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科生实施导师制,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的保证。目前,导师制已经在多所高校中推行,但很多学校的执行情况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就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一定的解决办法。
实施导师制的必要性
导师制最早源于牛津大学,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牛津大学师生多少年来引以为荣的制度。在这一制度下,确实培育出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在我国,导师制一直只应用于研究生教育,只是最近这几年才开始逐步在本科生中推行。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很多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学分制改革的保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改革阶段,许多高校都在推行选课制、学分制,甚至有的高校提出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自由转换专业。也就是说教育更强调尊重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学生需要更多的个体化的辅导。导师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就学生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完整性对学生选课进行指导,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去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系统地、完整地、有条不紊地进行自己的学业。
2、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的前提。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教育要因材施教,这样教育才更有针对性、更高效。随着国家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大学本科教育已经由原来的英才教育转变成了大众教育。随着高校的扩招,现在很多学校面临的是教育资源的匮乏,师生比过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强调教育质量。导师制的推行,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随时沟通,便于及时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保障。学校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重任,同时还具有不可推卸的育人职责。尤其我国现在的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个性很强,自我意识很重。在这种形势下,推行导师制是很有必要的。导师不仅可以从学业上给学生以指导,同时可以观察学生的成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快速成才。
4、促进教师进步的有效途径。已往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多强调的是教学科研。但教师的职责应该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在教书的同时还要担当起育人的责任。导师制的实施,可以给教师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教师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另外,由于教师要从思想、学业等多方面和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因此学生压力一定会增大,随之动力也会增强,自身提高也将更快。同时,教师在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或多或少也会从学生那里获得些什么,正所谓“教学相长”。
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还是比较新的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势必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北京物资学院外语系按照学校的要求,于2004年开始试行导师制。在推行这一制度之前,对系里的具体情况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执行方案。对实施方法、指导内容、人员分配、考核办法及对导师和学生的要求都做了具体说明。这一方案具有很强的可执行性及指导性。尽管如此。在这两年的执行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性化辅导相对不足。由于北京物资学院外语系刚毕业的青年教师比较多,而学校要求必须是中级职称以上的老师才可以担任导师,所以每一位导师大概有带二、三十名学生的任务。实际上,由于近些年的扩招,在很多高校都存在着师生比太低的问题。在美国常青藤盟校中,斯坦福大学的师生比是1:3,布普林斯顿大学为1:6,这些久负盛名的高校都严格控制学生规模,使师生比保持理想状态。而我国目前全国高校的师生比平均为1:17。高出理想状态的几倍。在这种条件下,如果要求导师经常和每位学生单独见面,似乎有点勉为其难。因此,导师更像是专业指导教师,而非专门指教师。
2、学生的反应有差异,受益程度不同。推行导师制,是希望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交流,让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更多,无论是学术方面,还是思想发展、人格形成方面,导师都应该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有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态度不积极,很少甚至从来不主动找老师联络,自然受益不足。据报道,这种现象在每个学校都存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曾就2002~2003学年导师制的实施情况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1.9%的学生认为“导师对自己有帮助”;15.4%的学生感到“导师制对自己有较大帮助”,而22.7%的同学感到“导师制对自己没有帮助”。较早推行导师制的北京大学化工学院也存在同样问题。
3、教师水平不一,指导效果参差。在牛津大学担任导师工作的都是有热情,同时有很高学术水平的教授。但我系由于目前导师资源缺乏,所以只要是满足校方条件限定的教师都在担当导师的角色。但客观地讲,导师之间的学术水平、工作态度会有相当的差别,这势必会影响指导效果。对于学生来讲,也不尽公平。这个问题在多所院校中并存。
4、指标难以量化,奖励措施不足。在制定的实施方案中,有关于考核办法的规定、说明。但很多考核内容难以量化,而且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影响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因此,对于导师工作的考核,只能是相对地进行,有时可能有失公允。另外,由于资金问题,我们对于表现突出的优秀导师也还只能是进行口头鼓励,这多少会影Ⅱ向教师的积极性。
解决问题的设想
推行导师制还处于初期阶段,有问题存在是正常现象。关键是要积极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1、针对师生比低的困境,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实施导师制的初衷是导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全方位指导,但我国高校的低师生比使这一愿望很难实现。笔者认为导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自己所带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定期分组进行指导,这样或许可以提高效率。另外,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性的活动。比如,系里组织“读好书,好读书”活动。每学期初由导师组(每个年级的导师组成一个小组)推荐必读书目与选读书目,根据外语专业的特点,书目以介绍西方文化背景及历史方面的书籍为主。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读书计划,并于每学期第7周和第16周末上交读书报告,然后,导师批阅并给出相应的等次。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掌握书本内容,拓宽知识面,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还可以增加导师与学生见面的机会,让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
2、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并对其提出具体要求。因为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还算是新生事物,对于它到底可以起到什么作用,我们还缺少感性的认识。因此,应该多给学生做些说明,让他们主动与导师联络,充分感受导师制带给他们的好处。另外,由于我们的教育体制使大部分学生习惯于被管教,所以可以制定一些文件,提出对学生的要 求。例如:要求学生定期主动地向导师汇报学习、工作情况,接受导师的指导;按要求完成导师交给的各项任务;主动、认真地参与导师确定的各项活动。在科研训练中要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每学期初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导师,并根据导师的意见和本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学期的学习和素质拓展计划;每学年提交一份总结报告,并对导师做出客观、公正的评议等等。
3、分段实施导师制,加强导师竞争上岗机制。由于目前导师的供给失调,所以几乎所有符合基本条件的教师都直接上岗,并没有对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测评。如果有的老师根本没有热情,或者没有能力担当重任,那么会直接影响导师制的推行效果。而且,由于导师数量远远低于需求,竞争机制不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导师的懈怠。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在本科四个年级中,有选择性地实施导师制。目前有的学校也在这样做。选择的多是高年级(三、四年级)。在此笔者想大胆地提出一个新的设想,那就是:在一年级和四年级推行导师制。
一年级的学生非常需要导师。他们刚升入大学,对这种与已往十几年教育完全不同的教育形式,需要快速了解,快速适应。四年级的学生,导师制对他们同样重要。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应该对所学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如果有导师指导的话,学生可以参与科研活动,增加实践能力,了解前沿知识,为将来的继续学习或者参加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分阶段地推行导师制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导师数量不足的问题,也可以加强导师竞争上岗机制。
4、加强导师考核,加大奖励力度,提高工作热情。关于导师工作的考核,首先,应该尽量把考核内容量化,这样的考核结果更接近现实,更公正。同时应该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奖优罚差。另外,为了让导师更重视这项工作,把导师工作的考核与教师的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等挂起钩来,可以更好地促进导师制的推行。再有,由于导师制刚开始实行不久,很多高校还没有什么经验,有时会出现领导重视不够的问题,比如缺少专项启动资金等。在国外很多高校这项制度存在已久,导师没有额外的收入,是因为这已经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他的酬劳已经随工资发放下去了,而我们现在要求教师义务地来做这件事,如果教师境界不高,就会影响执行效果。不过,我们相信随着导师制的深入推行,会有更多的相关文件出台,从而更有效地保证导师制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实施导师制的必要性
导师制最早源于牛津大学,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牛津大学师生多少年来引以为荣的制度。在这一制度下,确实培育出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在我国,导师制一直只应用于研究生教育,只是最近这几年才开始逐步在本科生中推行。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很多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学分制改革的保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改革阶段,许多高校都在推行选课制、学分制,甚至有的高校提出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自由转换专业。也就是说教育更强调尊重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学生需要更多的个体化的辅导。导师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就学生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完整性对学生选课进行指导,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去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系统地、完整地、有条不紊地进行自己的学业。
2、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的前提。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教育要因材施教,这样教育才更有针对性、更高效。随着国家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大学本科教育已经由原来的英才教育转变成了大众教育。随着高校的扩招,现在很多学校面临的是教育资源的匮乏,师生比过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强调教育质量。导师制的推行,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随时沟通,便于及时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保障。学校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重任,同时还具有不可推卸的育人职责。尤其我国现在的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个性很强,自我意识很重。在这种形势下,推行导师制是很有必要的。导师不仅可以从学业上给学生以指导,同时可以观察学生的成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快速成才。
4、促进教师进步的有效途径。已往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多强调的是教学科研。但教师的职责应该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在教书的同时还要担当起育人的责任。导师制的实施,可以给教师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教师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另外,由于教师要从思想、学业等多方面和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因此学生压力一定会增大,随之动力也会增强,自身提高也将更快。同时,教师在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或多或少也会从学生那里获得些什么,正所谓“教学相长”。
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还是比较新的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势必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北京物资学院外语系按照学校的要求,于2004年开始试行导师制。在推行这一制度之前,对系里的具体情况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执行方案。对实施方法、指导内容、人员分配、考核办法及对导师和学生的要求都做了具体说明。这一方案具有很强的可执行性及指导性。尽管如此。在这两年的执行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性化辅导相对不足。由于北京物资学院外语系刚毕业的青年教师比较多,而学校要求必须是中级职称以上的老师才可以担任导师,所以每一位导师大概有带二、三十名学生的任务。实际上,由于近些年的扩招,在很多高校都存在着师生比太低的问题。在美国常青藤盟校中,斯坦福大学的师生比是1:3,布普林斯顿大学为1:6,这些久负盛名的高校都严格控制学生规模,使师生比保持理想状态。而我国目前全国高校的师生比平均为1:17。高出理想状态的几倍。在这种条件下,如果要求导师经常和每位学生单独见面,似乎有点勉为其难。因此,导师更像是专业指导教师,而非专门指教师。
2、学生的反应有差异,受益程度不同。推行导师制,是希望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交流,让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更多,无论是学术方面,还是思想发展、人格形成方面,导师都应该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有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态度不积极,很少甚至从来不主动找老师联络,自然受益不足。据报道,这种现象在每个学校都存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曾就2002~2003学年导师制的实施情况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1.9%的学生认为“导师对自己有帮助”;15.4%的学生感到“导师制对自己有较大帮助”,而22.7%的同学感到“导师制对自己没有帮助”。较早推行导师制的北京大学化工学院也存在同样问题。
3、教师水平不一,指导效果参差。在牛津大学担任导师工作的都是有热情,同时有很高学术水平的教授。但我系由于目前导师资源缺乏,所以只要是满足校方条件限定的教师都在担当导师的角色。但客观地讲,导师之间的学术水平、工作态度会有相当的差别,这势必会影响指导效果。对于学生来讲,也不尽公平。这个问题在多所院校中并存。
4、指标难以量化,奖励措施不足。在制定的实施方案中,有关于考核办法的规定、说明。但很多考核内容难以量化,而且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影响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因此,对于导师工作的考核,只能是相对地进行,有时可能有失公允。另外,由于资金问题,我们对于表现突出的优秀导师也还只能是进行口头鼓励,这多少会影Ⅱ向教师的积极性。
解决问题的设想
推行导师制还处于初期阶段,有问题存在是正常现象。关键是要积极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1、针对师生比低的困境,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实施导师制的初衷是导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全方位指导,但我国高校的低师生比使这一愿望很难实现。笔者认为导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自己所带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定期分组进行指导,这样或许可以提高效率。另外,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性的活动。比如,系里组织“读好书,好读书”活动。每学期初由导师组(每个年级的导师组成一个小组)推荐必读书目与选读书目,根据外语专业的特点,书目以介绍西方文化背景及历史方面的书籍为主。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读书计划,并于每学期第7周和第16周末上交读书报告,然后,导师批阅并给出相应的等次。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掌握书本内容,拓宽知识面,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还可以增加导师与学生见面的机会,让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
2、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并对其提出具体要求。因为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还算是新生事物,对于它到底可以起到什么作用,我们还缺少感性的认识。因此,应该多给学生做些说明,让他们主动与导师联络,充分感受导师制带给他们的好处。另外,由于我们的教育体制使大部分学生习惯于被管教,所以可以制定一些文件,提出对学生的要 求。例如:要求学生定期主动地向导师汇报学习、工作情况,接受导师的指导;按要求完成导师交给的各项任务;主动、认真地参与导师确定的各项活动。在科研训练中要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每学期初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导师,并根据导师的意见和本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学期的学习和素质拓展计划;每学年提交一份总结报告,并对导师做出客观、公正的评议等等。
3、分段实施导师制,加强导师竞争上岗机制。由于目前导师的供给失调,所以几乎所有符合基本条件的教师都直接上岗,并没有对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测评。如果有的老师根本没有热情,或者没有能力担当重任,那么会直接影响导师制的推行效果。而且,由于导师数量远远低于需求,竞争机制不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导师的懈怠。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在本科四个年级中,有选择性地实施导师制。目前有的学校也在这样做。选择的多是高年级(三、四年级)。在此笔者想大胆地提出一个新的设想,那就是:在一年级和四年级推行导师制。
一年级的学生非常需要导师。他们刚升入大学,对这种与已往十几年教育完全不同的教育形式,需要快速了解,快速适应。四年级的学生,导师制对他们同样重要。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应该对所学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如果有导师指导的话,学生可以参与科研活动,增加实践能力,了解前沿知识,为将来的继续学习或者参加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分阶段地推行导师制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导师数量不足的问题,也可以加强导师竞争上岗机制。
4、加强导师考核,加大奖励力度,提高工作热情。关于导师工作的考核,首先,应该尽量把考核内容量化,这样的考核结果更接近现实,更公正。同时应该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奖优罚差。另外,为了让导师更重视这项工作,把导师工作的考核与教师的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等挂起钩来,可以更好地促进导师制的推行。再有,由于导师制刚开始实行不久,很多高校还没有什么经验,有时会出现领导重视不够的问题,比如缺少专项启动资金等。在国外很多高校这项制度存在已久,导师没有额外的收入,是因为这已经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他的酬劳已经随工资发放下去了,而我们现在要求教师义务地来做这件事,如果教师境界不高,就会影响执行效果。不过,我们相信随着导师制的深入推行,会有更多的相关文件出台,从而更有效地保证导师制发挥它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