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在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来源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f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05~2011-12收治的85例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米非司酮口服12.5mg,每晚一次,以连续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本组85例患者均完成3个月治疗,其中显效51例,有效2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9.4%(76/85)。(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FSH、E2、P水平明显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
其他文献
为准确把握滑动构造影响下巷道围岩变形控制措施,以某矿二号交岔点附近巷道围岩破坏特征及地质构造图为基础,对该巷道围岩变形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分析6种支护方式
平煤股份三矿原地面生产系统为简易的翻煤架系统,近年来随着矿井生产能力的提高,矿井提升形式转为高效的箕斗提升,故低效高耗的生产系统已无法适应目前的生产要求。对平煤三
磷酸钙骨水泥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及可塑性被作为骨缺损重要的修复材料,其性能的改进研究仍然是生物医学骨组织工程领域的热点课题。预混合磷酸钙骨水泥较传统原
研究型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调配知识的能力,通过介绍常用于研究型实验的几种研究方法——观察法、模仿方法、对偶方法、组合方法和移植方法,可以加强学生在完成研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双头自动加压新型外固定支架的力学特性。方法:将15具新鲜湿润股骨头标本,分试验组5具和对照组10具(动力髋螺钉DHS和传统外固定支架各5具)。在试验时实行
提出了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多用户同时进行实验教学的方案,改进了经典的温度传感器动态补偿实验,解决了学生数量日益增加和硬件资源相对紧张的矛盾,同时在方案中增加了学生自主补偿
该文介绍了应用3个运算放大器实现双二阶型函数的电路,从而设计有源滤波器;即应用“在系统可编程模拟”器件(ispPAC10)基本单元电路的功能构成双二阶滤波器,在PAC-Designer软件
通过对常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进行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表明,本病是多病因的疾病,即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是脂质代谢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