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最受重视的。
高中英语教材编写的重点主要落在阅读材料选编和课程设置上。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占的课时最多,值得思考的是,虽然在这方面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却相对缓慢。高中学生现有的阅读水平已满足不了目前课程和高考英语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具备较高的综合阅读能力如:“能阅读一般的英文报刊杂志和浅显的文学作品并获取主要信息、摘录要点;能利用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根据上下文线索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能理解文章主旨、作者意图;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确定不同的阅读策略等……” 近几年高考阅读也侧重考查学生综合阅读能力——即抓文章主旨大意,借助细节、分析、概括、归纳、推断、文章寓意等方面的能力。因此传统阅读教学,那种无视语篇分析、阅读思维训练,见木不见林的“填鸭式”教学已不再符合时代对英语教学的要求。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进一步研究与发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已是众心所向,大势所趋。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近二十年来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近年来,国际上广泛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教育部在最新的《国家英语课堂标准》中明确“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人教版高中新教材(2003版)也是基于任务型教学的指导思想编写的。为了紧跟先进的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也为了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我把任务型教学应用于阅读课程实践中。
关键词:任务型阅读教学,依据,原则,总结和反思
一、常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的不足
常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有提问式阅读教学模式,对话式阅读教学模式和讨论式阅读教学模式。
这几种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时有各自的优点,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基于以上几种模式的探讨和实践,我们开始研究并尝试构建任务型阅读活动教学模式。
二、任务型阅读活动教学模式构建的主要依据
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活动课堂教学是博众家教法之长,同时吸收了最新的第二语言教学理念,以R•M•加涅等所著的《教学设计原理》为理论依据,以阅读课堂学习任务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综合活动教学模式。加涅认为,教只是为了帮助学生的学习。教学若从帮助(facilitate)学习的角度出发,必然把我们的关注点集中到学习者预期学习结果达成的活动过程。
三,任务型教学中的几个原则:
1.作为教师的我,虽然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但更重要的是一个参与者,有时也不妨做一个旁观者。我必须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完全平等的地位上和他们一起去完成教学任务,有时甚至把部分或全部任务交给学生来完成。
2.任务型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和要求就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是在“学”(Learn),而主要是在“做”(Do),即通过具体任务的实施来达到语言活动(主要是运用,其次才是学习)的目的。
3.整个教学过程中所有环节中最主要的环节是阅读,这种阅读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的积极主动的阅读,带着问题去寻找相关信息的阅读,围绕中心有重点的阅读,为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而进行的尝试性阅读。
4.课堂活动要多样化,即有pair wrok,又有group work和class work,即师生问答和课堂讨论。课堂讨论占的比重最大,最好能形成争论和辩论,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5.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达到这一主旨要贯穿在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四、课后的总结和反思
总体上讲,任务型阅读教学的实施还是比较成功的,主要体现在:
1.任务明确,目标确立得当,基本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寓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为一体,实现了信息探寻资料掌握和研究性学习的一体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和目标的确定和下达,师生协同努力、兴趣高涨、几乎人人参与,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发挥。而且还改变了以往英语阅读课纯粹是语言活动的旧习,把文化研究和语言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师生间资源共享和多向互动。自从我开始新课程教学以来,我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比如在高中课本第一册(下) 第18单元 “New Zealand”的教学中,我就和学生们一起查找和阅读了不少有关新西兰的很多资料,并把这些资料信息全都写进了我们的集体博客。在充分利用新兴电子媒体的同时,我们也仍然让传统信息载体书刊杂志继续发挥作用。最近我把自己近年来收集的有一定时代特色的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五十多本读物,分发到学生手中进行漂流,这样做就是为了让他们提高自学的兴趣、能力和文化素养。
3.准备充分,形式多样,活动量充足,任务型教学活动的效率机理得到了充分发挥。任务型教学活动的“重头戏”在于交互活动。在pair work,group work和class work 等活动形式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为了完成任务而协作沟通,在沟通中各方都充分运用各种教学和学习策略,调动一切知识和技能去寻求沟通,即完成了任务,又提高了语言的运用能力和水平。
当然,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和产生了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在任务型课堂中,有些学生性格内向,独立思考能力弱,依赖意识强,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设计任务,提高任务活动的参与率,值得我们去探索、总结。
2、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难以把握。比如,任务的梯度、难易,任务间的衔接等问题。
3、完成一项大型的任务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如何在时间的分配上更趋于合理化,也是需要探讨的地方。
任务型教学模式要求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尽可能真实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面临真实的个人选择,经历真实的情感体验,进行真实的人际交往,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语言运用的能力,给英语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R•M•加德纳,L•J•布里格斯,W•W•韦杰著;皮连生,庞维国等译:《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3.DavidNunan1989,DesigningTasksfortheCommunicativeClassroom,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4.韩刚、王蓉:《英语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的准备》,《中小学外语教学》杂志,2004年,第1期,第1-6页。
5.俞红珍:《英语教材的取舍和调整:本质、内容和方法》,《中小学外语教学》杂志,2005年,第1期,第11-13页。
高中英语教材编写的重点主要落在阅读材料选编和课程设置上。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占的课时最多,值得思考的是,虽然在这方面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却相对缓慢。高中学生现有的阅读水平已满足不了目前课程和高考英语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具备较高的综合阅读能力如:“能阅读一般的英文报刊杂志和浅显的文学作品并获取主要信息、摘录要点;能利用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根据上下文线索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能理解文章主旨、作者意图;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确定不同的阅读策略等……” 近几年高考阅读也侧重考查学生综合阅读能力——即抓文章主旨大意,借助细节、分析、概括、归纳、推断、文章寓意等方面的能力。因此传统阅读教学,那种无视语篇分析、阅读思维训练,见木不见林的“填鸭式”教学已不再符合时代对英语教学的要求。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进一步研究与发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已是众心所向,大势所趋。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近二十年来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近年来,国际上广泛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教育部在最新的《国家英语课堂标准》中明确“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人教版高中新教材(2003版)也是基于任务型教学的指导思想编写的。为了紧跟先进的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也为了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我把任务型教学应用于阅读课程实践中。
关键词:任务型阅读教学,依据,原则,总结和反思
一、常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的不足
常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有提问式阅读教学模式,对话式阅读教学模式和讨论式阅读教学模式。
这几种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时有各自的优点,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基于以上几种模式的探讨和实践,我们开始研究并尝试构建任务型阅读活动教学模式。
二、任务型阅读活动教学模式构建的主要依据
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活动课堂教学是博众家教法之长,同时吸收了最新的第二语言教学理念,以R•M•加涅等所著的《教学设计原理》为理论依据,以阅读课堂学习任务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综合活动教学模式。加涅认为,教只是为了帮助学生的学习。教学若从帮助(facilitate)学习的角度出发,必然把我们的关注点集中到学习者预期学习结果达成的活动过程。
三,任务型教学中的几个原则:
1.作为教师的我,虽然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但更重要的是一个参与者,有时也不妨做一个旁观者。我必须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完全平等的地位上和他们一起去完成教学任务,有时甚至把部分或全部任务交给学生来完成。
2.任务型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和要求就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是在“学”(Learn),而主要是在“做”(Do),即通过具体任务的实施来达到语言活动(主要是运用,其次才是学习)的目的。
3.整个教学过程中所有环节中最主要的环节是阅读,这种阅读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的积极主动的阅读,带着问题去寻找相关信息的阅读,围绕中心有重点的阅读,为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而进行的尝试性阅读。
4.课堂活动要多样化,即有pair wrok,又有group work和class work,即师生问答和课堂讨论。课堂讨论占的比重最大,最好能形成争论和辩论,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5.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达到这一主旨要贯穿在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四、课后的总结和反思
总体上讲,任务型阅读教学的实施还是比较成功的,主要体现在:
1.任务明确,目标确立得当,基本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寓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为一体,实现了信息探寻资料掌握和研究性学习的一体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和目标的确定和下达,师生协同努力、兴趣高涨、几乎人人参与,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发挥。而且还改变了以往英语阅读课纯粹是语言活动的旧习,把文化研究和语言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师生间资源共享和多向互动。自从我开始新课程教学以来,我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比如在高中课本第一册(下) 第18单元 “New Zealand”的教学中,我就和学生们一起查找和阅读了不少有关新西兰的很多资料,并把这些资料信息全都写进了我们的集体博客。在充分利用新兴电子媒体的同时,我们也仍然让传统信息载体书刊杂志继续发挥作用。最近我把自己近年来收集的有一定时代特色的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五十多本读物,分发到学生手中进行漂流,这样做就是为了让他们提高自学的兴趣、能力和文化素养。
3.准备充分,形式多样,活动量充足,任务型教学活动的效率机理得到了充分发挥。任务型教学活动的“重头戏”在于交互活动。在pair work,group work和class work 等活动形式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为了完成任务而协作沟通,在沟通中各方都充分运用各种教学和学习策略,调动一切知识和技能去寻求沟通,即完成了任务,又提高了语言的运用能力和水平。
当然,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和产生了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在任务型课堂中,有些学生性格内向,独立思考能力弱,依赖意识强,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设计任务,提高任务活动的参与率,值得我们去探索、总结。
2、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难以把握。比如,任务的梯度、难易,任务间的衔接等问题。
3、完成一项大型的任务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如何在时间的分配上更趋于合理化,也是需要探讨的地方。
任务型教学模式要求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尽可能真实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面临真实的个人选择,经历真实的情感体验,进行真实的人际交往,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语言运用的能力,给英语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R•M•加德纳,L•J•布里格斯,W•W•韦杰著;皮连生,庞维国等译:《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3.DavidNunan1989,DesigningTasksfortheCommunicativeClassroom,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4.韩刚、王蓉:《英语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的准备》,《中小学外语教学》杂志,2004年,第1期,第1-6页。
5.俞红珍:《英语教材的取舍和调整:本质、内容和方法》,《中小学外语教学》杂志,2005年,第1期,第11-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