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伴随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增长,这使得农村用电量不断攀升,农网用电量在全国用电量中的比例已经高达42%。但长期以来,国家将大量建设资金投入到电源和骨干网架上,对农网建设的重视力度不够,致使农网存在种种缺陷(如设备老化、供电能力不足等),“低电压”问题十分严重,这极大地影响了农网用户的用电质量,因此农网“低电压”问题的治理对整个电网的影响不可小觑。
[关键词]农网;低电压;产生原因;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TM7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8-0072-01
在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下,各电力企业纷纷开展农网“低电压”治理工作,使农村供电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农网“低电压”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稍有松懈就会导致新的“低电压”问题出现,因此研究如何采取综合措施来改善农网供电质量,是广大农电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1.农网“低电压”问题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纵观我国农网低电压现状,主要存在电网无功补偿容量配置不合理、综合调节电压的能力不强、电网供电能力不强等方面的问题,集中体现为10kV、35kV及110kV主变总容量不足、35kV及110kV变电站布点不足、无功补偿容量不足且自动化程度低、35kV及以上变电站调压能力不足等问题。造成农网“低电压”问题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如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农网部分主要变压器的调压方式过于单一,仅仅依靠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的切换实现调压过程,明显缩短了调压装置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农网没有开展整个电网的无功优化,导致农网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位置极为不合理,一些35kV变电站的无功补偿容量无法满足要求,从而导致农网低电压现象的产生。
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的用电负荷同大工业及一般工业的用电负荷在总量中所占比重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性造成负荷不稳定而引发波动,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导致波动范围的扩大。此外,农网由于缺乏资金投入,设备老旧且管理体制处于较低水平,部分用户的家庭线路质量较差且老化现象严重,这是引发自身电压偏低的重要原因。
2.农网“低电压”问题的综合治理对策
2.1 电压无功三级联调控制技术的应用
所谓电压无功三级联调控制技术,就是将电压无功的整个调节过程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别是变电站、中压线路和配变台区),通过监测得到的用户侧电压值情况,按照电压无功三级联调的原则和控制流程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采取合理有效的调控策略进行控制调压(见图1)。
电压无功三级联调技术具有单一调节措施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此项技术的实现也依赖一些硬件设施建设和技术条件,具体说来:变电站站内、10kV线路、配变低压侧及用户端自动无功补偿设备能够完成远方控制;10kV线路调压器能够完成远方控制;具有远方控制功能的有载调压型主变;用户端监测的电压数据信息可通过无线公网或专网等通信方式上传。
2.2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首先,各供电所要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将考核责任落到实处。为了确保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各供电所要成立本所的工作小组,其中所长作为第一责任全面负责低电压治理的全面工作;技术员作为直接负责人,负责收集和分析基础数据,牵头组织分析农网低电压产生的原因并制定整治的方案和组织落实;抄表员作为接户线及以下基础数据信息测量采集和客户低电压诉求信息收集的责任班组;运维班是接户线以上部分基础数据测量收集和低电压客户具体整改工作实施的责任班组;营业班是低压客户业扩管理、小动力客户无功补偿和小动力客户超容整治等管理工作的责任班组。
其次,构建低电压应急处置预案。低电压工作小组负责制定特别时段和特殊情况下新增低电压现象的应急处置预案的指导意见,供电所负责具体制定本所的应急处置预案,进一步明确应急处置的组织机构和应急处置程序,做好人员分配、设备材料与施工工具准备及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确保在特殊情况下能够迅速处置到位。
最后,建立低电压治理统计周报上报制度和定期例会制度。一方面,制定低电压治理每周统计汇总上报表,供电所对每周发生低电压的客户名称、发生的原因、整治情况等基本信息进行统计,每周定期上报一次,由工作组汇总排名并下发,同时作为供电所业绩排名考核的依据;另一方面,每月召开一次低电压治理工作的总结分析会,主要目的是通报各供电所低电压治理的情况、针对当前低电压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通过现场观摩和各供电所介绍本所新探索出来的好方法来共同拓宽治理低电压的途径。
2.3 其它治理措施的应用
(1)加强线路及设备的运维管理。坚持以精益运行及营销管理为基础,应用台区精益化管理系统,强化用电营业数据分析及应用,提高营销与生产管理协同性,加强农村配网运行管理,完善电压质量监测手段,提升保障能力;注意上端电压超限的问题,与电压合格率的考核有机结合起来,重在监测与分析;开展高低压电网电压联调、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电网无功优化补偿、低压用户负荷错峰用电管理对电压质量影响等研究工作;重视电网谐波污染问题,在控制这类负荷增长的同时加强综合治理,在管理上下功夫。
(2)加强用电宣传,开展助农用电安全系列活动。农村用电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如在春节插秧等农忙季节呈现农用机械用电的高峰,因此要在辖区所属的各供电所成立支助农服务小分队,在灌溉、插秧、农闲等期间,走进田间地头、集市、敬老院、排灌站、五保户,为农民解答用电难题,提供贴心式用电服务,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用电观念,避免集中用电造成电压质量低。
(3)推广调容变应用技术。在季节性或阶段性用电负荷波動较大的农村地区,推广应用调容配变,根据负荷大小自动调节变压器容量及出口电压。一般选用额定容量比为3:1的调容配变,负荷低谷期使用小容量配变,负荷高峰期使用大容量配变,解决单一容量配电变压器在用电高峰时期过载运行,在用电低谷时期“大马拉小车”运行的问题,提升配变经济运行水平,改善供电电压质量。
3.小结
目前各电力企业针对农网“低电压”问题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是依靠变电站、中压线路、配变台区各级设备对本地的电压无功状况做出独立调整,这使得各级调压装置和无功补偿装置无法实现有效配合,此种模式无助于全面解决用户端的“低电压”问题。故本文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就如何综合治理农网“低电压”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 徐赞国.农网低电压综合整治[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0(24).
[2] 潘少华.基于农村低电压现象的综合治理研究[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1(11).
[3] 张学智.如何强化农网“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14(20).
[关键词]农网;低电压;产生原因;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TM7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8-0072-01
在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下,各电力企业纷纷开展农网“低电压”治理工作,使农村供电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农网“低电压”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稍有松懈就会导致新的“低电压”问题出现,因此研究如何采取综合措施来改善农网供电质量,是广大农电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1.农网“低电压”问题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纵观我国农网低电压现状,主要存在电网无功补偿容量配置不合理、综合调节电压的能力不强、电网供电能力不强等方面的问题,集中体现为10kV、35kV及110kV主变总容量不足、35kV及110kV变电站布点不足、无功补偿容量不足且自动化程度低、35kV及以上变电站调压能力不足等问题。造成农网“低电压”问题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如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农网部分主要变压器的调压方式过于单一,仅仅依靠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的切换实现调压过程,明显缩短了调压装置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农网没有开展整个电网的无功优化,导致农网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位置极为不合理,一些35kV变电站的无功补偿容量无法满足要求,从而导致农网低电压现象的产生。
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的用电负荷同大工业及一般工业的用电负荷在总量中所占比重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性造成负荷不稳定而引发波动,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导致波动范围的扩大。此外,农网由于缺乏资金投入,设备老旧且管理体制处于较低水平,部分用户的家庭线路质量较差且老化现象严重,这是引发自身电压偏低的重要原因。
2.农网“低电压”问题的综合治理对策
2.1 电压无功三级联调控制技术的应用
所谓电压无功三级联调控制技术,就是将电压无功的整个调节过程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别是变电站、中压线路和配变台区),通过监测得到的用户侧电压值情况,按照电压无功三级联调的原则和控制流程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采取合理有效的调控策略进行控制调压(见图1)。
电压无功三级联调技术具有单一调节措施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此项技术的实现也依赖一些硬件设施建设和技术条件,具体说来:变电站站内、10kV线路、配变低压侧及用户端自动无功补偿设备能够完成远方控制;10kV线路调压器能够完成远方控制;具有远方控制功能的有载调压型主变;用户端监测的电压数据信息可通过无线公网或专网等通信方式上传。
2.2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首先,各供电所要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将考核责任落到实处。为了确保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各供电所要成立本所的工作小组,其中所长作为第一责任全面负责低电压治理的全面工作;技术员作为直接负责人,负责收集和分析基础数据,牵头组织分析农网低电压产生的原因并制定整治的方案和组织落实;抄表员作为接户线及以下基础数据信息测量采集和客户低电压诉求信息收集的责任班组;运维班是接户线以上部分基础数据测量收集和低电压客户具体整改工作实施的责任班组;营业班是低压客户业扩管理、小动力客户无功补偿和小动力客户超容整治等管理工作的责任班组。
其次,构建低电压应急处置预案。低电压工作小组负责制定特别时段和特殊情况下新增低电压现象的应急处置预案的指导意见,供电所负责具体制定本所的应急处置预案,进一步明确应急处置的组织机构和应急处置程序,做好人员分配、设备材料与施工工具准备及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确保在特殊情况下能够迅速处置到位。
最后,建立低电压治理统计周报上报制度和定期例会制度。一方面,制定低电压治理每周统计汇总上报表,供电所对每周发生低电压的客户名称、发生的原因、整治情况等基本信息进行统计,每周定期上报一次,由工作组汇总排名并下发,同时作为供电所业绩排名考核的依据;另一方面,每月召开一次低电压治理工作的总结分析会,主要目的是通报各供电所低电压治理的情况、针对当前低电压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通过现场观摩和各供电所介绍本所新探索出来的好方法来共同拓宽治理低电压的途径。
2.3 其它治理措施的应用
(1)加强线路及设备的运维管理。坚持以精益运行及营销管理为基础,应用台区精益化管理系统,强化用电营业数据分析及应用,提高营销与生产管理协同性,加强农村配网运行管理,完善电压质量监测手段,提升保障能力;注意上端电压超限的问题,与电压合格率的考核有机结合起来,重在监测与分析;开展高低压电网电压联调、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电网无功优化补偿、低压用户负荷错峰用电管理对电压质量影响等研究工作;重视电网谐波污染问题,在控制这类负荷增长的同时加强综合治理,在管理上下功夫。
(2)加强用电宣传,开展助农用电安全系列活动。农村用电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如在春节插秧等农忙季节呈现农用机械用电的高峰,因此要在辖区所属的各供电所成立支助农服务小分队,在灌溉、插秧、农闲等期间,走进田间地头、集市、敬老院、排灌站、五保户,为农民解答用电难题,提供贴心式用电服务,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用电观念,避免集中用电造成电压质量低。
(3)推广调容变应用技术。在季节性或阶段性用电负荷波動较大的农村地区,推广应用调容配变,根据负荷大小自动调节变压器容量及出口电压。一般选用额定容量比为3:1的调容配变,负荷低谷期使用小容量配变,负荷高峰期使用大容量配变,解决单一容量配电变压器在用电高峰时期过载运行,在用电低谷时期“大马拉小车”运行的问题,提升配变经济运行水平,改善供电电压质量。
3.小结
目前各电力企业针对农网“低电压”问题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是依靠变电站、中压线路、配变台区各级设备对本地的电压无功状况做出独立调整,这使得各级调压装置和无功补偿装置无法实现有效配合,此种模式无助于全面解决用户端的“低电压”问题。故本文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就如何综合治理农网“低电压”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 徐赞国.农网低电压综合整治[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0(24).
[2] 潘少华.基于农村低电压现象的综合治理研究[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1(11).
[3] 张学智.如何强化农网“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