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应根据化学知识的联系与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放飞学生天性,教会学生主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一、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以诱发学生发现和提出更多的问题。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运用故事或新闻知识创设问题情境
许多化学知识都联系着有趣的故事,教学中若能加以运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产生问题意识。如在“氯气的性质”一节的教学中,我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德军与英法联军对战时,德军就向英法联军施放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造成许多士兵窒息而死,数千名士兵双目失明。这是什么原因呢?可以怎样预防呢?问题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生讨论也很激烈,并提出了很多解决办法,我因势利导,学完本节内容问题解决了,学生兴趣盎然。
2.运用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活和社会问题值得探讨。如生活日用品及生活垃圾对人类的影响、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白色污染的防治、汽车尾气的排放、健康与饮水等等,每个社会生活问题都能引人深思。由这些社会生活实际创设出的问题情境,学生易接受也最能激发求知欲望。
3.运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问题教学情境,教师如能利用好现行教材中的实验或教材实验的改进实验及根据教学的需要而另行设计一定的探究实验,必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在高一《钠的化合物》一节的教学时,首先演示了过氧化钠分别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我用脱脂棉把过氧化钠包起来(两包),然后向一包脱脂棉上滴水,另一包请一位同学用长玻璃管向其中吹气,结果两包脱脂棉都着火燃烧起来了。此时提出问题:大家都知道二氧化碳和水都能用来灭火,为什么在这两个实验中却能点火呢?这样学生的兴趣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了,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希望能尽快地弄清楚问题的真相,学习效果极佳。
4.运用旧知识的拓展引出“错误”,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思考问题时,往往受原有知识和经验定势的影响,对遇到的新问题新知识“想当然”的进行分析和推导,有时产生错误。在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设计问题,让学生走进“错误”,自己发现错误,使他们感到惊讶、困惑,于是产生问题情境。如讲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时,先让学生自己回想燃烧的定义,然后提出“燃烧一定有氧气参加吗?”不少学生是“一定有氧气参加”的答案,但当学生眼见到氢气在氯气中剧烈燃烧后,这“出乎意料”的现象,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冲突,学生迫切想知道其中的缘由,对这一知识也会牢记在心。
二、指导学生探究,在探究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最易引起定向反思,有了反思,思维就应运而生了。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后,让学生发现问题的“端倪”,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认为“无疑处”往往出现了问题,对这些问题无论多少或深浅都应交给学生讨论、自学、探究及师生多方式多方位交流、解惑。如讲授氮气的性质时,有的同学提出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磷,为什么单质的化学活性却是磷比氮强呢?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大多呈酸性,为什么氮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却呈碱性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经过教师的点拨,同学们相互讨论,涉及的新知识就易于接受和理解了。在指导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三导:导思、导议、导评,引导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去讨论、分析、探索并对问题解决结果进行评价。
三、注意知识的拓展,在拓展中探索问题、研究问题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必将产生许多新问题。如学习氨的性质时,氨气可和水配组做喷泉实验,由此可推知其他易溶于水的气体也能,但一些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也能形成喷泉吗?这就要弄清形成喷泉的原理。这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访问某些相关网站等,去探索、去研究、去论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走进研究性学习。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台阶。当我们的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以问题为中心,由无疑而生疑,由有疑而思疑,由思疑而释疑,由释疑而心怡,学生养成动脑思、动手做、动口议的习惯后,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创新教育才不至于陷于形式,我们的教育才能有长足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金溪一中)
一、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以诱发学生发现和提出更多的问题。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运用故事或新闻知识创设问题情境
许多化学知识都联系着有趣的故事,教学中若能加以运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产生问题意识。如在“氯气的性质”一节的教学中,我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德军与英法联军对战时,德军就向英法联军施放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造成许多士兵窒息而死,数千名士兵双目失明。这是什么原因呢?可以怎样预防呢?问题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生讨论也很激烈,并提出了很多解决办法,我因势利导,学完本节内容问题解决了,学生兴趣盎然。
2.运用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活和社会问题值得探讨。如生活日用品及生活垃圾对人类的影响、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白色污染的防治、汽车尾气的排放、健康与饮水等等,每个社会生活问题都能引人深思。由这些社会生活实际创设出的问题情境,学生易接受也最能激发求知欲望。
3.运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问题教学情境,教师如能利用好现行教材中的实验或教材实验的改进实验及根据教学的需要而另行设计一定的探究实验,必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在高一《钠的化合物》一节的教学时,首先演示了过氧化钠分别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我用脱脂棉把过氧化钠包起来(两包),然后向一包脱脂棉上滴水,另一包请一位同学用长玻璃管向其中吹气,结果两包脱脂棉都着火燃烧起来了。此时提出问题:大家都知道二氧化碳和水都能用来灭火,为什么在这两个实验中却能点火呢?这样学生的兴趣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了,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希望能尽快地弄清楚问题的真相,学习效果极佳。
4.运用旧知识的拓展引出“错误”,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思考问题时,往往受原有知识和经验定势的影响,对遇到的新问题新知识“想当然”的进行分析和推导,有时产生错误。在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设计问题,让学生走进“错误”,自己发现错误,使他们感到惊讶、困惑,于是产生问题情境。如讲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时,先让学生自己回想燃烧的定义,然后提出“燃烧一定有氧气参加吗?”不少学生是“一定有氧气参加”的答案,但当学生眼见到氢气在氯气中剧烈燃烧后,这“出乎意料”的现象,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冲突,学生迫切想知道其中的缘由,对这一知识也会牢记在心。
二、指导学生探究,在探究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最易引起定向反思,有了反思,思维就应运而生了。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后,让学生发现问题的“端倪”,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认为“无疑处”往往出现了问题,对这些问题无论多少或深浅都应交给学生讨论、自学、探究及师生多方式多方位交流、解惑。如讲授氮气的性质时,有的同学提出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磷,为什么单质的化学活性却是磷比氮强呢?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大多呈酸性,为什么氮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却呈碱性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经过教师的点拨,同学们相互讨论,涉及的新知识就易于接受和理解了。在指导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三导:导思、导议、导评,引导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去讨论、分析、探索并对问题解决结果进行评价。
三、注意知识的拓展,在拓展中探索问题、研究问题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必将产生许多新问题。如学习氨的性质时,氨气可和水配组做喷泉实验,由此可推知其他易溶于水的气体也能,但一些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也能形成喷泉吗?这就要弄清形成喷泉的原理。这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访问某些相关网站等,去探索、去研究、去论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走进研究性学习。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台阶。当我们的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以问题为中心,由无疑而生疑,由有疑而思疑,由思疑而释疑,由释疑而心怡,学生养成动脑思、动手做、动口议的习惯后,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创新教育才不至于陷于形式,我们的教育才能有长足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金溪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