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与妻书》,千古家国情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yu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1年4月24日深夜,在香港一栋不起眼的房子里,24岁的林觉民夜不能寐。3日后,他将和同志们一起,发动震惊中外、反抗清朝暴政的广州起义。抱着牺牲的决心,林觉民翘望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的神州大地,无比思念福州三坊七巷林家院子里美丽文静的爱妻陈意映,在案头写下致爱妻的绝笔书: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与妻书》用最深情的文字,谱就一阕痛彻心扉的千古绝唱,向世界告白,向最挚爱的人告别。这凄美悲壮的音符,饱含书者顶天立地的家国情怀,穿越岁月风雨,涓涓流淌至今……
   1905年,林觉民与陈意映结婚。婚后,陈意映受林觉民影响,入福州女子师范学堂学习,成为该校首届毕业生。陈意映与林觉民感情深厚,支持林觉民的革命活动,曾对他说:“君此后有远行,必以告妻,愿偕行。”1907年,林觉民告别陈意映,东渡日本自费留学,此后加入中国同盟会。
   1911年春,林觉民回国,准备参加由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他回到福州,对家人说是学校放樱花假,其实是来向妻子和家人诀别。”4月27日,林觉民参加广州起义,战斗中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与妻书》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处处真情,缠绵悱惻又充满正气。林觉民为国捐躯的激情与对爱妻的深情两相交融,既令人断肠落泪,又撼人魂魄、令人感奋。反映了辛亥志士高尚的内心世界,表达了革命者的生死观和幸福观。正是因为有了《与妻书》,辛亥烈士们的音容即使穿越漫长的岁月,依然那么清晰感人。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4月9日,有删改)
其他文献
小学题难倒博士妈  呼吁教育改革提速  在百度搜索“一年级数学题难倒×××”,会跳出数万个结果,难倒的对象包括研究生、大学教授等等。更有孩子连续一周哭闹着不肯上学,在妈妈追问下才说出原因:“数学不会,不想上学!”当事人的妈妈是浙江杭州的一位医学博士,平时带的是研究生,终于有一天忍不住发朋友圈吐槽:翻了孩子的课堂练习,我真想说:孩子,你比你妈强多了!你的那些题目,为娘也不会做。  [多维解读]  1
期刊
【解题技巧】  一、考点梳理  熟语是固定词组的总和,它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格言、歇后语和惯用语。从成语结构来看,所考成语绝大多数是四字格成语;从成语的来源来看,绝大多数是教材中或报刊上经常见到又被人常用错的成语;从试题的组合来看,所涉及的成语大都从成语的意义、使用对象、感情色彩、语法功能等角度进行考查;从考查形式来看,主要是成语使用正误判断的单项选择式。  二、答题方法  就高考命题来说,主要
期刊
在北京住了两年多了,一切平平常常地过去,要说福气,这也是福气了。因为平平常常,正像“糊涂”一样“难得”,特别是在“这年头”。但不知怎的,总不时想着在那儿过了五六年转徙无常的生活的南方,转徙无常,诚然算不得好日子;但要说到人生味,怕倒比平平常常时候容易深切地感着。现在终日看见一样的脸板板的天,灰蓬蓬的地;大柳高槐,只是大柳高槐而已。于是木木然,心上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自己,自己的家。我想着我的渺小,
期刊
打开收音机,放入磁带,不多时就传出了珠圆玉润的嗓音,我阖上眼,眼前似乎又浮现出了那抹倩影,思绪,倒流……  “偷香窃玉,暗度鹊桥。谁知道,暗桥未度上断桥……”伴着悠扬的二胡声,旦角们富有韵味的花腔婉转响起,西皮流水,一板一眼,一颦一笑一回眸,一悲一喜一抖袖,我几乎是沉醉了……“你喜欢看戏?”一道声音将我唤回,我疑惑地看向一旁——不知何时,那里已经坐了个人。  “嗯。”我轻轻点头。“是吗?太好了,我
期刊
【写作指导】  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是事物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它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它“隐藏”于事物内部,仅凭感官是无法直接感知的。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是我们可以直接感知的。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本质是现象的理性概括。人们认识事物,总是由现象再到本质,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进而认识事物的本质。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期刊
山麓下淙淙流动的溪流,面对着前方未知的地面,执着地默默流动着,最终流出了一条通向大海的通道。携种子而来的风在山前停住,一颗种子悄然落下,面对着山谷中未知的世界,最终积蓄力量绽放出自己的光彩。  人生亦如此。人生之路道阻且长,未知的前方在等着我们去经历、探索。我们如同踏上了一场长远的征程,只有奋力拼搏,执着于已,勇敢地面对前方的挑战,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  北岛曾在《青灯》中说:“生活的悲欢离合远在
期刊
论据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之分,在考场行文时,考生必须综合多种手法,运用各种类型的论据,为中心论点服务,进而达到丰富文章内容的目的。结合优秀范文,笔者浅谈一下丰富议论文论据的四个维度。  维度一:巧用排比显气势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倘若考生能在论证过程中,巧妙地运用排比修辞来论证,不仅能增强论证的说服力,而且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彰显出文章的气势。如:  善意之举,其实和功名利禄毫无关系。  漆工并不
期刊
每当我慢吞吞地“对镜贴花黄”的时候,爷爷总是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苦口婆心地对我说:“随便一点,差不多就行了。”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男女之间的差别吧。爱美是女生的天性,怎能随随便便呢?看看爷爷,不知从哪里买来的羽绒服,掉色不说,拉链也无法拉上来了;头顶上的那顶鸭舌帽,哎,几个星期没有洗了吧,其他的我也就不一一列举了。这就是爷爷所谓的“随便”,这样的“随便”我坚决不要。  周日的阳光,甚好。一老一小
期刊
母亲并不是那种贤妻良母型的女人。  打我记事时起,家中的一日三餐外加夜宵和下午茶都是父亲的事。可是,自从父亲换了工作后,就没有时间给我们做饭了。  没办法,我那只会煮方便面的母亲,为了她亲爱的女儿只好学着煮米粥了。  在烧焦了几次米饭、烫了几个水泡后,母亲的米粥也煮得不错了,而且对做粥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原本只去超市买菜的母亲开始频频出现在熙熙攘攘的菜市场中,她甚至还从书店买回一本巴掌大的《中国女人
期刊
同一个题目,有选择内容的自由,有选择表达方式的自由,审题之后,写的自由总是内容和表达混在一起的。以下混在一起谈谈审题之后、成文之前的运筹,也就是怎么样使文与题能够巧妙地配合,  一、常与变。  常是顺着题意写,或者说,照一般人所预期的那样写。如题目是“我的老师”,成文,是记某一位老师的为人和自己的观感,是常;成文,不是写人,而是写看到蜜蜂为集体而忘我地劳动,受启发,决心向蜜蜂学习,丢掉自己的私利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