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兴趣火花,让学生成为“乐知者”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ywt_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火花。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便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关键词:兴趣 有效课堂 情境 电教 鼓励
  
  兴趣是儿童学习的强大动力。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火花。”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便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因此,在40分钟的目标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率,更要在“趣”字上做文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途径有多种,下面就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和体会,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所谓创设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在创设的情境中,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边议,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因此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创设情境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抓住南沙群岛的特点,描写了南沙群岛的美丽迷人与物产丰富。这篇课文语言流畅,文质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南沙群岛的情与爱。然而,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南沙群岛没有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南沙群岛的“情”也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南沙群岛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学生们兴致盎然。然后我又用语言描述:请大家乘上飞机,闭上眼睛。然后,我按下录音机键,教室里响起隆隆的飞机声,逼真的声音仿佛真让学生感到乘上了飞机,来到了南沙群岛。学生们一睁开眼睛,又从屏幕上看到了南沙群岛的美丽景色,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议论开来;南沙群岛的岛屿真多啊,南沙群岛真美啊……学生们置身于南沙群岛的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动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这里运用电教媒体,达到了“入境始与情”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
  
  二、寓教于乐,增强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北宋教育家程颐进一步提出寓教于乐,他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乐学必见意趣,否则索然寡味,便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教育的目的便不可能达到。
  一次我布置了一篇半命题的小作文《我想对**说》,小钟同学的文章是《我想对老师说》,文中说道:“老师,我想对您说,你可不可以每次教课文时都能做一些游戏,让我们在游戏中快乐地学到知识。”看到这句话时,我先是一愣,继而把他叫上了讲台,通过他的解释我释然了,原来他希望的是课题导入时能采用猜谜一类的方式,课文讲解时也能适时地结合一些小游戏,比如读词语时的“开火车读”,有了游戏,有了竞赛,学起来才更带劲。
  第二天课前,我扛着手提电脑走进课堂,学生又惊又喜道:“哎呀,这堂课方老师是不是又要给我们看电影呀?”我不吭声,想给他们来个惊喜。我展示了一系列的荷花图片:鲜艳的色彩、优美的造型、动听的音乐,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我顺势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看到的荷花,学生回答很踊跃,他们的词汇很丰富,如:千姿百态、姿态万千、婀娜多姿、冰清玉洁、亭亭玉立……当时我看到学生对荷花的感性认识已初步形成,心中暗自得意。
  
  三、电教辅助,培养兴趣
  
  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教师根据所教古诗的内容,创作彩色幻灯片,加上配乐诗朗诵和音响效果,再以生动的语言来再现诗中所描写的情境,把学生引入意境,学生凭借感观,通过想象与联想,就能如同身临其境,得到美的享受,自然提高了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它不仅讴歌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而且它本身就是美的结晶。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两幅图片,一幅是云雾缭绕的香炉峰图。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远看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另一幅是飞流而下的瀑布图。只见山高峻陡峭,瀑布水流湍急,从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随后播放瀑布的录像,学生观看时情不自禁地惊叹:太壮观了,真是雄奇瑰丽啊。从学生们的神情中不难看出,他们的兴致提高了,学习古诗也就少了一些畏难情绪。
  
  四、及时鼓励,提高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兴趣来得快,消失得也快。注意力难以持久,兴趣容易转移。所以我在教学活动中,常采用一些表扬的词语,对于思维活跃、表现出色的学生,及时作出合理的评价、肯定和表扬;对于学困生,则有意识地创设条件,制造机会,让他们在课堂答问、实验等学习活动中成功的机率大大增加,使他们经常从中享受到成功的欢乐,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艺术,世界上没有一节绝对完美的课,更没有绝对的“有效课堂”。正因为如此,我们更有必要把创设有效课堂当成毕生的职业追求。师生协力在共享中共建有效课堂,在共建中共享有效课堂。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让我们一起努力!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增进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990年至2010年36例经病理证实为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就诊原因:高血压28例,排尿终末血压升高5例,查体发现1例,腹痛就诊2例.36例均检测24 h尿香草基扁桃酸(VMA),VMA异常升高阳性率为88.9%(32/36).经腹部B超、CT、MRI及131碘-间位碘代苄胍(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