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2月3日,也即农历壬辰龙年的正月十二,是我市著名书法大家蔡省庐先生的百岁诞辰。蔡老期颐之年依然身体康健、仪态平和、面容慈祥,足以担当“人瑞”之誉。蔡老一生不仅修为深厚、淡泊名利、待人谦诚,更因其书艺精湛、多育英才,倡领开创青岛新时期书坛大局,人所共仰,确为当今书坛一代大家。
蔡先生得享百岁寿诞既是修身正果、家人之福和后辈所期,在壬辰龙年开局之际,更是青岛文化艺术界的祥瑞之兆,特别值得庆贺。
蔡先生生于1912年暨民国元年的旧历正月十二,祖籍山东高密城关宫家巷。原名祖培,字述庭,后字岵瞻,号省庐,1949年后遂以号为名。作为一代书法大家,深厚的人格学养、高妙的书法造诣和丰硕的教育成果,在蔡老身上有着集中的体现。
蔡先生七岁开始识文习字,十四岁受教于前清秀才郑鉴门下,入塾九年,研读四书五经,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基础。其于古文诗词楹联等多所涉猎,上追李唐,韵律规整,意境清雅,功力颇深,可惜诸多佳作大都散佚离乱之中,仅从遗篇散句略窥一斑。
蔡先生书法最为知名,浸淫其间九十余年,循序渐进,临池不辍,创造了不凡的艺术成就。他的书法博涉多家,篆隶真行草五体皆能,尤以楷书及行草造诣最深。其二十岁前主攻楷体,大字从颜真卿入手,小字则师从二王兼及赵孟。无论何种书体,蔡老的书法风格总能体现端庄典雅、圆润秀劲的特色,不激不厉,气格高洁,既见艺术锤炼之功,又是其人格品性的鲜明反映。
由于书艺精湛,蔡先生二十余岁即名播乡里,三十岁后迁居胶州,三十五岁再移居青岛,生活以书法、篆刻润例收入为主,期间书名播于齐鲁,到寓求书者络绎不绝,好多匾额碑碣存留民间。蔡老来青后向书画名家孙沾群、前清名宿张公制、山东大学教授黄公诸等前辈名家多请益求教,书艺更臻成熟。
蔡先生书法以小楷最为知名,圆润秀美、功力精深,耄耋之年仍能写蝇头小楷,短笺片纸人所宝之,学生后辈追随者众多,在书界影响深远。其弟子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青岛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的贺中祥,在1979年即以小楷书法获得全国首届书法比赛一等奖。可以说,青岛书坛小楷书风的奠定,与蔡老有着密切的关系。
1961年蔡先生以小楷扇面获选中日书法交流展,时任副市长张公制赠诗以贺:“蔡子清同鹤,功夫小字长。民元问身世,通德属家乡。铁画银钩细,簪花落笔香。正逢双百日,一扇喜名扬。”这是对蔡先生小楷艺术的高度评价。
蔡先生书迹刻石留存崂山颇多,真行草隶皆精彩纷呈,受政府所邀为重修太平宫书写《重修太平宫记》,为下清宫所书魏体碑铭《海印寺遗址》等,都是其刻石书法的代表之作。
蔡先生对青岛书法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推广可谓功莫大焉。尤其在1975年“文革”后期,与高小岩等先生克服困难风险,在工人文化宫举办“职工书法培训班”,殚精竭虑,细心教导,当年受教之青年才俊如今已成青岛书坛的中坚力量,此举既开青岛书法教育之先河,更奠定新时期青岛书法发展的格局,足以载入青岛书法发展史册。蔡老之入室弟子,除现任中国书协理事,青岛书协主席贺中祥外,还有山东书协副主席冯东青,张伟,以及青岛书法名家杨淑德、毕和生等人,皆是卓然有成者。“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论及书法教育,青岛书界公推蔡老硕果最丰。
蔡先生深刻感悟到传统文化深厚的君子之道和高洁的人格品行。他一生讷言慎行而古道热肠,生活俭朴而淡泊名利,谦诚待人而胸襟坦荡,人有所求,不论贵贱皆尽力满足不求回报,所谓“字如其人”、“人书俱老”在他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和印证,其品德受到书界同道普遍尊祟。即使年届百龄,后辈探望,感其谦和慈祥仪态超然,无不深受心灵荡涤,所谓“不言之教”、“仁者寿”,在蔡老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青岛建置虽晚,但书法历史传承悠远,如蔡先生等老一辈书法家在其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高尚的人格品行,以及由此形成的艺术价值观,在当今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他们有生之年进行梳理解读展现,是一件有慰于老者、有益于后人、有助于城市文化建设的大好事。
蔡先生得享百岁寿诞既是修身正果、家人之福和后辈所期,在壬辰龙年开局之际,更是青岛文化艺术界的祥瑞之兆,特别值得庆贺。
蔡先生生于1912年暨民国元年的旧历正月十二,祖籍山东高密城关宫家巷。原名祖培,字述庭,后字岵瞻,号省庐,1949年后遂以号为名。作为一代书法大家,深厚的人格学养、高妙的书法造诣和丰硕的教育成果,在蔡老身上有着集中的体现。
蔡先生七岁开始识文习字,十四岁受教于前清秀才郑鉴门下,入塾九年,研读四书五经,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基础。其于古文诗词楹联等多所涉猎,上追李唐,韵律规整,意境清雅,功力颇深,可惜诸多佳作大都散佚离乱之中,仅从遗篇散句略窥一斑。
蔡先生书法最为知名,浸淫其间九十余年,循序渐进,临池不辍,创造了不凡的艺术成就。他的书法博涉多家,篆隶真行草五体皆能,尤以楷书及行草造诣最深。其二十岁前主攻楷体,大字从颜真卿入手,小字则师从二王兼及赵孟。无论何种书体,蔡老的书法风格总能体现端庄典雅、圆润秀劲的特色,不激不厉,气格高洁,既见艺术锤炼之功,又是其人格品性的鲜明反映。
由于书艺精湛,蔡先生二十余岁即名播乡里,三十岁后迁居胶州,三十五岁再移居青岛,生活以书法、篆刻润例收入为主,期间书名播于齐鲁,到寓求书者络绎不绝,好多匾额碑碣存留民间。蔡老来青后向书画名家孙沾群、前清名宿张公制、山东大学教授黄公诸等前辈名家多请益求教,书艺更臻成熟。
蔡先生书法以小楷最为知名,圆润秀美、功力精深,耄耋之年仍能写蝇头小楷,短笺片纸人所宝之,学生后辈追随者众多,在书界影响深远。其弟子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青岛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的贺中祥,在1979年即以小楷书法获得全国首届书法比赛一等奖。可以说,青岛书坛小楷书风的奠定,与蔡老有着密切的关系。
1961年蔡先生以小楷扇面获选中日书法交流展,时任副市长张公制赠诗以贺:“蔡子清同鹤,功夫小字长。民元问身世,通德属家乡。铁画银钩细,簪花落笔香。正逢双百日,一扇喜名扬。”这是对蔡先生小楷艺术的高度评价。
蔡先生书迹刻石留存崂山颇多,真行草隶皆精彩纷呈,受政府所邀为重修太平宫书写《重修太平宫记》,为下清宫所书魏体碑铭《海印寺遗址》等,都是其刻石书法的代表之作。
蔡先生对青岛书法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推广可谓功莫大焉。尤其在1975年“文革”后期,与高小岩等先生克服困难风险,在工人文化宫举办“职工书法培训班”,殚精竭虑,细心教导,当年受教之青年才俊如今已成青岛书坛的中坚力量,此举既开青岛书法教育之先河,更奠定新时期青岛书法发展的格局,足以载入青岛书法发展史册。蔡老之入室弟子,除现任中国书协理事,青岛书协主席贺中祥外,还有山东书协副主席冯东青,张伟,以及青岛书法名家杨淑德、毕和生等人,皆是卓然有成者。“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论及书法教育,青岛书界公推蔡老硕果最丰。
蔡先生深刻感悟到传统文化深厚的君子之道和高洁的人格品行。他一生讷言慎行而古道热肠,生活俭朴而淡泊名利,谦诚待人而胸襟坦荡,人有所求,不论贵贱皆尽力满足不求回报,所谓“字如其人”、“人书俱老”在他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和印证,其品德受到书界同道普遍尊祟。即使年届百龄,后辈探望,感其谦和慈祥仪态超然,无不深受心灵荡涤,所谓“不言之教”、“仁者寿”,在蔡老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青岛建置虽晚,但书法历史传承悠远,如蔡先生等老一辈书法家在其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高尚的人格品行,以及由此形成的艺术价值观,在当今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他们有生之年进行梳理解读展现,是一件有慰于老者、有益于后人、有助于城市文化建设的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