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文化扶贫的意义与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各界响应国家号召,参与到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形成强大合力。在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指导下,文化扶贫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一方面,文化扶贫需要明确思路、长期规划,与经济扶贫、教育扶贫协同并进。另一方面,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参与必不可少。
从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文件中,明确文化扶贫的内涵包含多个层面。第一,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改造落后文化,鼓舞贫困地区人民的脱贫斗志。从当地传统文化、通俗文化中发掘出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闪光点,从精神层面、思想层面和心理层面引导贫困地区人民形成文化自信。第二,加强贫困地区的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向农村地区平衡,通过一系列文化建设支持和文化内容供给,将先进文化送到贫困地区。第三,发掘区域性文化优势,促进文化脱贫与产业脱贫融合发展。文化资本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社会或符号资本,并最终转化为经济资本。在文化扶贫过程中,扶持贫困人民进行文化吸收与文化生产,帮助贫困地区积累和创造文化资本,提高贫困地区人民自我发展能力,激发区域发展活动。
二、文化扶贫工作面临的现状与困境
贯彻落实国家脱贫工作要求,一批批驻村第一书记进入到贫困村,带领人民改善村容村貌,发展村级特色产业。文化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一个组成部分,相关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础设施方面,一批村级文化广场、大戏台建成并投入使用,位于村部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向广大村民免费开放。一些村镇组织文艺积极分子组建文艺宣传队,联络社会文化团体进村帮扶,将先进文化产品带到乡村,力求为村民提供更加多样的休闲文化生活。
农村地区精神文化生活的全面提高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村民整体思想意識与文化水平的提高,需要文化传播主体、文化受众、文化载体多角度全方位的努力,这比经济实力提升更需要长时期文化氛围的熏陶与培养。目前贫困村镇的文化扶贫工作的开展仍面临困境。
第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闲置率高。根据实地了解,部分村级文化广场、文化舞台的利用率较低,仅在重要民俗节庆时使用。建造和修缮基础设施仅仅是第一步,想要使文化扶贫落到实处、见到实效,需要从整体对于公共文化空间进行顶层设计。第二,农业生产规律导致文化活动难以持续开展。农村地区的休闲文化习惯与村民的生产劳作规律息息相关。农忙时节,村民们劳作繁重,基本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无心参与文化活动。农闲时节休闲娱乐生活单调,加之北方冬季寒冷,户外活动不易开展。第三,文化生态先天不足,存在劳作懒散懈怠、生活得过且过的落后观念,保守、封闭的思想意识导致部分村民对于文化扶贫中的学习活动积极性不高。
三、文化扶贫工作开发创新模式
文化扶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相比于经济扶贫、产业扶贫,需要持续性更强的规划与设计。依托基层公共文化中心建设,从硬件设施到文化内容补给,为村民提供持续性的文化产品,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逐渐替代原有的休闲娱乐方式。同时应加强信息化建设与文化宣传,运用互联网技术优势拓宽民众视野,改变落后思想,激发落后地区村民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
(一)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贫困村地区同样不可忽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村落的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低于国家平均水平,相关的文化资源投入不够,这也成为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因素之一。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和资本对于这一地区的关注极低,仅能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建设以及社会公益群体的援助。国家在《“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20年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公共文化在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是在现有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场所的基础上,赋予其更加丰富的文化功能,加大对于“人”——村民的分析和关照,将其打造成村民共享的、具有文化吸引力的公共空间。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将空间看做是能够自我生产的动态实践主体,它以其深刻性和丰富性重塑社会实践、主体体验和文化场域,并且上升至人类存在的原初体验。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具备这种重塑主体体验和文化场域的空间特质。
1.精选文化主题
村级文化广场、文化舞台、文化休闲中心等基础设施,提供了开展文化活动的空间,但自身并不具有文化吸引力。构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应充分考虑农村地区实际情况,避免强行输入,精选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同时又契合当地特色的、村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主题,打造村级主题文化空间。力求激发人们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兴趣和动力,形成村级特色文化主题空间。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可以从中汲取养分,挖掘普及性强、接受度高的文化元素,开展主体性文化建设。承德围场县六合店村设立全国贫困村中的第一个“书法村”,以书法作为切入点开展文化扶贫工作,联合高校资源推广书法——这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邀请多位书法家进村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村民积极踊跃,特别是青少年的热情高涨。村民感受到了书法文化的魅力,学习了技能也培养了高雅的兴趣爱好。
2. 美化空间设计
空间具有物理现实性和审美体验性两个维度,在文化扶贫工作中,对文化基础设施进行投入,仅仅考虑空间结构与功能规划是不够的,还要通过设计来“安顿人的精神,让人产生方向感和认同感”。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作为村镇的“文化地标”,通过空间重塑来优化空间形象,以最直观的色彩、图案、结构等视觉吸引力的提升改变现状。以唐山师范学院美术系师生为代表的社会群体就曾多次到贫困村开展志愿帮扶,发挥自身在艺术设计方面的特长,装饰大戏台、学校等公共文化空间。 3.打造持续性文化活动
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导向,从村民的兴趣爱好出发,开展趣味性的文化活动。鼓励村民们组成广场舞表演队,逐渐培养起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习惯;扶持村级文艺宣传队,以才艺骨干村民为核心进行文化宣传表演;成立书法特色小组,培养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的兴趣团体,在重大民俗节日和婚丧嫁娶等重要日子为大家送对联,以孩子带动家庭进行文化辐射。
一方面通过文艺展演和文化活动吸引更多村民加入,形成文化空间的拓展吸引力,强化村民对文化生活的关注。另一方面群体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以群众为主体的文化团体形成,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对整个村镇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有积极影响。
因地制宜,从贫困村的现有设施、现有资源出发,带领村民建设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这有利于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实现社会公平。
(二)填充公益性文化活动
通过调研发现,贫困村地区人民已经普遍认识到文化和知识的重要性,对于下一代有着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走出贫困村的期待。在国家“两免一补”“三免一助”等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贫困村青少年基本能够实现高中毕业,更有品学兼优的学生考上重点大学。政策性的扶持提供了基本保障,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文化软实力落后明显,文化资源稀缺,需要社会力量的关注和帮扶,为贫困地区填充文化产品,实现文化扶贫的内外兼修。
1. 结合大学生公益活动的形式,将文化产品输送到村民手中。
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端人才。在文化扶贫工作的整体部署中,大学生群体是社会扶贫力量的重要一支。组织引导大学生团体,以“公益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在学校和老师的指导下,走进贫困村进行专业帮扶,开展村容村貌美化工程,村级文化广场设计,村民体育运动会等文化活动。相关文化扶贫工作可涉及专业内容涵盖美术、设计、音乐、舞蹈、体育、思政、计算机等多个领域。
大学生群体年轻活力朝气蓬勃,既有专业特长,又具有探索与创新的精神。他們期待对社会的了解和认知,组织引导大学生群体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利用自身特长,发挥专业优势,根据贫困村特质将课堂所学知识技能演化为文化产品,将“学”与“用”相结合。发挥大学生的创造力,为文化扶贫工作带来新的思路和贡献。
2.利用高校资源优势,协助贫困村文化建设。
高校汇集了大量的高精尖人才和优势教育资源,是城市中的文化高地。发挥高校是文化优势,引导高校学者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关注,将文化扶贫作为一个学术研究方向,共同探寻文化建设路径。开设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公开课程,为农民讲解农业生产新知识新技能,组织开展农业技能培训;或开设文化讲堂,普及科学常识、传统文化知识等内容,为文化建设提供内容材料。
(三)融合多媒体宣传路径
我国信息化事业高速发展,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贫困村民在媒介使用能力上同样处于弱势。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之下,经济落后造成更大的数字鸿沟,信息稀缺进一步阻碍经济文化发展。为填补贫困落后地区的信息鸿沟,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多媒体的进行文化扶贫工作。
传统大众传媒例如报纸、广播、电视在文化宣传方面具有自身优势,特别是向广大百姓宣传党的政策、重大决策时具有权威性。然而近几年来传统媒体地位受到挑战,新媒体平台蓬勃发展,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信息平台正逐渐成为普通民众信息获取主流渠道。同时抖音、快手等视频直播平台和短视频社交平台迅速崛起,在农村地区中同样已经拥有大量用户。在文化扶贫工作中,可以综合利用多种媒介渠道,加强文化宣传工作的力度。
1.开展培训,提高村民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能力。
互联网技术和相关内容在我国发展迅猛,电子商务、网络通信等产业的发展为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互联网作为开放的信息平台,容量空间巨大,信息传播形态包括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多种符号形式,因此汇集了各类信息资源。贫困地区在文化上的落后也体现在了信息上的滞后。村民普遍使用智能手机,基本功能停留在日常联络沟通和娱乐休闲层面,媒介素养缺乏,没能充分利用移动终端的海量信息平台来脱贫致富。面向广大村民开展互联网使用培训,教会农民利用手机进行农业信息查询了解市场行情与动态;学习农业种植技能,在线交流种植经验;
2.运营地区性公众号,关照村民日常生活。
新的媒介环境中,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平台正逐渐成为民众获取咨询的重要来源。国务院、共青团中央等一批政府机构开设新媒体官方账户,方便与民沟通交流,了解民生民意。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一批具有权威性的党媒也涉足新媒体领域,开展宣传报道工作。
借助新媒体平台组织专题性文化内容生产,探索文化扶贫新方法。新媒体平台上的文化内容可以多媒体呈现,综合了图像、视频、文字等多种符号的内容,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对于贫困地区的受众来说更加易读,能达到更显著的传播效果。新媒体上的文本内容制作相对传统媒体更简便,可以灵活调控、及时更新。组织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媒体内容平台,比传统媒体的宣传方式更节省人力物力。安排专人挑选契合农民实际生活生产需求的内容,如蔬菜瓜果种植、农产品加工的方式方法;气温、降水等农业生产信息等,定向推送给需要的农户,关照到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政策性内容往往严肃专业,不易读懂。借助新媒体官方账号宣传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尝试生产通俗化、故事化的内容,利用短视频、动画等多样化的手段,向村民讲解国家政策,协助扶贫干部们开展脱贫攻坚的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地区性公众号仍代表政府的声音,各级组织对于地区“自媒体”附有监督和管理的责任。应定期组织培训,从思想层面、技术层面、内容层面严格把控,发挥出新媒体的优势,向贫困群众推送有价值、有质量的新闻资讯和文化内容。
3.多渠道宣传先进典型,提高感召力。
贫困地区之所以经济文化落后,除了自然生态因素,一些贫困户的思想观念落后同样亟需改变。尽管国家在政策、经济、人才、技术等多方面大力投入,外力的帮扶只能解一时难题。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想要从根本上帮助落后地区村民脱贫致富,需要改变部分贫困户懒散消极的生活态度,扶贫更要扶志。
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起来,多渠道多视角对脱贫致富典型人物进行宣传,以带动整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对于树典型、立标杆具有引领作用。而新媒体具有更大的承载空间,可以详细介绍脱贫典型劳动者的故事,让典型人物更生动、更真实。在新媒体社交平台上设立专区,结合视频采访、互动讨论等形式,提高话题热度,营造出积极向上、勤劳致富的环境氛围。不断激励落后村民改变懒惰思想,主动学习知识技能,通过提高自身能力来改变落后面貌,增强贫困地区人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各界响应国家号召,参与到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形成强大合力。在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指导下,文化扶贫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一方面,文化扶贫需要明确思路、长期规划,与经济扶贫、教育扶贫协同并进。另一方面,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参与必不可少。
从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文件中,明确文化扶贫的内涵包含多个层面。第一,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改造落后文化,鼓舞贫困地区人民的脱贫斗志。从当地传统文化、通俗文化中发掘出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闪光点,从精神层面、思想层面和心理层面引导贫困地区人民形成文化自信。第二,加强贫困地区的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向农村地区平衡,通过一系列文化建设支持和文化内容供给,将先进文化送到贫困地区。第三,发掘区域性文化优势,促进文化脱贫与产业脱贫融合发展。文化资本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社会或符号资本,并最终转化为经济资本。在文化扶贫过程中,扶持贫困人民进行文化吸收与文化生产,帮助贫困地区积累和创造文化资本,提高贫困地区人民自我发展能力,激发区域发展活动。
二、文化扶贫工作面临的现状与困境
贯彻落实国家脱贫工作要求,一批批驻村第一书记进入到贫困村,带领人民改善村容村貌,发展村级特色产业。文化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一个组成部分,相关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础设施方面,一批村级文化广场、大戏台建成并投入使用,位于村部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向广大村民免费开放。一些村镇组织文艺积极分子组建文艺宣传队,联络社会文化团体进村帮扶,将先进文化产品带到乡村,力求为村民提供更加多样的休闲文化生活。
农村地区精神文化生活的全面提高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村民整体思想意識与文化水平的提高,需要文化传播主体、文化受众、文化载体多角度全方位的努力,这比经济实力提升更需要长时期文化氛围的熏陶与培养。目前贫困村镇的文化扶贫工作的开展仍面临困境。
第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闲置率高。根据实地了解,部分村级文化广场、文化舞台的利用率较低,仅在重要民俗节庆时使用。建造和修缮基础设施仅仅是第一步,想要使文化扶贫落到实处、见到实效,需要从整体对于公共文化空间进行顶层设计。第二,农业生产规律导致文化活动难以持续开展。农村地区的休闲文化习惯与村民的生产劳作规律息息相关。农忙时节,村民们劳作繁重,基本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无心参与文化活动。农闲时节休闲娱乐生活单调,加之北方冬季寒冷,户外活动不易开展。第三,文化生态先天不足,存在劳作懒散懈怠、生活得过且过的落后观念,保守、封闭的思想意识导致部分村民对于文化扶贫中的学习活动积极性不高。
三、文化扶贫工作开发创新模式
文化扶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相比于经济扶贫、产业扶贫,需要持续性更强的规划与设计。依托基层公共文化中心建设,从硬件设施到文化内容补给,为村民提供持续性的文化产品,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逐渐替代原有的休闲娱乐方式。同时应加强信息化建设与文化宣传,运用互联网技术优势拓宽民众视野,改变落后思想,激发落后地区村民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
(一)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贫困村地区同样不可忽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村落的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低于国家平均水平,相关的文化资源投入不够,这也成为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因素之一。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和资本对于这一地区的关注极低,仅能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建设以及社会公益群体的援助。国家在《“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20年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公共文化在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是在现有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场所的基础上,赋予其更加丰富的文化功能,加大对于“人”——村民的分析和关照,将其打造成村民共享的、具有文化吸引力的公共空间。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将空间看做是能够自我生产的动态实践主体,它以其深刻性和丰富性重塑社会实践、主体体验和文化场域,并且上升至人类存在的原初体验。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具备这种重塑主体体验和文化场域的空间特质。
1.精选文化主题
村级文化广场、文化舞台、文化休闲中心等基础设施,提供了开展文化活动的空间,但自身并不具有文化吸引力。构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应充分考虑农村地区实际情况,避免强行输入,精选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同时又契合当地特色的、村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主题,打造村级主题文化空间。力求激发人们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兴趣和动力,形成村级特色文化主题空间。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可以从中汲取养分,挖掘普及性强、接受度高的文化元素,开展主体性文化建设。承德围场县六合店村设立全国贫困村中的第一个“书法村”,以书法作为切入点开展文化扶贫工作,联合高校资源推广书法——这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邀请多位书法家进村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村民积极踊跃,特别是青少年的热情高涨。村民感受到了书法文化的魅力,学习了技能也培养了高雅的兴趣爱好。
2. 美化空间设计
空间具有物理现实性和审美体验性两个维度,在文化扶贫工作中,对文化基础设施进行投入,仅仅考虑空间结构与功能规划是不够的,还要通过设计来“安顿人的精神,让人产生方向感和认同感”。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作为村镇的“文化地标”,通过空间重塑来优化空间形象,以最直观的色彩、图案、结构等视觉吸引力的提升改变现状。以唐山师范学院美术系师生为代表的社会群体就曾多次到贫困村开展志愿帮扶,发挥自身在艺术设计方面的特长,装饰大戏台、学校等公共文化空间。 3.打造持续性文化活动
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导向,从村民的兴趣爱好出发,开展趣味性的文化活动。鼓励村民们组成广场舞表演队,逐渐培养起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习惯;扶持村级文艺宣传队,以才艺骨干村民为核心进行文化宣传表演;成立书法特色小组,培养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的兴趣团体,在重大民俗节日和婚丧嫁娶等重要日子为大家送对联,以孩子带动家庭进行文化辐射。
一方面通过文艺展演和文化活动吸引更多村民加入,形成文化空间的拓展吸引力,强化村民对文化生活的关注。另一方面群体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以群众为主体的文化团体形成,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对整个村镇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有积极影响。
因地制宜,从贫困村的现有设施、现有资源出发,带领村民建设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这有利于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实现社会公平。
(二)填充公益性文化活动
通过调研发现,贫困村地区人民已经普遍认识到文化和知识的重要性,对于下一代有着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走出贫困村的期待。在国家“两免一补”“三免一助”等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贫困村青少年基本能够实现高中毕业,更有品学兼优的学生考上重点大学。政策性的扶持提供了基本保障,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文化软实力落后明显,文化资源稀缺,需要社会力量的关注和帮扶,为贫困地区填充文化产品,实现文化扶贫的内外兼修。
1. 结合大学生公益活动的形式,将文化产品输送到村民手中。
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端人才。在文化扶贫工作的整体部署中,大学生群体是社会扶贫力量的重要一支。组织引导大学生团体,以“公益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在学校和老师的指导下,走进贫困村进行专业帮扶,开展村容村貌美化工程,村级文化广场设计,村民体育运动会等文化活动。相关文化扶贫工作可涉及专业内容涵盖美术、设计、音乐、舞蹈、体育、思政、计算机等多个领域。
大学生群体年轻活力朝气蓬勃,既有专业特长,又具有探索与创新的精神。他們期待对社会的了解和认知,组织引导大学生群体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利用自身特长,发挥专业优势,根据贫困村特质将课堂所学知识技能演化为文化产品,将“学”与“用”相结合。发挥大学生的创造力,为文化扶贫工作带来新的思路和贡献。
2.利用高校资源优势,协助贫困村文化建设。
高校汇集了大量的高精尖人才和优势教育资源,是城市中的文化高地。发挥高校是文化优势,引导高校学者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关注,将文化扶贫作为一个学术研究方向,共同探寻文化建设路径。开设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公开课程,为农民讲解农业生产新知识新技能,组织开展农业技能培训;或开设文化讲堂,普及科学常识、传统文化知识等内容,为文化建设提供内容材料。
(三)融合多媒体宣传路径
我国信息化事业高速发展,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贫困村民在媒介使用能力上同样处于弱势。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之下,经济落后造成更大的数字鸿沟,信息稀缺进一步阻碍经济文化发展。为填补贫困落后地区的信息鸿沟,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多媒体的进行文化扶贫工作。
传统大众传媒例如报纸、广播、电视在文化宣传方面具有自身优势,特别是向广大百姓宣传党的政策、重大决策时具有权威性。然而近几年来传统媒体地位受到挑战,新媒体平台蓬勃发展,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信息平台正逐渐成为普通民众信息获取主流渠道。同时抖音、快手等视频直播平台和短视频社交平台迅速崛起,在农村地区中同样已经拥有大量用户。在文化扶贫工作中,可以综合利用多种媒介渠道,加强文化宣传工作的力度。
1.开展培训,提高村民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能力。
互联网技术和相关内容在我国发展迅猛,电子商务、网络通信等产业的发展为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互联网作为开放的信息平台,容量空间巨大,信息传播形态包括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多种符号形式,因此汇集了各类信息资源。贫困地区在文化上的落后也体现在了信息上的滞后。村民普遍使用智能手机,基本功能停留在日常联络沟通和娱乐休闲层面,媒介素养缺乏,没能充分利用移动终端的海量信息平台来脱贫致富。面向广大村民开展互联网使用培训,教会农民利用手机进行农业信息查询了解市场行情与动态;学习农业种植技能,在线交流种植经验;
2.运营地区性公众号,关照村民日常生活。
新的媒介环境中,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平台正逐渐成为民众获取咨询的重要来源。国务院、共青团中央等一批政府机构开设新媒体官方账户,方便与民沟通交流,了解民生民意。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一批具有权威性的党媒也涉足新媒体领域,开展宣传报道工作。
借助新媒体平台组织专题性文化内容生产,探索文化扶贫新方法。新媒体平台上的文化内容可以多媒体呈现,综合了图像、视频、文字等多种符号的内容,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对于贫困地区的受众来说更加易读,能达到更显著的传播效果。新媒体上的文本内容制作相对传统媒体更简便,可以灵活调控、及时更新。组织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媒体内容平台,比传统媒体的宣传方式更节省人力物力。安排专人挑选契合农民实际生活生产需求的内容,如蔬菜瓜果种植、农产品加工的方式方法;气温、降水等农业生产信息等,定向推送给需要的农户,关照到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政策性内容往往严肃专业,不易读懂。借助新媒体官方账号宣传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尝试生产通俗化、故事化的内容,利用短视频、动画等多样化的手段,向村民讲解国家政策,协助扶贫干部们开展脱贫攻坚的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地区性公众号仍代表政府的声音,各级组织对于地区“自媒体”附有监督和管理的责任。应定期组织培训,从思想层面、技术层面、内容层面严格把控,发挥出新媒体的优势,向贫困群众推送有价值、有质量的新闻资讯和文化内容。
3.多渠道宣传先进典型,提高感召力。
贫困地区之所以经济文化落后,除了自然生态因素,一些贫困户的思想观念落后同样亟需改变。尽管国家在政策、经济、人才、技术等多方面大力投入,外力的帮扶只能解一时难题。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想要从根本上帮助落后地区村民脱贫致富,需要改变部分贫困户懒散消极的生活态度,扶贫更要扶志。
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起来,多渠道多视角对脱贫致富典型人物进行宣传,以带动整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对于树典型、立标杆具有引领作用。而新媒体具有更大的承载空间,可以详细介绍脱贫典型劳动者的故事,让典型人物更生动、更真实。在新媒体社交平台上设立专区,结合视频采访、互动讨论等形式,提高话题热度,营造出积极向上、勤劳致富的环境氛围。不断激励落后村民改变懒惰思想,主动学习知识技能,通过提高自身能力来改变落后面貌,增强贫困地区人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