重要性提升。企业组织结构变革是一个由内外因素共同影响作用的综合性行为,它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性选择。从知识和权力角度来看,企业组织的变革与转型,其本质是组织内部的知识分布及知识与决策权的匹配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层管理职位的需求在总量上的减少是必然的趋势。同时,以技术为基础的机器对人的替代是不可能完全的。事实上,任何组织不管怎样扁平化都不可能完全消除层次。
中层管理者的状况来自于其职位的角色特征,具有工具性质。在层级制组织中,中层管理者处于领导层与一线的连接位置,发挥承上启下功能。在逻辑上,如果可能,高层管理者可以直接指挥一线员工,一线员工也可以直接向高层管理者报告工作。在三者关系中,中层并不必然存在。而其所以产生,在于一种出于高层管理者的自然属性的限制。中层管理者的意思表示功能是有限的,其作用只是作为高层管理者的延伸的存在,具有工具性且其不可替代性较低。
在这种变迁中协调技术因素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中层管理者作为高层和基层管理者的链接部分,其功能明显偏重于组织与领导,起着沟通、协调的作用。在支持规模经济的层级制组织中,以资源积聚为特征的企业外延发展提出协调沟通整合的必要,相关的分工理念和专业化思维引致出管理成为企业组织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而受制于协调手段的有限性,增加管理人员、特别是增加中间管理人员成为一个现实的制度安排,同时同质性产品生产过程、规范稳定的生产工艺和过程,也使中层管理人员得以发挥常规管理的功能。而现实多变的市场、个性化的产品需求、定制化的产品工艺和生产技术,要求的是创造性的管理组织活动,常规管理的需求在萎缩。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组织的沟通协调提供了更低成本的支持。在资本的逻辑里,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替代中层人力投入,是必然的结果。(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