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科学教育应以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为其价值定位。教师要利用课堂上出现的与预期不符的情况,即新生的教学资源,发挥教学智慧,让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让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断提升。
关键词:意外; 探究; 科学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112-001 小学科学课承担着科学的启蒙任务,小学科学课堂不能片面理解为单纯介绍科学知识的课堂,也不能理解为仅仅是传授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课堂。小学科学教育应以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为其价值定位。
科学课的课堂强调以探究体验、发现为核心,意味着学生科学学习方式的变革,意味着学生在“做”中学习科学,意味着通过亲身经历让学生体会科学的真谛,意味着科学教育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关注。然而当下我们不断地提出“有效性”课堂后,现在的科学课也变得越来越高效完美。学生被完美地进行着各种交流讨论,课堂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一分钟都没有被浪费,实验也是很少出现失误。万一学生在实验中出现差池,教师会说:“课后再继续研究讨论。”然后继续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高效前进。这样的课学生真的在自由地探究吗?
在科学课的实验过程中出现各组实验数据不一致与预期不符的情况其实是最正常不过了,真正的科学研究从来都是建立在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上的。我认为科学课上失败的实验,也是孩子学习与成长的重要部分。作为科学教师,是否善于从学生失败的实验中捕捉到这种有价值的信息,灵活地加以运用,使课堂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如果如此,那我们的科学课堂就会焕发出新的活力。教师通过生动具体的课堂教学情景来认识、判断和捕捉这类重要的课程资源,从而更好地加以开发和利用,不但可以拓展课程资源研究的内容,促进课程资源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也有助于对教学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问题的研究。在课堂上如何利用学生的“意外”,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使我们的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提高科学素养?
一、巧借意外事件,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学习中产生的意外和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生本身的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材料。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只要被合理利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如在上《把液体倒入水中》时,由于做实验提供的试管较细,染色酒精倒入水中后在不充分混合的情况下出现分层现象,这是个意外,而学生以此为契机开展液体混合的研究,在课堂上通过搅拌、加热等方式认识到酒精也是可以溶于水的科学事实。快下课时,有位学生提出是不是不搅拌不加热,只要把试管静置一段时间,也会出现溶解现象?教师抓住这一意外,激发学生在课后继续实验的兴趣。课堂中涌现出老师意想不到的新问题、新思维,能唤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妙用意外事件,培养探索精神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不等于教师的完全放手,也不是学生的天马行空,而是让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成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使课堂的外延得到拓展和延伸,增加学生的信息摄入量。例如教学《沉与浮》时,让浮在水上的塑料瓶沉到水里的实验,看似简单,但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时,往往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
【操作】把盖着盖子的塑料瓶与土豆放到水中。
【现象】塑料瓶浮在水面上,土豆沉到了水里。
【问题】师: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把浮在水面上的塑料瓶沉入水中?
【操作】学生边想边操作。有的学生把盖子拧开,把水灌入瓶中,把盖子再盖好。有的拧开瓶盖,把沙子放入瓶中。
【现象】实验过程中,学生并不是一次就能成功。有的学生先在瓶里装半瓶水,再盖好瓶盖。瓶子只是下沉了些,但还是浮在水面上。他再拧开瓶盖,再装水,瓶里快装满水时,瓶子才能完全沉到水里。往瓶里装沙子,装的沙子少,瓶子沉不下去,装到一定的量时,瓶子才能完全沉下去。
此时,老师要充分利用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探索精神。
【提问】师:1.实验中往瓶里加了两次和两次以上的水或沙,瓶子才沉入水中的同学举手。举出来的手还真不少。
师:2.能说说刚才的实验现象告诉我们什么?
【回答】生:瓶里装的水或沙,如果太少,瓶子不会沉入水中,必须装到一定的量,瓶子才能沉入水中。这是书上没有提到的新发现,是学生操作实践中摄取的新信息,是学生在一次次不成功的操作中获取的一个新的知识点,课堂教学内容得到了延伸。这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生成点加以甄别、取舍,甚至整合,使学生生成的新的知识点有价值。
三、善抓意外事件,培养创新思维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随着学生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教师要学会倾听,教师懂得从学生暴露的错误中学会倾听,不急着用自己的思想“同化”学生的错误认知、错误的思维,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顺应学生的认识,顺应学生的思维,将“错误”变成课堂的“活材料”,甘愿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展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等等。
马卡连柯说:“教学技巧的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教师才能避免刻板程式,才能估量此时此刻的情况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方法,并加以正确运用。一旦出现非预设现象,就应该见机行事,顺水推舟,合理解决问题。科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敏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意外”,善于发现“意外”背后蕴藏的教育价值,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表达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教学《电与磁》一科时,老师在准备做电磁实验的铁钉时,有一组忘了放铁钉,这是个意外。教师就请学生想想有没有补救办法,有一位学生说可以用小起子代替。这时如果老师到此为止,也解决了实验的问题。教者这时再进一步引导:如果把这一意外进一步运用,是不是可以发明一个带开关的“电磁起子”,这样人们在使用时,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作为磁铁,吸住细小的螺丝等。
总之,在科学课堂上,发生“意外”是常事,只要教师从容面对,巧妙地改变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就会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效果。这不是每位教師都可以做到的,但却是每位科学教师需要学习和努力掌握的。
参考文献:
[1]豆海湛,王林发.《课堂教学的意外与应变》
[2]王春燕.《定位儿童科学课堂的坐标点》
[3]陈宇祝.《自由精神是科学探究的必然追求》
[4]唐剑.《“知晓科学事实”类课型结果初探》
关键词:意外; 探究; 科学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112-001 小学科学课承担着科学的启蒙任务,小学科学课堂不能片面理解为单纯介绍科学知识的课堂,也不能理解为仅仅是传授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课堂。小学科学教育应以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为其价值定位。
科学课的课堂强调以探究体验、发现为核心,意味着学生科学学习方式的变革,意味着学生在“做”中学习科学,意味着通过亲身经历让学生体会科学的真谛,意味着科学教育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关注。然而当下我们不断地提出“有效性”课堂后,现在的科学课也变得越来越高效完美。学生被完美地进行着各种交流讨论,课堂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一分钟都没有被浪费,实验也是很少出现失误。万一学生在实验中出现差池,教师会说:“课后再继续研究讨论。”然后继续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高效前进。这样的课学生真的在自由地探究吗?
在科学课的实验过程中出现各组实验数据不一致与预期不符的情况其实是最正常不过了,真正的科学研究从来都是建立在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上的。我认为科学课上失败的实验,也是孩子学习与成长的重要部分。作为科学教师,是否善于从学生失败的实验中捕捉到这种有价值的信息,灵活地加以运用,使课堂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如果如此,那我们的科学课堂就会焕发出新的活力。教师通过生动具体的课堂教学情景来认识、判断和捕捉这类重要的课程资源,从而更好地加以开发和利用,不但可以拓展课程资源研究的内容,促进课程资源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也有助于对教学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问题的研究。在课堂上如何利用学生的“意外”,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使我们的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提高科学素养?
一、巧借意外事件,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学习中产生的意外和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生本身的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材料。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只要被合理利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如在上《把液体倒入水中》时,由于做实验提供的试管较细,染色酒精倒入水中后在不充分混合的情况下出现分层现象,这是个意外,而学生以此为契机开展液体混合的研究,在课堂上通过搅拌、加热等方式认识到酒精也是可以溶于水的科学事实。快下课时,有位学生提出是不是不搅拌不加热,只要把试管静置一段时间,也会出现溶解现象?教师抓住这一意外,激发学生在课后继续实验的兴趣。课堂中涌现出老师意想不到的新问题、新思维,能唤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妙用意外事件,培养探索精神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不等于教师的完全放手,也不是学生的天马行空,而是让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成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使课堂的外延得到拓展和延伸,增加学生的信息摄入量。例如教学《沉与浮》时,让浮在水上的塑料瓶沉到水里的实验,看似简单,但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时,往往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
【操作】把盖着盖子的塑料瓶与土豆放到水中。
【现象】塑料瓶浮在水面上,土豆沉到了水里。
【问题】师: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把浮在水面上的塑料瓶沉入水中?
【操作】学生边想边操作。有的学生把盖子拧开,把水灌入瓶中,把盖子再盖好。有的拧开瓶盖,把沙子放入瓶中。
【现象】实验过程中,学生并不是一次就能成功。有的学生先在瓶里装半瓶水,再盖好瓶盖。瓶子只是下沉了些,但还是浮在水面上。他再拧开瓶盖,再装水,瓶里快装满水时,瓶子才能完全沉到水里。往瓶里装沙子,装的沙子少,瓶子沉不下去,装到一定的量时,瓶子才能完全沉下去。
此时,老师要充分利用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探索精神。
【提问】师:1.实验中往瓶里加了两次和两次以上的水或沙,瓶子才沉入水中的同学举手。举出来的手还真不少。
师:2.能说说刚才的实验现象告诉我们什么?
【回答】生:瓶里装的水或沙,如果太少,瓶子不会沉入水中,必须装到一定的量,瓶子才能沉入水中。这是书上没有提到的新发现,是学生操作实践中摄取的新信息,是学生在一次次不成功的操作中获取的一个新的知识点,课堂教学内容得到了延伸。这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生成点加以甄别、取舍,甚至整合,使学生生成的新的知识点有价值。
三、善抓意外事件,培养创新思维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随着学生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教师要学会倾听,教师懂得从学生暴露的错误中学会倾听,不急着用自己的思想“同化”学生的错误认知、错误的思维,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顺应学生的认识,顺应学生的思维,将“错误”变成课堂的“活材料”,甘愿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展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等等。
马卡连柯说:“教学技巧的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教师才能避免刻板程式,才能估量此时此刻的情况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方法,并加以正确运用。一旦出现非预设现象,就应该见机行事,顺水推舟,合理解决问题。科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敏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意外”,善于发现“意外”背后蕴藏的教育价值,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表达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教学《电与磁》一科时,老师在准备做电磁实验的铁钉时,有一组忘了放铁钉,这是个意外。教师就请学生想想有没有补救办法,有一位学生说可以用小起子代替。这时如果老师到此为止,也解决了实验的问题。教者这时再进一步引导:如果把这一意外进一步运用,是不是可以发明一个带开关的“电磁起子”,这样人们在使用时,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作为磁铁,吸住细小的螺丝等。
总之,在科学课堂上,发生“意外”是常事,只要教师从容面对,巧妙地改变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就会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效果。这不是每位教師都可以做到的,但却是每位科学教师需要学习和努力掌握的。
参考文献:
[1]豆海湛,王林发.《课堂教学的意外与应变》
[2]王春燕.《定位儿童科学课堂的坐标点》
[3]陈宇祝.《自由精神是科学探究的必然追求》
[4]唐剑.《“知晓科学事实”类课型结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