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有效补充形式。学生管理工作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基础,要求办学机构必须重视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管理工作。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管理对策。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探究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0-0141-02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外合作办学这种全新的办学模式已经逐步为国人所认可。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十分迅速,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高,办学模式也日益多样化。中外合作办学正成为国内高等教育的有效补充,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和规范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教育开放的一种重要形式,因其发展阶段的限制,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而学生管理工作是中外合作办学的生命线,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基础。中外合作办学有着不同于国内一般高校的鲜明特征,学生管理工作不能完全套用一般高校现有工作模式。所以,做好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这一问题成为我们管理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现将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1.生源经济环境优越,但学习基础普遍较差
目前,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还在发展阶段,办学层次虽然有所提高,但大多数停留在本科教育层面。所以,生源绝大多数是经济条件比较优越,有出国要求的高中学生。而且,大多数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招生计划都是纳入三表招生,这就为学习成绩较低,但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些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能够负担高额的出国学习费用,为合作办学模式的完成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但是有个别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迫于市场的压力,对生源的标准不断放低,使许多综合素质较低的学生也被录取到学校中来,出现了“花钱抵分”的现象。使得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生源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学习基础进一步影响学习兴趣,这些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认知缺乏动力,专业技能的学习缺乏兴趣。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已经成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基本特点,严重影响了学风建设,为学生事务管理带来很大的难题。
2.思想政治素质偏低,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一方面,随着世界多元化經济和文化的到来,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里,发达国家借助其在语言和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在输出高新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也会输出其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这些会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直接冲击,导致一些人淡忘国家意识、消解民族身份,失去对传统的认同感。学生在国外学习期间,更是容易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空白。中外政治、经济和文化观念上的差异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冲击很大,传统的思想教育方法、学生管理干部的素质都面临新挑战。另一方面,由于入学时成绩相对较低,与其他学生相比,该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普遍偏低,对意识形态教育兴趣薄弱,对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认识也存在多元化甚至有误解。甚至有些学校为了经济效益,将一些道德素质较低的学生吸收入校园,令学校的校风、学风遭受很大打击。同时,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学生中更容易出现盲目攀比的情况,抽烟、喝酒、打架、早恋、泡吧等违纪行为经常出现,学生们不仅公德意识欠缺,缺乏诚信观念、集体观念,严重影响学校的学生管理秩序,这些都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环境相对复杂多变,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由于其特殊的双校园跨境办学模式,致使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比普通大学生面临更复杂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中外合作办学一般为双校园培养模式,学生既要在国内大学完成教育,也不可避免的要面临出国的考验。由于特殊的跨境办学模式,中西方文化的强烈冲突,加剧了学生的各方面压力,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出国学习,语言障碍造成了学业压力过重,环境转换造成了人际交往的障碍,又由于合作办学学生都处于青春期,各种情感问题也造成了心理困惑。许多学生不能适应各种变化带来的巨大冲击,缺乏心理调试能力,致使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所以,要求学生工作管理者必须重视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心理问题。从学习环境和学生自身的发展角度看,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更应该加强心理疏导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群体本身的特殊性带来了特殊的管理问题,这些都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管理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困难,面对这些全新的挑战,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善和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管理工作:
1.促进学风建设,丰富教学内容
针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人生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最重要的是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从根源抓起。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思想上彻底解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中外合作办学有着明确的培养目标,即通过引进与利用国内外先进办学理念和教育资源,培养能符合国际化标准的,并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中国青年。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首先就是要加强和改进两课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虽然引进了先进的国外教育资源,但绝不能因国际化而削弱了中国教育的民族化,要保持和发扬我们的民族精神。而两课教育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基本途径,加强和改进两课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吸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为祖国建设而立志成才,才能更好地发挥两课教学的德育功能,进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我们还要利用选修课程这一有力途径,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引入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历史、中国文字等内容,寓教于乐,弥补国际化教育所导致的传统文化的缺失。总之,一切要从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态度出发,做到深入人心,扎实有效。
2.强化道德教育,提高政治素养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是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要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和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的积极作用。针对很多学生有出国不需要入党的误区,学校党组织要强化意识形态教育,注重宣传舆论、抓实党课教育,努力把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吸引到党组织的周围,以学生党员带动学生群体。同时,要加强入党积极分的培养教育和对党员教育管理,坚持理论学习,引导和帮助他们克服多元价值取向的不利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成长起来的一批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作为中外合作办学中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辅助力量,从而减少合作办学过程中出现的西方消极意识形态对青年学生的思想侵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使学生不但学习到国际化的先进文化思想,更具有崇高的修养和道德情操,成为社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管理手段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全球教育变革的逐步深入,中外合作办学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办学过程中所凸显出来的各种管理问题为合作办学高校提出了新挑战,要求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必须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队伍的业务水平以适应全新的管理模式。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管理需要设立专职的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以专职辅导员为主,其他管理人员为辅,全方位的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从学校领导到一般教师,都要重视学习中外合作办学相关文件精神和专业知识,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使自己能够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处理好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还要提高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勤于思考,积极探索,敢于实践,摸索出行之有效的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建芳,张艳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生特点及学生工作研究分析[J].职业技术,2010,(12).83.
[2]陈娟.有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科技教育,2010,(24).181.
[3]丁青.刍议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管理工作[J].管理,2010,(8).262.
[4]蔡君.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高校学生管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36-37.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探究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0-0141-02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外合作办学这种全新的办学模式已经逐步为国人所认可。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十分迅速,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高,办学模式也日益多样化。中外合作办学正成为国内高等教育的有效补充,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和规范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教育开放的一种重要形式,因其发展阶段的限制,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而学生管理工作是中外合作办学的生命线,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基础。中外合作办学有着不同于国内一般高校的鲜明特征,学生管理工作不能完全套用一般高校现有工作模式。所以,做好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这一问题成为我们管理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现将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1.生源经济环境优越,但学习基础普遍较差
目前,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还在发展阶段,办学层次虽然有所提高,但大多数停留在本科教育层面。所以,生源绝大多数是经济条件比较优越,有出国要求的高中学生。而且,大多数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招生计划都是纳入三表招生,这就为学习成绩较低,但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些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能够负担高额的出国学习费用,为合作办学模式的完成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但是有个别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迫于市场的压力,对生源的标准不断放低,使许多综合素质较低的学生也被录取到学校中来,出现了“花钱抵分”的现象。使得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生源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学习基础进一步影响学习兴趣,这些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认知缺乏动力,专业技能的学习缺乏兴趣。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已经成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基本特点,严重影响了学风建设,为学生事务管理带来很大的难题。
2.思想政治素质偏低,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一方面,随着世界多元化經济和文化的到来,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里,发达国家借助其在语言和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在输出高新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也会输出其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这些会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直接冲击,导致一些人淡忘国家意识、消解民族身份,失去对传统的认同感。学生在国外学习期间,更是容易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空白。中外政治、经济和文化观念上的差异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冲击很大,传统的思想教育方法、学生管理干部的素质都面临新挑战。另一方面,由于入学时成绩相对较低,与其他学生相比,该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普遍偏低,对意识形态教育兴趣薄弱,对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认识也存在多元化甚至有误解。甚至有些学校为了经济效益,将一些道德素质较低的学生吸收入校园,令学校的校风、学风遭受很大打击。同时,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学生中更容易出现盲目攀比的情况,抽烟、喝酒、打架、早恋、泡吧等违纪行为经常出现,学生们不仅公德意识欠缺,缺乏诚信观念、集体观念,严重影响学校的学生管理秩序,这些都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环境相对复杂多变,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由于其特殊的双校园跨境办学模式,致使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比普通大学生面临更复杂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中外合作办学一般为双校园培养模式,学生既要在国内大学完成教育,也不可避免的要面临出国的考验。由于特殊的跨境办学模式,中西方文化的强烈冲突,加剧了学生的各方面压力,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出国学习,语言障碍造成了学业压力过重,环境转换造成了人际交往的障碍,又由于合作办学学生都处于青春期,各种情感问题也造成了心理困惑。许多学生不能适应各种变化带来的巨大冲击,缺乏心理调试能力,致使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所以,要求学生工作管理者必须重视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心理问题。从学习环境和学生自身的发展角度看,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更应该加强心理疏导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群体本身的特殊性带来了特殊的管理问题,这些都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管理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困难,面对这些全新的挑战,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善和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管理工作:
1.促进学风建设,丰富教学内容
针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人生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最重要的是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从根源抓起。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思想上彻底解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中外合作办学有着明确的培养目标,即通过引进与利用国内外先进办学理念和教育资源,培养能符合国际化标准的,并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中国青年。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首先就是要加强和改进两课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虽然引进了先进的国外教育资源,但绝不能因国际化而削弱了中国教育的民族化,要保持和发扬我们的民族精神。而两课教育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基本途径,加强和改进两课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吸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为祖国建设而立志成才,才能更好地发挥两课教学的德育功能,进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我们还要利用选修课程这一有力途径,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引入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历史、中国文字等内容,寓教于乐,弥补国际化教育所导致的传统文化的缺失。总之,一切要从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态度出发,做到深入人心,扎实有效。
2.强化道德教育,提高政治素养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是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要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和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的积极作用。针对很多学生有出国不需要入党的误区,学校党组织要强化意识形态教育,注重宣传舆论、抓实党课教育,努力把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吸引到党组织的周围,以学生党员带动学生群体。同时,要加强入党积极分的培养教育和对党员教育管理,坚持理论学习,引导和帮助他们克服多元价值取向的不利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成长起来的一批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作为中外合作办学中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辅助力量,从而减少合作办学过程中出现的西方消极意识形态对青年学生的思想侵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使学生不但学习到国际化的先进文化思想,更具有崇高的修养和道德情操,成为社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管理手段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全球教育变革的逐步深入,中外合作办学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办学过程中所凸显出来的各种管理问题为合作办学高校提出了新挑战,要求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必须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队伍的业务水平以适应全新的管理模式。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管理需要设立专职的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以专职辅导员为主,其他管理人员为辅,全方位的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从学校领导到一般教师,都要重视学习中外合作办学相关文件精神和专业知识,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使自己能够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处理好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还要提高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勤于思考,积极探索,敢于实践,摸索出行之有效的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建芳,张艳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生特点及学生工作研究分析[J].职业技术,2010,(12).83.
[2]陈娟.有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科技教育,2010,(24).181.
[3]丁青.刍议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管理工作[J].管理,2010,(8).262.
[4]蔡君.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高校学生管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