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中的称呼和称谓与其他语言一样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是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身份、地位、角色和相互亲疏关系的认定,反映出该民族的文化、民情和民俗内涵。英语国家把男士称Mr,女士称Miss(未婚)、Mrs(已婚)。如果在不明对方是否已婚的情况下,可用Ms,这是英国女权运动的产物。需要注意的是:Miss可单独用以称呼女性,Mr或Ms通常与姓连用,而不能单独与名连用;Sir和Madam一般既不与姓也不与名连用,而是单独使用。再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的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英语中称呼人一般Mr、Miss、Mrs等。
打招呼、问候及谈话内容对比。每当朋友、熟人见面时总要相互打招呼或相互问候,中国人常以“你吃过饭没有?”“你到哪里去?”作为问候、打招呼的方式;但如果遇到英国、美国或澳大利亚人用“Have you had lunch”“Where are you going”问候,外国人会觉得莫名其妙。听了前一句会以为你要请他吃饭,于是他会停步,期待你约他吃饭的时间和地点;听了第二句话会感到生气,以为你在打探他的私事。因为西方人把个人年龄、收入、婚姻、体重、宗教信仰等看作是自己的隐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称赞和访友对比。英美人一般表示接受赞扬,用“Thank you(谢谢)”来作为回答,而中国人一般很谦虚,表示受之有愧,回答一般是“哪里,不好”。但是当赞美遭到中国人拒绝时,英语国家的人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因此,跨文化之间的接触很可能是以交流失败而告终。在我国走亲访友,不必一定要事先约定,而且大都携带礼物,无论礼物多少,主人总要说些客气话,并把礼物放在不显眼的地方,更不会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而在英美国家,亲朋好友互访,事先要预约拜访时间,否则是不受欢迎的,也是缺乏修养和不礼貌的行为。同时,客人必须如约而至,并且只在生日、节日、婚礼、宴会或探视病人时送礼物,礼物大多为小工艺品或一束鲜花等,接受者则会非常高兴地拿出礼物,观赏一番,并表示感谢。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跨文化冲突,和谐地实施跨文化交际呢?我们可以运用哪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呢?
1.精致比较教学,推动课堂化的文化理解,在词汇、句子的学习中渗透文化教育
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句子在长期的使用中,都积淀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内容,这意味着教师要注意指明这些词和句的文化涵义和使用中的规律,让学生不但掌握其音、形、义,而且能恰当使用。
从对话、课文中寻求文化信息。学习对话、课文时,教师应帮助学生从中获取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使他们不至于由于对语言文化缺乏了解而造成交流失误。
借助表情、体态语等体验异国文化氛围。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一切教学手段,创造语言文化环境,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体验异国文化氛围。英语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英语课堂充满“洋味”,上课时不拘一格,借助表情、动作、手势、体态语等来营造一种不同于汉语文化的氛围。
2.链接课外活动,展开跨文化的“实战演习”
在课堂教学之外,组织一些文化色彩比较浓厚的英语课外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了解外国文化的愿望。可以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文化知识,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也可以组织或动员学生收看英语电视节目,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方面的情况。此外,还可以组织英语角,举行文化知识讲座等。
总之,学习英语的同时不能忽略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英语老师要在传授英语语言的同时,设法加强对学生的社会文化熏陶,帮助他们既掌握语言知识,又了解外国风俗、习惯、民情,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真正学好英语。
打招呼、问候及谈话内容对比。每当朋友、熟人见面时总要相互打招呼或相互问候,中国人常以“你吃过饭没有?”“你到哪里去?”作为问候、打招呼的方式;但如果遇到英国、美国或澳大利亚人用“Have you had lunch”“Where are you going”问候,外国人会觉得莫名其妙。听了前一句会以为你要请他吃饭,于是他会停步,期待你约他吃饭的时间和地点;听了第二句话会感到生气,以为你在打探他的私事。因为西方人把个人年龄、收入、婚姻、体重、宗教信仰等看作是自己的隐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称赞和访友对比。英美人一般表示接受赞扬,用“Thank you(谢谢)”来作为回答,而中国人一般很谦虚,表示受之有愧,回答一般是“哪里,不好”。但是当赞美遭到中国人拒绝时,英语国家的人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因此,跨文化之间的接触很可能是以交流失败而告终。在我国走亲访友,不必一定要事先约定,而且大都携带礼物,无论礼物多少,主人总要说些客气话,并把礼物放在不显眼的地方,更不会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而在英美国家,亲朋好友互访,事先要预约拜访时间,否则是不受欢迎的,也是缺乏修养和不礼貌的行为。同时,客人必须如约而至,并且只在生日、节日、婚礼、宴会或探视病人时送礼物,礼物大多为小工艺品或一束鲜花等,接受者则会非常高兴地拿出礼物,观赏一番,并表示感谢。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跨文化冲突,和谐地实施跨文化交际呢?我们可以运用哪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呢?
1.精致比较教学,推动课堂化的文化理解,在词汇、句子的学习中渗透文化教育
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句子在长期的使用中,都积淀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内容,这意味着教师要注意指明这些词和句的文化涵义和使用中的规律,让学生不但掌握其音、形、义,而且能恰当使用。
从对话、课文中寻求文化信息。学习对话、课文时,教师应帮助学生从中获取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使他们不至于由于对语言文化缺乏了解而造成交流失误。
借助表情、体态语等体验异国文化氛围。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一切教学手段,创造语言文化环境,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体验异国文化氛围。英语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英语课堂充满“洋味”,上课时不拘一格,借助表情、动作、手势、体态语等来营造一种不同于汉语文化的氛围。
2.链接课外活动,展开跨文化的“实战演习”
在课堂教学之外,组织一些文化色彩比较浓厚的英语课外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了解外国文化的愿望。可以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文化知识,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也可以组织或动员学生收看英语电视节目,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方面的情况。此外,还可以组织英语角,举行文化知识讲座等。
总之,学习英语的同时不能忽略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英语老师要在传授英语语言的同时,设法加强对学生的社会文化熏陶,帮助他们既掌握语言知识,又了解外国风俗、习惯、民情,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真正学好英语。